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牡丹叹道:“这些人也真是……”
欧阳倩瞪了她一眼,“许是真有什么缘故,你也别瞎说。”
烟儿一听,本来还以为二奶奶会做主,说道两句,没想到二奶奶却是为那些人开脱。顿时心里凉了半截,想起平日里自己提到二奶奶,沈怀筠蹙眉叹息的模样,怕是深知这府里是没有一个人真正关怀她的生死的。
烟儿闭上嘴不说,只是默默地躺着泪。
大雨持续了一天,也没有停的迹象,只是雨势减小,安静茹叫品翠将窗户打开。
赵嬷嬷掌灯进来,禀报道:“夫人那边着人传了话儿,叫姑奶奶别过去了。”安静茹点点头,搁下手里的针线,春香笑道,“咱们夫人面冷心热,其实最会疼人的。姑奶奶,您做了一天了的针线,不如歇着吧,一会儿姑爷就回来了。”
安静茹点点头,惬意地靠着椅背,望着外头慢慢暗下来的天色,因为下雨,天黑的比往常早。这会子雨势小了,那天上的乌云却还厚重。
赵嬷嬷忧心地叹道:“怕是今晚这雨也停不下来。”
夏香愉快地笑道:“下雨出行不方便,却十分凉快。”
“你明白什么?瞧瞧院子里的积水,如果再这样下一整夜,城外那些庄稼地可就要遭殃了。”
夏香一听,吐吐舌头道:“我们奶奶的庄子耕地多,田少……”
春香倒是更明白这些,白了一眼夏香道:“这雨势再下一夜,就是耕地也要遭殃。”
夏香大惊,也忧心忡忡地望着外头黑压压的苍穹,一时之间竟无人说话。品翠立在窗前,神情格外凝重。
这个丫头是姜氏给的,平常话不多,做事却勤恳稳重,脸上总带着微笑,鲜少这么心事重重地模样。
“品翠,在想什么?”
品翠听到安静茹的话,匆匆擦了泪,摇头道:“没有想什么。”
赵嬷嬷忽地道:“我记得八年前,南京那边也下了一场大雨,说是许多房舍都被洪水吞没了……”
安静茹模糊地记得有这么件事儿,“那会子咱们在南方,虽然没有下雨,却一连阴沉了好些天,后来就听说北方受灾严重。”
“可不是呢,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
品翠听着眼泪又落下来,她的爹娘和哥哥都死于那场大雨。她跟着流浪的人群,走了半个月才到了京城,然后就被人牙婆子救了,去官府立了文书,买到韩家来。
韩睿华回来的时候,外面的雨势又大了许多,他穿着遮雨的斗篷,外面的衣裳也打湿了。安静茹忙从柜子里找了衣裳出来,又叫春香去厨房打热水,张罗着韩睿华沐浴更衣。
好在,这雨半夜里就停了,凉爽的空气叫人倍感舒爽。青砖地面洗的干干净净,安静茹和韩睿华到了荣景园,大老爷和晨哥儿正在院子里嬉闹。
韩睿华请了安就匆匆出门,安静茹服侍姜氏吃了早饭,金嬷嬷就领着王府的人进来,“王府派了马车过来,接夫人和三奶奶去。”
姜氏忙叫金嬷嬷服侍她更衣,安静茹也回去换了一身衣裳,重新整理妆容,又一起去太夫人屋里请安。太夫人得知姜氏和安静茹要去王府,说了好些话叫姜氏带给王妃,不外乎叫王妃好好养胎之类的。
这样一耽搁,出门的时候已经不算早,等见到王妃已经巳时。话没说出口,姜氏的眼眶先红了,安静茹静立在旁边,听她们母女互诉。
和上次比起来,王妃好歹长了些肉,下巴不再是尖尖的,气色红润,因为隆起的肚皮,穿着宽松的家常服,更多了几分清贵和慵懒,看起来就和所有孕妇一样祥和。
洪嬷嬷劝着两人住了泪,王妃这才抬头招手叫安静茹走上前去,笑道:“三弟妹过来坐吧,这里没有外人。”
安静茹依言上前,却踌躇着不敢真坐下去,只就着锦杌做了一小半,就听到王妃笑道:“三弟妹给父亲大人做的椅子,我已经听说了。三弟妹真是有心,如今父亲的情况如何?”
