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晒晒,才发现坏了,奴婢针线不太好,不敢妄动针,幸亏太夫人想到了三奶奶。”
安静茹笑了笑,看了看那足有一尺长的口子,琢磨着道:“补出来必定不好看,若是能找到这样的里料换了就和原来的一样了。”
如意道:“这样的料子府里倒是有,不过那接缝处的阵脚奴婢不大认得,看起来不像是寻常针法。”
安静茹仔细看了看,幸亏是她认得的,笑道:“这是藏针法,咱们看到的这里面还有一层同样的里子,那一层是与黑狐皮缝在一起,即便针脚细腻,也能看出来,于是有在外面缝了一层,用了藏针法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有针脚线头,仿佛浑然天成一般……”
如意听来也不十分明白,赵嬷嬷懂得这种针法,蹙着眉头道:“要做出和原来一样的,只怕要费些功夫,里面和外面的都要拆了。”
“这倒不难,横竖如今还没入冬,入冬前总是能赶制出来的。”
如意松了口气,便折身去找同样的料子来,又叫丫头预备的剪刀等物,安静茹便动手开始拆了。赵嬷嬷见左右无人,心底的担忧才敢流露出来,“也不知太夫人会如何去查?咱们都没查处什么头绪来呢!”
“许是咱们功底不够,即便查不出,也能还我一个清白。咱们没做过的,秋菊那话自然就不成立。”安静茹神情淡定地道。
她如今还能如何?本来就是最容易被怀疑的对象,只是姜氏和太夫人的态度,对她还算信任吧。可若是这事儿早就开始预谋,最后的一切都指向自己呢?安静茹深吸一口气,只能往好的方面想,这一次消除了大家的怀疑,以后的日子会好过些吧。
安静茹始终呆在东厢房的里间没出来一步,外面什么情况她也不知道,甚至太夫人屋里来了什么人,她也没有打听。取了料子来的如意便一直守在这里打下手,安静茹也不客气,三个人终于比照着将里子剪裁出来。
如意看着安静茹坦然自若,仿佛彻底忘记了早上的事儿,一心扑在大氅,偶尔和赵嬷嬷商量两句,皆是眉眼含笑娴静的模样暗暗吃。那气度几乎让如意怀疑,三奶奶的出身兴许比二奶奶还高。否则,哪里修养出如此好的耐性儿和气性儿。
只是想到三奶奶的处境和遭遇,心头隐隐约约有些同情。她从小在府里长大,如今已经十九岁,本来太夫人早就要放她出去配人,她却感激太夫人待她好,一直要求留在太夫人身边。这些年,她跟着太夫人,看尽了这府里的事。
三爷的处境虽然艰难,到底比三奶奶好些,他读书做官皆没时间过问后宅里的事儿,而真正与后宅诸人打交道的是三奶奶。
外头一位夏氏,里面一位大夫人,三奶奶夹在中间……这些还罢了,偏偏还有一些人总想着算计破坏。
“三奶奶渴不渴,奴婢去给三奶奶兑一杯蜂蜜茶来可好?”
安静茹笑着抬头,“那就有劳如意姐姐了,入秋了气候便有些干燥,喉咙总是干干的,这蜂蜜最是滋润了。”
如意笑道:“三奶奶知道的真多,这话奴婢还是听太夫人说过的。”
所以寿禧堂到了秋天就会预备蜂蜜,不过太夫人年纪大,不太爱甜食,只是偶尔兑一杯喝。
已经快到午时,太夫人歪在榻上,崔嬷嬷前来禀报姜氏和刘氏彻查的结果,府里出现不该有的东西,那守在门上的婆子自然是难辞其咎,姜氏也是识大体的,找了一个平常在下人面前飞扬跋扈的重则十大板子撵了出去,以此警告其他人。
这是开头,却已经弄得大伙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那外头自然是十分热闹,相对而言,太夫人这里就安静许多。
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沈氏屋里了,哪些平常为沈氏办事儿的,听说这一次是大夫人姜氏彻查,一个个都吓得没了主意。大房和二房不合,这些做下人那个不清楚?不过是瞒着上面太夫人一人罢了。往年哪些属于姜氏的人,沈氏当家后,前前后后慢慢儿地清理了不少。就怕姜氏逮住这个机会,一解当年之恨与这些年的怨气。
欧阳倩已经劝不住这些人,沈氏本来就气的不轻,又被院子里众人吵得头疼,气得摔了手里的茶杯,那外头的听见砸东西的声音,方稍稍安静了一些。
沈氏冷着脸朝陈嬷嬷道:“去告诉她们,不想丢了差事被撵出去,就好好儿归位,该干嘛干嘛去,呆在我这里,便是我也保不住她们了!”
