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毕竟宜春侯世子已经将近而立,到现在还没个儿子,做娘的怎么不着急?
一说起韩绮,孟素兰就不由得要多看顾嫣然两眼。她从不觉得顾嫣然比自己女儿哪里强,可如今真是没法说。
“不知道二表哥的亲事可定了?”顾嫣然怎么看不出孟素兰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故意问了一句。
这下问得孟素兰有些尴尬,强笑道:“也有眉目了,只等着办完晋儿的事,回去差不多就又要办一场喜事了。”
其实并不是。韩磊跟着他们回乡,一则是跟着守孝,二则是为了今年的秋闱。韩家长子在京城中了探花的事儿传回乡里,也有不少想着攀亲的。孟素兰有一搭没一搭,并不很把庶子放在心上,但韩缜倒是一反常态,十分上心。他从来不在子女事上用心,这次连孟素兰都些诧异,问了一问方知,原来是韩老夫人留了遗言。
韩老夫人临终时留了封信给韩缜,说韩磊考中举人便可成亲,甚至连成亲的人家她都挑好了,原是家乡一家读书人家,算起来跟韩家还有拐着弯的姻亲关系,家里女孩子比韩磊小三岁,今年便将及笄。那家家道单薄,女孩儿从十岁起就帮着母亲打理家事,算不得大家闺秀,却是比一般深闺里的姑娘要能干得多。
孟素兰把这封信拿到手里的时候,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韩磊这个岳家比之韩家差得太远,只能说是低娶,因此无论如何也不会压过韩晋将来的妻子,这是好事。可韩老夫人临终前特意替孙子挑了这门亲事,又无疑是在打她这个嫡母的脸。这分明是说,韩老夫人早就料到她不会用心替庶子挑亲事,就是祖母来挑,也不敢挑个门第太高的,省得被她猜忌。这封信里头的深意,也就是韩缜素来除了风花雪月什么都不放在心上,才看不出来。
且老夫人信里还说,待韩磊成亲,就叫他析产别居,甚至连分的产业都列好了。韩磊虽是庶子,但韩家又无什么爵位,自是没有永业田之类必定要由嫡长子承继的东西,说起来分韩磊三分之一的家业也是应该的。不过韩老夫人只列了一处庄子一处铺子,算起来不过是十中取一罢了。
只分出去这么点产业,孟素兰自然满意,可是她又不能不想,韩老夫人手里的东西贴补了韩磊多少?说起来,老夫人的嫁妆不是个小数目,两个女儿出嫁的时候,添妆给得一模一样,若是这么算,难道给韩磊的也会跟留给韩晋的一样?
这是老夫人自己的嫁妆,爱给谁就给谁,不爱给就是送回娘家去也没人敢说什么。孟素兰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一想到老夫人这样关切韩磊,她就忍不住要想……
“那姨母要算是双喜临门了。”顾嫣然看孟素兰神色古怪复杂,猜想韩磊这亲事说不准有什么内情,也不多问,只笑道,“内务府那边正在修缮公主府,姨母既然回来了,也该去瞧瞧。虽说将来公主下降自然会带人来伺候,但我们总不好半点不过问。”
孟素兰不由得抬眼看了看。这才几年的工夫,想当初到韩家来附学的那个小丫头,居然也能这样泰然自若地指导起别人来了?不过顾嫣然这么一说,她就想起韩晋身边伺候的那两个通房丫鬟。
说起来大家公子,到了十五六岁都会有通房丫鬟,待正妻进门,或者打发了,或者等生了儿女提个姨娘,算不得什么。韩晋身边这两个,已经伺候了他六年,颇得他欢心,按说是应该留下来的。可是如今是尚公主,这怎么留得?是该赶紧回去打发了才是。
“你说的是。这几日我就要去看看,再从家里挑几个人送去伺候着。”孟素兰将心神收回来,说到了正题上,“在乡里就听说了,为议立储君的事儿弄得满城风雨,也不知眼下如何了,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原来今日来是为了问这个,难怪急急忙忙的上门,否则本该是她这个外甥女去见姨母才对。顾嫣然低下眼睛笑了笑:“这事儿——朝堂上的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晓,只是方才去了晋王府探望王妃,要告辞的时候隐约听见王府那边接了什么旨,具体讲的是什么我却不知,只听着像是什么喜事罢了。终归我一个外人,哪里就好明公正道地问起来,想来过几日就有消息了。”
孟素兰心里咯噔就是一跳。接旨?喜事?晋王如今已经是亲王爵,还有什么事能让晋王府当成喜事?莫不是,莫不是——储君已定?若当真如此,韩晋尚了景泰公主,还有什么好欢喜的?