姜氏道:“天天儿被晨哥儿缠着,倒是要出屋子走动了。”
王妃感叹地叹了口气,早年父亲的脾气,她是见识过的,母亲吃了多少苦头她也知道,那时候她不知跪在父亲脚下多少次,甚至暗地里怨恨父亲。可母亲却抹着泪说,“有守着的人,总比没有守着的人强。”
那时候她还不太明白,后来才明白了,母亲守着父亲、守着儿女,如今该换自己去守着他们,“太夫人身体可还好?”
姜氏点头,“看到你父亲肯出屋子去她跟前请安,总能比以前好些。”
安静茹便知,王妃问的是太夫人对姜氏和大老爷的态度。王妃仿佛放了心,笑起来,不等姜氏和安静茹说,就说起来韩睿华的事儿来,“督察府也不错,虽然是从六品开始,但只要考评好,比其他地方快些。”
做文官,做到最好的去处就是内阁大臣,内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一直留守翰林的,另一个是从其他各处历练到一定的资历就去的。但前提必须是翰林出来的庶吉士,韩家发迹后,大老爷若不是那样,也能做到内阁。而如今就望着韩睿华。不过内阁大臣的品级不算高,属正四品官,因此内阁大臣也任其他要紧的职务。
即便是韩家这种功勋世家,要入内阁,也须得两榜进士出身。
翰林院的庶吉士,在翰林实习三年,要么派往地方任职地方官,要么就派往六部从基层做起,但从七品开始的居多,再一年一年地熬资历,三年一评得了优的升迁。韩睿华从六品开始,且在京城,已经是个不错的开头。
姜氏道:“你要养身子,却还要你操这些心。”
王妃笑道:“我倒没怎么操心,是王爷在前面打点。且,三弟自己也努力,这一次考评,他的成绩本来就靠前。”
但还是在这一批人中算是好的了,朝中启用新人,也不敢太放手叫这些新人去要紧的地方,不过却都是有实权的,不像安静茹的父亲,就领着朝廷的俸禄,做着跑跑腿的事儿。
姜氏和王妃说话,安静茹一般不会插嘴,就听着她们说。但韩睿华的事儿,安静茹还是福福身替韩睿华谢过王妃,王妃笑着虚扶一把,姜氏问道:“王爷可在府里?”
王妃本来还高兴的面容,多了几分忧心,低声道:“昨儿一早出门,今儿还没回来,宫里来的消息称,圣上龙体抱恙。”
姜氏一惊,随即掩饰了情绪,示意王妃别说了。王妃也闭口不提,只是脸上的忧思却没淡下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姜氏说起其他的话,又转述太夫人交代的话,王妃皆有些心不在焉,只是点头应着。安静茹不知是不是她们有话要单独说,寻了借口被洪嬷嬷领着出来,安排在上次来时回避的屋里。
不多时,赵嬷嬷被人领着进来伺候,就听到外头有女官说话声传来:“……韩家大夫人在里头。”
另一个说话声万种风情,巧笑嫣然道:“既然如此,我就不进去了。”
那声音是徐侧妃,“我也要好好儿回去养着。”说着叫人扶着走了。洪嬷嬷盯着她婀娜多姿的背影,气得咬牙。
就连端茶进来的女官,也来不及掩饰脸上的情绪,显得有些愤愤不平。徐侧妃说是侧妃,论起来也不过是个侧室,这院子里大伙都小心谨慎,不发出一点儿声音,她却那么大声说话,语气还很挑衅。
安静茹蹙蹙眉头,却也不敢打听王府内宅的事儿。
在正屋里的姜氏,脸色凝重,王妃却释然,扬起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我倒也不惧她什么,她那身子本来已经不适合生育,如今便是怀上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可若是她肚子里的孩子在王妃这里出了事儿,就不好说了。姜氏神情凝重,问道:“几个月了?”
