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你若不想毁了老二和龙哥的前程,真正为他们,为你自己的子孙后辈,为咱们韩家着想,就收敛收敛吧。”太夫人说完喟然长叹一声。
沈氏羞愧地连抬头的勇气也没了,本来天衣无缝的一件事,最后演变成这样。她的心跟着沉了下去,太夫人这些年的宠爱和偏疼,看来都是假的,自己确实不如姜氏,出身,以及在太夫人心底的位置。
那种冰冷,几乎要将她冻结。
安静茹回到恩荣轩已经是二更天,晚饭也是在太夫人屋里吃的。第二天才得到消息,沈氏身边的陈嬷嬷走了,姜氏贬了三位二等管事,一次性打发了十八人,其中十个婆子,八个丫头,算上已经去了阎王殿的秋菊,丫头她屋里就占了四个,其中两位是家生子,于是也拖累了丫头家里其他人。
太夫人第二天就病了,外面的事儿都不过问,欧阳倩任旧管着家里的琐事,沈氏偶感风寒,也卧病在榻。安静茹被如意请了过去侍疾,整个府里只有她一人,虽然是辛苦差事,但众人心里都明白,太夫人待安静茹的态度是好的。
虽然太夫人的说法的是,韩睿华不在家,安静茹又闲着没其他事儿,因此才叫了她过去。
府里因为这一次大动干戈的人员流动,比往日沉寂了不少,哪些侥幸还留在府里的,皆认认真真守着各自的差事。哪些被撵出去的,却都是有错儿的,虽然都知道姜氏的目的肯定是要清理沈氏的人。不过那些人也确实不像话,仗着沈氏在府里横行霸道,姜氏也算是秉公处理。因此,府里虽然少了些人,但各处都井井有条,并没有因此就混乱起来。而众人,对姜氏又多了几分敬重。
沈氏是真的病了,到底是不是感染风寒,谁也说不准,不过一两天的功夫,整个人就清瘦了一圈。
太夫人还和往常一样,中秋节的前两天,略微精神些,让安静茹陪着去看了沈氏一回,叫沈氏好好养病,屋里还有容珠、容兰等兄弟姊妹的亲事等她料理,言辞恳切,仿佛那之前的事儿都没发生过一般。只是觉得沈氏甚是辛苦,姜氏这么多年不管事,如今大老爷哪里不需要她时时刻刻照顾,晨哥儿也开始读书,就把府里哪些永业田、铺子交给姜氏打理起来。
“你辛苦了这么多年,好好歇一歇吧。”
沈氏配合着感动地红了眼眶,心头却不免又添了一层气,太夫人这是要剥夺了她的财证权,哪里是真心真意关心她?
安静茹瞧着暗暗叹服,与太夫人相处几日,也算是真正体会到太夫人的难处了,她这么大的岁数,却任旧要努力地维持着家里的平和。只是,她心底对姜氏的感情很复杂,赞赏又排斥,这始终是安静茹无法理解的一点。
还有对沈氏,如果换做安静茹绝对做不到还来探望她,明明心底对她失望透顶……大概,还存着她能看明白的希望吧。即便最后太夫人不在了,韩家三房人要分家,可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毕竟是兄弟,总不能老死不相往来。这要是叫外人瞧见,那才是真正丢尽了韩家祖宗的脸面了。
而家不和,则万事哀。韩家终究要被旁人看轻了去。
从荣华园出来,赵嬷嬷迎面走来,眉眼间多少带着掩饰不了的喜气,太夫人瞧着便问:“什么事儿?”
赵嬷嬷福福身回道:“是三爷打发人送了信儿回来。”
安静茹心里一喜,在太夫人意味深长含笑的目光下微微红了脸,太夫人笑呵呵道:“罢了,你在我屋里拘了这些日子,我也好了,不必在跟前伺候,回去吧。问问华哥身边的人,华哥是不是需要什么东西,你也好张罗起来,叫带了去。”
安静茹倒也算是了解了一些太夫人的脾气,福福身笑道:“谢谢祖母。”
太夫人故意板着脸,道:“可你总要先把我送回去吧。”
安静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挽住太夫人的胳膊。太夫人这才问起赵嬷嬷,韩睿华的情况,赵嬷嬷直说都好,“三爷身边的小厮子竹等着替三爷请太夫人的安……”
☆、075:中秋节(上)
“……三爷说可能要迟些日子才回来,叫小的多带些冬衣去,另外告诉三奶奶,他在外一切都好,请三奶奶切勿担忧。”
子竹的话还在耳边缭绕,说不失望绝对是假的,韩睿华这厮也够绝的,居然连封信也没有,看起来似乎只是叫子竹回来报个平安顺便带衣裳罢了。
春香沏了茶送来,见安静茹怀里抱着一件灰蓝色棉衣发怔,眼神儿空空的,活脱脱一个怨妇似地,笑道:“姑爷走的时候,姑奶奶备了好几身冬衣呢!竟够穿了,姑爷打发子竹回来,肯定是想叫子竹瞧瞧姑奶奶过得好不好。”
安静茹白了春香一眼,忙收起脸上失落的神情,问道:“叫你包银子可包好了没有?”