众人这才漫漫散了出去,而与此同时得到了消息的姜氏只是冷冷一笑。刘氏奉承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她们这样着急,咱们是有的忙了。”
姜氏吃了一口茶润润喉,见崔嬷嬷回来,问道:“可知太夫人派了谁去查?”
崔嬷嬷道:“是王福家的。”
刘氏禁不住吃惊,“竟然是王妈妈……”
的确叫她没想到,王妈妈是太夫人院子里管着小厨房的,王福更是不起眼,在外头管着车马也就一个马厩的小管事罢了,做着整日里与马粪打交道的辛苦差事,领着和二等丫头一样的月例。不过那王福也实在老实,在府里奋斗了这些年,家里情况还是十分糟糕,说起来也是三等管事,却远远不如其他三等管事呢。
这府里出去的三等管事,可都住上了砖墙瓦房。至于其他的二等、一等管事,从府里出去那可是比一般小户人家还体面几分,在外头被旁人称呼一声“爷”的也不在少数。
姜氏不过略略点了点头,问道:“华哥媳妇呢?”
崔嬷嬷如实道:“奴婢没见着三奶奶,她没在太夫人身边。”
刘氏见姜氏垂下眼帘,似是不忍,又道:“这一次倒是让华哥媳妇受委屈了。”
姜氏已经查出来,不过是不好点明,引导太夫人再去查一次罢了。而这件事也只有闹到太夫人跟前,叫太夫人彻底看清楚才好。
崔嬷嬷认同地点点头,她本来就觉得三奶奶挺好一个人,又有临危不乱的气度。自己主动提出到太夫人身边,任由太夫人去查,反应也够机智,且态度坦然。等太夫人查明真相,对三奶奶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换一种说法,三奶奶明白食物相克,果真起了歪心思,哪里会做得这般明显,自然有那个不知不觉就下手的法子。
崔嬷嬷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连忙打住。三奶奶绝非那样的人,她能告诉王妃,也不隐瞒自己所知道的,就足够坦然了。若是自己有了这样的想法,不小心说漏了嘴,到了姜氏耳朵里,那就大事不妙了。
“时候不早了,先吃饭吧。”姜氏站起身,崔嬷嬷道,“晨哥儿也快下学了。”
韩家族里有学堂,不过没有晨哥儿这般岁数的学生,且又是王妃送来的启蒙先生,因此才留在府里,旁人也不敢说什么。等晨哥儿年纪略大些,任旧也是要送去学堂的。
午饭的时候,安静茹任旧留在太夫人处,本来是伺候太夫人吃饭,太夫人吃到一半就叫她坐下来吃。她推辞一句,太夫人态度坚决地道:“规矩是人订的,我叫你坐下来就坐下来。”
安静茹福福身,才乖顺地坐下来。太夫人瞧着她谨小慎微的模样,心头也有几分疼惜。说起来也不过比容珠、容蕙年长两三岁罢了,也是半大的孩子。
太夫人无甚胃口,安静茹也没什么胃口,只是想着在太夫人这里总要吃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因此吃得津津有味。且太夫人屋里的菜色自然是最好的,比姜氏屋里的还丰盛,色香味俱全,如果是饿坏了的人,只看着就要流口水的。
她吃得有味,太夫人也觉得胃口开了一些,又叫如意添了一碗饭。
饭后,便有婆子进来禀报:“秋菊那丫头禁不住,已经没了。”
安静茹不觉握紧手里的茶杯,就听到太夫人淡淡地道:“哪些巴豆好好收着,等王福家的回来,就派人去叫她家里人来领了回去。给官府的文书叫大管家的写一份送去。”
婆子福福身下去,安静茹只觉背心直冒冷汗,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虽不是她直接导致,却也与她脱不了干系。
太夫人见她那模样,叹了口气道:“这样的大家族里,最是容不得这样的人,一个家就如同一个国,掌管者手底下出现这样的人,那离亡国就不远了。”
安静茹茫然地点了点了下巴,太夫人问起那件大氅衣来,才把这个话题岔开。下午,安静茹任旧在东厢房忙着阵线活计,王妈妈回来已经是傍晚十分,马不停蹄到了太夫人屋里。