王妃道:“说是有两个月了,如今还看不出来。”
“你不是说她……”
“她自己找民医吃药,终究是怎么怀上的,我也不清楚。”
“头三个月最是要紧,她既然怀上了,就该在屋里养着,没事儿别出来走动才好。”
王妃道:“我是早免了她请安,叫她好好养着,不过她不听劝,每天都来,王爷这两日稍显忙碌,她才没来了,今儿大概是知道母亲来了,才又跑过来的。”
姜氏气得咬牙,徐家手握兵权,韩家纵然是国公府邸,又能如何?且大房偏偏无人。
王妃仿佛知道姜氏在想什么,轻笑道:“她性子是张狂了一些,可如今也只有忍着她了。母亲放心,好几年我都忍过来了,不会急于一时。”
姜氏怜惜地拍了拍王妃的手,忍不住旧话重提,当初先帝赐婚,对韩家来说,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也因此姜氏在太夫人跟前还能说一两句话。可谁知道,女儿嫁给庄亲王后,却从来就没顺过,好在庄亲王言行身正,对王妃多有眷顾。
“如今,就盼着你肚子里这个是位世子才好,这样便是徐侧妃生了孩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姜氏说着又劝王妃好好养胎,母女续了半天的话。
到了午时,安静茹和姜氏被安排在侧厅用饭,饭后便去拜别王妃。王妃要养胎,她这个做母亲也不能打搅太久。王妃深知姜氏的用意,即便不舍得,也只好命洪嬷嬷好生送她们出来。
回到韩国公府,又开始下雨了,姜氏直接叫安静茹回去歇着,就去里间和大老爷说话。望着厚重黑沉的天空,总有不好的预感爬上心头,也许是天气的缘故,安静茹回到屋里。
品翠和夏香立马迎上来,“三奶奶,您总算回来了。您和夫人走了不久,二夫人那边就派人过来传话,叫三奶奶过去呢!”
安静茹忙问什么事儿,品翠道:“据说是太夫人庄子上的人来了,太夫人不是叫三奶奶为二夫人分忧么?今儿凉快,二夫人身子好些了,大概是预备将庄子上的事儿交给三奶奶吧。”
总不会急于这一时吧?况且昨儿下那么大的雨,太夫人的庄子在城外,但也是道路泥泞,况且,时候已经不早了,这雨又下了起来。
安静茹吩咐春香:“去问问,那些人可走了没有?”
春香还没出门,就瞧见沈氏身边的陈嬷嬷撑着伞过来,赵嬷嬷忙迎了出去,亲自接过陈嬷嬷手里的雨伞,陈嬷嬷一进来,便福福身朝安静茹道:“三奶奶可算是回来了,几位管事娘子还等着见您。”
夏香忙去拿了干爽的衣裳要服侍安静茹换了身上的湿衣裳,安静茹摆手示意不用,那些虽然是管事娘子,可庄子上的事儿多数是她们和她们的男人在打理,安静茹便是帮着料理,也不过管管那些要紧的大事儿,具体的还是那些管事管着。
且自己根基不深,沈氏管了多年,这些人也全是沈氏的,对自己本来就没几分敬意,又让她们等了那么久,只怕已经是一肚子的火气了。
☆、067:态度稍转
赵嬷嬷明白安静茹的顾虑,二话不说拿了斗篷给安静茹穿上,春香拿了木履来,一行人撑着伞赶去荣华园。一路上赵嬷嬷和春香都顾着安静茹,饶是如此裙子下摆还是湿了一大截,被风一吹,微微有些凉意。
时辰虽然早,二夫人屋里却掌了灯,一进门就瞧见三位三四十岁年纪不等的,穿着打扮颇为体面的妇人围坐在矮凳上,沈氏坐在榻上,精神看起来不错,但眉间已经有了倦意,三位管事娘子果然露出不劳烦和担忧来。
陈嬷嬷扬声禀报见安静茹已经退了斗篷,脱了木履进屋。沈氏看见她,便朝三位管事娘子介绍:“这位便是三奶奶,华哥儿媳妇。”
三位管事婆子起身见礼,看起来却还尊重着安静茹,其中年纪略大的便道:“原是奴婢们来得不巧,不知三奶奶今儿出门。”
语气里已经涵盖了不耐烦,沈氏笑容和气地道:“今儿她和大夫人去探望王妃,能这么早回来就不错了。”
那说话的娘子点着头,道:“原来如此,可见奴婢们来的还是不巧啊。”
安静茹客气地陪着笑,应该早就知道她去了王府,没必要这会子又拿出来说。便福福身道:“让几位久等了,下次若是要来,该提前说,挪不开也不好叫你们来干等着。”
怎么说以后都是自己的下属,太客气以后有什么就说不上话了。安静茹此话一出,另外两个娘子只陪了笑脸,年纪略大的那位,还有些愤愤不平似地。不过安静茹的话也不无道理,她们进府里来,难道就不会提前打听?以前沈氏打理庄子,也会出门做客,不在家的时候也有。
不过是如今是夏天,沈氏身子抱恙,再者夏天人人都懒得动弹,谁家没有要紧的事儿,都不会宴客,走动本来就少。
沈氏道:“若没要紧的事儿,她们也不会来,今儿来了原和我商议了一回,我想着太夫人前面就说了叫你接手庄子上的事儿,因此也不好拿主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