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王娴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跟在她身边一起往饭堂走去。
都是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宁泰公主平易近人,陈云珊又是个豪爽性子,钱喻敏也是活泼爱说话,一顿午食吃完,几人已经亲近了许多。陈云珊对孟瑾尤其引为知己,向她询问了许多闺学的事儿,待到听说闺学里还有女红课,便苦了脸:“怎么闺学还教针线的吗?”
宁泰公主笑得掩了嘴:“这才好呢,省得二舅母天天逮不住你学针线,这儿有先生呢。”
陈云珊哼了一声:“学针线有什么用,我要学兵法,学骑马打仗!”
“得了得了。”宁泰公主对自己这个伴读表姐倒是毫无隔阂,笑着揭她的底,“上次是谁骑马险些摔下来的?你膝上那块疤消了没有?二舅母都被你吓哭了。”
陈云珊满不在乎地伸手摸了摸膝头:“不过是一块疤痕罢了,总共也没有指甲大,偏偏我娘大惊小怪的,居然还要大伯母去宫里求玉颜膏。”
宁泰公主嗔怪地看了她一眼:“这是什么话,二舅母是心疼你。再说了,姑娘家身上留了疤总归是不好。”
“这怕什么。”陈云珊摆了摆手,“真要是上了战场的人,满身疤痕都是有的。”
“越说越不成话了。”宁泰公主一脸无奈,“总之你是上不了战场的。”
陈云珊顿时沮丧起来:“是啊,娘看我像看囚犯似的。我也就罢了,连云鸿都被她管得像个小呆子了。你瞧我大哥,八岁就跟着大伯父习武了,鸿哥儿倒好,今年都十二了,连个马步都扎不住。”
宁泰公主轻轻咳嗽了一声:“二舅母也是疼爱你们……”
“她是胆小怕事!”陈云珊不怎么客气地揭穿自己的母亲,“恨不得把我和鸿哥儿都拢在她眼皮底下,就连我大哥也被她管头管脚的。我但劝她一句,她就说什么若是大哥出了事,她这个婶婶不好做人。”
这些话,别说顾嫣然是头一回听见,就连钱喻敏和孟瑾等人久居京城,也不知道潞国公府里的事,现在乍一听见人家的家事,都是既有些尴尬,又十分好奇。
宁泰公主无奈地看着口无遮拦的陈云珊,摇摇头道:“二舅母说的也没错,毕竟大舅舅不在了,又只留下大表哥一个,二舅母做为婶娘是有些难做。”
陈云珊撇撇嘴:“那也没有把儿子圈起来养的。”她忽然笑起来,小声道,“我跟你说,前些日子,我大哥自己跑出去了。”
“什么?”宁泰公主大吃一惊,“跑到哪里去了?”
陈云珊掩着嘴笑道:“这事儿没人知道,我大哥听说以前祖父麾下的一位蔡将军到京城来,死活要跟着人家去边关,瞅着我爹娘眼错不见的,就留下封信跑了。”
“你还笑得出来?”宁泰公主急了,“怎么不去找!”
“放心放心,他回来了。”陈云珊连忙安慰宁泰公主,“人家蔡将军是为了粮草的事回京来的,哪里能让他跟去边关,硬是派了两个人把他送了回来。”
宁泰公主松了口气:“可磕碰着了没有?”
一问这个,陈云珊更笑得前仰后合:“别说,磕碰倒没有,却被人把身上的银子都偷了,还买了个卖身葬父的丫鬟,带着这丫鬟追去蔡将军队伍里的。要不是人家蔡将军派人送回来,还不知他要饿几顿呢。”
“真是胡闹。”宁泰公主也好笑,“就是要去军中,哪里有带着丫鬟的……”
“哎,你可别说。”陈云珊小声道,“那位蔡将军就带了个女子。我大哥看见的,扮成小厮模样,但还看得出来是个姑娘。据说是去边关寻哥哥的。”
宁泰公主对什么蔡将军不感兴趣,只问陈云珊:“他被人偷了银子,可不要吃苦了?”
陈云珊一摆手:“没有。他说遇到了善心人,赠了他十两银子呢。真是走了狗屎运。”
“又说这样粗话。”宁泰公主意意思思地责备了一句,便关心起别的事来,“什么样的善心人会赠他银子?该不会被人骗了身上的饰物吧?”
“他什么贵重东西也没带。”陈云珊肯定地说,“大伯母检查过,他随身的东西,什么玉佩长命锁扇坠儿的,一样都没带出门。还真是人家心善赠了他银子,什么都没要。他回来还说呢,一定得找到人家好好道谢。”
顾嫣然开始听见赠了十两银子的话,心里就起了疑惑,待听到陈云珊说她的大哥身无长物,那份疑惑又没了——京城这样大,哪里就这么巧了呢?
