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举晋王了?”
“是。”周鸿也低头道,“臣不懂政事,然而臣是武将,保家卫国是臣本份,故而臣只能追随如许将军一般忠心为国之人,不能追随陆将军这般可为一己之私便戕害自己军士之人。许将军乃是晋王之舅父,陆将军却是齐王之舅父,若齐王为储,臣恐许将军便不得所用。若日后边关再起战事,臣心中实不安稳。”
“哈哈哈。”皇帝这次大笑了起来,“平南侯果然直爽!罢罢罢,朕知道你们的心意了,自有处置。回宫罢。”
第126章
皇帝悄无声息地回到昭文殿;里头静悄悄的;只有李菡坐在灯下,用左手艰难地执笔写字,听见皇帝的脚步声连忙起身:“陛下回来了?章太医在偏殿等着;让他先给陛下诊一诊脉可好?”
“不必了。”皇帝随意地摆了摆手,“朕没有什么不适的;轿子走得平稳;并未震动到朕的伤处。”
“那陛下先将药喝了吧。”李菡从殿角的暖薰上端来一盅药;“陛下龙体万不可轻忽,太医说这药一定要按时服用;才能让伤处愈合;不受外邪侵扰。”
皇帝发出一声与身份不大相符的“啧”声;接过那碗药:“你比太医们还要啰嗦。”
李菡不为所动:“奴婢伺候陛下,自当以陛下龙体为重。”
皇帝笑了一笑,将碗里药一饮而尽,皱皱眉头。不等他说话,李菡已经端上一小碗姜制梅子来,皇帝捡了一颗含在口中,叹道:“倒是你体贴,比朕身边这些人都要仔细些。”他不爱吃蜜饯,但每次服药之后宫女端上来的都是些糖瓜条,蜜腌杏梅之类,唯有李菡注意到了,这几日伺候他用药,端上来的果子换着花样,但总都不是太甜腻之物。
李菡垂下眼帘,淡淡道:“这是奴婢职责所在。”
她回答得恭谨却又冷淡,皇帝也觉得有些没意思,便将目光转向小几上的纸笔:“在做什么呢?”
“想练一练左手字。”李菡看了看自己吊在胸前的右手,“太医说,奴婢这只手即使伤愈,也不可能恢复如前了。以后针指女红抚琴写字怕是都不能再用这只手了。”
皇帝眉头一皱:“怎会如此?太医院这许多人,竟不能治好你的手?朕再召募能诊治之人便是!”
李菡微微一笑:“多谢陛下,不过奴婢自己也知道,箭矢穿透手掌,怎能再愈合如初呢。太医已然说过这只手还能用,不过不能如从前灵活罢了,并不影响奴婢起居饮食。奴婢幼时也曾练过双手习字,如今不过是再拾起来罢了。”射来的箭矢穿透了她的手掌,虽然幸好是从两根掌骨之间穿过,不曾将骨头射断,但筋肉却受到极大伤损,拔出箭后掌心便是一个淋漓血洞,如何还能像从前一般完好呢?
皇帝不由得惋惜地叹了口气:“那你还能抚琴么?”他是听过李菡的琴的,其艺或许略逊于宫中琴师,但其意却更为高远清致。
李菡笑得却十分洒脱:“琴棋之乐,娱心怡情而已,奴婢别有所乐,并不必需。”她稍稍抬了抬右手,轻叹道,“倒是针线活儿太过精细,奴婢这只左手怕是不成,日后出宫,自己不能做针线,怕是日子要过得辛苦些呢。”
闺阁中女孩儿家的针线属四德之一,说起来比其余三德更实用些。一般中等门户的女眷都要自己动手做些针线,更不必说小户人家了,全家人的衣裳都是女眷自己裁剪缝制,只有那等高门大户里,或者养着针线房,或者请了外头绣娘来裁衣,女眷们的针线不过就是些香囊扇袋之类,顶多再为夫君制件把中衣或绣几朵花,无论有无皆无伤大雅。
以李家如今情况,李菡纵然是妙龄之时,也不过嫁个中等人家,针线活自是少不了。而她如今进宫做了女官,将来等到二十五岁时再出宫,年纪已大,恐怕所嫁人家还要再次一等,那时若是不擅针线,只怕在婆家就不好做人了。
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半晌才缓缓道:“你有救驾之功,将来朕自会给你指一门婚事。”皇帝指婚,自然不会是什么小门小户的人家,且又有谁敢挑剔皇帝指下的儿媳?
