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安静茹觉得见到她也颇多亲切感,她们两个都不具备京城人高挑的特点,笑着报上了以前在南边住的地名,卢氏柔声道:“虽然不是一个地方,却离得比较近了。”
之后卢氏和韩睿钦又去见英国公府的两位同辈的兄长和嫂子,以及比韩睿钦年纪小的弟弟妹妹们,足足半个时辰,才把家里人见完了,卢氏的神情越来越局促不安,脸色有些苍白,眼睛尽量保持定力,却任旧有晕乎乎的感觉。
然后去祠堂拜见列祖列宗,将卢氏的名字归入族谱,这个仪式除了新妇,其它女眷可以必去参加,大伙便都留在太夫人这里说话。
不多时卢家那头派人送了喜饼茶果等物来,这就表明一大早卢氏的元帕已经送去卢家,说明韩家认可了这个儿媳妇,卢家送来喜饼,就是最后的礼节了。
一屋子其乐融融,王氏又朝刘氏恭喜,刘氏笑得合不拢嘴,她本来就是管不住嘴的人,一时没忍住就笑道:“要不多久大嫂子还得备一份礼了!”
王氏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惊喜地问道:“蕙丫头好事将近?”
刘氏洋洋得意,容蕙红着脸站在刘氏身后,很不好意。
王氏忙追着打听,刘氏还卖关子要说不说的,太夫人想起陆家的事儿来,不冷不淡地道:“没有十拿九稳的事儿,就不要浑说。”
刘氏的热情被当头泼了一头冷水,王氏也讪讪的,刘氏眼珠子转了一圈,似乎不服气道:“是孙家二夫人的二儿子,前儿她找人与我说,昨儿还亲自来了。”
王氏却不好搭腔了,容珠比容蕙还打一点儿,排行也在前头,容珠的婚事还没一点儿影子,就说容蕙的多少有些不给沈氏脸子的意思。
太夫人想起昨儿来的孙二夫人,倒相信了刘氏的话,只是道:“可找人打听了那孩子的人品相貌?婚姻大事可马虎不得。”
语气比方才好了些,刘氏忙点头笑道:“儿媳已经留意打听着了,不过提了一提,听说那孩子倒是端端正正的。”
太夫人道:“什么听说不听说的?总要自己去打听去看看。”
刘氏只有点头的份儿,却忍不住瞥了沈氏一眼。沈氏似乎根本没察觉到刘氏的目光,笑着朝太夫人道:“孙家二夫人还有个长子,可惜成亲没两年就没了,也没留下一子,儿媳妇从旁支里头过继了个孩子养在身边,如今孙二夫人一心扑在二儿子身上,听说那孩子倒是个好的。”
所以容蕙嫁过去也不错,以后必定是她当二房的家。这话看着说得好,但孙二夫人的长子却是病死的,叫人由不得怀疑孙二夫人的二儿子会不会也有什么病,莫要容蕙步了大儿媳妇的后尘。
太夫人的神情果然变得有几分谨慎,“还是好好打听打听。”
刘氏的脸色沉下来,觉得沈氏摆明了要拆她的台。孙家是侯府,二房不可能承爵,容蕙是庶出一房的姑娘,但这门亲事也是门当户对的。说起来陆家还不及孙家呢,孙家在京城到底是站稳了脚的。而大周朝到目前为止,功勋世家剩下的并不多,一个韩家、一个孙家、一个孟家、一个甄家、一个邓家,后面一家已经有落败的趋势,还有两家是后来封的,真正世袭罔替不犯下谋逆大罪可永远承爵的只有韩家和甄家。
但那些没有侯爵的,即便不是嫡系,家庭背景也比较好,能取得功名的话,前途一片光明。孙二夫人的二儿子如今虽然是个秀才,可他还在读书,以后能不能考上进士谁也说不准。
三老爷可就是最好的例子,还是庶出呢,如今官居四品,很快就要升迁。若不是韩家的关系,三老爷的仕途之路未必走得这么顺。而韩睿华,如果不是韩家和王府的关系,他也是要外放的,哪里能轻而易举就留在京城。
刘氏撇撇嘴,点头道:“太夫人教训的是,一定好好打听,不会叫蕙丫头吃亏。”
容蕙是她自己的女儿,她自然会上心,不像沈氏,容珠已经快及笄,婚事还没着落。便盯着容珠,脑袋一转,笑盈盈问道:“还有三四个月容珠就及笄了吧?到时候家里又要热闹一番了。”
太夫人担忧地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容珠,再看沈氏也觉得很不顺眼,淡淡道:“如今你身子慢慢好起来就该张罗起珠丫头的事儿,没得到了来年夏天,又病歪歪的,你能等,珠丫头能等么?”
