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之后,王妃才问起太夫人的身子,大伙皆说好,对于沈氏没来王妃倒没追问,刘氏虽然很想把容珠的事儿拿出来说一说,可见大伙都没那意思,她也鲜少有这样的机会来王府逛逛,所以硬是憋着没说出来。
  王妃记挂的还是容琳的婚事,其实就如今看来,容琳反而比容珠好些,中秋节那日她是受害者,又是庶出的身份,虽然王氏偏疼,但也不会出现像容珠如今的现状,高不成低不就。
  王氏忙陪笑道:“王妃还是要顾着身子,小世子年幼哪里离得开王妃?切莫因为容琳劳心伤神,那就是妾身的罪过了。”
  王妃笑了笑道:“大伯母千万别这样说,五妹妹的事儿,我倒是看中了一人。”
  王氏眼前一亮,说起来王氏对容琳也是真心疼顾的,她没有生养女儿,容琳虽然打小养在她身边,可说起亲事来,对方总要打听打听。
  王妃也不卖关子,笑道:“是王爷偶然说起,翰林严大人的长孙。”
  她一提,王氏亮起的目光瞬间黯然,翰林严大人另一个官职是内阁大臣,其为人如其姓氏,待人十分严苛。这些倒是其次,而是他家极为讲究嫡庶尊卑。严大人的长孙是嫡出,容琳是庶出。严家地位虽不算定高的,却也真正算是清贵之家了。
  王氏的反应在王妃的预料之中,只是道:“王爷说到那位哥儿,颇多赞誉。”
  严大人虽然教养是出了名的严厉,但他的子孙却没有在这样严厉的管教下发挥出他想要的效果。儿子辈的没有考上进士的,如今孙子辈里头就长孙年纪大些,就如今而言,严家还能出一位两榜进士,那就是这位长孙了。
  这些姜氏、王氏、刘氏都略略知道一些,觉得不太可能还是因为他家的嫡庶尊卑。
  既然王妃提出来,这事儿由王妃出面严家自然不会拒绝,可严大人那一关还真不好过。这严大人是出了名的倔强,作为内阁大臣,皇帝对他既尊重又痛恨。便是同意了,以后容琳也是心惊胆战地过日子。
  王氏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容琳她当做亲女儿对待,她是过来人,只希望容琳出嫁后平平顺顺,只是王妃的好意她总不能当面儿拒绝。
  王妃大概也看出了王氏的心思,微笑道:“不过容琳的婚事,终究还是大伯母做主。”
  这话说的明白,她只是提一提,具体的也要王氏自己去考量。王氏放下心来,觉得自己失礼,又忙赔不是。
  王妃亲切地道:“今儿都是家里人,我才说些家常话罢了。”
  申酉时才告别王妃回去。
  初六,韩国公府宴客。
  安静茹的娘家人,欧阳倩的娘家人,姜二老爷一家,孙二夫人领着两位姑娘,英国公府王氏和两位奶奶秦氏、王氏,孟家大奶奶陆青苑和孟夫人……齐聚一堂,十分热闹。
  夫人们都在太夫人跟前陪着说话,这两天太夫人的精神总不太好,却也打起精神。容蕙、沈怀筠、容琳陪着来得姑娘们,已婚和未婚一下子就分开了。
  陆青苑不自禁地笑起来,安静茹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只听得她道:“我总想着站在这里不合适,想去那边闹闹才好。”
  手指着容蕙她们,安静茹道:“要去就去啊,难不成成亲了就不能和姑娘们一起了?”
  陆青苑轻轻摇头:“沈姑娘在那儿。”
  安静茹没说话,她知道陆青苑对沈怀筠总有几分不喜。不过,沈怀筠就要离开韩家了,想到这儿安静茹很想问问陆青苑的哥哥,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问。
  沈怀筠离开韩家就要嫁人,以后还能不能见到都是未知数,而安静茹也彻底明白,陆青苑的哥哥对沈怀筠那绝对是一厢情愿。不知道该说他痴情,还是说沈怀筠无情。
  “对了,上次孟夫人说你身子不好,倒是怎么了?”
