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事儿,因此也不好拿主意,便叫她们等着你回来。”
安静茹一怔,忙朝沈氏福福身道:“二婶子折煞晚辈了,太夫人虽然发了话,可晚辈见识短浅,又是头一遭料理这样的事儿,二婶子料理多年,要紧的您拿主意才好,晚辈没有不从的,没得因此还误了事儿。”
沈氏暗暗地捏紧手帕,安静茹趁机又道:“晚辈说话莽撞,还望二婶子莫要责怪,晚辈是头一回料理,难免,难免有些不知所措……”
沈氏和气地笑着摇摇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三位管事娘子少不得又从头打量安静茹一遍,见她穿着妖红缎掐花对襟外裳,下面着曳地飞鸟描花长裙,摸样清秀,身形玲珑有致,头戴朝阳五凤挂珠钗,胸前佩戴赤金蟠桃络樱,知道是从王府回来就赶来了,身上的正装还来不及换。
安静茹见沈氏如此说,仿佛松了口气似地,笑着朝三位管事娘子福福身,三位忙回了一礼,才说起来府里要紧的事儿,“家里男人们都说前儿热了那么久,这雨怕是一天两天停不了,因此就叫奴婢来问问府里,要不要将那些菜地里的蔬菜先运进来,这两日外面的路倒是好走,过些日子就不得而知了。”
也不见得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儿,安静茹不觉得这件小事也值得她们在这里等这么久。
陈嬷嬷却忽地走前上,担忧地问沈氏:“夫人可是觉得不自在?”
沈氏摆摆手示意没事儿,另一只手却抚着额头,看起来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似地。三位管事娘子忙起身告罪,“是奴婢们让夫人劳了半天的神。”
安静茹再不明白,也知道沈氏是要她们去别处说话,可去安静茹的荣恩轩也不太可能,便在荣华园的抱夏。
丫头收拾出来,安静茹领着三位管事娘子进去,赵嬷嬷和春香,以及荣华园的另外两个小丫头在里头伺候。方才那件事安静茹也琢磨过了,管事娘子们这样说,定是要将那些蔬菜拉一些回来。
像这样的大户,本来就是有田有地的,吃得也大多是自家的地里种出来的,便是去外面集市上买,也是这些东西而已。这时代,像蔬菜这种保鲜期短暂的,从外地进来买的商人根本没有,就是水果也少,干货还差不多。
因此便道:“那就有劳你们回去张罗着,先每样送一些来,多余的以前是如何处理的,如今还照旧吧。”
这倒一点儿也不意外,而接下来三位管事娘子说的事儿,才叫安静茹意外,“今年几个庄子上的麦子收益都不错,本来都是年底一起上缴的,可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雨,庄子上的粮仓本来好端端的,昨天风大雨大,说不定会……”
说着看了安静茹一眼,接着道:“家里男人说,若是继续放在庄子上,淋了雨,天儿不放晴,不过几天的功夫就要霉坏了,因此奴婢们来讨个主意,该怎么办。”
这才是值得商议的事儿,放在庄子上淋了雨霉坏了不能吃,更不可能卖掉,就是毫无用处。若是运回府里,这路上一样会淋雨,便是不淋雨,万一在路上出点儿事儿,比如翻车什么的,滚到了泥坑里,结果也一样。
安静茹蹙起眉头,难道一点儿也没有交回来过?论理,新粮是收获了就要吃的,因为比陈粮口感好。前儿春香做得点心就是用的今年新出的面粉。
赵嬷嬷仿佛看出了安静茹的疑惑,低声道:“府里吃的粮食都是府里那些庄子上产出来的,这是太夫人的庄子。”
太夫人几个庄子上的收益这几年也归了官中,但具体是如何处理的,沈氏并没有与她说半个字,且看起来也不打算说了。
那就问问管事娘子们,她们虽是妇道人家,却不如府里的夫人奶奶姑娘们,都是要在走动的,何况管事是他们的丈夫,怎么处理哪里不知道?而管事娘子们却都是一个意思,“交上来奴婢们就不管了,往年都是二夫人打理着,奴婢只负责将收成运回府里。”
安静茹记得以前在娘家,跟着陈氏学习理家,这庄子上的收益,除开一年府里要吃的口粮,其他的都是管事们按照市面价格买了,直接上交银子。不过,安家的情况不景气,剩余不多,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额外的了,平常花费都是来自几个铺子。最艰难那几年,陈氏和文姨娘还做些针线补贴家用,她们姊妹的也跟着做。
不过,一家有一家的规矩也不一定,反正摆在安静茹跟前的就是一个难题,那些麦子怎么办?安静茹踌躇半晌道:“毕竟是太夫人的庄子,我还是的先禀报太夫人一声。”
三位管事娘子立刻拉下脸来,韩家的三爷是长房过继的儿子,三奶奶也不是太夫人正正经经的孙媳妇,不知道如何在韩家站稳脚还得太夫人器重,不过如今看来,也没什么能耐,这点儿事都拿不出主意来。
她们也不客气,直接问道:“三奶奶何时能给奴婢们答复?”