沈氏脸上的笑容挂不住,刘氏才觉得心头那一口气终于顺出来。
这气氛是越来越不对劲儿,王氏尴尬地看了看姜氏,满脑子找话说,正好新妇那头最后的礼仪结束,卢氏又过来给太夫人请安,大伙儿的目光被卢氏吸引,刚才的话题被轻轻松松带过去。
午饭后,安静茹就想着回娘家的事儿,先找崔嬷嬷拿了姜氏的帖子派人送去太医院,回屋里重新换了衣裳,便前来与姜氏辞行。姜氏等人还在太夫人跟前凑趣儿,安静茹回明要回娘家的话,太夫人得知是陈氏身子抱恙,便宽慰了一阵,又叫如意去拿了些人参锦缎叫安静茹带回去。
“她这么着急,看来是亲家夫人病得厉害了。”太夫人目送安静茹急匆匆离开的背影道。
姜氏头也没抬,只是淡淡道:“亲家夫人是旧疾犯了,也是她家里不顺。”
虽然语气淡淡的,可姜氏素来不爱说话,没有必要的话一句也不会多讲,太夫人心知必定是有些缘故,因此便问了一句。
姜氏淡淡地陈述了一遍,王氏先惊叹一声:“竟然有这等事儿?”
姜氏抬眼,眼中颇多无奈,“华哥媳妇倒是心实,什么也不肯说,若不是我叫崔嬷嬷去打听,还不知道。其实之前就闹过一次,我还当是玩笑,没想到她竟然会跑上门去。”
太夫人迅速反应过来,“那张契约不是在你手里么?”
姜氏摇头道:“儿媳倒是见过安家的契约文书,另外一张并不知在何处。这事儿怕是二弟妹更清楚。”
亲事是沈氏打听出来的,后来也是沈氏先派人上门,后来才与姜氏说起这事儿。那时候姜氏对韩睿华的亲事本来就十分谨慎。王妃的意思是动用她的关系找个门楣高的,可姜氏又担心门楣高的她控制不了威胁到晨哥儿,安家出现的时机刚刚好。
姜氏去了安家一趟,安老夫人是个和气的老人,安夫人一看便是端庄贤良的,交谈下来见他们一家待她十分客气,安静茹虽是小门小户出来,见人却落落大方,进退有度,一双眸子闪着灵气,姜氏当即便有了决定。
其实这门亲事确实委屈了韩睿华,只是出于她自己的考量,也就没往深处去想。加上,韩睿华对这事儿也没任何意见,她也知韩睿华心思多,必定已经猜到了自己的心思。
哪些什么信守承诺根本不重要,不过是说辞罢了。韩睿华过继给了姜氏和大老爷,他的一切便与原来的家庭无关,这门亲事姜氏和大老爷不认,也不是不占理的。姜氏之后根本就没提契约的话,全当是重新议的亲。
太夫人眉间的阴霾渐渐聚拢,“既然当初已经说定了,那契约就该毁了。”
姜氏低下头,看着手里粉彩宫窑茶盅,“儿媳也是如此想的,可东西并不在儿媳手里。”
太夫人不管事,韩睿华不是她的亲孙子,叫她如亲孙子一般疼爱也不可能,不过韩睿华的亲事她却也是知道来龙去脉的。沈氏找个小门小户要把大房比下去,姜氏的考量她也十分清楚,这门亲事她虽一开始不看好,可毕竟是孙子,当真管起来就拿大了,也就顺了她们两个的意,免得越闹越不愉快。
沈氏从中插手她也清楚,叫来如意:“去把老二媳妇给我叫来。”
刚准备上车的安静茹被崔嬷嬷叫住,崔嬷嬷怀里捧着两只锦盒,笑盈盈见了礼,“幸亏赶上了,这是夫人叫奴婢去取来了,叫三奶奶带回去给亲家夫人补补身子,叫亲家夫人放宽心养病,其它的不必担忧。”
安静茹微微一怔,迎上崔嬷嬷闪动的目光,崔嬷嬷笑道:“夫人明白三奶奶的难处。”
安静茹疑惑地看了赵嬷嬷一眼,崔嬷嬷又笑道:“三奶奶快回去吧,多些时辰陪陪秦家夫人。”
上了车马,赵嬷嬷也跟着上来,不等安静茹开口,赵嬷嬷便道:“姑奶奶是不太好开口,只是奴婢琢磨着,这事儿总不能这般闹下去,刚好崔嬷嬷过来询问奴婢,奴婢就告诉她了。”
崔嬷嬷告诉姜氏,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动用韩家族里的规矩,这事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到了官府把事情闹开,对安静雯反而不好。安静茹吐出一口气,终于觉得轻松了不少。
到了安家,刚刚下了马车,安静雯迎面走上来,阴测测地道:“二姐的架子是越来越大了,这都什么时辰了,你才回来。”
