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这是寿王的嫡长子!周润为了这一胎,连饮食都放开了,有孕期间,身形臃肿了不只一圈,如今却说这孩子十之八…九活不成,若是搞不好引发血崩,怕是连周润都要活不成。如今偏殿里周润折腾了两个时辰都未生下来,只见血水一盆盆往外端,人已经昏过去一次,上好的野山参含了好几片都不中用。沈青芸眼睁睁看着,怎能不急不怒?这会儿顾嫣然若是在她眼前,她能扑上去掐住顾嫣然的脖子。此刻被德妃一个茶盅摔得清醒了些,便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了沈碧莹身上,上去揪着她就踢打抓挠起来。
沈碧莹一边躲闪一边哭:“娘娘,王爷,婢妾什么也没做呀……”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明明一切都计划得不错,寿王得了甜头,寿王妃却在成事之前赶到了。若被捉住的是顾嫣然,这会儿她的把柄落在寿王府手中,便只能俯首帖耳;周润气怒之下必动胎气,只是这些自然都要算在顾嫣然头上;而她做成了寿王交待的事,又顺手将周润重创,正该是欢喜的时候,可——偏偏那个去赴约的女子,竟根本不是顾氏,更糟糕的是,她竟是太子妃身边的宫女。
顾氏怎么会将此事告诉太子妃呢?沈碧莹脑子里还有些迷糊。有孟瑾在,太子妃与顾氏该是不合的呀。何况今日寿王应在宫外,顾氏怎么能猜到是寿王对她有所企图呢?
脸上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沈碧莹条件反射地捂住自己的脸,避开沈青芸的指甲。这位高贵又幸运的姑姑,原来也有如此的泼妇相?她可是牢牢记得,自己进了寿王做侧妃之后,从前的表妹周润是怎么对付自己的。人前贤惠的姑姑,教出来的女儿却也是个根本容不得人的!
“行了行了!”德妃只觉得一口气冲在胸口,几乎要尖叫起来,“把人拉开,这般模样成何体统!”
沈青芸被两个宫女架开,留下沈碧莹一脸指甲印子地伏在地上。德妃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转头向齐王妃道:“你着人将她带出宫去,回府后赏她一杯酒。”
沈碧莹是留不得了。德妃多年在宫中固宠,机关算计见过许多,怎能不明白沈碧莹在此事中的作用?若是她只帮着寿王引来顾氏,只是不知轻重不识大体,以后禁于府中不许出来就是了;可她却一箭双雕,坏了寿王的子嗣,这便不能留了:“那个桑子,杖毙。”
“不,不!”沈碧莹惊恐地抬起头,“婢妾只是照着王爷说的去做,婢妾是一心为了王爷!”
寿王动了动嘴唇,看她一眼,最后还是把头扭过去了。若是今日得了顾嫣然,万事都成了,可却闹成这副样子。一则沈碧莹办事不力,二则——她的容貌也只如此,去了一个,自然有好的来。
两个宫女上前来堵住了沈碧莹的嘴,将她像拖死猪一般拖出去了。德妃按按眉心,一脸的疲惫对齐王妃道:“你去罢,想法子替老四遮掩遮掩。”
齐王妃一直狠狠地咬着嘴唇,这样她才能忍住想上前抽寿王一巴掌的念头。这都什么时候了!晋王已经得了册封太子的圣旨,幸而天降地动给了机会,齐王为了扳回一城,大冬天的远赴山东赈灾,吃尽辛苦。这时候寿王在做什么?在打臣子之妻的主意!若是他不着痕迹地做成了也还罢了,偏偏还搅得合宫皆知。
这都多少年了,齐王在前头争储位,寿王在后头拖后腿。每次出了什么事,德妃总是对她吩咐:“你是嫂子,你替你弟弟遮掩遮掩罢。”
遮掩遮掩,这马上就要遮掩得齐王连储位都彻底没希望了,还要遮掩!
“怎么?”德妃见大儿媳坐着不动,顿时皱起眉头,“怎的还不快去?”今日这事实在叫人烦躁,她也没了平常的掩饰。
齐王妃松开印下深深齿痕的嘴唇,淡淡道:“那四弟这里,母妃要如何向父皇解释?”
德妃眉头皱得更紧:“什么如何解释?老四不合调戏东宫侍女,本宫自会带他去陛下请罪。”
齐王妃只觉得火气直冲头顶:“父皇可会相信?四弟本该在宫外,却悄悄入宫,父皇会怎么想?”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德妃恼怒起来,今日真是诸事不顺,连大儿媳都不听使唤起来,“明明是一件小事,别人都不说什么,你难道还打算给你四弟扣上罪名不成?”