安静茹想了想,微笑道:“到底有多少麦子?运回来,也要府里腾地方不是?”
管事娘子互相看一眼,最年轻的那位笑道:“三奶奶说的是,是奴婢们急了,唯恐那些粮食有个什么闪失,奴婢们就难辞其咎了。”
安静茹微微一笑,也不见恼色,只是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和赵嬷嬷闲磕:“回头给咱们庄子上人带个话儿,叫他们把粮仓好好修缮修缮。”
你们不客气,我也没必要客气,没得当我什么都被你们牵着鼻子走。安静茹不是初进府时,对韩家的情况不了解的那个,如今她也明白二房和大房微妙的关系,以及沈氏的为人。
就说眼下这事儿,自己庄子上的人早就把收获的麦子买了,钱虽不多,可也已经到了安静茹手里。即便太夫人庄子上的粮食都是年底一并处理,就该好好保存着,没得一场雨粮仓就要坏了。
倘或如今不是安静茹,是沈氏,这事儿还会发生么?
赵嬷嬷慎重地点点头,道:“是该打发人去庄子上瞧瞧,也不知这场雨对其他庄稼有没有影响。”
安静茹对此倒是很放心,笑道:“年初婆婆就教过我,要在地里多挖些排水沟,幸而我照原话吩咐了陈家媳妇,想来到目前为止,这点儿雨水倒也无碍。”
不管怎么说,姜氏虽然不料理韩国公府的庶务,可对这些事儿知道的一点儿也不少,就目前三位夫人而言,安静茹最最敬重的就是姜氏。她的处境那么难,却也能熬过来,本来就非常人可比。
三位管事娘子听她们主仆说话,脸色皆有些异动,三奶奶这不是旁敲左打地怪她们没有定期修缮粮仓?理论起来,三奶奶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这事儿是沈氏吩咐下来的,她们也只能照办。因此皆不说话。
安静茹和赵嬷嬷说完了,才扭头朝三位管事娘子道:“今儿晚了,外面又下雨,你们回去路也难行,今晚就在府里住下吧。”
三位管事娘子忙推辞,安静茹问道:“可去太夫人哪里请安了?”
三位摇头,“今儿匆匆赶来,衣裳不整,且太夫人向来偏爱清净,奴婢们不敢去打搅。”
安静茹微微一怔,很快恢复自然,笑道:“不管怎么说,今儿都晚了,先住下吧,没得路上出了事,又生事端。”
三位见安静茹笑容和气,却带着坚持的语调,如果路上真出了事儿,也怨不得三奶奶,相反因此误了其他事儿还说不过去。
住处自然不必安静茹去操心,她们是管事娘子,却也是下人,收拾几间屋子出来,已经是抬举了。
安静茹去见过沈氏,这才从荣华园出来,走在路上,赵嬷嬷少不得担忧道:“三奶奶如此,只怕这些人更会心生不满。”
即便客气,也不见得她们就是好应付的,沈氏这样的身子都陪着她们说话,可见亲情牌已经打得不错,她再贴上去,这些人反而要得意忘形,更不会将自己放在眼里。以后有什么事儿先斩后奏都有可能,那自己算什么?再说,太夫人一把岁数了,庄子上的人早就不是太夫人的人了,沈氏料理多年,哪里会不换?安静茹问她们去太夫人哪里请安没有,她们皆没去就足可见了。
且,从今儿这事儿上就可以看出来,沈氏是毫无顾忌地给她出难题,才上马就准备将她拉下去。丝毫没有手软,“就是我再如何待她们好,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沈氏要从中作梗,也不会因此就收敛,这一次是粮仓的事儿,下一次是什么?安静茹摇摇头不去想,解决眼下的才是要紧的。不禁长舒一口气,望着黑沉沉地苍穹——这雨还下的真不是时候。
“那奶奶觉得该怎么办?奴婢倒是觉得,立刻找了下家卖出去才好。”
安静茹苦笑,“我何曾没想到这个,可那些粮食不是小数额,小的商家未必出得起银子,便是如此咱们一时之间上哪儿找去?其次,眼下已经快七月,小麦收割的时节过去了差不多快一个月,已经过了收购期。再者,这下雨的天儿,谁收购粮食会选择这样的天气?不说淋雨,就是受了潮也不见得好。”
赵嬷嬷垂下头沉吟片刻,“那奶奶打算怎么办?”
