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除了倾一盒金银锞子,每一抬里再放四个压箱。”孟素蓉提议,“现银子要多带些方便使用,可也不好带一抬银子过去,索性每箱里都放点,看着不显,用的时候也不怕没有。”
林氏觉得这主意很好:“还要去银楼再打几件金首饰,到时候进了王府,侍妾来拜的时候也要给见面礼的。”打几件式样新份量轻的首饰,赏人的时候好看,又不会让人觉得张扬。
正说着,碧波过来了:“姑太太,姑老爷和甥少爷来了,在姑太太房里等着呢。”
“快去吧。”林氏推了小姑一把,“这也是好几个月不曾见的了,你难道要这样跟他冷一辈子不成?我说句难听的,平白地便宜了那白氏!”
孟素蓉低头坐了一会儿,到底还是起身回了房。
“儿子给太太请安。”顾浩然一见她进来,连忙行礼。孟素蓉看他也黑瘦了些,就是有一肚子怒火,也不能对个孩子发,摆了摆手,僵着声音道:“起来罢。听说你也中了秀才,好事儿,日后要更认真读书才是。我那儿有一套湖笔,你拿去用,虽说取中了秀才,后头的路还长着。”
锦心忙领着顾浩然出去:“湖笔在厢房,哥儿去瞧瞧。”
房里只剩下顾运则和孟素蓉,孟素蓉起身就要走,顾运则连忙过去拉住了她,却又不知说什么好,半晌才道:“我听岳母说了赐婚的事儿……这些日子,家里都忧心着吧……”
孟素蓉听他还关切自己娘家,忍了一忍,还是流下了眼泪。顾运则有些无措地扎撒着手站了片刻,伸臂搂住了妻子肩头:“这些事儿——都委屈你了……”
孟素蓉猛地抹了一把眼泪:“说什么委屈不委屈,我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外甥女儿,我也情愿!老爷不用说这些,横竖我是不会过去的。”
顾运则叹道:“中秋总要一家团聚,你不去,两个女儿也不去,蔚哥儿也不去——”
孟素蓉冷笑道:“老太太何曾在乎过这两个孙女?蔚哥儿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不去,你们一家子过节,岂不正合了老太太的意?”
顾运则不敢说话。以前他虽知顾老太太只重孙子不重孙女,但毕竟乡下人人如此,横竖妻子持家,两个女儿短不了什么,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不愿与母亲起些无谓的纷争。只是此次之事,顾老太太做得实在过分,竟是根本没有祖母的情份,摆明车马地就要把孙女弃了换回孙子来,怎能让孟素蓉不发怒?
“那,那就罢了,我带浩哥儿回去瞧瞧,中秋那日……”
“中秋你就留在那边过罢。”孟素蓉冷冷打断他。闹到这般地步,再让她回去跟婆母扮什么妇孝姑慈,她是委实忍不下去了。
顾运则叹了口气,不再提这事儿,婉转说起了出门在外的事:“我借着测绘海岸的机会,去了一趟吕家村。”
孟素蓉果然听进去了:“那边怎样了?”
“一个村子都夷为平地。”顾运则摇头叹气,“我在县城里悄悄打听了一下,当初谢家姑娘的母亲被烧死在客栈中,客栈老板全家都迁离了,似乎是知道些什么,躲出去避祸了。我还借机去查了查吕家村全村人的户籍簿子,除却当时在村子发见的尸首之外,其余所谓‘被海匪杀掉’的人数,与陆镇带回的‘海匪头颅’人数正好相符。这些我都细细记了下来,以后,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孟素蓉默然片刻,道:“哥哥也还在搜集证据。这些事,你不妨先与父亲说一说,看父亲是什么意思。”
夫妻二人在房里说了好一会儿话,出来时孟素蓉虽仍旧不肯回那边宅子里,但神态已然温和了许多,又让顾嫣然姐妹两个来跟父亲说了半晌话,才叫人套了马车送顾运则父子去了那边宅子。
柳姨娘在屋里等得发急,才见顾怡然回来,忙道:“太太可肯回去了么?”
顾怡然摇摇头。她在孟家日子过得舒心,孟老太太并不因她是庶出的便与孟玫有什么区别,孟玫年纪又与她相仿,正好说得来,并不想出去跟顾老太太住在一起。
柳姨娘却有些急了:“太太这是怎么了,哪有跟老爷赌气到这般程度的!这中秋节都不过去,可怎么好?”