李菡微笑道:“奴婢谢陛下圣恩。不过奴婢不愿勉强,还是随缘也罢。”
“不必说了,朕自有主张。”皇帝摆了摆手,不欲在这件事上多说。若依他的意思,倒是想将李菡留在宫中做个妃嫔,但李菡屡次婉言明志,都是不肯留在宫中。皇帝不愿做些自贬身份之事,自然也就不愿强求。
他既定下此事,李菡便不再多说,只道:“陛下今日出去久了,还是尽快歇息罢。”
“你也不问朕去了何处?”皇帝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朕去了齐家——对了,平南侯也在,朕记得你与他有师兄妹之情不是?若不然,朕将你指给他做个正经二房如何?再给你一道四品诰命,你在周家也就能立足了。”
李菡面色一变,直直地跪了下来:“陛下,奴婢曾说过,与平南侯只有当初师兄妹之谊,并无私情。平南侯夫妇和睦,奴婢一则不愿间人夫妇,二则更不愿为妾!宁可老死宫中,亦不敢奉旨。”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你果然不愧是李檀之女,平南侯也不愧是李檀的学生,当真是都敢直言哪!唔,你不愿间人夫妇,他不肯以一己之私戕害军士,李檀倒是教导得好女儿,好学生。你起来罢。”
李菡已经提到喉咙口的心这才放了下来,站起身来,只觉得眼中酸胀,喉头酸苦。倘若父亲没有身亡于天牢之中,自己如今说不定已经与周鸿成亲了,可如今——周鸿已经遥不可及,亦是她不肯不能再去追及的,那她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皇帝说完这些话,似乎也有些疲累:“伺候朕歇下罢。”
寝殿之中早已经布置下暖被香薰,皇帝躺在床上,忽然道:“可知道朕在齐家听到了什么?”
“奴婢不知。”李菡在值夜的小榻上坐下,“陛下若是愿说,奴婢洗耳恭听。”
“陆镇他杀民冒功,竟是真的。”皇帝的声音听不出什么起伏,“朕不长于武功,终自觉为憾事,故而见他能领兵,格外器重,谁知道,他竟是这样辜负朕的信任。倒是齐卿,心存厚道,明知道朕若立晋王为太子于他有利,却还能劝朕缓缓为之,希图他们兄弟各安其分,不致一时糊涂做出什么错事来……品质之高下,一目了然哪。”
李菡默然片刻,才缓缓道:“本来有一事想明日再回禀陛下,但——既是陛下有立储之心,奴婢不得不早些回报,免得自作主张误了陛下大事。”
“什么事?”
“长春宫德妃娘娘的心腹宫女,意图利用昭文殿外侍卫打探陛下是否在宫中。今日陛下恰好外出,内监大人便故意引人进来看了一看,此刻不知德妃娘娘的疑心是否消了。”
“德妃竟然窥探朕的行踪?”若不是身上有伤,皇帝这会大概已经一下子就坐起来了。
“并不仅仅是德妃娘娘。”李菡垂着头,“晋王殿下今日也遣人去北山行宫向陛下问安了。”
“这如何一样!”皇帝冷笑,“一个是去行宫问安,一个却是在宫内打探……”
李菡已经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又复归默然。皇帝在帷帐之内躺着,半晌才冷笑了一声:“看来,齐卿的一番苦心怕是白费了。也罢,朕就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皇帝御驾从北山行宫回京那日,晋王妃终于从昏迷中醒来了。
第一个发现的是始终伺候在床边的陪嫁侍女如意,几日来不眠不休的照顾,她也熬得面目憔悴眼眶青黑,以至于看见晋王妃眼睫慢慢张开时,发出的惊喜呼叫都沙哑难听:“王妃醒了!”
孟瑾照例是每日这个时候前来问安,在外间听见如意又惊又喜的呼声,也顾不得什么仪态,提着裙子奔了进来:“王妃醒了?快,请太医们过来,去告诉王爷!”
一时间,晋王府里忙个不了,所有的人仿佛都一下子活了过来似的,连说话的声音都敢放大些了。
“王妃醒了?”王娴抱着有些咳嗽的铭哥儿,看着急冲进来的小丫鬟,有些不敢相信,“太医们——怎么说?”不是一直都说王妃恐怕醒不过来了吗?若是,若是王妃竟醒过来了,那她这个侧妃还有什么希望?
小丫鬟跑得头发都有些散了,欢喜道:“太医们说,王妃能醒过来,便是无恙了。不过王妃伤得太重,今后还需要好好休养,万不可操劳、动气、烦恼……”
她滔滔不绝地数着,却被王娴的神情吓得渐渐没了声音:“……侧,侧妃?”
