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生存守则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2.12.10完结,种田、豪门、冤家)





  新品种的产量自然是略高才会推广的,大周朝专门设了管理粮食的部门,包括征收,了解各地出产的农作物,或者接收外境传入的新鲜物种等事。
  这还是安静茹晚上听韩睿华说得,没想到大周朝已经有了相当于后世的农业部。安静茹提出这话,姜氏当即就叫几位管事算了个帐,如果把田给了周边的百姓,收租子能收多少钱,又算了算朝廷给的补贴。
  当然这种补贴是不管你的地肥沃还是贫瘠,或者多出个几百亩也不成问题。算下的结果是,给周围的百姓种,未必种的完,贫瘠的地就荒废了,用朝廷的给出来的种子,算上贫瘠的,补贴也差不多够租子了。
  可却不能与正常播种比较,把结果说给太夫人,太夫人反映不大,“咱们这样的人家,是该响应响应朝廷,你们看着办吧。”
  太夫人同意了,姜氏当即就安排人去问。三位管事既然请辞,安静茹照着姜氏的意思,希望他们等春耕农忙过了再走。另外安排了老李和张大贵去接手。
  李老倒好说,毕竟年纪大,张大贵年轻,姜氏又找了个年纪大的以前的老管事跟着。她自己那头又找了一个管事来,她的庄子运行正常,没有一个大管事在,二管事也能管下来。
  又忙了一天,那农业部的大人知道韩家老太太响应并支持他的工作,专门提了礼登门拜访,对太夫人好一通感激。
  沈氏确定三位管事没有出卖她,本来还高兴了一天,没想到隔天就解决了。农业部的大人不但来道谢,因为韩家种植的比较多,还特意带了三个人来,指导播种、施肥什么的,井然要把太夫人的庄子变成他们的培育基地。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其他事儿就不需安静茹她们操心了。那三个人也不是什么大官,也不敢对韩家提出什么要求来,因此便跟着庄子上的人同吃同住,等收获了,粮食还是韩家的。
  转眼便是谷雨时节,安静茹终于见到了朝廷推广的几样农作物,苞麦、向日葵、花生、马铃薯……
  第一个感觉就是太亲切了,多少年没吃了,别说吃见也没见过。不过后来安静茹才知道,朝廷也是从其他地方引进的,这些农作物其实已经出现在大周朝辽阔的土地上,不过是少数地方才有。可惜安静茹偏偏就不是那少数中的,于是现在才见到。
  这一日,韩睿华又到了沐休的日子,两口子吃了早饭去姜氏屋里请安,又一同去太夫人那里说了会子话,便瞧见赵嬷嬷脸色不虞地走进来,低声朝安静茹道:“庄子上的人打起来了……”


☆、097:借机处置

  从寿禧堂出来,捎话来的人已经忙着赶回去,赵嬷嬷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是说已经打伤了三个人,张大贵也受了伤。
  安静茹立即吩咐她去预备马车,找到姜氏简单地说明了几句,姜氏道:“那些人不想留下就给了工钱打发了。”
  安静茹点头应下,正好韩睿华沐休,便陪着安静茹一起去。有他在倒也不怕出什么事儿,带了赵嬷嬷、夏香、品翠和两个粗使婆子一起前往。
  路上,安静茹把庄子上的问题简单对韩睿华说了一遍,韩睿华蹙眉半晌,语气清淡:“没什么要紧的,不必着急。”
  大概是因为韩睿华在,安静茹急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叹道:“真是不叫人消停了。”
  韩睿华轻轻揽住她,安静茹被他疼惜的目光弄得有些不自在,不过心里最后那一点儿担忧却没了。韩睿华撩起帘子,因为下了一场春雨,今儿虽然雨停了,道路却泥泞,然而那混合了青草芳香的空气,却叫人倍感清新。深居大宅院里,对春天的感觉是一日比一日暖和,却不知外头已经绿意葱葱,杨柳飘飘。
  只是,安静茹却没心思去看这些,行驶了大约一个时辰,眼前出现大片大片耕耘过的良田,隔得大老远也没瞧见房舍。安静茹还没来过太夫人的庄子,直到马车又行驶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才瞧见几个在地里忙碌的人影子,知道方才瞧见的就是太夫人的庄子了。
  太夫人当年嫁来韩家时,大周朝开国不过十来年,京城附近的良田不难置办,这平顺而肥沃的土地,安静茹那一个庄子,大概还抵不上太夫人一出庄子的一半。心头忍不感慨,难怪太夫人会那么生气,这些良田荒废了还真正是可惜。