顾怡然看她一眼:“姨娘急什么,听太太的就是了。”好端端的孟家不住,住到那边小宅子里去看祖母的脸色做什么?孟老太太虽不是亲外祖母,可比顾老太太对她好多了。
柳姨娘急得跺脚:“难道太太以后也不回顾家了不成?再怎么错,那也是婆母,若是传了出去……”
顾怡然有些恼了:“祖母何曾把我和大姐姐放在眼里,若大姐姐这事儿换成了我,姨娘打算怎样?”看柳姨娘这样,也做不到孟素蓉那般护着女儿。果然庶出的女儿就是命苦,将来无论如何,她绝不给人做妾,绝不让自己的儿女也吃这样的苦头!
柳姨娘被问得哑口无言。她是怕孟素蓉当真跟顾运则翻了脸,连带得她也回不去顾家。孟素蓉有嫁妆有儿女,不怕什么,她却是什么都没有,将来要怎样?只是这话不能说给女儿听,只得支吾着道:“你小孩子家,不晓得轻重利害。若是太太不回去,这是不孝,传了出去,连带你的名声也要坏了,将来说亲事也说不到好人家……”
顾怡然敏锐地觉得柳姨娘这话只是敷衍,但也不想跟她辩驳。在孟家住的日子越久,她便越觉得与柳姨娘说不通:“姨娘就别操心这事了,我年纪还小呢。”你操心有何用?指望你,指望祖母,还不如指望太太和外祖母呢。
柳姨娘还想说话,顾怡然不耐烦听,转身走了:“我还有功课要做,姨娘先歇着,等我做完功课再来陪你。”孟玫年纪虽与她相仿,功课却远远在前,她再不努力,只会被抛得更远。
顾运则带了顾浩然回到那边的宅子,顾老太太和白姨娘早憋得要生霉,一见了儿子,都各自抱着哭起来,边哭边抱怨日子不顺心,抱怨他回来得晚。顾运则风尘仆仆的在外头折腾了好几个月,在孟家尚能得孟老夫人一番慰问,回了自己家却只有鼻涕眼泪和抱怨,不由得有几分心烦,不好说顾老太太什么,便板起脸训斥白姨娘:“浩儿中了秀才,正是高兴的事,这样哭哭啼啼的是做什么?母亲年纪大了身子弱,也禁不得这样哭,你不说劝着,自己倒先哭起来!”
白姨娘只得收了泪,拿帕子擦着脸道:“妾也是高兴得太过了……这些日子太太也不曾过来,老爷和浩哥儿的事,妾和老太太一概不知,老爷这一回来,妾是太高兴了……”
顾老太太被这么一提醒,马上想了起来:“可不是!这一晃四个月了,你媳妇连面都不露,这是做媳妇的道理?马上叫她回来给我赔罪,不然——不然就休了她!”
顾运则觉得跟母亲无话可讲,只得祭出了杀手锏:“休了她容易,可这同文馆的差事是岳父张罗的,没了这差事,儿子连每月十两的俸禄也没有,更不必说前程了。难道让儿子回乡下再去种田不成?”
顾老太太哑口无言。外头的事她半点不懂,只知道京城的东西贵得很,居大不易。可若是回乡种田……难道她费尽心力把儿子养大,好容易跟着他享福了,最后居然还要回去种田不成?
“儿子如今在京城,只能指望岳父扶持。”顾运则趁热打铁,“如今素蓉不肯回来,岳父岳母都十分不悦——就是浩儿在青文书院读书,也是岳父跟书院里的夫子有交情,否则京外学子,户籍都不在京城,学院并不愿收。”
儿子和孙子的前程都在孟家手里,顾老太太也只能偃旗息鼓,再不提让孟素蓉回来赔罪的事,只抱怨整日关在家里,日子难过。顾运则一一听完,答应过些日子带她出去走走,便将顾老太太打发了。
白姨娘见顾运则回来,心花怒放,捉着空回自己房里仔细打扮过,花枝招展地出来伺候顾老太太用饭。如今孟素蓉和柳姨娘都不在,顾运则自然就归她独占了不是?可惜一顿饭用过,顾运则拉了顾浩然跟顾老太太告退:“浩儿的功课不能停,儿子还要给他讲一章书。”父子两人去了书房睡下,白姨娘盼到半夜,也没见个人影。
八月十五那日,同文馆这样的冷灶索性只当值半日,早早地就放人回家过节。顾运则先来了孟家,送上一份节礼,陪着孟老夫人说了半晌的话,才告辞回顾家宅子。等人走了,孟老夫人叹口气,对孟素蓉道:“姑爷能做到这般,也差不多了,那总是他亲生母亲。你做媳妇的尚且不能不孝,何况他做儿子的。”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便是如此。顾老太太明晃晃地偏心孙子,不将孙女放在眼中,可因她是顾家辈份最尊之人,你奈她何?
