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捉!?br />
孟素蓉不觉沉吟起来。韩家子嗣稀薄,故而无论儿女都是悉心教导,请的女先生自然是好的;至于说什么乡下简陋,韩家合家住的庄子,又如何会简陋了?只是虽然此处离沔阳县城不远,毕竟也还是有些距离的,女儿年纪还小,又从未离开家中,孟素蓉有些舍不得。
韩老夫人看出她的意思,笑道:“晓得你做娘的舍不得,不过离家又不远,只当来亲戚家住些日子,若是不惯,你派人来接回去也不过是半天的工夫。”
孟素蓉仍旧有些举棋不定,含糊道:“容晚辈跟老爷商议一下……”
韩晋忙笑道:“侄儿去跟姨父说,姨母只当让表妹来乡下散散心罢了。”瞅了一眼自己母亲,嘻嘻笑道,“姨母只管放心,还有我娘呢,表妹若少了一根头发,姨母只管找我娘就是。”
孟素兰嗤地一声笑了出来:“哪有你这般拿自己的娘下军令状的,真是白养了你。”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转向孟素蓉含笑道,“姐姐就放心让外甥女儿过来吧,到了九月里,晋儿和磊儿都要去北麓书院念书,家里头忽然就少了人,嫣儿过来也热闹些。”
孟素蓉方才就有些担忧,韩晋和韩磊年纪都不小了,表兄表妹的也该避讳着些,如今听说这两人都要去北麓书院,倒是放了心:“既是这样,我回去替她们收拾东西再送过来,只是怕来扰了老夫人清静。”
“怎么会。”韩老夫人笑起来,“嫣儿又懂事又聪慧,哪里会扰了我。”
几人说笑一番,有小丫鬟来报厨房已备好饭菜,韩老夫人忙叫人去前头叫了韩缜和顾运则回来。因人也不多,韩家花厅又宽敞,索性一桌坐了,热热闹闹用了饭。直到午后,顾家众人才上了马车往沔阳县城赶。
“妹夫说,晋哥儿和磊哥儿到了九月里除了服都要去北麓书院,到时他再托一托书院的先生,让浩哥儿也能进去。”顾运则酒量不高,略饮了几杯就微有些醉意,话也多了些。
孟素蓉安静地听着,淡淡道:“既这样,该给韩家送份厚礼的。”
“是该送。”顾运则呵呵笑了一声,“之前也托了几个人,都没个消息,还是韩老太爷的面子大,听说书院如今的山长,从前做过他的门生。”
孟素蓉对此事兴趣实在不大。她再贤良,也不过是不苛待庶子罢了,却也没那么热心肠去多过问庶子之事,便将话题岔开:“老夫人有意让嫣儿去韩家住着,跟表姐妹们一起读书。”
“哦?这是好事啊。”顾运则一听又精神了,“妹夫说了,韩家请的几个女先生都是在京城高门大户里教导姑娘们的,尤其有个教礼仪规矩的郑嬷嬷,据说原本在宫里呆过,出宫后还走过几个国公侯府,若不是韩老夫人托了人,还请不来呢。咱们家的姑娘,虽不说要像勋贵人家一般有那许多规矩,学学也总是好的。”
“是么?”孟素蓉本来是不舍得女儿的,听了这话倒有了些兴致,“这倒是难得的,只是不知道脾气如何。”宫里头规矩是最大的,若是连这一套都能学会,将来女儿到了哪里都不怕被人说不懂规矩。那些勋贵人家为何愿意请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导自家姑娘,还不是为了给姑娘赚个好名声。孟素蓉倒不想着将来把顾嫣然嫁入什么高门,可是有了这个名声当然是有利无害。
“既是这样,我回去给嫣儿收拾东西,过了中秋节就送她过去——虽说是附学,束脩也要仔细备下才是。”孟素蓉说着,已经开始盘算了。
顾运则看着她,讷讷的想说话又不好张口。孟素蓉抬眼看见他的神情,有些没好气地道:“老爷不必这样瞧着我,怡姐儿自然也跟她姐姐一起去学学。”
“太太——”顾运则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摇晃着就想站起来给孟素蓉作揖,“太太宽容。”
孟素蓉却一转身把已经睡着的顾蔚然抱在了怀里,淡淡道:“老爷不用说这话,我是他们的嫡母,从来也没苛待过哪一个——”顿了一顿,又补了一句,“肚子里的也一样。”
顾运则有些尴尬地又坐了下来,干咳了一声道:“我知道,我知道……”
第30章 附学寄亲眷
回到家中,孟素蓉果然回过了顾老太太,就开始给顾嫣然姐妹两个收拾行装。虽说离得不远,又是亲戚家,但也有不少东西要带上。孟素蓉不喜占人便宜,姐妹两个的饭钱韩家是不会收了,别的却都该自己备下,先生的束脩更是半点不能马虎的。
“怎么瞧着不大欢喜?”孟素蓉转来转去地忙了一会儿,才发现顾嫣然一直没说话,“是不愿去?”