  陆青苑瞪了她一眼,打哈哈道:“没什么,不过是感染风寒罢了。”
  安静茹促狭而暧昧地笑起来,陆青苑脸一红,转身走过去和卢氏说话了。因为卢氏是南方人,陆青苑恰好在南边生活几年,两人越说越投机。
  许氏和陈氏也很快就说到一块儿,最后请陈氏得了闲去她家里坐坐。快到午时,门上的婆子进来禀报:“甄夫人来了。”
  这话一出,本来谈笑风生的太夫人脸色变了变,却很快恢复正常。沈氏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欧阳倩已经迎了出去。等甄夫人进来的时候,连沈氏也恢复了正常,大伙起身见礼。甄夫人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到来有些唐突,谈笑间总有些不自然,而话里话外多有赔罪的意思在里面。
  太夫人何其明白,自然知道甄家这是又改变的态度,到了傍晚送走客人们。沈氏便将甄夫人的意思说给太夫人听,太夫人知道沈氏很满意这门亲事,再说容珠的事儿闹出来,要在京城还真找不到这么好的亲事。
  沈氏小心翼翼又满含希夷的目光,让太夫人什么话也不想说了,只是道:“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过了初十,年味儿便逐渐淡下来,甄夫人又单独拜访了一次沈氏。
  这个年就这样过去,过了初十韩睿华便按照正常官吏一般去督察府供职,五天一日沐休,刘氏正式开始准备容蕙的嫁妆,沈怀筠离开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题外话------
  偏头疼犯了,脑袋有些迷糊,今天只有这么多了,家里来了客人,小果要帮着做饭啊什么的。最后,祝亲亲们玩的开心。
  


☆、092:夫妻不和

  今年过了元宵便是立春,立春就意味着春天到了。只是,天儿还冷,积雪厚的地方才开始慢慢融化,一旦太阳出来,就很想去晒晒。
  从过了年,太夫人的身子又出了问题,太医院的太医天天儿往府里跑,大伙请安也不似以前那般在太夫人屋里说笑。唯一算的上的喜事,便是容蕙和容珠两姊妹的婚事了。
  容蕙这边过了年两家就迫不及待地交换庚帖,问名、纳吉,婚事定在容蕙及笄的一个月后,也就是今年的九月。
  容珠的婚事太夫人再没有过问,因着容珠比容蕙大了几个月,两家将吉期定在了五月中旬,过年之后,也就是甄家下聘这一日热闹了一番。
  安静茹等人也都去看热闹,甄家虽操办的急,礼数却也相当周全。而韩家,去年娶媳妇办了两次喜事,今年嫁女儿又是两次。
  只是,看起来总是有些急的意思,下面的人闲来无事,少不得议论一番,更有人说,兴许是甄家的哥儿有什么问题。
  而安静茹也遇到一件头疼的事儿,紫苏配人。紫苏是姜氏屋里出来的,安静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该给姜氏说一声。
  趁着请安的时候,安静茹便提出来。姜氏垂着眼帘,半晌没说话,安静茹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或者因为这个又联想起什么来。
  可话已出口,又收不回来。
  “华哥屋里的事儿你做主就是,紫苏跟了我几年,若是看准了,领进来我瞧瞧。”
  安静茹松了口气,自然而然就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儿媳陪房张家的长子,倒是个老实忠厚的,早年跟着弟弟上过一年学,略认得几个字,前儿在铺子里做过记账的活儿,今年二十有三。后来跟了儿媳,便也去庄子上帮衬了。”
  姜氏抬起头倒有几分惊讶,没想到还能认字。这些仆从,便是跟着爷们读书的书童也不见得有认认真真去读书认字的。但作为奴才,能读书认字自然是好。不求考功名,若是有上进心,倒是能做到账房管事。
  紫苏虽然是大丫头,到底也不过是丫头,且卖了死契,终究是要主子做主配人,安静茹这样安排,可见是抬举她了。
  姜氏点点头,“选个日子带来我瞧瞧,其他的你安排吧。”
  安静茹点头,姜氏说起今年春播的事儿来,永业田她管着,太夫人的庄子安静茹管着,种子都是头一年冬藏好了的。春播要到谷雨之后,眼下就等解了冻在春播农忙之前把粮仓的事儿解决了。
  这些事儿,过年管事们来就已经商议妥当,反正眼下安静茹手头上的事儿不多。
  这两日太夫人的身子仿佛又厉害了一些,半个月来,时好时坏总没个定准,今儿去请安,连太夫人的面儿都没瞧见。
  春香拉着如意问,如意低声叹道:“太医说要静养调理……早上吃了小半碗清粥就吃不下了。”
  一旁的刘氏听到,也是忧心忡忡的,目光落到儿媳卢氏身上,想着卢氏提前过门便是因为娘家母亲身子不好,唯恐耽搁了。若是太夫人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儿子辈的守孝三年,孙子辈的守孝一年,可同样会因此耽搁容蕙。
  越想越觉得不妥,中午三老爷回来,她便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没想到三老爷一瞪眼道:“这样的话休再说了,叫旁人听见,成何体统?”