立储君的旨意一下,晋王府自然是合府欢腾,只是不欲在这时候太过张扬,反而比平日更谨慎了几分,只各房都在收拾东西,等着搬进东宫行大典了。
“琉璃姐姐,这些东西可要一并收拾了带上?”
琉璃看了看那些东西,有些拿不定主意:“先放着,我去请示侧妃。”
一个二等丫鬟小声道:“孟侧妃院子里都已经收拾好了,咱们这里才收拾了一半,只怕是要快点才好……”
“要怎么收拾东西,难道还要你多嘴?”琉璃沉了脸呵斥她,心里却也叹了口气。自打这立储的圣旨下来,王娴高兴得简直如在云端里头,这些收拾东西的事儿她哪里顾得上?别说下头这些小丫鬟了,就是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自然要比别的院子里慢了。
想了一想,琉璃还是进了屋里,这些事总要请示了王娴才好决定。虽说王爷封了太子是大好事,但那东宫比宫外的王府却小了许多,有些笨重东西就是带去了只怕也没地方搁;可进了宫又不如在外头方便,就是要添什么东西也得经过内务府,所以又不敢乱扔东西,只恐进去了要用的时候没有,又是一层麻烦。
王娴正搂着铭哥儿在说话呢。自打王府里接了旨,她是兴奋得一夜夜睡不着。晋王成了太子,将来接继大位,铭哥儿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这都不必说,最要紧的是,钊哥儿请封世子的事尚未得应允!
须知若钊哥儿先请封了世子,晋王再做太子,钊哥儿无形中就成了皇太孙,地位难以撼动。可如今钊哥儿并没世子这个名份,那么进了东宫,两个孩子仍旧是差不多的,她的铭哥儿仍旧能争一争。别看现在钊哥儿瞧着结实逗人爱,将来日子长着呢,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立太子,可不是看谁身子好!
“侧妃——”琉璃看王娴高兴,便唤了一声,“屋里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丫头们过来问要带哪些,侧妃要不要去看看?”
“你看着带就是。”王娴满心欢喜,并不想这些,“那些笨重东西不带也罢,进了宫自然有新的。”
“奴婢听说进了东宫,要什么东西都得经过内务府……”琉璃说了一句,硬着头皮又补充道,“奴婢悄悄去看了孟侧妃那边,像是什么东西都带上了……”
王娴眉毛一竖:“她带什么你就带什么?她是你主子不成!”她是厌烦透了孟瑾,在府里管三管四也就罢了,偏她这里的丫鬟还事事都学着,动不动就是孟侧妃如何如何,真是烦不胜烦!
琉璃不敢说话,脚下打着旋儿只不肯出去。果然过了片刻,王娴又瞪了她一眼:“既都知道那边怎么做的,还不快去,又来问我做什么!”
琉璃连忙答应一声,退了出来。走到院子里,小丫鬟还在眼巴巴地等着,琉璃便竖起了眉毛道:“还愣着做什么,屋里有什么就收拾什么。这些东西哪个不费银子,是想着侧妃不要了,就便宜了你们不成?”骂得小丫鬟低头连忙跑了。
骂走了小丫鬟,琉璃自己也叹了口气。骂这些不懂事的做什么呢?就连上头的主子都这么——下人又能怎么样?
“琉璃姐姐——”看门的小丫鬟气喘吁吁跑来,“夫人和二姑娘来了!”
这几日来晋王府上道喜的着实不少,不过晋王只推要收拾东西,一概不见,就连贺礼都是挑着收的,那等贵重之物一概不取,只收了贺帖便罢。王夫人和王姝能进来,还是因着姻亲的关系。
“娴儿啊——”王夫人堆着一脸的笑容进来,很是亲热地先抓住王娴的手道了声恭喜,又伸手去抱铭哥儿,“我们铭哥儿又长高了呢。”
这是王娴最喜欢听的话:“可不是。我都抱不动他了。”
王夫人也只抱了一下就将孩子放下了,笑眯眯与王娴坐了,先说起封太子的事来:“前朝争执得好不热闹,你爹爹连上了几个折子力主立王爷为储,如今陛下总算下了旨,可见王爷得圣心,也是你的福气……”
王姝在一旁坐着,偷窥一眼王娴带着红晕的脸,心里一股酸气简直直冲天灵盖。只说王娴不过是做个闲散王爷的妾室罢了,谁知道竟有这等好福气!晋王入主东宫,王娴就是太子良娣,将来一个妃位是少不了的,万一铭哥儿福分大些,那……王姝想到这里,简直就不愿意再往下想。王娴若是得了意,少不得王家跟着水涨船高,可是,她心里就是不舒服!宁可不要王家再进一步,她也不想看见王娴得意!