顾嫣然有些犹豫地摇了摇头。虽说只是头一回见面,她已然觉得韩绮与韩绢都不是平易近人的人,还有个太过自来熟稔的韩晋,她着实并不想去韩家。可是看母亲这样兴致勃勃说韩府的先生好,又答应了韩老夫人,怎好再因她出尔反尔呢。
“是舍不得家里?”孟素蓉却错会了女儿的意思,含笑摸了摸顾嫣然的头发,“放心。那边离家也不远,每旬有一日休假,娘就叫人去接你回来。再说不过几个月就到年下了,少不得还要回家来住。”
顾嫣然扯住她的衣袖:“我去了,就没人帮着娘管家理事……”
“不怕。”孟素蓉笑得更深,“浩哥儿大约九月里就能去北麓书院,一月里顶多也就回来一两日,到时候家里只有蔚哥儿一个,娘要操心的事儿就少多了。再说还有锦眉锦心两个,她们都能帮着娘呢。你放心去,好生向先生学习。”
顾嫣然把头靠在母亲身上点了点,忽然想起一事:“娘会抚琴么?”
“略知一二吧。”
“那我怎么从来没听娘抚过琴?”顾嫣然好奇地仰起脸看着母亲,却见孟素蓉神色之间有一丝怅然。
不过这怅然也只是一掠而过,孟素蓉随即淡淡一笑:“你祖母不喜欢琴声,说嫌听着太过凄清,所以娘就不抚了。倒是有一张琴带了过来,不是什么绿绮焦尾,却也可以看得。你好生去学,学会了娘就把这张琴送你。”刚嫁过来时久久无孕,她也曾抚琴以纾愁绪,却被顾老太太说“听着像哭似的,别人知道还当是谁薄待了你”,此后她就捐置不用了。
顾嫣然到底还是孩子心性,闻言终于褪去郁色笑了出来:“好。”
孟素蓉亲自坐车送了顾嫣然姐妹两个去韩家,先向韩老夫人道了一番叨扰,又带着姐妹两个去见过几位先生,一一致谢,送上束脩。
韩家的庄子不小,宅院更是宽大,姐妹两个就在韩老夫人的正屋旁边占了一个小院,里头大大小小也有十几间屋子,连带着丫鬟嬷嬷们也足够住了。因是来亲戚家,也不好多带下人,顾嫣然带了写意丹青二人,顾怡然带了花青,另有杨妈妈跟着也就罢了,至于院中那些洒扫的婆子和小丫鬟们,韩家早已备好。孟素蓉看了一圈,见万事俱备,这才又叮嘱了几句,方依依不舍地回了沔阳。
韩家因人丁稀薄,惯常早起孙儿孙女都齐聚韩老夫人处用饭的,也图个热闹。只是如今在孝中,韩老夫人自夫婿过世便持了斋,韩缜和孟素兰依礼也不得沾荤腥,就是韩晋等孙辈,按说一年孝期里也要茹素的。
只是如今规矩不如前朝时严,虽不能大鱼大肉,但也不必尽食青菜豆腐;尤其是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韩老夫人心疼儿子,更心疼孙子孙女,出了百日热孝之后便下令各院分食,只要用饭之后再去请安。如此一来,除了韩老夫人处,其余各院都可有几个荤菜补一补。
顾嫣然姐妹两个是客,自然更不必早起,也是在自己院子里用过早饭之后再去韩老夫人屋里略坐一坐,而后与韩绮姐妹一起去前头书房念书。
韩家请的这位先生乃是个饱学老儒,姓禇,少年之时便中了举人,书画皆精,只是文运消乏,之后连考十场都未能得中进士。转眼这就是三十年,禇先生也息了这仕进之心,只以书画自给。韩家就是看上他的书画,又看他年纪已经五十开外,才请来教导姑娘们的。横竖女孩儿家又不要赶考做官,只消诗书怡性也就是了。
上午念一个时辰的书,借着天光好,再去绣房学半个时辰的绣。绣房的黄师傅也是京都云锦坊退下来的绣娘,针线出众,不过韩家并不许女孩儿绣得太久,怕伤了眼睛,且韩家女儿将来少不了嫁个官宦人家,又有陪嫁做针线的丫鬟,也并不要她们自己操持全家人的衣物,只要针线拿得出手也就是了。黄师傅每次除了教她们绣花,倒是还要花些工夫教她们分辨各色衣料,这倒是大家子主母该学的东西。
午后用过饭小憩片刻,便去琴房跟朱先生学琴。朱先生是位女先生,据说是未婚夫婿过世,她便守了望门寡,立誓终生不嫁。后来父母双双因病过世,嫂嫂不肯白养小姑,幸而朱先生有一手好琴技,又有个贞节烈女的名声,便进了御乐坊做琴师。如今年长,自觉那等地方已不好存身,便应征来了韩家教琴。
