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皇帝目视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却答不出来,半晌才支吾道:“臣愚钝,不曾记得,乞陛下容臣查阅旧典后再回禀……”这都几十年没提这事了好么。
皇帝便转眼去看孟节:“你可知道?”
孟节便又跪下:“同文馆初建时,比照翰林院,有掌院一名,下设经史子集四大部,各有掌部两名,下又分数小种,各有学士一名,再下有编修无定员。掌院初定为正五品,掌部从五品,各部学士正六品,编修从六品。实则初任掌院为当时礼部尚书,官正三品。”
皇帝大为诧异:“几十年没提过的东西,你也记得?”
孟节伏地道:“臣既入同文馆,总该知道。”
皇帝哈哈一笑:“朕便此时随便叫个编书的来,怕是他也未必说得这般清楚。嗯,既是如此,还照旧例来罢。如今这同文馆里都有多少人哪?”
孟节道:“掌院尚在,掌部缺半数,学士缺十之三四,编修甚多,然多无从六品之职。”大家能跑的都跑了好么。
“唔——”皇帝捋须沉吟片刻,“既如此,补你二人为掌部,其余人员,日后慢慢补齐便是。这舆图,要尽快绘出来。”
方阁老的眉头跳了跳,吏部尚书道:“陛下,孟编书之前贬官,乃因进谏不实之故,还则罢了;顾编书遭贬,却是因任上出了逆伦之案,顾编书却擅改尸格以图遮掩,如此人品,陛下如今复他之品级……只怕不妥。”
“哦?”皇帝扬了扬眉毛,看向顾运则,“你居然还擅改尸格?”
“是。”顾运则也跪下了,“臣任上确有逆伦之案,但该人失手杀其母,实在是事出有因……”将案子简单讲了几句,“杀母系大不孝,但究其原因,乃为全其父之声名,且系误杀,故臣大胆改了尸格,想留他一条性命。不想为新任通判重查此案——臣有罪。”
“哦——”皇帝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既然如此,孟节补为掌部,顾运则么,暂还任编修罢。”
顾运则心里一阵失望,但抑制着自己没有表露出来,叩头道:“臣谢陛下隆恩。”
既然军粮有了着落,皇帝也就轻松了些,遣散诸位阁老,让他们自去安排后头的事,自己带着贴身内监回了宫。直进了他的寝宫,他才缓缓地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顾运则想必今日十分沮丧罢?”
内监犹豫片刻,陪笑道:“顾编修自承修改尸格,严尚书所言也是依例……”
“那案子若当真如他所说,则他也不算大过。”皇帝一面由他服侍着宽下外袍,一面淡淡地道,“倒是重审此案的通判,其心颇可疑惑……”
内监不敢接话。他刚才说的那几句话,已然是涉及前朝政事,是极大的逾越了。皇帝凝思片刻,笑了一笑:“叫人去查查罢,那案子究竟是否属实,那重审此案的通判又是何人。”
内监低声应了。方才顾运则叙述此案时,吏部尚书并未驳斥,可见十之□□是不错的了,那么——那反转此案的通判,怕是要自求多福了。
从五品的掌部得而复失,顾运则心里不是不沮丧的。一样是君前奏对,在测绘舆图中他出的力比孟节更多,最后却仍是停留在从六品的编修上,孟节却得以擢升。两相比较,他也不免烦闷。但烦闷归烦闷,调动粮草的差事还要做,且要立刻出发。
孟素蓉替他收拾着行李,沉吟着道:“虽说掌部做不成,但皇上却对你有所差遣,依我看,这便是好事。”
顾运则打起精神:“你说的是,皇上肯用我,便是机会。只是我这一走,家里又要辛苦你了。”
孟素蓉垂了垂眼睛,淡淡道:“不过是一日三餐而已,无妨。”
顾运则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什么,想伸手去握握妻子的手,半途还是缩了回来,低声道:“我去见见岳父和舅兄,这调动粮草之事非同小可,我还有些事要请教岳父。”低着头出去了。
第二日顾运则便随着户部的人出京了,顾老太太见他大冷天的往外跑,少不了又唠叨几句,却也只有白姨娘听着罢了。
家主出门,孟素蓉便关起门来过日子,只有林氏不时过来,送些朝堂上的消息。
整个正月里,为了西北之事,朝堂上争论不休。吏部尚书力主追究西北将领的罪责,将人召回京自辩,另遣他人前往西北。而兵部尚书却一口咬定:临阵换将不利于军,再换过去的人未必熟悉西北军情,万一也吃败仗,难道再换人不成?朝廷有多少将领可以一轮轮换过去?纵然将领足够,那西北军也禁得住一轮轮的吃败仗吗?