“行了,你出去吧。侧妃是因王妃醒来,太过惊喜有些失态了。”琉璃连忙将小丫鬟哄了出去,急忙过去接过铭哥儿,“侧妃,侧妃!王妃既然醒了,您也该去问安才是。”这时候孟侧妃一定是在王妃跟前儿,若是一会王爷到了,见自家侧妃不在,心里必定不痛快。
“很是!”王娴被琉璃这么一催,猛然醒悟过来,“不必梳妆了,就这样过去。对了,取被袱来把哥儿包好,我带着哥儿一起去!王妃昏迷这些日子,哥儿也惦记着呢。”
琉璃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过去表示一下惦记和惊喜自然是没错的,可哥儿才多大?一点点的孩子任事不懂,说他惦记着嫡母,谁会信啊!侧妃可别又做过了头才好。
只是这时候也顾不得劝谏了,连忙叫乳母抱了铭哥儿,琉璃搀着王娴,唤了竹轿来飞也似地赶过去,总算赶在晋王前头到了正院。
王娴进去一瞧,果然孟瑾已经在了,正轻轻扶着晋王妃半坐起来,让丫鬟给她喂水和参汤。王娴站定了脚,将晋王妃仔细看了几眼,口中道:“谢天谢地,王妃终是醒了,真是神天菩萨保佑。”
屋子里用的是琉璃窗,光线足够明亮,晋王妃虽在床上,旁边还有帷帐遮了几分光线,王娴却也看清楚了——晋王妃脸色苍白如纸,口唇之上因连日高热,甚至裂开了细细的口子,虽说是醒了,但眼皮只是半抬半垂,分明是没有丝毫力气,纵然说是性命无忧,可看起来也是虚弱至极的模样。
王娴仔细看了几眼,心里七上八下的,正要再说几句话,外头脚步声响得又重又急,晋王一头扎了进来,别人都顾不上,只抢到床前:“素音,你醒了!”
素音是晋王妃的闺名,在别人面前晋王从来不叫的,这会子叫出来,显然是真心欢喜得失态了。孟瑾便轻手轻脚地退到后头,让晋王抱住了晋王妃,轻声道:“王爷,王妃刚刚醒过来,身子还虚,不可太劳累的。”
“我知道,我知道!”晋王连“本王”都不用了,小心翼翼抱了晋王妃,几乎要又哭又笑了,“素音,你好歹总是醒了,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孟瑾便轻轻从床边退开,往门外退了出去。琉璃一眼看见,急忙扯了扯王娴的衣角,低声道:“侧妃,咱们也退出去罢。”
王娴心里酸得不自在,正要转身也出去,铭哥儿却哼唧着哭了出来。他本来不舒服,这房间里关门闭户了几日,一股子药味混合着薰香的味道,连成人闻着都觉得不自在,何况他一个小孩子,这会儿便闹了起来。
房间里这样安静,铭哥儿的哭闹就显得十分突然,晋王妃仿佛也惊了一下,便无力地睁开眼睛看去。晋王顿时皱起眉头,转头道:“怎么把哥儿也抱来了?”
“哥儿也惦记王妃……”王娴连忙分辩了一句。
“我这里药气重,薰了哥儿不得了……”晋王妃便吃力地说,只说了这一句话便咳嗽起来,顿时牵动了伤处,脸上便露出痛苦的神色来。
晋王心疼得不行,连忙道:“你不要说话了,还是歇着。”说罢转头瞪了王娴一眼,“糊涂!还不快把哥儿抱回去——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还要惹得王妃费心!”
王娴又做错了事,被晋王妃当着一屋子的人毫不留情地训斥,旁边还有伺候晋王妃的下人们,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连忙转身就走。到了屋外,便见孟瑾在那里站着,正在向下头的丫鬟婆子们安排粥汤。
“孟妹妹真是忙……”王娴心里知道自己该快些离开才是,可是那股子委屈却压不住,“王妃病了这几日,妹妹和钊哥儿总算多有些时候叙一叙母子之情了。”
杜若在一旁伺候,闻言顿时眉毛就拧了起来。谁不知道钊哥儿是记在晋王妃名下的,孟瑾为了避嫌,平日里都少见钊哥儿,也就是晋王夫妇离府往北山去后才照顾了几日,怎么从王娴嘴里说出来,倒仿佛是孟瑾心里记恨晋王妃夺子,特意要培养母子亲情似的。若这话传了出去,孟瑾日后在王府里还怎么做人?晋王妃难道不会忌惮她?
“我是奉了王妃的话照顾哥儿,有些话,实在不该从王侧妃的嘴里说出来。”孟瑾却是并没有急赤白脸地为自己辩白,反而一脸肃然地转头教训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