  一望无际,四马平川,房舍就建在庄子中间,周围几颗大槐树,如今枝头才冒出新芽,透过枝干能看清后面一排房舍。
  马车停在路口上,婆子进去通报了一声,没多久管事娘子就急匆匆迎了出来。看见韩睿华,不由得愣了愣。安静茹认得这位管事娘子正是沈氏的人,也就是张大贵接手的庄子。
  安静茹四处张望,地里却无一人劳作,不由得蹙起眉头,管事娘子仿佛知道安静茹心里想什么,福福身惶恐地道:“那些人闹着要给了工钱就走,奴婢家的正在周旋,这眼下刚好一场春雨,正是春播的好时机。”
  不难问出到底是怎么闹起来的,本来就是春耕农忙的时候,张大贵的属于实干型,眼看着贵如油的春雨降临,张大贵天不亮就起来了。那些短工是从附近的村里招来的村民,要赶来时辰自然就晚了一些,问题是庄子上的十来个长工确实一直住在庄子上,长工一般是至少签了五年的契约,工钱方面也比这些短工略高。
  今儿早上,张大贵的不过说了他们几句,叫他们早些起来,又加上朝廷派来的人,生怕耽搁了播种的最佳时节,误了农事,便站在张大贵一方说了几句。就此把这些人给惹毛了。
  而原来的管事,好不好今儿闹肚子,直到外头几个年轻力壮的把张大贵打伤了,才从茅房里出来劝解,结果,他也被误伤了。
  “伤的严重么?”
  管事娘子忙摇头道:“张管事伤的比较严重。”
  说话间已经领着安静茹进了她住的屋子,屋里收拾的很干净整齐,炕头上铺着半新不旧的被褥,虽然房舍简陋,里头却收拾的一点儿也不简陋。
  韩睿华去看张大贵的伤势,管事娘子到了茶,本来因为安静茹到来院子里的人都回避了,此刻又有起哄声从对面的屋里传来。
  管事娘子略有些担忧,支支吾吾道:“本来只有两个人闹得,现在,所有人都闹起来了……”
  不等管事娘子说完,安静茹放下茶杯就道:“是那两个你可知道?”
  管事娘子报了两个人名。
  安静茹就给赵嬷嬷打了眼色,毫不犹豫地道:“咱们也不要他们两个赔偿什么违约的银钱,去年的工钱去年就结了,今年有几个月的工钱你算给他们,叫他们走吧。”
  赵嬷嬷应声便从怀里拿出荷包,管事娘子对安静茹干脆利落的模样唬的愣了愣,安静茹眼睛也没抬,又道:“自然是不能按照长工的工钱算,按照短工的算吧。我看过庄子上的账目,也叫人打听过这附近的工价,咱们府里开出的工钱不算低了,他们也不算吃亏。”
  管事娘子不知道如何接话,唯唯诺诺地道:“如今正忙着,他们走了,万一其他人跟着闹,可如何是好?”
  赵嬷嬷微笑道:“这倒不难,要走的便都走,不想走自然也可以留下,咱们庄子上十多个长工,每年农忙时要招十多个短工,总共要二三十人,这二三十人的工钱是多少,剩下的人按照长工和短工区分开来,然后全部算给他们。只要他们认认真真做事,不闹事不起哄,奴婢想来这几百亩平顺的土地,播种是无论如何也耽搁不了的。”
  太夫人的庄子虽然宽广,可大半已经种了小麦,麦田如今是不用管的,等春播结束,之后便是施肥和除草。比起春耕,这些工作倒不必急于一时。
  管事娘子还想说什么,见安静茹仿佛已经打定了主意,只得算出来,每个人四两银子。赵嬷嬷拿了一个十两的递给管事娘子,管事娘子去梯子里兑换成碎银子和铜钱,找了赵嬷嬷二两便脸色难看地出去了。
  她一走赵嬷嬷便走上前朝安静茹道:“奴婢瞧着这些房子也没怎么受损,若是受损了,从新修葺的总能看出来。”
  安静茹倒没注意这些,只是觉得这屋子确实有些年头了。不过地基应该打得结实,又一直有人住着,看起来还好。
  而她现在待的这屋里,看起来倒也不像是农户,还有多宝阁这样的家具,不过摆着的东西大概是已经收起来了。
  安静茹端起茶杯,这才留意到手里的茶盏竟是官窑里出产的,白瓷晶莹剔透,虽不是顶好的东西,但在乡下能看到这样的确实叫人称奇。
  “本来这些房屋就没有受损,不过确实该修一修了,张大贵以后就要住在这里,新房倒是该叫人给他布置起来。”
  刚刚说完,对面屋里又传来一阵起哄声,果然大伙都闹着要走。赵嬷嬷也无心迎合安静茹的话,着急地跑去门口打望,只见韩睿华从南边一间屋子出来,径直朝那闹得最厉害的屋里走去。
  不多时那边的声音就低了,赵嬷嬷心里一喜,“幸亏姑爷去了。”
  安静茹之所以还有心思想其他的,可不就是因为韩睿华在?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她不怕一个人面对这些,不过有韩睿华自然就更好了。
  那头韩睿华去了,安静茹打发赵嬷嬷去看看张大贵的伤势,不多时赵嬷嬷回来,气愤地道:“那几个打人的,确实留不得了,下手真重,大夫说张大贵怕是要四五天才能下床!”