这嘴仗打了大概半个月,又有西北节度使的奏章送来了:西北军中有人在粮草被烧之后纵兵劫掠。如此一来,连兵部尚书都不好说什么了。皇帝倒是没让召回西北将领,而是采纳了方阁老的建议,派出钦差前往西北,彻查此事。
到了二月中,顾运则回来了。他是跟着军中的信使一起回来的,一进门,就直奔孟素蓉房里:“西北军打了胜仗!”
这件事,孟素蓉前几日也听林氏说了。粮草被烧之时,许大将军正率部兵马出击,粮草一断,他所率一万余人便被困在了边关最前沿,进退两难。
要说许大将军的胆量委实过人,那般艰难的情势之下,他并不困守,却放出消息,伪做败退,引羯奴来攻。他以七千人抵敌羯奴两万之众,却分出三千精兵,也绕到羯奴身后,直插敌方大营!
这一招大出羯奴意料之外,这三千精兵端了羯奴大营,也放火烧掉了羯奴的粮草。这天寒地冻的,羯奴比本朝军队更缺粮,一见大营起火,顿时乱了,被许大将军反守为攻,追了个七零八落,斩首六千余人。
“朝上不是说,先前我军粮草被烧,也折损了两三千人,且被烧的粮草比羯奴多得多,若这般算来,许大将军最多只算个功过相抵,算不得胜仗么?”
顾运则连脸都顾不上洗,端了杯茶一口气灌下去,连连摇手:“你却不知,那端掉羯奴大营的精兵不但烧了粮草,还斩了羯奴以骁勇著称的左卫将军!更要紧的是,他们生俘了羯奴可汗的亲弟弟!”
烧粮草,斩敌首级,都可以不算功劳的话,那么斩杀敌方大将,生俘贵虏,这就不能不算了。更何况,这个俘虏还是羯奴可汗的亲弟弟,羯奴的亲王!
羯奴可汗有十好几个兄弟,但与他一母同胞的只有两个,一个精于谋算,一个骁勇善战,可算是他的左膀右臂。草原上不讲究什么立嫡立长,而是能者得之。羯奴可汗能坐上今天这个位置,两个亲弟弟功劳不小,如今这个以谋略见长的弟弟被俘,就等于断了他的一条臂膀,连屁…股底下的可汗大位都有些坐不稳了,还有什么能力来袭边?
“羯奴已经溃退,据派出去的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羯奴那边自己已经有些乱了。当初争这可汗大位的时候,前任大汗的长子争位失败,若不是手下还有些兵马,早就被现任大汗杀掉了。这会儿有了这样的好机会,他正琢磨着要争权夺位呢。若是真乱了起来,羯奴也就丝毫顾不上来袭边了!”
“这倒是好事。”孟素蓉也觉得欣喜,不过看顾运则喜得已经有些手舞足蹈的意思,还是有些诧异,“老爷也不必如此……”竟好像有些忘形了,莫非是这大胜之中还有他调动粮草的功劳?孟素蓉算了算时间,觉得不太可能。许大将军击退羯奴的时候,这批粮草怕是刚刚才到四川呢。
顾运则嘿嘿笑了:“太太想不想知道,率领那三千精兵端了羯奴大营的人是谁?”
孟素蓉哪里知道:“是谁?”
“是——咱们女婿!”顾运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周家二公子,周鸿!就是他一箭射死了左卫将军,又射伤了羯奴亲王,才将其生擒的!”
“什么?”孟素蓉耳朵里嗡地一声,睁大眼睛,“是,是谁?”她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顾运则哈哈大笑:“周二公子,周鸿!咱们嫣儿的小女婿!这会儿,西北军报大概已经送到皇上面前了!”他押运粮草到边关时,听见这消息开始也有些不敢相信,要连问了几次,才相信建下如此大功的居然就是未来女婿!