“放着呗,等天气晴朗了,就运回府里。”
“可若是这雨一时停不了呢?听她们那语气,庄子上的粮仓随时都会出问题。”
安静茹不禁怀疑,是不是老天爷在帮着沈氏给自己出难题,她还没看过庄子上那些收益的账本呢。
回到荣恩轩,刚换了干爽的衣裳,卸下头上沉重的珠钗,金嬷嬷撑伞进来,“夫人传话叫三奶奶过去。”
“就来。”安静茹忙应了一声,春香快速收拾好头饰,金嬷嬷上前见礼,安静茹趁机问道,“夫人找我什么事儿?”
金嬷嬷笑道:“夫人知道太夫人庄子上的人来了。”
所以也猜到定是出了问题,安静茹本来也想找姜氏商议,可她穿着湿衣裳多少有些失礼,因此就先换了。
随着金嬷嬷一起赶到荣景园,因为裙摆不是那种特别长的,注意一下倒也没打湿多少。此刻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屋里就更暗,点着几盏灯。姜氏坐在榻上,大老爷和晨哥儿在里间,不时传来笑声,与姜氏凝重的神情一点儿也不搭配。
安静茹见了礼,姜氏略略颔首,便指着旁边的椅子示意她坐,开门见山问道:“庄子上的人说了什么?”
安静茹如实禀报,姜氏听了,冷哼一声道:“她也真做得出来!”
安静茹吃惊不已,姜氏这话的意思,庄子上的粮仓是真的出了问题,而不是安静茹想的,沈氏不过给她出难题而已,她拖住,等天气放晴了就没事儿了。那么多粮食,万一淋了雨,天儿晴不起来,就真的没用处了。发了霉的粮食吃了可是要出事儿的!
姜氏淡淡看了她一眼,眉头也紧锁起来,道:“钦天司的大人前儿就说过七月左右,这京城、南京一代会有大雨。”
钦天司?气象局?安静茹是知道有这样观天象预测天气的部门,不过没有卫星设备这样的消息也不算太准确,但不得不说古代人有些天气预测也十分准确的。而这一次,就是其中之一。
姜氏是如何知道的,安静茹不清楚,但姜氏知道沈氏未必不会知道。既然知道,就该早些做出对策,或者,她们也该早些去询问沈氏。
安静茹捏紧手里的帕子,想这些都没用,那些粮食不能放在庄子上,下雨天儿运回来要受潮同样要霉坏了,不过却不是所有的,至少放在下面的,注意一下就没问题。不至于所有的麦子都毁了。
姜氏沉吟道:“今天天晚了,明儿派人跟着管事娘子们一起去瞧瞧。”
太夫人一共四个庄子,今天来了三个,另一个没有来的不在京城。安静茹点着头,姜氏摆手道:“外头雨势小了,你回去歇着,不必在跟前伺候了。”
回到屋里,外面虽然没有黑尽,屋里却早就点上了灯。夏香忙迎上来,见安静茹气色不好,小心翼翼问道:“夫人说了什么?”
安静茹摇摇头叹口气,这一场雨到底有没有造成灾害还不知道,可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这个时代没有杂交的新鲜物种,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那么多麦子,也不知道是多宽的土地才能种出来的。
春香倒了一杯热滚滚的茶送来,“姑奶奶吃杯茶歇口气吧,既然夫人询问了,夫人自然能拿出主意来。”
安静茹接过茶杯,其实她觉得姜氏听说后虽然也很意外,却像是早就预料到。说起来,粮仓出了问题,沈氏也有过错,不过她病着没管事也是事实,太夫人发了话叫安静茹分担,安静茹没有主动去问沈氏庄子上的事儿,也是事实。
安静茹去问,沈氏托病不见也是必然的,这还是真的事到临头,谁也脱不了责任!
“三爷回来了……”小丫头扬声禀报,安静茹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韩睿华跟前接住他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