春香笑着点头,“姑奶奶吩咐的,奴婢自然尽快办好。姑奶奶,先吃口茶吧,方才大夫人屋里打发腊梅过来传话,叫姑奶奶早些过去。”
安静茹点点头,将怀里的衣裳放在榻桌上的包袱的里,从春香手里接过茶杯,桂香袭来,钻进嘴里混合了淡淡的茶香,让她不由得放松下来。
终于能舒坦一些日子了,这一次太夫人震怒,姜氏清理了府里的人员,沈氏栽了一次跟头,总能消停消停了。
春香见安静茹惬意的模样,忍不住道:“太夫人待姑奶奶也比旁人好些,咱们大夫人也信任姑奶奶。这屋里如今剩下的,也都是忠心耿耿的,再不用这样防来防去,却任旧防不住哪些起了歹心的下作胚子!”
安静茹警告地看了她一眼,道:“饭不能乱吃,话也不可乱说。”
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这样,可沈氏哪里是那么容易就死心的人。这一次便算计的这么周全,要再想生出什么幺蛾子,只怕没那么容易渡过去。
春香耸耸肩,忙道:“是奴婢失言了。”
“你们几个更应该小心,这深宅大院,不比当初在娘家那会子了。”一开始安静茹就有这样的体会,可现在她觉得之前那些体会和现实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也并非职场上的争斗那么简单。
职场上失败了,换个地方或者安于现状都能生存下来,至少不会因此丢了性命,而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特别是底下的仆从,她们不是自由人,在这府里,他们的生死由主子决定,可有些时候,却是最高的那个掌权者决定。如果春香她们犯了什么错,就是安静茹也未必保得住。
而太夫人要将陈嬷嬷赶出去,沈氏也不敢辩解一句。
而若是这一次,姜氏没有查出什么来,众人皆认同秋菊的话,太夫人也没有派人去查。那么安静茹就万劫不复了。她面临的会是什么,她自己都想不出来。
想到这里,那轻松的心情不翼而飞。安静茹迎着风,仿佛试图借着风的力量将胸口浊气吹出来般,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赵嬷嬷领着一个十岁光景的女孩儿进来,朝安静茹福福身道:“这是今儿才从外面人牙婆子哪里买来的丫头,外头的管事不够用,就带过来咱们自己调教。”
家境贫寒的,到了大户人家,总是对任何事情都好奇,这个小丫头也不例外,战战巍巍的却禁不住心底的好奇,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安静茹望去,模样还算清秀,才刚留头,梳着羊角辫,身形瘦小。大概是发现了安静茹的目光,慌忙垂下头,不知所措地绞着手指。
“夫人屋里的丫头可配备齐全了?”安静茹总觉得人多难管理,但规格又是定好了的,她这里和欧阳倩屋里一样,本来短一两个人也没什么,但却难免会被他人看低了去。在这样的大家族里,本来大伙都是一样的。
赵嬷嬷笑道:“已经都配备齐全了,都是小丫头本来也不打紧。”
被打发走的管事自然就把管事的位置腾出来,不过管事好歹是个小小的家官,又因为出了事,自然是要慢慢儿地选。
安静茹点头表示知道,又看着赵嬷嬷身边的小丫头,微笑问道:“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那丫头第一次进府,开头瞧着赵嬷嬷还以为是府里的夫人主子,现在才知道也是个奴婢。而上面坐着的年轻少妇,才是真正是主子,心里一紧张,说话也不利索,断断续续道:“奴婢,奴婢本姓林,奴婢娘唤奴婢……妞儿……”
姓林?林黛玉?安静茹好笑地摇摇头,又问道:“几月生的?”