她刚刚说完,文姨娘立马迎上来瞪了她一眼,朝安静茹见了个礼道:“姑奶奶回来了,夫人正在屋里等着。”
安静雯不服气地冷哼一声,安静茹也不理会她,知道她心里生气,这个庶妹从小到大都这样,嘴巴上坏,真到了关键时候还是很顶用。就说安静茹小时候顽皮那次,若不是她在下面接着,安静茹的脑袋就直接砸在石头上了,还能不能活着都不知道。汗颜,安静茹虽然是个成年人的灵魂,可上辈子在孤儿院吃尽苦头,重获一世她一直希望能捡回美好的童年,不过那次,她和安晋松被训的很惨。
外面很冷,进了屋却感觉很温暖,陈氏见安静茹进来就要从炕上下来,安静茹疾步走过去拦住她,陈氏精神不太好,脸色又几分憔悴,安静雯进来后就乖乖站在一旁,咬着嘴唇不说话。
文姨娘比她还着急,可也不好直接开口要安静茹给个主意,便耐心地听陈氏和安静茹叙话。刚刚说到一个段落,文姨娘就笑道:“姑奶奶是孝顺的孩子,有了太医院的太医开了方子,夫人定然能好起来。”
陈氏仿佛还有些受宠若惊,道:“这样麻烦太医院终究不太好,可不能有下次了。”
安静茹轻轻摇头,正好可以借着这个话题叫陈氏他们都放心,“是我婆婆听说后拿了她的帖子去请的太医,我婆婆叫娘和姨娘都别担心了,族里的人出面,九婶子也闹不起什么来。”
陈氏想到那个夏氏,脸上的神色也不太好看,心头不自觉暗想,若是那位真成了女儿的婆婆,这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安静茹留头见安静雯还在场,微笑道:“对不起二妹妹了。”
安静雯偏着头胡乱应了一声,文姨娘放松地笑起来,“姑奶奶客气了,原本也不是姑奶奶的错,只要你们姊妹的情分在,能相互扶持就好了。”
安静茹浅笑,陈氏眉间的那一股忧郁终于去了几分,只是先前那门亲事是做不成了,少不得又要去打听重新相看。
安静茹却明白文姨娘的意思,大女儿嫁在南边,如今怎么样不知道,二女儿若是能在京城寻一门好亲事,她就没其他可盼望的。她自然不担心陈氏对安静雯的婚事不用心,只是若是能借着安静茹就更好了。
对上文姨娘希夷的目光,安静茹真不忍心拒绝,只得轻轻点点头,若是真能给安静雯寻一门好亲,对她也没什么坏处。
“女婿什么时候回来,可有信儿带回来?”
“前儿府里四爷成亲,他打发了人回来,没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家,不过应该也快了。”
陈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隔了半晌才问起王妃的事儿,询问安静茹的意思:“到时候,王妃诞下世子,我要不要也送一份礼去?”
王妃产期快了,姜氏已经开始打点洗三礼要送的东西。安静茹想了想道:“母亲和父亲商议吧,王妃和顺,送什么她也不会计较,总之是咱们的心。”
卢氏三朝回门后,那喜气便渐渐褪下,京城迎来了第二场大雪,又过了几天,姜氏和大老爷将晨哥儿交给安静茹便去了英国公府,太夫人、二老爷、沈氏也都去了,为的便是韩睿华过继的事儿,具体怎么说下来的,安静茹不清楚,倒了晚间他们才回来。
隔日,沈氏又过来与姜氏说了半天的话,后来太夫人也来了。结果便是,沈氏以身体为由,将府里的财政大权交出来,欧阳倩任旧管着一家琐事,银钱支出却全部从姜氏手里过。
大老爷虽然已经不需要姜氏时时刻刻照顾,晨哥儿也已经开始读书,姜氏任旧分了一部分给刘氏去打理,安静茹清闲的日子告一段落,每日跟着姜氏在账房里对账。然后天天儿看着姜氏阴沉的脸色,沈氏却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题外话------
有点儿卡文~囧~哎哎,小果最讨厌卡文了~
☆、084:两桩婚事
从账房出来,外面清冷刺骨的空气迎面扑来,安静茹下意识地拢了拢大氅,抬头望着苍黄暗沉的天色。不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