第55章 偶遇报恩寺
景泰公主在闺学里闹了两场;没一场占到便宜,总算暂时老实了,只是带着王姝出入闺学时,看见孟瑾和顾嫣然都以鼻孔视之,说是同窗;其实特意摆出公主架子。只可惜孟瑾和顾嫣然每次见到她都态度冷淡礼数周全,叫景泰公主找不出发怒的理由;却又憋了一肚子气,没少向王姝和王娴发泄。
十几天下来,闺学里头的学生也隐隐分成了两派。
一派看重德妃和齐王的势力,自然对景泰公主趋之若鹜;甚至还有特意为此转学来的女孩儿。自然;也少不了为了奉承景泰公主而蓄意对孟氏姊妹和顾氏姊妹刁难的;甚至还包括了闺学里的几位先生,就连孟玫和顾怡然也免不了受些波及。
另一派却多是清流出身的姑娘,一来看不上景泰公主和王姝的嚣张,二来清流多重视正统,他们更支持的还是中宫嫡出的晋王,故而对自小就在皇后膝下抚养的宁泰公主也就更为亲近。顺理成章的,也就与孟瑾和顾嫣然着意结交。
老实说,这种日子不管是孟瑾还是顾嫣然,都觉得有些厌烦。本来孟家送女儿到昌平侯府闺学,就是为了那里安静,少些贵女们之间的矛盾和倾轧,可随着两位公主入学,昌平侯府反而不安静了,可不是与孟家原本的意思背道而驰么。
不过,虽然有些厌烦,孟瑾却坚持要等到及笄礼之后再退出闺学。一则是为了孟家的脸面;二则,依着林氏的说法,女孩儿们日后总要出来应酬的,若是如今连闺学里的同学都无法应付,将来嫁为人…妇,又如何走得出来?
嫁为人…妇四个字,让四个女孩儿当场全部红了脸,纷纷找个借口溜了出去。最小的孟玫也快十岁了,孟瑾马上就要及笄,一般这个年龄的女孩儿差不多都要定下亲事了。林氏之前也在替孟瑾物色,可惜随着孟节弹劾茂乡侯府失败贬官,那几家都找了借口与孟家减少了来往,亲事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这倒也是好事。”林氏倚在马车里,向孟素蓉微微一笑,“这样的人家,倘若真是瑾儿嫁过去了,你哥哥才出这样的事,瑾儿在他们家里还不知要受什么委屈。倒不如事前看得清楚,免得所托非人。”
今日是青文书院与闺学都休沐的日子,林氏遵守诺言,带了一家人来报恩寺上香。除了孟老太爷在国子监,孟节和顾运则在同文馆不能出游之外,孟家顾家所有的人都来了。就是顾老太太,这些日子也憋得受不住,跟着来了。
“嫂嫂说得是。”孟素蓉把想将小脑袋伸出车窗外的顾蔚然拖回来,拿了块酥饼让他磨牙,“女孩儿嫁人马虎不得,那样趋炎附势的人家,瑾姐儿万不可嫁过去。”
林氏点点头,神色之中多少也有几分忧虑:“只是再有一个多月瑾儿就及笄了,看你哥哥如今这样子,也不知瑾儿的亲事几时能定下来。”
林氏说着孟瑾,孟素蓉便想到了顾嫣然:“嫣儿也——”七月里顾嫣然就要过十三岁生辰,该往十四岁上数了。
说到儿女亲事,两个当娘的不由得对坐着忧虑起来,半晌,还是林氏笑道:“嫣姐儿先过生辰,这可是进了京城过的头一个生辰,很该好生办一办。”
孟素蓉连忙推辞:“不过是十三岁,也不是什么整生辰,何况瑾姐儿就要及笄,哪里腾得出手再替她办,大家吃碗寿面,看她有学里要好的姐妹,请过来坐坐就是了。”
林氏笑道:“哪里就麻烦了,不过请学里的同窗来也好,她们在一起还自在些,不比在我们跟前,还要顾着这样那样的礼数。”她说着,就听后面马车里隐隐传来的笑声,不由得也笑着摇了摇头,“看她们这样,我倒想起从前在家里的时候了,那时候哪知道什么叫愁啊,天天都跟姐妹们嘻嘻哈哈的,总惹得我娘骂我。”
孟素蓉也侧耳听着后面马车里的笑声,含笑道:“钱家姑娘性子也好,孩子们么,也就是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能这样快活了。”
后面的马车里,除了孟家姐妹和顾家姐妹之外,还有钱喻敏,刚才正是她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孟玫咯咯地笑个没完。