  刘氏到不至于糊涂至此,只是道:“我不过担心罢了,太夫人终究是硬朗的,若不是去年发生那些事儿也不至于如此。”
  归根结底,还不是沈氏的缘故。眼下倒好,容珠的吉期在五月中旬,不过三两个月就到了,容蕙要下半年去了。这病来如山倒,谁知道太夫人能不能熬到那个时候。
  这样的担忧同样出现在沈氏哪儿,二老爷公务不忙,一天总有半天在家,一日几趟往寿禧堂去。弄得整个府里阴霾重重,沈怀筠要离开的事儿又延后了些日子。她还住在太夫人那边,天天儿在太夫人跟前伺候。
  有时候太夫人精神好的,还会拉着沈怀筠的手赞扬她一番。
  这一日,安静茹随着姜氏领着晨哥儿来请安。外面族学前几日就开始上课了,大房请的西席先生昨儿回来,晨哥儿明儿开始就要上课,也就意味着晨哥儿以后每天只能下学后来太夫人这里请安了。
  太夫人点着头,道:“功课要紧,晨哥儿的孝心我心头明白就是。”
  太夫人嗓音微弱,声音比之前轻了许多,众人虽陪着笑,可笑容也淡淡的。正好太医刚刚给太夫人诊了脉。姜氏叫住太医去隔壁屋里细问,那太医弓着身,垂着头语气却万分肯定,“老太君这是畏寒,天儿慢慢暖和起来,老太君必定康复。”
  刘氏听得却道:“之前太夫人并没有这样的症状。”
  那太医道:“老太君早已过花甲之年。”
  那意思很明显,过了花甲之年,身子骨哪能和以前比较。不过太医既然已经这样说了,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
  刘氏除了担心容蕙的婚事被耽搁,还担心太夫人一旦没了,就面临着分家,而如今官中能分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既然太夫人能熬得住,她自然是希望多熬几年才好。因此又细问了许多,如何注意休息,吃食方面有没有忌讳。
  虽然她们是在隔壁屋里说话,这边隐隐约约总能听到一些。太夫人脸上的神情很柔和,眉梢带着一抹沧桑的笑,那一刻,安静茹说不出自己心里什么感觉,胸口却好像被什么东西压住。
  等丫头把药送来,安静茹忙走过去接住,沈怀筠拿了漱口盅等物,两人配合默契地服侍太夫人吃了药簌了口。刚将药碗交给身边的丫头,如意便凑过来低声道:“三奶奶出去一下,外头有人找您。”
  安静茹不明所以,从正屋出来,除了忙着打扫的小丫头,就只魏嬷嬷一人面色焦急地站在石阶下。
  安静茹蹙蹙眉头,难道是魏嬷嬷?
  魏嬷嬷大概是真的着急了,本来是来找太夫人,可太夫人那身子怕是再也经受不住什么打击了,因此看见如意便叫如意去姜氏或者刘氏请出来,姜氏和刘氏不在正屋,欧阳倩又不在,屋里的主子就安静茹一人,只好叫她出来。
  “是魏嬷嬷找我么?”安静茹见魏嬷嬷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随口问道。
  魏嬷嬷凑上前一步,福福身已经准备说了,却又临时改口问道:“大夫人不在?”
  安静茹看了看隔壁抱夏敞开的门,只是帘子放下了,里面的情况看不清楚,“母亲在和太医说话,魏嬷嬷是有急事么?”
  魏嬷嬷连忙摇头,安静茹心里更好奇了,魏嬷嬷看起来确实是有事儿的,可安静茹实在想不出来魏嬷嬷能有什么事儿找姜氏。如今她基本是接替了以前陈嬷嬷的位置,但不同于陈嬷嬷在沈氏跟前那么讨好,陈嬷嬷待人和气不过总给人几分盛气凌人的感觉,这魏嬷嬷恰好相反,看起来不太和气,待人却十分总好像赔着几分小心。
  有几次安静茹碰见她和欧阳倩说话,她对欧阳倩便是十分恭敬又尊重的。
  “这样吧,若是着急,我进去瞧瞧。”
  魏嬷嬷蹙着眉头,还没答应又一个小丫头摸样的丫头急匆匆跑来,朝安静茹福福身便朝魏嬷嬷道:“嬷嬷,您快回去吧,二夫人……”
  后面的话还没说话,魏嬷嬷脸色大变,急急忙忙打断丫头的话,朝安静茹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