王娴也看见了王姝面上僵硬的神色,心里不由得暗暗痛快,温声软语地道:“妹妹这是怎么了?瞧着不大自在的模样,莫不是一路走来热着了?如今这就要迁进宫里去,各处都乱糟糟的,用冰也不方便,若不然,就叫丫头们给妹妹上碗冰镇酸梅汤了,也好去去暑气。”
“呃——哪里要用冰呢。”王夫人隐蔽地瞪了一眼小女儿,连忙将话头转开,“说起来,等进了宫,要什么东西都麻烦些。那些个内监宫女的,不给银子就走不动道儿,你爹爹记着这事儿,特地叫我送东西来。”
一只尺把见方的盒子里,全是大大小小的金银锞子,小至五钱,大至二两,倾成了各式花样,恰好拿来赏人。算一算,也值个千把两银子。王夫人将盒子底下一拉,又拉出一个暗屉来,里头是一迭银票,面值从十两到一百两不等,足有近三十张。
“这是三千五百两银子。”王夫人把盒子推给王姝,“进了宫好用。”王家底子薄,王尚书升了尚书还只是这几年的事,实在算不得万贯家财,一下子拿出三千两银子来,王夫人已经觉得好生心疼了。
“这是几样首饰。”王夫人忍着心疼,又从丫鬟手里拿过一只匣子来推过去,“进了宫,也要有几样新鲜首饰,逢年过节的好戴出来。”这里头的首饰都是京城宝华楼新打的,虽说不过是两枝钗一枝华胜,外加一对镯子两朵珠花,却也结结实实花了六百多两。
“还有桂香斋的一些脂粉头油。宫里头的东西都要经内务府的手,东西未必都是好的,这些你先带进宫去用。”王夫人越说越心疼,晋王爷这一封太子,她可算是大出血了,就是王娴出嫁的时候,嫁妆都没这么许多。虽然她也知道,自家如今是外戚,将来的好处自然更多,但这些年来一下子在王娴身上扔了这么许多银子,她还是止不住地心疼。可是这都是王尚书的吩咐,她又不敢违拗。
王姝紧闭着嘴唇坐在一边,看着这些东西一样样从自己母亲手里递到王娴手中。王娴算什么?亲娘不过是个乡下人,论容貌、论才学,她哪一样不比王娴强?可如今,王娴就要做太子良娣了,而她,亲事到如今还高不成低不就的……
王娴尖尖的瓜子脸上红晕更盛。这样精致的首饰和昂贵的脂粉她都是喜欢的,纵然在晋王府里,这些东西也不是常常都能有的。侧妃有侧妃的定例,额外的东西就得自己出银子,而她嫁妆不多,实在舍不得自己贴补。
“娴姐儿,”王夫人将目光从这些东西上拉开,含笑道,“进了东宫,家里人再要见面就不如在王府方便,若是有进宫的机会,别忘了家里人,也免得我们总在外头悬着心。听说太子入主东宫之后,就有饮宴庆贺,到时候我便带着姝姐儿去看你。”
自打那次在宫中,景泰公主用核舟来诬赖平南侯夫人却未成功之后,王姝就再未进过宫。景泰公主丢了脸面,却并不觉得是自己的主意出得拙劣,反怨恨王姝笨手笨脚不会做事,从此就疏远了她。正好年纪也大了,不再用伴读,自是将王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几年王姝的亲事挑来挑去,上门的都是书香之家,子弟也是有功名的,无奈王夫人总嫌人家家底薄,怕王姝过去吃苦——实在是她自己的嫁妆就不多,纵然想厚厚陪送女儿也是不能,只得把眼睛放在男方的家业上挑拣。
在王夫人想来,上门求亲的这些人都不成,必定是看着王姝失了景泰公主的心,跟着拜高踩低罢了。如今虽没了公主伴读的身份,可王娴又成了太子良娣,王姝若能时常到宫里走动,身价照样还会上去。今日她送出了这许多银钱首饰,自是要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