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废人,不过是熬日子罢了。”
林氏大吃一惊。这些日子,打从晋王妃醒过来,晋王府里传出来的都是好消息,都是说王妃的伤势渐渐好了。纵然她去了王府几回看望,也不过听说王妃伤得重,身子虚,不可劳心费神,需好生养着云云,故而只道花费些时日自然好了,断想不到晋王妃竟至如此!
孟瑾叹息道:“实在是伤得太狠了,若不是王府里头百年老参够多,参汤喝水一般灌下去吊着命,怕是头几天就熬不过去。依太医说的,连脏腑也是伤到了的,并不是养一养就能好的。太医们开头不敢说,只报好消息,后来还是王爷怕日后落下什么病根,细细地盘问,才问了出来——说王妃不是长寿之兆,只合静养。”
太医说话,素来有些技巧。若有三分病,倒要说成七分,如此治好了便是功劳;若有七分病,倒要往三分里说,一则宽病人的心,二则也不揽些责任到自己头上。似晋王妃这病,折了许多寿数,三五年却是死不了的。太医们都不想说,只消过得三五年,换了人来接手,自己就不担这干系。无奈晋王也是皇子,知道太医院里头这些猫腻规矩,硬是刨根问底问了出来:晋王妃只怕活不到四十岁,且今后这身子如同废人,休说如从前一般舞枪弄棒,怕便是走得快些也要气喘心虚了,至于什么夫妻行房生儿育女,更是不能,索性就只是卧床最宜。
林氏听得目瞪口呆。若说身子弱不能劳心费力,也就罢了,无非把主持中馈的权力分出去罢了。横竖晋王妃与晋王夫妻情笃,又是拼了命给晋王挣了个亲王爵来,纵然没了主持中馈的权力,谁还能越得过去她?但这连夫妻行房都不成,可就实在是个废人了,这般一个王妃摆在王府里,可不只成了个摆设么?更兼就是做个摆设,怕也摆不了多少年。
说起来,林氏对晋王妃不是没有点埋怨的。当初晋王妃在太后病榻前求了两个侧妃的事,虽则秘密,这些年也渐渐传出来一点。孟家这样的人家,原没有这些攀龙附凤的意思,却好生生的被皇帝把长女指了去做妾,哪里情愿呢?少不得要怪到晋王妃头上。但如今听说晋王妃竟到如此地步,还是忍不住既惊且悯:“怎就到了这个地步……”
孟瑾默然片刻,道:“也是命罢了。”她对晋王妃亦是有些心思复杂,虽说不上恨,却也没什么亲近的意思,如今晋王妃这样了,幸灾乐祸之心是没有的,但恻隐之心也并不见得多深厚,不过淡淡罢了。
既知道了这些,林氏便将王娴的举动猜了个透彻:“是想着王妃去了,钊哥儿也不过就与铭哥儿差不多,还有个长幼有序呢……”
晋王妃活着,钊哥儿记在她名下,自然是贵重。可毕竟这话也只是在王府里说说,这么小的孩子,名字尚未上玉牒呢,更没立个世子什么的,若是王妃眼下就去了,也仍旧只是个侧妃所生的庶子罢了,论起长幼来,还在铭哥儿后头呢。
孟瑾笑了一笑,没有说话。若说王娴如今盼着晋王妃死,未免太嫌刻薄了一点儿,但若说晋王妃这会儿死了谁最高兴,自然是王娴了。
“随她去吧。我只管尽我的本份,守好了钊哥儿就是。”孟瑾想起王娴这些日子的作派,微微摇了摇头,“只是她一颗心热,也该先仔细照看好了铭哥儿,这样的冷天,还每日把铭哥儿抱去王妃院子里,那屋里的药味儿,我都觉得有些刺鼻,何况小孩子呢。”
抱了去自然是做给晋王看的,但铭哥儿那咳嗽,却是一直拖着不好,未必与此无关。都是做娘的人,孟瑾实在是看不上王娴这般举动。
“王爷王妃都是明眼人……”林氏若有所指地说了一句,“罢了,你方才说的,尽你的本份是正经。”至于以后的前程,若有福分自然来了,若是没有,也无须强求。
孟瑾答应了,眼看马车到了晋王府后门,便从娘家马车上下来,又复上了晋王府的马车。王娴正抱着个手炉出神,见孟瑾上来,便干笑了一声:“妹妹跟孟夫人说得好忘情,马车都到门口了呢。”
孟瑾笑一笑:“家常闲话,说起来千头万绪的就忘了时间。”
王娴心里泛起一股子酸苦劲来:“到底是亲娘才亲近,还是妹妹有福气。”
“王夫人与侧妃不也是十分亲近么。”孟瑾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并不接王娴的话管她叫姐姐。论年纪两人相仿,论入府都是同一日,也不知王娴几时生的这个心思,竟赶着她就叫起妹妹来。
王娴顿时闭紧了嘴唇。继母跟她的关系,又怎能跟孟家亲母女两个比?孟瑾的确是比她有福气,无论是哪一方面……
马车驶进王府,已经有轿子在候着了。两人分别上了轿子,王娴忙道:“先去正院看看王妃。”
轿娘便抬起轿子直往正院去了,待进了正院放下轿子,王娴从里头出来,便见只自己一顶轿子,孟瑾并未过来,心下隐隐松口气,便叫丫鬟通报了进去,见晋王尚未回来,心里便有些失望,只上前满脸含笑道:“王妃今日可好?”
