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
有个儒生对陈胜献计说:“将军举事已有月余,贵军抱着必死的心谋求了一条活路,此乃天意也。在严刑峻法的大秦,贵军出入乡县如无人之境,短时期内便可称王,说明强盛的大秦帝国已出现了巨大的缺陷和危机。”
陈胜认真的听着,不住的点着头,他看了看吴广的神情,也和自己一样。
“当今之要,便在陈城。”儒生说,“必须找到根基立足,方可抵御秦国的镇压大军。秦国内部虽混乱,但秦军战力依旧,当他们看到将军您成了气候之时,必然不会束手待毙,这一点望将军明白。”
“这个自然,只是如今这个陈城该如何攻破?”陈胜问。
“将军莫急,我这次来就是为将军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儒生指了指前方的河流说,“城内唯一的一口大井就是从这里的河水流入,我这里有泻药数斤,不用殃及百姓便可让城内守军失去战斗力,不仅可让将军破城,也可彰显将军的爱民之心。”
“此乃妙计!快快依照先生的计策。”陈胜立刻吩咐下去。
井水混入泻药,让城内军民顿时上吐下泻,陈城郡守也吃了水,肚子疼痛难忍心中愤懑。他拔出宝剑对着陈胜的营帐大声高喊:“小人!卑鄙!”
陈胜在城前笑了笑拱手道:“对不起了郡守大人,兵不厌诈,得罪了。只要您把城门打开,我定留您一条性命。”
“你放屁!”郡守的眼里根本就看不起陈胜,“你一个小小屯长竟然敢大言不惭,我乃大秦命官,你等造反必将自掘坟墓,来日我大秦铁骑必将尔等碎尸万段!”
“可惜,郡守大人您看不见了!”
陈胜说完下令攻城,云梯搭上城墙,弓箭从后方掩护,数人粗的木桩撞击着城门,三管齐下,陈城很快被攻破了。
陈胜并没有下令大开杀戒大肆抢劫,他对着身边的那位儒生拱手说:“这次若没有先生,此城还不知该如何攻破呢,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韩国后裔张良。”
“啊!您就是……刺杀始皇帝的那位张良。”
张良笑了笑,示意正是在下。他对着陈胜拱手还礼说:“此城将军千万要守住,这是您发展的根基,今后必有很多人士前来投奔。我奉江东项羽的命令前来助阵,此时我的任务已经完成,希望我们共同抗秦,同创大业!”
陈胜一听是威震江东的项羽让人前来帮忙的心中一阵兴奋,他对张良鞠了个躬感动的说:“先生请回复项将军,在下定与他同心协力!”
“后会有期!”
此次张良的不期而至是看到了陈胜的起事而主动前来的,他告诉项羽,不管对方是何人,只要是反秦之军,我们必须全力支持。起初项羽还有些看不起陈胜,认为此乃小农如何能够成大事。张良告诉他英雄不问出路,只要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项蓉蓉在一旁也劝说,这才有了张良的亲自前来。
陈胜在陈郡驻扎的两个月中,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天下会变的如此之快。投奔的人越来越多,效仿之人也遍布秦国大地。短短三个月,他手下的军队已达到十余万,赵、齐、燕、魏等地也都打着各国的复国旗号,开始了自立为王。
天下郡县受秦朝暴政之苦的人数不胜数,人们对这个曾经抱有希望的国家恨之入骨。他们看到天下一统,满心希望能够修生养息,停止徭役。可是,从修长城到修骊山皇陵,一直都是让百姓家破人亡的事情。人们受不了了,早就受不了了,陈胜的这个火引子一点燃,天下响应的潮流纷纷而来。真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又过了一个月,陈胜的军队突然暴涨到三十万,陈郡已经驻扎不下了,而且粮食也很难维持。陈胜此刻站在城楼之上对全军将士高喊:“我等已具有改朝换代之势,大家跟我去攻打函谷关,如何啊!”
全军也不管是对是错,一味的高喊万岁!此时的吴广已从赵国之地凯旋而归,听到陈胜如此决定,大吃一惊:“什么?你要去攻打函谷关?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陈胜不屑的回答:“当然知道,攻破函谷,直逼咸阳!”
