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你若不想毁了老二和龙哥的前程,真正为他们,为你自己的子孙后辈,为咱们韩家着想,就收敛收敛吧。”太夫人说完喟然长叹一声。
  沈氏羞愧地连抬头的勇气也没了,本来天衣无缝的一件事,最后演变成这样。她的心跟着沉了下去,太夫人这些年的宠爱和偏疼,看来都是假的,自己确实不如姜氏,出身,以及在太夫人心底的位置。
  那种冰冷,几乎要将她冻结。
  安静茹回到恩荣轩已经是二更天,晚饭也是在太夫人屋里吃的。第二天才得到消息,沈氏身边的陈嬷嬷走了,姜氏贬了三位二等管事,一次性打发了十八人,其中十个婆子,八个丫头,算上已经去了阎王殿的秋菊,丫头她屋里就占了四个,其中两位是家生子,于是也拖累了丫头家里其他人。
  太夫人第二天就病了,外面的事儿都不过问,欧阳倩任旧管着家里的琐事,沈氏偶感风寒,也卧病在榻。安静茹被如意请了过去侍疾,整个府里只有她一人,虽然是辛苦差事,但众人心里都明白,太夫人待安静茹的态度是好的。
  虽然太夫人的说法的是,韩睿华不在家,安静茹又闲着没其他事儿,因此才叫了她过去。
  府里因为这一次大动干戈的人员流动,比往日沉寂了不少,哪些侥幸还留在府里的,皆认认真真守着各自的差事。哪些被撵出去的,却都是有错儿的,虽然都知道姜氏的目的肯定是要清理沈氏的人。不过那些人也确实不像话,仗着沈氏在府里横行霸道,姜氏也算是秉公处理。因此,府里虽然少了些人,但各处都井井有条,并没有因此就混乱起来。而众人,对姜氏又多了几分敬重。
  沈氏是真的病了,到底是不是感染风寒,谁也说不准,不过一两天的功夫,整个人就清瘦了一圈。
  太夫人还和往常一样,中秋节的前两天,略微精神些,让安静茹陪着去看了沈氏一回,叫沈氏好好养病,屋里还有容珠、容兰等兄弟姊妹的亲事等她料理,言辞恳切,仿佛那之前的事儿都没发生过一般。只是觉得沈氏甚是辛苦,姜氏这么多年不管事,如今大老爷哪里不需要她时时刻刻照顾,晨哥儿也开始读书,就把府里哪些永业田、铺子交给姜氏打理起来。
  “你辛苦了这么多年,好好歇一歇吧。”
  沈氏配合着感动地红了眼眶,心头却不免又添了一层气,太夫人这是要剥夺了她的财证权,哪里是真心真意关心她?
  安静茹瞧着暗暗叹服,与太夫人相处几日,也算是真正体会到太夫人的难处了,她这么大的岁数,却任旧要努力地维持着家里的平和。只是,她心底对姜氏的感情很复杂,赞赏又排斥,这始终是安静茹无法理解的一点。
  还有对沈氏,如果换做安静茹绝对做不到还来探望她,明明心底对她失望透顶……大概,还存着她能看明白的希望吧。即便最后太夫人不在了,韩家三房人要分家,可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毕竟是兄弟,总不能老死不相往来。这要是叫外人瞧见,那才是真正丢尽了韩家祖宗的脸面了。
  而家不和,则万事哀。韩家终究要被旁人看轻了去。
  从荣华园出来,赵嬷嬷迎面走来,眉眼间多少带着掩饰不了的喜气,太夫人瞧着便问:“什么事儿?”
  赵嬷嬷福福身回道:“是三爷打发人送了信儿回来。”
  安静茹心里一喜,在太夫人意味深长含笑的目光下微微红了脸,太夫人笑呵呵道:“罢了,你在我屋里拘了这些日子,我也好了,不必在跟前伺候,回去吧。问问华哥身边的人,华哥是不是需要什么东西,你也好张罗起来,叫带了去。”
  安静茹倒也算是了解了一些太夫人的脾气,福福身笑道:“谢谢祖母。”
  太夫人故意板着脸,道:“可你总要先把我送回去吧。”
  安静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挽住太夫人的胳膊。太夫人这才问起赵嬷嬷,韩睿华的情况,赵嬷嬷直说都好,“三爷身边的小厮子竹等着替三爷请太夫人的安……”
  


☆、075:中秋节(上)

  “……三爷说可能要迟些日子才回来,叫小的多带些冬衣去,另外告诉三奶奶,他在外一切都好,请三奶奶切勿担忧。”
  子竹的话还在耳边缭绕,说不失望绝对是假的,韩睿华这厮也够绝的,居然连封信也没有,看起来似乎只是叫子竹回来报个平安顺便带衣裳罢了。
  春香沏了茶送来,见安静茹怀里抱着一件灰蓝色棉衣发怔,眼神儿空空的,活脱脱一个怨妇似地,笑道:“姑爷走的时候,姑奶奶备了好几身冬衣呢!竟够穿了,姑爷打发子竹回来,肯定是想叫子竹瞧瞧姑奶奶过得好不好。”
  安静茹白了春香一眼,忙收起脸上失落的神情,问道:“叫你包银子可包好了没有?”