这一次回答倒是顺利了许多,“七月。”
“七月木槿盛开,以后就叫木槿吧。”安静茹望着春香道,“你带着她,先叫她熟悉熟悉咱们府里的规矩。”
春香福福身应下,赵嬷嬷见这丫头一动不动的,给她打眼色她也不懂,少不得提醒道:“姑奶奶赐名,还不磕头谢恩。”
奴婢给主子磕头,便是认了主子的意思,安静茹受了一下就叫赵嬷嬷拉她起来,一个十来岁的丫头,还属于天真烂漫的年纪。安静茹不觉得就想到秋菊……
“新添的这些丫头定制衣裳没那快回来,奴婢回去找找,看看有没有木槿能穿的。”
春香示意木槿跟上,安静茹瞧着天色,便让赵嬷嬷和品翠跟着去姜氏屋里请安。这几天她一直在太夫人屋里,偶尔回来荣恩轩也是取东西,说是去侍疾,要做的事儿却也不多,倒是紧赶慢赶地把那件大氅赶制出来了。
荣景园一下子来了四个小丫头,崔嬷嬷正在安排其他丫头带,而新来的这些丫头的年纪也多在十岁左右,这要是放在后世,都是小学生罢了。一眼望去,有的充满好奇和憧憬,有的吓得战战兢兢,崔嬷嬷过来见了礼,笑盈盈道:“三奶奶来,夫人正在里头等呢。”
守在门上的丫头连忙撩起帘子,安静茹一进去就瞧见姜氏埋头在一推账本里,眉头微蹙,脸色凝重。连旁边服侍的腊梅也小心翼翼的,看见安静茹就给了一个叫她注意的眼神。
安静茹不知何事,上前见了个礼,姜氏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合上账本,淡淡道:“回来了。”
“是。”安静茹答应一声,姜氏便指着账本道,“这些账本你拿下去看看,最后报个数字给我。”
差不多六七本,皆是两指的厚度,“母亲什么时候要?”
姜氏瞥了一眼,也没打算为难安静茹,“倒是不忙,你慢慢看吧,年前算好了给我。”
安静茹微微松了口气,姜氏招手叫她过去坐着,又让腊梅将账本收起来,赵嬷嬷忙过来帮忙,收拾好了,姜氏便吩咐赵嬷嬷拿去荣恩轩,这才问起太夫人的病情。
“今儿就好了许多,祖母便叫儿媳回来了。”其实太夫人也没什么大病,在安静茹看来,太夫人想观察她,或者是因为这一次的事儿弥补她罢了。太医给她开得药方子,也多是养气补血,那药味儿一点儿都不浓。
姜氏点着头,低声说道:“这一次委屈你了。”
安静茹忙摇头道:“不委屈,儿媳又没有怎么样。”
姜氏看了安静茹一眼,见她目光清澈,心里倒有些过于不去,毕竟她一开始也确实怀疑过她,且她查出来后在太夫人屋里也没说,而是等着太夫人去查。就如大老爷说的,疑心生暗鬼,自己心头总是生出怀疑,也莫怪旁人要抓着机会挑拨离间,让自己不得安生。
“明儿十四,王府的节礼就下来了,你下去吧,送去王府的月饼咱们自己做一份儿。”
安静茹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忙福福身道:“儿媳这就下去预备。”
回到荣恩轩,安静茹就叫品翠和春香领着几个小丫头去大厨房把要的东西取回来,现如今的情况有点儿微妙的变化,本来厨房的人因春香待荣恩轩上下就好,现在要什么东西,那边的人更是亲自送来了。
安静茹和王婆子、钱婆子说了一会儿话,王婆子的意思是,她长媳如今也闲着,希望能在府里某个差事。钱婆子没那意思,她丈夫是府里管着账房的,不过是过来巴结讨好,话里话外总要提一提上次寿辰的事儿,又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忠心什么的。
安静茹应付了半晌,才把这两人送走,赵嬷嬷道:“姑奶奶还不知道,这还是好的,奴婢们走出去,其他人更热情着呢!”
东西预备好了,就开始做月饼,和面、剁馅儿,小厨房没有烤炉,做好了摸上一层熟油,放在模子里,便拿去大厨房那边烤。
王妃是天家的媳妇,除了定期要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这些大小节日,也是要进宫的。头几天忙着送礼,又要忙着进宫的事儿,故此韩家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打搅她。而是到了十六,才会去王府。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晚上赏月都是一家子在一处,白天却少不得外出走动。而这些走动也仅仅限于亲戚之间,韩家这一次就请了安静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