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纱耸贝丝蹋舨皇撬南到蹂翟诓荒芊帧恚约壕突嵘下碇北急鄙叫泄恕?br /> 几名幕僚对看一眼,心里既有些叹息无奈,却又有种异样的感动。天家无父子,王爷这样心肠慈软,或许是其弱点;可对下属们来说,追随一位仁厚之主,却比追随一个心肠冷酷六亲不认的主子来得安全些。当然前提是——这位主子能登上那九龙宝座。
幕僚们悄然退出书房,各司其职去了。晋王略有几分烦躁地在书房里踱了几步,提高声音向门外道:“王妃怎样了?”晋王妃这样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他几乎不敢去看,生怕多看几眼,就会听见太医们说王妃已经不治。
书房外的小厮知道他心意,就在方才他与幕僚们谈话之时,已经几次去王妃院子里打探过消息了,此时便小心翼翼道:“太医们还在诊治,孟侧妃在旁侍奉,说王妃尚未苏醒。”
虽然尚未苏醒,但太医们既然还在治,总归还算有希望。晋王已经提了几天的心略略松了一点儿,随即又提了起来——若总不苏醒,只靠灌进去的参汤和米汤吊命,晋王妃也会一直衰弱下去。
“王爷要不要用点粥?”小厮继续提心吊胆地问,“孟侧妃吩咐厨房里随时熬着鱼片粥,王爷若不愿用饭,用点粥可好?”这么水米不进的,王爷虽然没受伤,也顶不住啊。
小厮这么一说,晋王顿时觉得腹中空空,饥火烧心。之前他挂心晋王妃,根本没有胃口,何况端上来的饭菜肥鸡大鸭子的,又多油腻,更叫人无处下箸。这会儿一听说有粥,倒觉得有了些胃口:“也罢,端一碗来。”
小厮一听他肯用饭了,乐得颠颠的。粥早就在书房外的风炉上温着了,孟侧妃交待过,随时都放在火上,不论何时,只要王爷有了胃口便能食用。另外还有一碟隔水温着的白糯米糕,并不加什么,只拿出来之后薄薄洒一层霜糖即可,什么玫瑰酱桂花酱,统统不用。
鱼片粥里用的是拆过骨刺的青鱼肉,先是加姜汁和调料腌渍入味,稍稍风干后再入粥中煮滚。在火上炖过之后,鱼肉与上好的玉香稻米已然融为一体,一打开碗上的盖子,一股子鲜香之气便弥漫开来,有鱼香有米香,还有略洒上的一小撮咸鸭蛋黄,瞧着就叫人食指大动。
所配的糯米糕只有米香和淡淡霜糖的甜味儿,因味道不重,且没那些玫瑰桂花之类的香料味儿来与鲜鱼相冲,故而配在一起食用并不会令人觉得鱼肉腥气,只是咸甜相配,十分可口。只是小小一只青花碟子里头,只有两块小儿手掌大小的糕,实在不多。
晋王一口气喝了一碗粥,又将糕吃了个精光,还是意犹未尽。小厮便小心翼翼道:“王爷,孟侧妃说了,这糯米糕不易消化,王爷又是因王妃而心中郁结,故而这米糕不宜多食。且这会儿时辰还早,王爷且用这一点儿垫一垫,到午时再多用些不妨。”
晋王也觉得腹中的饥火已压了下去,皇家自有养生之道,他也知道孟瑾此举都是对的,正要叫人将空碗筷收拾下去,又有个小厮在门边上低声道:“王爷,王侧妃来了。”
“她来做什么?”晋王眉头微微一皱,“叫她进来罢。”他的书房在前院,就是晋王妃都不常过来,更何况王娴这个侧妃呢?
王娴一路走过来,心里既有些惴惴不安,又有些激动。待她到了书房外头,听说幕僚们已经离开,心里顿时一喜,从琉璃手里接过食盒,自己提着,踏进了书房。只是才一进门,就见一个小厮用托盘托着些空碗碟退了出来,不由得心里咯噔一声:“王爷用过饭了?”
“用了一碗粥,两块糕。”小厮很是高兴,“还是孟侧妃安排得当。”
“孟侧妃?”王娴一怔,孟瑾不是在晋王妃院子里侍疾么,还要照顾钊哥儿,怎么还能记得给晋王安排饮食?她,她可够忙的!