  春香笑着点头,“姑奶奶吩咐的,奴婢自然尽快办好。姑奶奶,先吃口茶吧,方才大夫人屋里打发腊梅过来传话,叫姑奶奶早些过去。”
  安静茹点点头,将怀里的衣裳放在榻桌上的包袱的里,从春香手里接过茶杯,桂香袭来,钻进嘴里混合了淡淡的茶香,让她不由得放松下来。
  终于能舒坦一些日子了,这一次太夫人震怒,姜氏清理了府里的人员,沈氏栽了一次跟头,总能消停消停了。
  春香见安静茹惬意的模样,忍不住道:“太夫人待姑奶奶也比旁人好些,咱们大夫人也信任姑奶奶。这屋里如今剩下的,也都是忠心耿耿的,再不用这样防来防去,却任旧防不住哪些起了歹心的下作胚子!”
  安静茹警告地看了她一眼,道:“饭不能乱吃,话也不可乱说。”
  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这样,可沈氏哪里是那么容易就死心的人。这一次便算计的这么周全,要再想生出什么幺蛾子,只怕没那么容易渡过去。
  春香耸耸肩,忙道:“是奴婢失言了。”
  “你们几个更应该小心,这深宅大院,不比当初在娘家那会子了。”一开始安静茹就有这样的体会,可现在她觉得之前那些体会和现实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也并非职场上的争斗那么简单。
  职场上失败了,换个地方或者安于现状都能生存下来,至少不会因此丢了性命,而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特别是底下的仆从,她们不是自由人,在这府里,他们的生死由主子决定,可有些时候,却是最高的那个掌权者决定。如果春香她们犯了什么错,就是安静茹也未必保得住。
  而太夫人要将陈嬷嬷赶出去,沈氏也不敢辩解一句。
  而若是这一次,姜氏没有查出什么来,众人皆认同秋菊的话,太夫人也没有派人去查。那么安静茹就万劫不复了。她面临的会是什么,她自己都想不出来。
  想到这里,那轻松的心情不翼而飞。安静茹迎着风,仿佛试图借着风的力量将胸口浊气吹出来般,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赵嬷嬷领着一个十岁光景的女孩儿进来,朝安静茹福福身道:“这是今儿才从外面人牙婆子哪里买来的丫头,外头的管事不够用,就带过来咱们自己调教。”
  家境贫寒的,到了大户人家,总是对任何事情都好奇,这个小丫头也不例外,战战巍巍的却禁不住心底的好奇,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安静茹望去,模样还算清秀,才刚留头,梳着羊角辫,身形瘦小。大概是发现了安静茹的目光,慌忙垂下头,不知所措地绞着手指。
  “夫人屋里的丫头可配备齐全了?”安静茹总觉得人多难管理,但规格又是定好了的,她这里和欧阳倩屋里一样,本来短一两个人也没什么,但却难免会被他人看低了去。在这样的大家族里,本来大伙都是一样的。
  赵嬷嬷笑道:“已经都配备齐全了,都是小丫头本来也不打紧。”
  被打发走的管事自然就把管事的位置腾出来,不过管事好歹是个小小的家官,又因为出了事,自然是要慢慢儿地选。
  安静茹点头表示知道,又看着赵嬷嬷身边的小丫头,微笑问道:“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那丫头第一次进府,开头瞧着赵嬷嬷还以为是府里的夫人主子,现在才知道也是个奴婢。而上面坐着的年轻少妇,才是真正是主子,心里一紧张,说话也不利索,断断续续道:“奴婢,奴婢本姓林,奴婢娘唤奴婢……妞儿……”
  姓林?林黛玉?安静茹好笑地摇摇头,又问道:“几月生的?”