“今儿就在家里过节,到了年下,也该回去了。”孟老夫人当然心疼女儿,更心疼女儿亲生的外孙和外孙女,但既不能把女儿留在家中一世,就只得低一低头。如今女婿这头已经低得足够了,自然该有个台阶下,不过也不能回去得太轻易,否则顾老太太便要得意了。
孟素蓉低头半晌,轻轻应了。倘若她只得顾嫣然一个,当真就敢再不回顾家,可还有顾蔚然呢,他是顾家的儿子,年纪又还小,将来尚未有个着落,总住在外祖父家算什么呢?做母亲的,没有一个是不为着儿女的。
孟瑾是十月十二进晋王府,十月初九,王孟两家送嫁妆。
因是做侧妃,虽有嫁妆也不好张扬,两家都是抬着出门便径自送往晋王府中,并不再绕路夸嫁妆,如此一来,居然是前后脚到了晋王府侧门,王家的嫁妆才进门一半,孟家的已经到了。
虽说是王府纳侧,百姓不敢随意围观,但既然是打王府附近的街道上过去,少不得途经的百姓要看一看。这不看则已,一看就看出高低来了。两家的嫁妆都是十八抬,但孟家的箱子比王家要高上一截,抬嫁妆的人脚步也沉重得多,显然箱子里头的东西比王家的更丰富。
京城的百姓也都是有些见识的,更有些闲人平日里最爱打听传说这些闲话,当即就指点了起来:“王家是尚书,孟家老太爷才是个祭酒,一样是嫁嫡长女,这嫁妆好似还不如孟家呢。”
立刻便有人炫耀自己消息灵通:“你不知道了吧?孟家这嫡长女是嫡嫡亲的,亲爹亲娘都在。王家那是后娘,俗话说了,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这话三传两传,连王尚书都听见了,赶回家把王夫人臭骂了几句:“特地跟你说,嫁妆好生置办着,连这点脸面上的事都做不成!”但嫁妆已经送出去了,还有什么办法挽回?
孟家人倒并不关心谁的嫁妆压过了谁,孟瑾三日后就要一乘粉轿抬进王府了,谁还关心王家的嫁妆什么样,多说几句话,多叮嘱几句才是正经。
一家人正围坐着说话,丫鬟拿了张帖子进来:“是二姑老爷府上的帖子,派了个管事妈妈过来的。”
孟老夫人忙叫让进来。这管事妈妈孟素蓉也认识,便是韩老夫人身边的丁妈妈。进门先给众人都行了礼,才道:“大少爷考中了举人,明年春闱也想下场试试手。正好老太爷的孝期也满了,也就回了京城来。本该先送封信回来的,我们老夫人说,没准信到了人也就到了,不如给亲家老夫人惊喜一下。”
孟老夫人听得笑起来:“你们老夫人这个脾气,总是改不了。不是要给我惊喜么?怎么又先派你来了?”
丁妈妈笑道:“本是想都安顿下来,明日让我们大爷和太太直接来给亲家老夫人请安的,这不是进城门的时候听说表姑娘今儿过嫁妆……”韩老夫人一打听是孟瑾做了侧妃,便觉得不对劲儿。依孟家人的性情,就是女儿进宫做贵妃也是不肯的,怎么会送进了晋王府呢?忍不住便先叫丁妈妈过来问问。
孟老夫人叹了口气,无精打采地摆摆手:“是皇上的旨意,不必再说了。”转而问起韩家人,“都好?你们老夫人身子可好?”
丁妈妈是积年的老妈妈,看孟家人的神色就知道不可再问下去,便也接着孟老夫人的话说起韩家的事:“老夫人身子还好,只是老太爷这一去,哭过几回,眼睛比从前不成了……大少爷中了第七名进士,明日太太就带着少爷姑娘们过来给外祖父外祖母请安。”陪着说了半天的话,这才告辞回去。
丁妈妈回到韩府,府里尚有些地方未收拾停当,孟素兰还在外头忙活,韩晋韩绮等人都围着韩老夫人说话,见丁妈妈回来,都忙问道:“怎么回事?”
丁妈妈也只能道:“亲家老夫人不愿提,只说是皇上的旨意。”
“难怪……”韩老夫人叹了口气,“我说亲家老爷是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