晋王妃脸色苍白得如纸人一般,倚在窗下的榻上,屋里有地龙,身上还要再盖一层薄薄锦被,见王娴进来,也只点了点头:“还好。宫里散了?”
“是。”王娴忙陪笑道,“才回来,想着今日一早进宫,未及来给王妃请安,所以先就过来了。”恰好后头有小丫鬟捧上一碗汤药来,王娴忙抢着接过去,亲手送到榻前。
晋王妃就微微皱了皱眉,身后的大丫鬟连忙过来接手:“怎么好劳动侧妃,别烫着了。”
王娴时常见孟瑾伺候晋王妃用药,本想今日也亲手服侍晋王妃喝了,但觉那药味苦得厉害,直往鼻子里钻,熏得她也反胃起来,又且晋王并不在屋里,便就手将药给了丫鬟,退到一边。
晋王妃喝了半碗,眉头就皱起来:“苦得厉害。”
“王妃尝尝这个。”门口帘子打起,却是孟瑾换了家常衣裳过来了,身后杜若捧个小磁坛子,“厨房今早做的桂花酥糖,王妃喝了药,用一块去去苦味。”
“什么苦味?”孟瑾这话音还没落呢,后头晋王也跟脚进来了,一见丫鬟手上的半碗药,就叹了口气,“好歹趁热喝净了,知道你不爱这些苦汁子,太医也说了,喝到二月里天气暖和了,若好些便可减了。”天气冷,晋王妃身子又虚,太医生怕她得了风寒,两病相夹,可就要了人命,故而千叮咛万嘱咐,单是禁忌就记了厚厚一迭子纸。
晋王妃便笑笑,将剩下的半碗药也喝了下去。晋王便亲自拿了一块桂花糖给她含着:“这味儿倒香,闻着比那些蜜饯要强些。”赞赏地看了孟瑾一眼,“孟侧妃有心了。”
王娴站在一边,只后悔自己方才没有上前去替晋王妃喂药,见晋王看着孟瑾,便上前道:“王妃既用了药,妾就回屋去先换了衣裳,一会儿再来伺候王妃。”
晋王将她上下看了一眼,微微皱眉:“你怎的没换衣裳就过来了?太医说了王妃这里要特别经心,出门的衣裳染着寒气,如何能就这样穿进来?连本王都是更了衣才过来的,还不快回去换了!”
王娴张口结舌,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只得喃喃应了,连忙退了出去。
晋王妃看着她出去,又看了看正叮嘱丫鬟将桂花糖放好的孟瑾,轻轻叹了口气,缓声道:“王爷,如今两个孩子也都早过了周岁了,王爷是不是跟宗人府提一提,给两个孩子上了玉牒?”
因皇室的孩子生得多,死得也多,因此一般少则周岁,多则五岁之后才上玉牒,也免得这里上了玉牒,那里又一病没了,宗人府记来记去,不知多少麻烦。就是齐王的儿女,也是三岁后才上了玉牒的。晋王妃这会儿提起来,虽说略早些,可也并不算违了规矩。
王娴刚走到门外,就隐约听见晋王妃这句话,顿时变了脸色。这会儿上了玉牒,钊哥儿可就实打实成了晋王妃名下的儿子,纵然晋王妃第二日就死了,钊哥儿也是嫡子了。
第131章
入宫朝贺是件辛苦的差事;坐着马车回到家中;顾嫣然就觉得疲倦得很。留在府中的石绿连忙捧了碗热热的姜汤上来:“夫人先喝碗姜汤驱驱寒,碧月熬了青菜鸡丝粥——这大清早的进宫去喝冷风,哪里吃得消。”
顾嫣然也是真渴了。进宫朝拜;为防不方便,晨起连水都不能喝;不过干啃两块点心罢了。虽德妃将众人请进了长春宫;也不过茶水略沾沾唇就是了;这会儿说一句又渴又饿,也真不为过。
何况朝服这东西;夏日里穿了热;冬日里穿了冷;里头塞不下什么厚衣裳,这一路上若不是平南侯府马车讲究,单是这大冷天儿的来回一趟,身子不好的女眷就要感些风寒,更不必说在中宫的庭院里朝拜时候挨的冻了。这么一想,顾嫣然就担忧,官员们还得跟着太子去祭拜太庙,也不知周鸿冷不冷。
“元哥儿哭了没有?”