88。…第八十七章 临危受命
自从扶苏死后,章邯对九原也失去了最后留下来的理由。那霓裳告诉过他,想保住大秦社稷,只有回到咸阳。
可是,那个虎狼之地自己去了真的就可以如愿以偿的继续为大秦出力吗?胡亥昏庸,赵高专权,让这个曾经向往的地方变得乌烟瘴气。
但是咸阳还有丞相李斯,虽然他的地位已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但丞相之职叶大根深,也不是轻易就可以铲除的。何况,他的长子李由在颖川郡拥兵十万,仅凭这一点,赵高就不敢轻易将李斯杀害。
章邯想起那霓裳临走前的话,心中坦荡,在做了很多复杂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南下咸阳。
咸阳城,已不是曾经的那座金碧辉煌的国际化都市。虽然城墙依然雄伟壮观,但却失去了内心的善良与果敢。浮华的皇宫到处弥漫着淫虚的气息,缄口不言的庙堂到处充溢着肃杀的氛围。没有了皇帝勤政的通宵达旦,没有了庙堂清明文武之间的心念一系,可是这里终究是自己的祖国,无论它有多么不好,自己还是要爱它。
章邯回到咸阳,没有去进宫面见皇上,而是直接来到丞相府,来到那个已远不如从前繁忙的李斯的面前。
两年来,李斯一直对自己最后时刻篡改嬴政的遗诏耿耿于怀,多少个夜里,他无数次的被噩梦惊醒。在梦中,嬴政无数次的质问过他,无数次的向他索要自己的孩儿。他一次次的在黑夜里哭泣,一行老泪,在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秦丞相心中流淌。
如今,陈胜吴广势力铺天盖地,从最初的数千人,到现在已达到上百万的力量。贼势之大,是他李斯始料未及的。其实,他并不怕战争,他知道大秦遇到过比今日更加严峻的考验,最终都安全度过,难道这些乌合之众真的能够将这个强大的帝国给推翻吗?
其实,李斯这样自欺欺人的想法在刚刚一转念便有了失望的情绪。如今的局面当真乐观吗?以往大秦君臣众志成城,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毫无畏惧。如今呢?皇帝整天沉迷女色,国家大权掌握在一个大臣的手里,这何尝不是一件让后人耻笑的事情啊!陈胜的百万之兵已到函谷关,蓝田大营、九原大营的军队远水不解近渴,整个关中的兵力都不足十万,如何应对?
正在这时,门外禀报:“大人,章邯将军求见。”
“章邯?”李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似乎遇见救世主一般,立刻从位置上站起,“快请!”
章邯大步走到近前,李斯一眼就看出他的风尘仆仆。铠甲上的灰尘还遗留在缝隙中,表情严峻,面容失落,宝剑斜跨在侧,虽满脸尘土,依旧英气逼人。
章邯立刻下跪道:“末将章邯,参见丞相大人。”
李斯急忙上前将其扶起,眼含泪光的盯着他说:“将军一路辛苦,没想到还有人看得起老夫。”
章邯有些吃惊,急忙问:“丞相何出此言?”
“你久未入咸阳,不知当前局面之复杂。”李斯感慨的说,“如今内忧外患,老夫真的无能无力了。”
章邯一路赶来也知道有个叫陈胜的人开始造反了,可是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皇帝被赵高控制,他也略知一二,但看李斯的反应可能要比自己想的严重了。
“丞相大人,还望如实相告今日之局势。”
李斯让章邯安坐,吩咐了下人摆下酒席,须臾,二人如约而坐。
李斯为章邯斟满酒说:“将军有所不知,当日是我小看了那个阉人,竟让他成了气候。”
章邯口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竟然如此,为何不杀入皇宫,清君侧?”
“谈何容易啊!”李斯也陪着一饮而尽,“赵高手中有五万精兵,这是他的家底子,无论如何都不会动,除了关外大军,谁都奈何不了他。”
“难不成就让他在咸阳宫内作威作福?”