“儿媳是不敢给四弟扣什么罪名!”齐王妃的声音也高了,“儿媳巴不得四弟从来不曾犯错,根本没有什么罪名!可如今——王爷还在山东辛苦赈灾,四弟在做什么?母妃,你想着替四弟遮掩之余,是不是也该替王爷想想?”
“你,你竟敢对本宫这般说话……”德妃抖着手指着齐王妃,可心里知道齐王妃是对的。
齐王妃冷笑一声,立起身来:“儿媳这就去替四弟处置侧妃,只求母妃也替王爷思虑思虑,该如何才能将父皇心意转圜过来,别让王爷在外头辛辛苦苦,回来却发现自家后院起火,烧成一片白地。”
景泰公主大婚之日宫内发生的事,在明面上没有任何人提起,仿佛一阵风似的,吹过去就算完了。可私下里,这阵风却在水面上吹起了一圈涟漪,风虽吹过去了,涟漪却还在一圈圈地扩散开去。
寿王妃身子弱,又因公主大婚有些忙碌,早产下一子。这是寿王的嫡长子,本来是件大喜事,可惜因是早产,孩子体弱,太医都不敢保证能活,只说是要好生保养。皇帝派了四名太医去寿王府,轮流围着孩子照看。因为孩子弱,什么洗三满月都不办了,皇帝亲口说等双满月的时候再办,不过就目前而言,还不知道这双满月能不能做得成。
不只寿王长子弱,就是寿王妃也损伤不小,据太医说,日后子嗣恐怕艰难。而寿王的侧妃,因照顾主母太过尽心尽力,日夜不歇,引发心疾猝死了。寿王感叹她忠心,还赏了昌平侯府。据说昌平侯府有个旁支的姑娘,跟死去的沈侧妃相貌有些相似,寿王见新人而思旧人,说不定会将这位姑娘迎入府做侧妃。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在说,寿王妃早产是因为动气,而沈侧妃根本不是在孩子生产之后几日才死,而是在孩子出生那日便已身亡,所谓伺候主母引发心疾,那就是你爱信不信的事了。至于寿王妃为何动气,沈侧妃又为何而死,那日凡是参加宫宴的内外命妇们均是一脸茫然的模样,而这茫然究竟是真是假,那也是爱信不信的事啦。
这些事在京城中口口相传,以至于齐王披星戴月赶在除夕之前回京之后,还没等见着皇帝,先听见了这些糟心事,抡起膀子就摔了一杯还未及入口的热茶:“老四究竟要做什么!”
齐王妃这些日子已经有些木然了。那些流言是堵也堵不住,何况当时宫里那许多命妇,她能去堵谁的嘴?见齐王摔了茶杯,便把自己的茶捧过去:“这会儿王爷发怒也来不及了,索性沉沉心罢。横竖这次王爷赈灾极得力,总不致抵不过四弟的荒唐。毕竟四弟也不打算去争那位子。”
齐王却无论如何也沉不下心来:“老四简直是荒唐!原想着借这次地动赈灾之机,把老三掀下来定了大势,如此一拖——本王,本王……”
齐王妃觉得他语气不对,忙问:“可是有什么别的事?”
齐王脸色难看之极,半晌才低声道:“如此大灾,怎能没有流民……”
齐王妃怔了怔,突然明白过来:“王爷你——”报上来的奏折都说是没有流民,这,这是欺君哪!
“那些,那些……王爷是怎么处置的?”齐王妃打着颤声问。这若是被皇帝知道,齐王就全完了。
齐王目光冰冷:“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得了疫病之人,只能隔离,死后尸体焚烧。”
齐王妃倒退两步,跌坐在椅子上。她手上是有人命的,这些年来齐王后宅的侍妾通房,就连侧妃都有折在她手里的,再加上那些未能出世的孩子加上下人们的性命,也有个十几二十条了,可齐王这一杀,只怕是成千上万的人!
“老四这个蠢货!”齐王如此破釜沉舟,原是指望着回京能被立为储君,日后即使此事被揭出来,那时他名份已定,只管将事情推到下属身上,皇帝也不能再废一次太子。不然两个儿子都被废过,终不成要立寿王么?可眼下寿王干出这种事,皇帝心中必然不悦,他再是立下大功,这太子位一时半时也落不到头上来,那等日后东窗事发,却要如何是好?心里恼怒,口中不觉就带出来,“他在宫里做这蠢事,你就不能盯着他些?”