不过如今一只脚都已经踏进了书房,王娴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了:“王爷——”
“你怎么来了?”毕竟是给自己生了长子,晋王虽有些不耐,口气却还温和。
屋子里还有鱼片粥的鲜香味儿,王娴不由得有些妒意,将食盒放在桌上:“本是怕王爷守了王妃一夜,身子受不住,特地给王爷炖了鸡汤,又做了两样点心送来。只是没想到,孟侧妃已经叫人安排了——王爷可还要喝碗鸡汤?这是妾特意下厨,炖了一两个时辰的。”
王娴是想表示一下自己对晋王的关切,才有意说这汤是自己亲自炖的,只是晋王听了,却没什么喜悦,反而皱起了眉:“你亲自下厨炖的?”
“是。”王娴小心地窥伺着他的神色,“妾从前在娘家时学过些厨下的活计,所以——”
晋王打断了她的话:“这汤,你可给王妃送过去了?”
“王妃?”王娴一怔,“王妃不是,不是还在昏迷……”
晋王的眉头皱得更紧:“这汤炖了一两个时辰,你岂不是一早就在炖汤了?今日可去王妃院子里请安了吗?”
王娴张口结舌。请安?这还要请什么安啊?晋王妃神智尚未清醒,能请什么安?
“怎么,王妃病了,你便不去请安了么?”晋王心里越发恼怒起来。
书房送汤,这把戏可并不是王娴一个人用过,从前那位已经过世的钟侧妃就用过,还有几名侍妾也曾经玩过类似的把戏,只是她们身份太低微,根本进不了书房罢了。
“你身为侧妃,正妃病重,不侍疾也就罢了,竟然连请安都不知去了么?”
王娴心里一慌,下意识地道:“并非妾不去侍疾,实在是,实在是铭哥儿身子不适,昨夜还略有些发热……”
“铭哥儿身子不适,你不在院子里照顾他,却来书房做这些无谓之举!”晋王一把掀翻了食盒,里头的鸡汤泼出来,有些甚至泼到了王娴的裙子上。
这一刻,他心里实在是既恼恨又鄙夷。身为母亲,王娴以母子须臾不能分离的借口将铭哥儿养在身边,这时候却又能扔下儿子跑来书房献媚,晋王只觉得鄙夷。且他还有些恼怒——若不是王娴孕中不善自保养,铭哥儿如何能生下来就病怏怏的,三天两头的不适?毕竟是自己长子,这样病弱如何是好?
“出去出去!若有这样闲心,回你院子里好生看护铭哥儿!若他有什么不妥,我只问你!”
王娴连食盒都不敢拿,踉踉跄跄地退出了书房,眼泪才流了下来。琉璃在外头候着,一见自家侧妃这样狼狈,吓了一跳:“侧妃,这是怎么了?快,快走。”先离开王爷的书房再说话。
王娴憋着一口气,直回到自己院子里才破声哭了出来,骇得琉璃连忙关门闭户:“侧妃,侧妃您这是怎么了?”
“王爷——王爷对我……”王娴不知该如何说出来才好,“孟瑾她——都是给王爷安排饮食,她不也是为了争得王爷的宠爱么!”她怎么就能这样得王爷欢心?
琉璃张了张嘴,还是没把话说出来。不错,一样是给王爷安排饮食,可孟侧妃既侍了疾又能照顾钊哥儿,同时还能顾及王爷,这份儿管家理事的本事,可不是自家这位侧妃能比的。当然,钊哥儿身子康健,极少生病,是要比铭哥儿省心得多了。
“铭哥儿身子弱,难道是我的错不成?”王娴拿帕子捂着脸哭起来,“我倒也想管家理事,可王妃说我不成,出门之前就将家事交给孟瑾,我有什么办法!”
琉璃仍旧不知该说什么。晋王妃去北山之前,让孟瑾帮着管家,是因为孟瑾在家中做姑娘的时候就学过这些。而自家侧妃,哪有人教导呢?这固然不是自家侧妃的错,可事到临头究竟谁更受重用,不是一目了然的事么。
“王妃这样子……”王娴狠哭了一通,渐渐冷静了些,“若是万一醒不过来……”
琉璃吓得一哆嗦:“侧妃可不能乱说……”她连尊卑都忘记了,脱口而出。如今王妃昏迷,看王爷那样子就知道,在王爷心中,王妃何等要紧,若是被王爷知道侧妃说这样的话,怕不是要治侧妃诅咒王妃的罪!
“我也不是诅咒王妃……”王娴也下意识地看了看四周,确定房中只有琉璃这个心腹,才低声道,“可若是万一……王爷总要有位正妃的。”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晋王再娶,一个就是从侧妃中择一位扶正。
“若是王爷再娶,我自是没办法,可若是……”若是要扶正,她便有一半的希望。
“但——但王妃已经将钊哥儿……”琉璃不由自主地便溜出这句话。王妃已经将钊哥儿记在自己名下,若真要扶正,孟瑾怕就是要母以子贵了。
王娴握紧了手,半晌才道:“我的铭哥儿才是长子!”别看钊哥儿被记在王妃名下,可他不还是个庶出子吗?既然出身相仿,晋王的一切就都该是长子承继才是!