秋菊家里艰难,比其他丫头的家里更艰难一两倍不止,上面父亲几年前去世,母亲卧病在床,长子混账,长媳刻薄,二子在外做活,下面的弟弟痴痴傻傻,一家人守着三间房过日子,家里本来有田,长子不务正业,长媳不愿做活,双亲不能劳作之后就变卖了。那日子真是叫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揭不开锅,左邻右舍的都不喜欢这一家子,日子自然是越过越艰难。
只是突然间,他家好像发了横财,买了地,请了长工,修了新房子今儿正好搬进去。
王妈妈抬头看了太夫人一眼,继续道:“奴婢左右询问,他家的人说,是秋菊遇上了一个好主子,才让她家的情况好转了,只是,奴婢却发现,今儿他家桌上的客人,其中有二夫人身边的……”陈嬷嬷的儿子也经常来府里走动,可因为并不在府里当差,见过后院的人不多,而王妈妈一直在太夫人屋里,他没认出来。王妈妈却是见过他的,因为他模样恰好随了陈嬷嬷,只一眼就能看出来。
太夫人神情可谓彻底凝固了,打断王妈妈的话,道:“不必说了。”
王妈妈住口不提,只是想到沈氏这样千算计,万算计,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她冷眼旁观,这些年沈氏也占尽便宜,怎么就不知足呢?她虽不如姜氏的出身,太夫人也给她撑足了脸面。
隔了半晌,太夫人疲倦地道:“其他的也不必查了,这事儿就这样揭过去,秋菊那丫头居心不良,已经受到惩罚。”
除了这样还能如何?果真摆到台面上来说,这个家就彻底乱了,就是她想压住也不可能,好歹把表面的平静维持住吧,等她百年之后,分了家还能留住几分体面,没的闹到她还没死,这个家就散了。
“去把老二媳妇叫过来,传我的话下去,陈嬷嬷劳苦功高,渐渐上了岁数,就放她回去颐养天年吧。”想了想又改了口,“叫他儿子进来接。”
脸面也算是留足了,只是人却留不得了,不过陈嬷嬷不算年纪大,这个时候放她出去,也能给予沈氏警示。
王妈妈看着仿佛一下子就老了许多的太夫人,心酸不已,忍着泪福福身下去。她走后,太夫人挥挥手叫留在屋里唯一的大丫头吉祥也出去了。
当沈氏和陈嬷嬷到的时候,屋里除了太夫人,再没有旁人。到底太夫人查的如何,沈氏还没打听出来。不过进来后,陈嬷嬷便立即跪在地上承认了所有的事儿,与沈氏无关,皆是她一人的主意。太夫人见沈氏镇定的模样,心头更冷了几分。
曾经的沈氏乖巧伶俐,后来慢慢变了,可太夫人实在没想到会变成如今的模样。陈嬷嬷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太夫人仿若未闻,冷冷地盯着沈氏质问道:“你到底想把六丫头他们教导成什么样的人?!”
只此一句,沈氏就明白过来,镇定自然维持不住,跪在地上垂着头不说话。只有陈嬷嬷不住地替沈氏说好话,太夫人冷哼一声道:“你倒是忠心的很,既然这么忠心,就该劝着。晨哥儿不是你主子的孙子,却是我的亲重孙子,他那么小的年纪,到底碍着你们什么了?”
而韩睿华又何曾碍着他们?他是长房过继的儿子,养在长房那边,长房的一切他都有继承权,唯独大老爷身上的爵位。那时候,姜氏的儿子还没死,可也是个养不活的。立下这样的契约,也是为了防止韩睿华有了别的心思,因此真正知道的人不多,可沈氏和二老爷不是不知道。
大老爷身上的爵位不过是领着俸禄的一个头衔罢了,说起来哪里比得上二老爷身上爵位?这事儿韩睿华不知道,可这些年韩睿华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爵位的偷窥,他两榜进士出身,前途远远超过大老爷身上的爵位。
可若他不是个成才的,自然就有了这些心思,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有了今天的成绩,又何苦去费尽心思来谋划这些事儿?他好好孝敬大老爷和姜氏,得到王妃的看顾,就比什么都强。
华哥媳妇那股子聪明劲儿,难道看不清这些么?便是看不清,韩睿华就不会提点?
“你若不想毁了老二和龙哥的前程,真正为他们,为你自己的子孙后辈,为咱们韩家着想,就收敛收敛吧。”太夫人说完喟然长叹一声。
沈氏羞愧地连抬头的勇气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