“将军应该也略有耳闻,如今函谷关外农民军来势汹汹,老夫也无暇去顾宫廷争斗。”李斯分析大势说,“赵高应该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才让彼此的关系保持着微妙,老夫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大敌当前,所有的内部斗争都必须停止,还是以大秦社稷为重。”
章邯听了很受感动,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或许除了王翦就是眼前的李斯了吧。他拱手对李斯一礼说:“实不相瞒,末将是受霓裳姑娘点拨才投此而来,本来心存疑虑,今日听丞相如此之说,心中大可放心了。”
“裳儿——”李斯仿佛很久都没有她的消息了,他眯着双眼,思绪飘远,低声的问:“裳儿,他——还好吗?”
“霓裳姑娘很好。”章邯说,“只是公子扶苏死后心灰意冷,不愿在九原呆了,和樊哙一起去了泗水郡。”
“樊哙?泗水?”李斯很莫名其妙。
他当然莫名其妙,泗水乃东方千里之遥,而樊哙则是一个小小亭长的手下,怎可能入堂堂丞相的法眼?
“也罢。”李斯长叹一声说,“我知道,裳儿的心里是怪我的。”
“不,丞相大人,霓裳姑娘心中是惦记你的。”
李斯不再言语,他拭了拭眼泪说:“先不谈这个了,我这辈子对不起裳儿,对不起大秦,如今大秦命运危在旦夕,老夫只希望能够为大秦再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话题还是回到了正题上,不管有什么事情,门外的敌人是必须要面对的。李斯低头不语,对于军事他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只是一直沉思。
李斯的担忧章邯很清楚,九原大军远在千里之外,蓝田大营也调兵不及,更何况还有一个桀骜不驯的王贲。六国驻军不可能前来,颖川郡李由那里的十万人马一时也很难赶到,只靠关中的不足十万人抵抗陈胜的百万大军,如何能够抵挡?
更何况,赵高还要留军队驻守咸阳,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留足余地。
“丞相大人,在下有一个想法。”章邯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说,“此法虽不能称之为上策,但解决当务之急应该可以。”
李斯的眼前一亮,急忙问:“将军请讲。”
章邯说:“骊山皇陵不是一直有几十万刑徒吗?如今是否还在服役?”
“一直都在,将军的意思是……”
“正是!”章邯说,“若皇上大赦天下,让其待罪立功,战胜之后可免除刑罚回家,那么这必将大大的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战斗力方可提高数倍。我秦人人人能征善战,定能将那些乌合之众赶回老家。”
李斯一听,不由的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只是他有一个顾虑:“刑徒突然成军不经操练,如何能够熟悉阵法,将军有把握驾驭他们吗?”
章邯笑了笑,对于打仗他可是跟蒙恬学到了太多:“大人多虑了,我军有函谷天险,无需与敌人摆开阵势战斗。其实即便排兵布阵,量那个陈胜军也不是对手,只不过犯不上而已。守军足够,粮草充足,陈胜军定会急躁,担心我大秦援军,加之粮草问题,十数日后必会考虑退军。待敌人一动,我军便全力追击,平原地区胡乱厮杀,无需阵势,陈胜不是项燕。”
李斯听了点了点头:“请将军在此休息,今夜我便入宫觐见,请求皇上大赦骊山刑徒。”
深夜,李斯求见,若在平时赵高是不会给李斯这个面子的。如今非常时期,他非常明白与李斯共同对敌的重要性,于是,请李斯入殿。
说是觐见,其实还是赵高单独接见了李斯。这个时候,胡亥是不会离开温柔乡的,在美女的怀里,即便是天塌下来,也要先把这些女人光顾一遍再说。
赵高今日的态度似乎很恭敬,他见到李斯前来,立刻过来笑着迎接道:“丞相大人多日不见,身体还好啊!”
李斯根本就不想跟他废话,拱手一揖说:“太傅大人,老夫今日来是请皇命的。”
“什么皇命?”
“特赦骊山刑徒,让其为我所用,以抵御关外大军。”李斯看门见山,毫不绕弯子。
“这个……”赵高犹豫着,“恐怕不妥吧?”
赵高担心的是如果这些人被李斯所用,在打败陈胜之后调转头来打自己,那可不就坏事了。
李斯早就料到赵高会犹豫,上前一步逼问道:“敢问太傅大人,如今怎样才有抵御关外大军,莫非你手里的那几万人就可以全盘开拔吗?”
赵高的眼珠快速的转动着,现实告诉他除了动用骊山刑徒,当真没有可用之兵了。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不管想通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