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安静茹去问,沈氏托病不见也是必然的,这还是真的事到临头,谁也脱不了责任!
“三爷回来了……”小丫头扬声禀报,安静茹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韩睿华跟前接住他褪下的斗篷递给一旁的夏香。又上下打量韩睿华,见他裤管湿了,忙叫春香去厨房打些热水来。
一时间屋里的人都退了出去,韩睿华坐在椅子上看着给他倒茶,又去找衣裳的安静茹,问道:“今儿可见到王妃了?”
“见到了,王妃的气色看起来不错,人也比先时圆润了一些。”安静茹将他要换洗的衣裳抱在怀里,琢磨着道,“王妃说,让你去督察府。”
王妃能这样说,便是十拿九稳的,韩睿华倒也不意外,“大伯父已经同我说过。”
安静茹笑了笑,便拿着衣裳去了净房,出来的时候,夏香领着两个婆子将热水从侧间送进去,安静茹催着韩睿华进去沐浴更衣。晚饭后,韩睿华见安静茹心事重重的样子,放下书询问,安静茹简简单单将事情说了一遍,韩睿华思量片刻道:“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停不了。”
“那就更麻烦了,其他的就罢了,这雨停不了,还不知多少人会受到影响会没饭吃……”
看她眉头蹙成那样,韩睿华道:“运回来也不是没有办法,咱们平常穿的斗篷,多找一些来,遮挡雨水还是能够的。”
是啊,斗篷这东西,并不少见,几乎家家都有,特别是乡下农户,农忙的时候下雨天一样要下地务农,就离不开遮雨的斗篷。
安静茹笑着赞了一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幸亏我与你说了,否则我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韩睿华看着她的笑,觉得整个胸膛都被熨烫过一样,伸出手揽住安静茹,笑问道:“这样总不会还蹙着眉头吧?”
隔天,姜氏和安静茹一起去太夫人屋里请安,没想到沈氏和欧阳倩、刘氏等人已经在里面。太夫人已经吃过早饭,正事无巨细地询问沈氏的身子,不过眉间喜色可见一二。沈氏看起来也精神了不少,与欧阳倩谈笑间就哄得太夫人格外高兴。
姜氏过去见礼,太夫人应了一声,问过大老爷的情况,又问过晨哥儿,对姜氏没带晨哥儿来显得颇有些不高兴。但外面下雨,晨哥儿体弱以前经常不来也是有的,只是现在晨哥儿的身体已经慢慢健壮起来。
姜氏恭恭敬敬地,也不辩白,沈氏主动问起安静茹,庄子上的事儿来。虽然安静茹知道沈氏十分清楚,还是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说了,又道:“已经派了金嬷嬷和赵嬷嬷跟着去看,实在不成也只有先运回府里。”
太夫人倒不惊讶,“粮仓建在高处,难免会出问题。”
沈氏忙道:“也是儿媳病中疏忽,合该早些打发人去瞧瞧。”
太夫人体谅她,“每年到了夏天你都是如此,病中又能想到多少事儿?”语气里多有对安静茹的不满,她都吩咐下来的,安静茹也不主动去问。
安静茹垂下头,姜氏道:“华哥媳妇想出法子运回府里,便是有些损失也能降到最低了。”
沈氏却道:“今儿一早我才知道这事儿,便即刻打发人出去找了商家,以前买过咱们府里的存粮。只是下雨天,运送方面会出些问题,所以价格就低一些,可也总比没有好。他们怎么运送是他们的事儿,咱们也就不必过问了,何况咱们一时之间也找不到这么多人力。”
她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买家,可见是能人,价格低也在情理之中。果然是有备而来,可商户的社会地位本来就低,大周朝虽不极力抑制商业,但俗语说得好,朝廷有人好办事儿。那些商户白送银子给官家的比比皆是,哪里还敢故意把价格压低?
由此推论,沈氏处理太夫人庄子上的收益,都是过了小麦的收购期才卖,虽算不得陈粮,可也不够新鲜了,市面上的价格自然会低一些,可沈氏卖出去就不一定。其中的差价,自然到了沈氏的荷包。
姜氏老神在在地道:“想来他们敢买,也定是有法子将粮食运走,否则淋了雨受了潮,那些粮食也就没用了。咱们运回府里,等天了晴儿,任旧是原来的价格卖出去。”
沈氏眸子里的恼色一闪而过,却和气地望着安静茹问道:“华哥媳妇有什么法子可以在运送途中不淋雨?”