  之前去报信的,赵嬷嬷就给了银钱叫请大夫。
  没想到这么严重,安静茹冷声道:“去给三爷说一声,一定要问出来,少不得去官府立案!”
  正好管事娘子回来,听到安静茹这话,唬得愣了愣,趁安静茹和赵嬷嬷没发现她,急忙朝另一头奔去。
  赵嬷嬷答应一声从屋里出来,就瞧见管事娘子背影一闪,进了一间屋子。
  安静茹才吃了两口茶,那管事娘子就扶着旧管事来了,旧管事脸色苍白,左脸一片紫青,肿了拳头大一块。一进来便是在地上,哀求道:“三奶奶息怒,求三奶奶看在奴才这么多年孝敬太夫人的份儿上,饶了那几个不懂事的吧?他们跟了奴才好几年,今儿也是一早起来吃了酒,才这么没轻没重的。”
  吃酒?
  “大早上的吃酒?”
  旧管事目光闪烁,道:“冬天气候严寒,早起做事冷得受不了,都会喝几口酒暖暖身……”
  说的倒好像十分在理,可分明是找借口罢了,“现在倒也不冷了,他们还吃酒么?”
  “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性……”
  不得不说,他们的习性还真是特别。安静茹脸上浮起浅笑,“倒是我孤陋寡闻了,不知道做农活的都要吃酒呢!”
  旧管事另外一边没红的脸,此刻也红到耳根子地下,垂着头道:“都是奴才疏忽,惹下这样的事端。张管事看病吃药的钱,奴才出了,只求三奶奶别为难那几个人。”
  “管事也是上了岁数的人,难道不知无规矩不成方圆的理儿?今儿我倒是想饶了他们,可他们却伤了张管事,赶明儿他们再伤了其他外人,告到官府说是韩家的人在外伤人。还能轻饶么?”安静茹冷笑一声,“我也是为他们好,他们若不吃一次亏,又如何知道厉害?伤人事小,若是不留神打死了人,那可就的以命偿命,倒时候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您也别再说了,给他们立案也是给他们一个警醒,往后去别家做事,才知道检点些。”
  这样的高帽子扣下来,管事有口难言,去官府立案了,以后谁家还敢用他们?好在人不多,自己倒是养活得了。可三奶奶确实是不好说话的,看着一个小人儿罢了,行事手段却这般狠辣。又暗暗琢磨这不知是谁去府里报了信儿。
  安静茹见那头屋里没有喧哗,想来韩睿华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且他板着脸的模样也足够威慑人,因此又道:“您既然已经伤着了就好生养着吧,外头的事儿不劳您费心,只是先前您招来的那些人,还须得你费心管着。若是再出这样的事儿,可不是立案那么简单,自然是要讨个说法。”
  闹事伤人的不过几个,并不包括所有长工,可这些人毕竟跟着旧管事一些年月了,心里自然是向着他。今日之事,未必就不是他指示那些人带头起哄。
  都是外头的粗人,安静茹要避讳,也不能一一看过。
  安静茹见赵嬷嬷返回来,才道:“你们起来吧。”
  管事娘子扶着管事起来,赵嬷嬷回来禀报:“姑爷已经问出来了,那几个人暂且留在府里,等官府的人来。其他人都愿意留下,已经准备去地里做活。他们说,也不必再找人,横竖十来天的功夫就能忙完。历大人派来的人也说,这几样庄家,有些到不必急着现在就播种,推迟些日子也无碍。”
  安静茹点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