“可是王爷……”琉璃觉得没甚信心。很显然,晋王更偏爱身体健壮,养在晋王妃膝下的钊哥儿。
王娴没再说话,可是目光中渐渐染上了说不清的神色,像刀锋一般,闪着微微的冷光……
第125章
晋王府那里毫无进展的时候;齐家这边气氛已经轻松多了——吕良醒了。
到底是受伤轻些;身体又结实,吕良醒来之后很快就退了高热,且能进食。被指派到齐家来的太医见状;顿时松了口气,这般的外伤;只要能吃能睡又不发热;好起来也是很快的。之前不能去晋王府为王妃治病;他还有几分遗憾——失去了立功的机会,可如今听说晋王妃仍旧昏迷;他倒庆幸起来了。毕竟给贵人们治病;治好了固然是大功;可若是治不好,那便成了罪了,不知有多少太医是死在这上头呢。
“既是如此,下官也要先回太医院回禀一声,明日再过来给吕校尉诊脉。”这几天太医也累得够呛,齐家供奉虽丰,但吕良那里吊着命,谁也没心思享受。
“马车已经备好了,这几日多亏太医。”周鸿一边说着话,小厮已经送了个封红上来,“明日一早,我派马车再去接太医,还要劳烦太医几日。”
太医接过那封红,入手轻飘飘的,便知是张银票,以平南侯府之富,少说也是五十两,顿时觉得这几日的辛苦都值得了,笑着客气了一句,便让小厮送了出去。
这里齐大爷与周鸿夫妇一起松了口气,顾嫣然忙着去厨房叫人炖煮各样的羹汤,吕良此刻还以粥汤为主,渐渐才能进食硬些的饭食。好在他年轻,身体底子好,到了晚间精神已然好了许多,也只略略有些发热,并没有高热起来。依太医临走时的说法,晚间略有些发热也是常事,只消不是高热便无妨,众人便又放心了几分。
“舅舅也好几日没有好生用饭了。”顾嫣然把碧月从府里调了过来,在齐家厨房里备了几样拿手菜,一一地端上来,“如今表兄已经无事,舅舅也该放宽心,莫把自己身子弄垮了。”
碧月的手艺本来不错,又是精心准备,几样菜肴也不过是家常的,却是色香味俱全。齐大爷这几日都是胡乱填填肚子,此刻心情一松,嗅到饭菜香味,腹中顿时唱起空城计来,不由笑叹道:“果然你一来就不同了,是得快些给良儿娶个媳妇,这家里有个人操持中馈,就是不同。”
顾嫣然抿嘴笑道:“这次表兄对公主有救驾之功,陛下那里定有赏赐,要给表兄寻个媳妇有什么难的,只怕舅舅到时候挑花了眼呢。”
齐大爷不由大笑。吕良此次少不得官职要往上提一提,不过他毕竟出身低微,纵然做了齐家的义子,也与亲子尚有差距,说到挑花了眼不免有些夸大,但替他寻个书香门第小官家的女儿为妻,却是不难。
说到吕良的妻子,齐大爷并不想求娶高门。虽说高门娶妇低门嫁女,但吕良的妻子该以知书达礼能主持中馈为主,什么门第嫁妆都不必考虑。老实说,纵然真有那等高门大户看在齐大爷颇得圣宠的份上愿意联姻,齐大爷也不敢给吕良定这样的亲事,否则吕良自己出身田亩之中,与那等高门中的女孩儿根本无话可说,甚至妻子说不定还要瞧不起他,这日子又如何能过得好呢?
齐大爷一边琢磨,一边似乎已经看见吕良娶了个小官之女,容貌秀丽性情温和,既能管家理事,又会生儿育女,小夫妻两个和和美美,小小的孩子绕着他的膝盖跑。这一副天伦乐图在心中浮起来,齐大爷都不曾发现自己已经咧开了嘴。他自己这些年在羯奴境内已经被熬坏了身子,难有子嗣,将来吕良若生了儿子,第一个姓吕,第二个就姓齐,接续齐家香烟。
“舅舅想什么呢,这样高兴?”周鸿也觉得好笑,“莫不是已经在想表兄将来成亲的事了?”
齐大爷呵呵笑了几声,既没有承认,也没否认。几人这几天来是头一次放下心思,欢欢喜喜用了一顿饭,只是尚未用完,便有个小厮连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