安静茹知道沈氏会有此一问,不卑不亢说了韩睿华提供的法子,又道:“总之是能避免一些,也不用一时半刻把所有的都运回来,庄子上除了粮仓还有房舍,粮仓坏了,房舍倒是没问题,暂且放在屋里,等雨住了,再一并运回府里。”
心里隐隐约约大概也知道沈氏这番为难的目的了,一来显示她是能人,二来,安静茹和姜氏现在还没看到账本,只怕那账本沈氏都不好意拿出来。
沈氏道:“可搬运途中难免淋雨。”
一直听她们说话的太夫人忽地开口道:“就照华哥媳妇说的办!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缺这一季的粮食,买给那些黑心的商户,谁知霉坏了的粮食他们会不会参合着好的卖出去,吃死了人岂不是作孽!”
沈氏不由得一震,太夫人鲜少用这么强硬的语气说话。姜氏嘴角不由得掀起一抹笑意,刘氏趁机道:“还是太夫人心慈仁厚,想的也周全。”
逗了这么一个大圈子不就是等着她这样说么?太夫人不是不知道沈氏那些背地里的手段和算计,这些年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没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儿就罢了,这些身外之物,多了也不见得好。
可这一次太夫人确实有些生气了,一场雨粮仓就出了问题,亏她做得出来。这些粮食好歹是庄子上的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太夫人半身入土,这世间之事她见识的也多,这雨势若是不见停,便又要闹起洪涝,到时候多少人会没饭吃?
沈氏呆了一呆,垂下头道:“都是儿媳这身子无能,否则……”
太夫人一见她这般,心头的火气就消了一半,道:“往后庄子上的事儿就交给华哥媳妇,你也不年轻了,好好将养着,再有六丫头岁数不小了,要紧的给她好好挑一门亲事。”
沈氏暗暗咬着牙点头,太夫人抬头看着安静茹。华哥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倒也是韩家的子孙,这些年也是看着长大的,要说和亲孙子一样疼爱那绝对不可能。可却是大房的依靠,姜氏就罢了,晨哥儿是她的重孙子,她也是实打实地喜欢疼爱着。
韩睿华她是没话说,那孩子也不是忘本的。安静茹文文静静,倒也招认疼爱,他们夫妻也是晨哥儿的依靠。再说,安静茹嫁来之后,大房的情况便渐渐好转,可见这孩子带了福气,因此笑道:“以后庄子上的事儿,你就管着,该怎样就怎样,也不必过来问我,实在做不了主的就与你婆婆商议商议。”
☆、068:二房丑事
安静茹嘴里恭恭敬敬应着,脑袋却忍不住飞快地转起来。沈氏为难安静茹预料到了,会怎么为难她姜氏预料了一二,至于上面的太夫人,看起来不管事,可早就成了人精,她们能想到的太夫人未必就想不到。
姜氏不着急,是知道太夫人不会在乎这些东西,果真在乎的话也不会归了官中,官中的这些财务以及韩家自己置办的,不属于爵位上的那些产业,以后她百年后是要儿子们平分了。三老爷是庶出,自然和嫡出的待遇不一样,但官中多,分的自然也多。她交给沈氏打理多年,沈氏的包囊早就胀鼓鼓的了,如今交给大房,大房要如何她也不会过问。
反正这个态度和对二房一样,也许也是看在晨哥儿的份儿上,韩睿华是养子,且已经有了功名在身,大房最后会如何分配她管不着。至于三房,这是她的东西,她愿意给就给,不愿意谁也不能有话说,而显然,大房和三房已经对二房不满,她再不站出来调节,可能亲兄弟都要结仇了。
姜氏把这件事提到太夫人这里来说,便是为了这个目的,顺便彻底斩断沈氏插手想管庄子的念头。
沈氏的脸色很难看,细细想来,自己的手段确实不够高明,也是临时起意。好在还有后招,因此很快就露出笑容,“太夫人这般体谅儿媳,儿媳心里倒过意不去。”
太夫人和蔼地笑了笑,道:“这些年你操持家里的事儿,本来就受累了,如今龙哥媳妇也能帮着料理,歇一歇有什么不好?”