报恩寺虽不是皇家寺庙,却是本朝太…宗帝亲自捐资修建的。据说当初天下分崩离析,各地诸侯狼烟四起,太…宗亦是其中之一。有一次他兵败,曾被敌人追逐,直到报恩寺。当时报恩寺还叫做西山寺,不过是处小庙,太…宗无处可逃,就藏入了庙后的一口枯井之中。
敌军追来,庙里的住持便假指一个方向,将追兵引入山中,太…宗得以逃脱。后来太…宗得了天下,拿出内库金银将西山寺大肆翻修,并铸了一尊纯金佛像镇于寺中,且手书“报恩”二字悬于殿上,故而西山寺也就更名为报恩寺。
因为有这样一番渊源,报恩寺的地位超然,甚至还在皇家御用的皇觉寺之上。寺前三百六十五级台阶,除了六十岁以上老者可坐藤兜山轿之外,无论男女皆须步行,便是皇家人来也不可破例。
钱喻敏的母亲有严重的腿疾,今年虽然才四十岁,已经很少出门了,更不必说报恩寺这样的长长山路,因此钱喻敏虽在京城中长大,却是从来不曾来过报恩寺。此次孟家合家出游,便将钱喻敏也接了来一同上香,钱太太自然是欢欢喜喜地应了。
“……潞国公府当年啊——那是本朝第一武将世家!”同是生在京城之中,孟瑾性情内敛,就没有钱喻敏知道的事情多,再说便是知道,以她的性情也不会如钱喻敏这般高谈阔论。
“第一位潞国公,那是跟随太…宗东征西讨打下江山的人,开国四公四侯,到如今剩下的没几家了,潞国公府那是代代出大将军的人家。”钱喻敏对潞国公府显然十分推崇,说得眉飞色舞,“已故的皇后娘娘,就是潞国公府的嫡长女,听说在闺中时就能飞马射猎,不逊男子呢!只可惜生大皇子的时候难产,伤了身子,御医们也治不好。”
钱喻敏说到这里,眉毛都耷拉了下来:“后来大皇子五岁的时候出痘过世了,皇后娘娘悲伤过度,凤体更加衰弱。偏偏三皇子——就是晋王爷了,他十岁上种痘又是险些没熬过来,皇后娘娘没日没夜地照看,好容易晋王病愈,皇后娘娘却……”
“别说这个了。”孟瑾轻轻推了推钱喻敏,“宫里的事,你少说几句也罢。”
“哦。”钱喻敏从善如流,“这一代老潞国公和原来的世子也是大将之才,屡立战功——哎,你知道书画双绝禇易林的名头吗?”
“……知道,他怎样?”
“这位禇先生啊……”钱喻敏的思维发散开来,又兴致勃勃讲起禇易林来了,“这人清高得很,虽然后来迫于生计卖字画,可是从来不肯卖松梅竹三样。他说这岁寒三友,不是什么人都受得起的。可是那年老潞国公过寿,有人去请禇易林画一幅松鹤图,本来担心他不画的,可禇易林听说是送给老潞国公的,立刻就画了。不但画了松鹤图,还画了一幅岁寒三友的扇面,说潞国公一府的人,从老潞国公起,连同老夫人、世子,都是英雄人物。松父,梅妻,竹子,正合岁寒三友图。”
“啊?”顾嫣然突然想起了那个拿着岁寒三友扇面的青衣少年,难道真就这么巧?“那这幅扇面,可是老潞国公心爱之物?”
“当然了。禇易林如今的名头是没多少人知道了,可当年谁不知道他不肯画岁寒三友图?潞国公府能得这幅扇面,那可是极难得的。这扇子,如今大概是在老夫人那儿收着,外人都见不着呢。”
钱喻敏说到这里,猛然发觉自己又离题万里了,连忙再扯回来:“说远了说远了。还说潞国公府。当年老潞国公和世子在战场上双双战死,世子夫人忧伤过度,没几年也跟着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弓马刀枪也不错的,听说大有乃父之风呢。不过潞国公的爵位却是老潞国公的次子得了,陈云珊就是他的长女,也是爱骑马射箭的,当初皇后娘娘没过世的时候,经常接他们堂兄妹两个去宫里住,很是喜爱的。”
顾嫣然想起陈云珊就忍不住想笑:“陈姑娘的性情真是有趣。”
“是挺有意思的。”钱喻敏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