齐王妃这些日子同样是满腹的火气,忍不住就抗声道:“王爷说得好生奇怪,我一个做嫂子的,处处去盯着小叔?王爷不嫌寒碜,妾身还要脸面呢!这都多少年了,王爷也罢,宫里娘娘也罢,宠得四弟不成样子,由着他胡乱行事不加管束,等到出了事,就怪到我头上来,这是什么道理?但凡娘娘和王爷早对四弟约束一二,也不致如此!”
“你——”齐王扬手又砸了一个茶盅,却说不出别的话来。盖因齐王妃说得半个字也不差,今日这局面,全都是德妃宠爱寿王所致。齐王妃连母妃都不叫了,只叫宫中娘娘,可见是已经忍无可忍。如今再替四弟说话有什么用?他的王妃辛辛苦苦帮着他争位,反是亲弟弟四处捅漏子,他还有什么理由责怪王妃?
“罢了,如今说也无用。”齐王握紧拳头,“我得去找舅舅商议。”
齐王妃发泄了一番,心里痛快,也冷静了下来:“舅舅那里,表妹已经跟李家定下了亲事,听说李家老夫人病了,怕是熬不过明年春天,想着叫表妹早些嫁过去,免得到头来李家公子还要守孝,又耽搁表妹一年。”
这都是借口,其中的意思就是,李家已经答应了陆家,只要陆盈嫁过去,李家就是齐王一派了。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看在地动示警和齐王赈灾有功的份上。齐王心里明白得很,随口问道:“婚期可定了?”
“舅舅的意思,正月里嫁过去就是,说不准冲冲喜,李老夫人也就好了。这虽则有些委屈了表妹,但若李老夫人当真好了,表妹就是有大福气的人。”李老夫人不过是个风寒,虽然身子不好,再活个三五年也不成问题,齐王妃敢保证,正月里陆盈出嫁,二月里李老夫人就好了。
“这也好。”如此一来,正月里李家就到他手中了,若是要行事,也更有把握些,“甄氏那边呢?”亲弟弟把后腿拖成这样,若是没有周鸿这边的兵力,他还真的不太敢贸然动手。
齐王妃忽然弯了弯唇角:“有件事王爷听了一准儿高兴。太子妃如今看孟侧妃不大顺眼,前些日子孟侧妃生的儿子险些落水,王府里也不过处置了个丫头。且宫里那件事,我已经弄明白了,当日顾氏并不想兜揽此事,是太子妃一意孤行,宁愿惹得众人疑心她与寿王有染,也要设下此局。这些话,我已经叫人往外传了几句了。”
她慢悠悠地道:“自然,这都是我自作主张。依我的浅见,虽则这传言于四弟名声略有些妨碍,但若将来王爷大位能定,谁还敢揭起前事?若是不成,纵没这事儿也一样难过日子。只是宫里娘娘怕不是这么想,若是知道我自作主张,怕是要恼的。”
齐王一愕,果然大笑起来:“好!极好!你不必怕,母妃那里有我呢。这条反间之计用得实在是好,过了这个时候,便再没如此方便。”
齐王妃懒懒地又弯了弯唇角,神态间有些敷衍:“妾身别的都不在乎,只是王爷既想用着平南侯府,总归不能让他们与东宫太近了。太子妃既是要疏远他们,妾身怎能不帮着添把柴呢?”
“果然是本王的贤内助。”齐王夸赞了一句,又道,“甄氏那里,怕是还要催一催。”
齐王妃撑着头想了想:“既是这样,明日妾身就去平南侯府拜会一番。此次赈灾捐银,潞国公府与平南侯府捐得最多,虽说灾民未必知道,妾身也该去说一声谢谢。顺便咱们府上的逃妾,妾身也实在有些疑心,莫不是藏在他们府上了?”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甚好。”齐王又赞了一句,“必得让顾氏信了,甄氏才有下手的机会。”
“若是这次甄氏立功,妾身许过她侧妃之位。”
“后宅之事,你安排便是。”齐王匆匆起身,“替本王更衣。估摸着父皇午后也要召本王进宫回话了,得去舅舅家中商议一二,如今是一步也不能走错。”
齐王妃带着两个侍女替他换了一套不起眼的青衣小帽,看着他出了门,一个侍女才试探着问道:“王妃,莫不成真让那甄氏做侧妃?那等的出身,偏又不是个安分的……”
齐王妃讥讽地笑了笑:“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