安静茹叹了口气,即便太夫人知道沈氏的性子,对她的喜爱任旧不减,这个矛盾的组合安静茹还真觉得自己无法理解。反观姜氏,还是那么淡淡的,不过好歹在大事儿上太夫人给了一个明确的态度,姜氏再讨好也无法改变太夫人对她的成见,她也懒得再去讨好了。
太夫人和沈氏说了一会儿话,就拐到四爷韩睿钦的婚事上,刘氏自然很高兴。她本来在太夫人跟前就不见得多讨好,太夫人能过问就是抬举自己的儿子。絮絮叨叨说了一大推,只是这下雨的天儿,却没办法动工粉刷新房,十月初八就要迎娶新人进门,如今已经快七月,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她是第一次操办这样的事儿,又是三房的头一件喜事,还是自己的亲儿子,唯恐办的不够体面不够热闹。太夫人笑道:“前儿华哥娶媳妇,一切都是现成的,倒也省了不少事儿。”
也就是说,要和韩睿华成亲的时候办得一样,刘氏笑得合不拢嘴,早前就有韩睿龙成亲的先例,花费多少官中都有账目。韩睿华成亲的时候,也是照着那个例子来的,并没与因此就看低了这位养子。不过姜氏忙不过来,外面的大事都是交给沈氏打理,三房和大房的情况不同,刘氏可以自己打理,就无需沈氏代劳了。
“虽然成了亲,钦哥还是要以学业为重,也只有这样,咱们韩家才能世代繁荣下去。”光靠着爵位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肯定不容易,除了嫡系,其他人也只有在功名上有建树才能立足。便是嫡系,那爵位也是不能分的,兄弟多了也须得功名上有建树才能走得好。捐来的官,是可以做,发展前途却是有限的。
安静茹的父亲好歹是举人,而京城,大多数权贵子孙考了秀才就捐官的不在少数,但这几代天子政治清明,不杜绝这种现象,却绝对不会放任要紧的职位上任旧是这样的人。安老爷目前就是个闲职。三老爷虽然是正五品,看起来也不过大了两级,但手里有实权,是真正为朝廷办事的。这也是当初安老爷觉得不可能结亲的一个主要原因,韩家在京城的声誉很高。别人家都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可韩家挑媳妇的标准却没人拿捏得准,且香火不旺。
刘氏忙起身,敛了几分喜色,恭恭敬敬地道:“太夫人教训的是。”
沈氏又捏了捏手里的帕子,府里主持中馈的权利任旧在二房手里,可显然太夫人已经不再只偏向她一个人了。
从太夫人屋里散出来,沈氏立刻朝陈嬷嬷低声吩咐几句,陈嬷嬷不敢怠慢,打着一把伞就往二门上去了。
姜氏叫安静茹派人去将庄子上进项的账本拿来,不出所料,账本一直搁着,受了潮上面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就连去年的也是。京城气候干燥,只要搁在高处,没有淋雨没有打湿,哪里那么容易受潮。
姜氏冷哼一声,将账本摔到榻桌上,却很快就恢复自然,“不能对比也好,回头你自己做账。”
安静茹看过姜氏庄子上的账本,只怕那会子姜氏已经预见到后来的事儿了。安静茹点点头,任旧叫人将账本还给总账房。
吃了午饭,金嬷嬷和赵嬷嬷才回来,一并赶来的还有庄子上的三位管事,这一次不是管事娘子,而是三位管事亲自来了。
安静茹在屋里听说后,心里就升起不好的预感,莫非那些粮食都没了?赵嬷嬷一身湿衣走进来,行了礼就道:“那些管事是来请罪的!”
不等安静茹问,赵嬷嬷就道:“他们大概也觉得难辞其咎了,粮仓是真的出了问题,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漏雨,墙壁湿了好些,已经有垮塌的迹象,他们倒是也想了法子,用些茅草盖着,可终究不顶用。姑奶奶叫奴婢告诉他们,将粮食挪去屋里,起先还不同意,后来就照着办了,把放农具的屋子,和那些长工住的地方,凡是能放的都腾出来放。”
“既然如此,他们就该在庄子上料理,将损失减少到最低。”还好不是所有粮食都没了,安静茹吐一口气,问道,“他们人在何处?”
赵嬷嬷道:“就外厨房那边,这里是后宅,他们是男人不能随便进来。姑奶奶,要见见他们?”
他们大老远地跑来,不就是为了见她么?安静茹点点头,既然太夫人说了全权交给自己和姜氏,别说姜氏,自己也有换人的打算,不过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路还不知道,如果是太夫人的人,直接换掉就不好说了。
再说,安静茹手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