  这一次回答倒是顺利了许多,“七月。”
  “七月木槿盛开,以后就叫木槿吧。”安静茹望着春香道,“你带着她,先叫她熟悉熟悉咱们府里的规矩。”
  春香福福身应下,赵嬷嬷见这丫头一动不动的,给她打眼色她也不懂,少不得提醒道:“姑奶奶赐名,还不磕头谢恩。”
  奴婢给主子磕头,便是认了主子的意思,安静茹受了一下就叫赵嬷嬷拉她起来,一个十来岁的丫头,还属于天真烂漫的年纪。安静茹不觉得就想到秋菊……
  “新添的这些丫头定制衣裳没那快回来,奴婢回去找找,看看有没有木槿能穿的。”
  春香示意木槿跟上,安静茹瞧着天色,便让赵嬷嬷和品翠跟着去姜氏屋里请安。这几天她一直在太夫人屋里,偶尔回来荣恩轩也是取东西,说是去侍疾,要做的事儿却也不多,倒是紧赶慢赶地把那件大氅赶制出来了。
  荣景园一下子来了四个小丫头,崔嬷嬷正在安排其他丫头带,而新来的这些丫头的年纪也多在十岁左右,这要是放在后世,都是小学生罢了。一眼望去,有的充满好奇和憧憬,有的吓得战战兢兢,崔嬷嬷过来见了礼,笑盈盈道:“三奶奶来,夫人正在里头等呢。”
  守在门上的丫头连忙撩起帘子,安静茹一进去就瞧见姜氏埋头在一推账本里,眉头微蹙,脸色凝重。连旁边服侍的腊梅也小心翼翼的,看见安静茹就给了一个叫她注意的眼神。
  安静茹不知何事,上前见了个礼,姜氏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合上账本,淡淡道:“回来了。”
  “是。”安静茹答应一声,姜氏便指着账本道,“这些账本你拿下去看看,最后报个数字给我。”
  差不多六七本,皆是两指的厚度,“母亲什么时候要?”
  姜氏瞥了一眼,也没打算为难安静茹,“倒是不忙,你慢慢看吧,年前算好了给我。”
  安静茹微微松了口气,姜氏招手叫她过去坐着,又让腊梅将账本收起来,赵嬷嬷忙过来帮忙,收拾好了,姜氏便吩咐赵嬷嬷拿去荣恩轩,这才问起太夫人的病情。
  “今儿就好了许多,祖母便叫儿媳回来了。”其实太夫人也没什么大病,在安静茹看来,太夫人想观察她,或者是因为这一次的事儿弥补她罢了。太医给她开得药方子,也多是养气补血,那药味儿一点儿都不浓。
  姜氏点着头,低声说道:“这一次委屈你了。”
  安静茹忙摇头道:“不委屈,儿媳又没有怎么样。”
  姜氏看了安静茹一眼,见她目光清澈,心里倒有些过于不去,毕竟她一开始也确实怀疑过她,且她查出来后在太夫人屋里也没说,而是等着太夫人去查。就如大老爷说的,疑心生暗鬼,自己心头总是生出怀疑,也莫怪旁人要抓着机会挑拨离间,让自己不得安生。
  “明儿十四,王府的节礼就下来了,你下去吧,送去王府的月饼咱们自己做一份儿。”
  安静茹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忙福福身道:“儿媳这就下去预备。”
  回到荣恩轩,安静茹就叫品翠和春香领着几个小丫头去大厨房把要的东西取回来,现如今的情况有点儿微妙的变化,本来厨房的人因春香待荣恩轩上下就好,现在要什么东西,那边的人更是亲自送来了。
  安静茹和王婆子、钱婆子说了一会儿话,王婆子的意思是,她长媳如今也闲着,希望能在府里某个差事。钱婆子没那意思,她丈夫是府里管着账房的,不过是过来巴结讨好,话里话外总要提一提上次寿辰的事儿,又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忠心什么的。
  安静茹应付了半晌,才把这两人送走,赵嬷嬷道:“姑奶奶还不知道,这还是好的,奴婢们走出去,其他人更热情着呢!”
  东西预备好了,就开始做月饼,和面、剁馅儿,小厨房没有烤炉,做好了摸上一层熟油,放在模子里,便拿去大厨房那边烤。
  王妃是天家的媳妇,除了定期要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这些大小节日,也是要进宫的。头几天忙着送礼,又要忙着进宫的事儿,故此韩家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打搅她。而是到了十六,才会去王府。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晚上赏月都是一家子在一处,白天却少不得外出走动。而这些走动也仅仅限于亲戚之间,韩家这一次就请了安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