顾嫣然学琴倒是极用心。她本来会吹笛,乐理相通,上手倒也不难,只是指法之事却是需大量练习,取巧不得,除了苦练别无它法。
韩绮学琴已经三年,颇能弹些指法较为繁复的曲子,时常引得韩绢赞叹。只是顾嫣然听了,总觉得韩绮技巧有余而情致不足,琴声听起来虽流畅优美,却不能打动人心。她自忖入门日浅,大概是自己听错了?然而每每瞧朱先生的神色,仿佛也并不觉得韩绮弹得好似的。
在琴房里也不过一个时辰,便有郑嬷嬷过来教导礼仪了。四位先生里头,顶数郑嬷嬷威严,就是禇先生一个大男人,因对着一群女孩子不好意思从严教导,也没有郑嬷嬷这么叫人畏惧。其实郑嬷嬷也不打也不骂,只是若哪里做得不好,她便让你重复再重复,直到做好了为止,有时一个福礼就要做上十几遍。往往一个时辰的教导下来,女孩子们都累得满头是汗,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
到得用过晚饭,这一天的课程也就算结束了,可以在韩老夫人房里说说话,玩玩女孩子们的游戏,或是回房自己看书也可。顾嫣然在家里也是自在惯了,初时觉得有些辛苦,但过了一段时日习惯了这般作息,倒觉得格外充实些。只是她从未离家过,免不了要想念孟素蓉,幸而每旬有一日休息,孟素蓉必早早派了马车过来接,母女两个一见,便总有说不完的话。
一个月转眼便过,南边虽是天气温和,九月中也下了几场霜,顾嫣然一早起来就觉得有几分寒意了。丹青拿出一身藕合色长夹袄伺候她穿上,笑道:“亏得太太昨儿叫人送了新做的衣裳来,没想到这一夜间就冷了好些。”
杨妈妈正好进来,闻言便接口道:“这会儿到了中午还暖和,一早一晚凉着呢。你们小丫头,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丹青吐了吐舌头:“原是觉得比以前住的地方不过移了几百里地,前几日还觉得气候没甚两样,谁知这霜一下冷得恁快。”
杨妈妈顺手在她额头上戳了一下:“不然说你们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小丫头片子,能走过几个地方?别看这儿往北移了没多少,那天气就是要冷些,都像你这么没见识,还不冻坏了姑娘?”
顾嫣然也笑起来道:“到底妈妈见得多,我也没防着今儿一早就这么冷。”
杨妈妈叹道:“这若是在京城里,八月里就要穿这样的夹袄了。”她也是离了京城许多年的,从前不想也就罢了,现在想了起来,就不由得有些怀念。
顾嫣然倒没觉得有什么,虽说孟素蓉也时常与她说起京城里的外祖家,还有些风土人情,但毕竟是从未去过,也说不上有什么感情,只整了整衣裳道:“妈妈且别念叨了,快些用了饭,还要去给老夫人问安呢。”
韩家的小丫鬟早送来了热腾腾的粥和四样荤素小菜,另有小笼包、炸果子、白糖糕和夹肉饼四样点心,姐妹两人用过了饭,就径往韩老夫人院子里来。
刚进了韩老夫人的院门,就听后头有人笑道:“两位表妹早。”一回头,却是韩晋从后头赶了上来,满面春风地打招呼。他今日穿了件秋香色的锦袍,下摆绣了几枝墨兰,因昨日韩老太爷过世已满了周年,孙辈的孝期已足,故而衣裳上也能带了彩绣。
“表哥早。”顾嫣然屈身福了一福,目光在韩晋身上转了转,就避了开去。韩晋腰上围着织锦腰带,系着一对珊瑚带钩,那珊瑚天然生就一枚灵芝模样,颜色桃红,十分鲜艳。腰带上还挂了香囊、玉坠,看得出样样都是精心挑选过的,都是好东西,可就是瞧着琳琅满目,未免太过累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