“醒来的时候没见您和侯爷,哭了两声来着。”石绿快手快脚地替顾嫣然卸去簪珥,笑道,“后来乳娘哄了一哄,小少爷就自己抓着布老虎玩儿去了。奴婢听着这会没什么动静,大约是玩累了又睡了呢。夫人也该去歇一会儿。”
“我去瞧瞧再睡。”现在一时不看见儿子,顾嫣然就觉得想得慌了。
石绿收拾了碗筷下去,再回来的时候便见丹青从里屋退出来,悄悄将门掩上,又叫外间的小丫鬟好生听着,便知道顾嫣然歇下了,当下轻手轻脚扯了丹青到耳房里,才问道:“瞧着你心事重重的模样,可是出了什么事?”
丹青见左右无人,才将除夕那夜牙白之事细细讲了一遍。石绿听得皱起眉头:“你对夫人说了?”
“没有。”丹青忙摇摇手,犹豫片刻才道,“我还没打定主意。”
她放低声音:“说起来,我也可怜牙白——虽说有些糊涂想头,可到底也还没做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来,就说去了寿王府,到底也是寿王爷要了她去的,寿王妃若不欢喜,怎不去与寿王发脾气,倒拿着她磋磨?”
一席话说得石绿也心有戚戚。做下人的,性命都不在自己手里,更何况自由选择呢?似周鸿这般洁身自好的男主人委实不多。石绿想想若是自己托生在寿王府里当差……忍不住打个哆嗦。
丹青续道:“可话又说回来,若不是她自己糊涂,也不致如此的。如今后悔了又回来求夫人,却不知道会给夫人招来多少麻烦。尤其——还要跟二太太打交道。”
石绿不由得又点点头:“二太太怎么肯把她再送回咱们长房来!”
丹青叹道:“所以我才犹豫不定。夫人仁厚,若是听了少不得要心软,可二太太怎么肯?岂不是徒然给夫人招来这些麻烦。”
“委实难办得很……”石绿也跟着发起愁来。若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同是做下人的,两人又有些于心不忍;可若当真要将牙白救回来,又不知要惹出多少麻烦。
“若不然,我们求夫人将牙白远远送走?”石绿琢磨了一会儿,出了个主意,“只说牙白偷偷逃出府外,自己跳河自尽了。”二房丫鬟又不是只有牙白一个,沈青芸与牙白也不是什么杀父之仇,若是牙白自尽,她必不至疑心,甚至穷追不舍。而牙白远远离开京城,也便能安安分分过日子了。比起将牙白的身契从沈青芸手中要回来,怕还是将人远远送走更容易许多。
“这个主意不错!”丹青顿时高兴起来,“待过了这几日,我去求夫人。”
“怎的还要过了这几日?”
丹青把嘴一撇:“当初她做那些糊涂事,谁知道如今还会不会犯糊涂?若我这会子就跟夫人说了,只怕她还觉得这事太过容易,就是要拖她几日,也让她多记得些夫人的恩情!”
“丹青姐姐,石绿姐姐——”一个小丫鬟小步跑过来,刚掀起门帘就被丹青瞪了一眼:“夫人正歇着呢,大呼小叫的做什么?在正院里当差,手脚都给我放轻些!这可不是在你们庄子上,有什么事就撒开脚丫子跑了。”
小丫鬟是几个月前才从庄子上挑进来,虽然已经教了规矩,但性子一时还改不过来,被丹青训斥了一番,才赶紧收住脚,规规矩矩地低头站着不敢说话。丹青看她并没有顶嘴,才露出点满意的神色:“有什么事,这么急慌慌的?”
“是二太太派一个姐姐过来送东西。”小丫鬟进府之后,教导她规矩的婆子就跟她讲过,二房太太不大喜欢夫人,若是二房有什么人过来,都要仔细。故而这会见了二房的人过来,才这么如临大敌地奔来报信。
丹青好气又好笑:“来就来了,瞧你慌的这样儿,没得叫人看见了笑话,还当咱们侯府没规矩呢。下回再这样,仔细挨手板子!”
小丫鬟喏喏答应了一声,心里却不是很害怕。丹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