“怎会是——”孟素蓉又惊又喜,“他,他才二十岁都不到……”
顾运则敛了笑容,叹了口气:“是啊,军功不易。他建下如此大功,也受了伤,我悄悄问过了,身上有两处箭伤,一处刀伤——”看见孟素蓉脸色迅速发白,连忙道,“别担心,都是皮肉之伤,于性命无碍!”
“这孩子——”孟素蓉自在城门口见了周鸿拦下惊马,便对这个未来女婿满意了,一满意,不由得就要担忧,“小小年纪,这样拼死拼活——平南侯对这个儿子也未免太狠心了些。”虽是妾生的,到底也是他的骨血,平南侯夫人不喜周鸿倒也是常理,可平南侯也这样狠心,未免就有些叫人看不过眼去。
“富贵险中求,军功自来如此,不然那封侯封王的,哪里这般轻易。”顾运则这一路上都是心情愉悦之极,在外头不敢叫人知道他就是周鸿的未来岳父,好容易憋到了家里,真是不吐不快,“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出息,将来必定前程万里!平南侯府虽是混蛋,总算咱们嫣儿有福气,误打误撞的,还是挑中了好夫婿。”
这句话提醒了孟素蓉:“明儿得去报恩寺给菩萨上香。天可怜见的,没有毁了嫣儿。也得求菩萨保佑周二公子,那刀剑无眼,保佑他逢凶化吉,长命百岁。”若是没了性命,封侯拜相的又有什么用。
“是是是。”顾运则喜不自胜地搓着手,“都去,都去,好生给菩萨上一炷香!”
顾运则在家中与孟素蓉说起捐香油钱的时候,西北军中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平南侯府。平南侯夫人正看着沈氏姐妹与周润抓子儿,乍听知云报了这话,顿时一口气只觉得上不来,赶紧把周润等人打发出去,才一把揪住了知云:“可是真的?”
“是真的……”知云窥着主子神色,讷讷道,“奴婢问了知礼,说是今日侯爷在衙门里,有人恭喜侯爷,知礼在旁边听得真真的……”
侯夫人牙咬得咯咯响:“这贱种——”西北军中苦寒,时有战事,他没死;如今西北军被烧了粮草有罪,他却建了功。自己儿子冷冰冰毫无生气地躺在地下,这小贱种却扬眉吐气,老天为何这样不公道?
知云看她面色实在吓人,连忙又道:“不过听说二少爷自己也受了好几处伤,如今正在西北养伤呢……”不管伤重不重,先拿出来让夫人消消气,不然一会儿发作起来,没准自己要挨几个嘴巴。
厢房里头,沈氏姐妹连着周润都在听壁角。周润低垂着眼睛一言不发,手指也在衣袖里攥紧了。沈碧芳却是满心的伤感——她果然没看错这位表兄,真是个有能为的,为什么跟他定亲的不是自己?倘若是自己,这会儿她怕不是要欢喜得跳起来?可恨这会儿欢喜的却是顾家的丫头!
“夫人——”外间小丫鬟有些怯怯地唤了一声,“王家太太来了,说是来恭喜二少爷建功的……”
侯夫人一口气还在胸口没下去呢,这硬生生地又被堵上一口。什么来恭喜建功的,分明是来提家产的。周鸿过继之后立刻又回了西北,并无时间来分割家产,王家已经提了一次,侯夫人只说虽是侄子,这会儿远在西北,做叔婶的也得替他照管些家业,把王家敷衍回去了。这次又来,显然是来者不善。
“请进来!”这三个字几乎是一个个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王大太太永远是走路脚步又重又快,远远的就能听见,人还未到,声音先到了:“听说外甥在西北立了大功,我这欢喜得呀,坐都坐不住,立刻就来了。” 王大太太屁股才在椅子上坐定,就笑吟吟开口直奔主题,“按说这事儿,朝廷少不了要有赏赐吧,这赏赐谁来接?再说了,有了赏赐,自家也该庆贺一番,少不得要开宴吧,这使费又该哪里出?我说表弟妹呀,鸿哥儿的那份家产,也该拿出来了吧?”
侯夫人嘴角一拗,硬挤出个笑容:“人还在西北呢,现在拿出来谁来打理?鸿儿尚未成亲,男人家在外头建功立业,哪里还有精力再来打点这些庶务?”
王大太太把手一拍:“可不是,表弟妹你倒是跟我想到一起去了!我正要说呢,鸿哥儿年纪也不小了,身边也该有个人来帮衬管家理事了。”
“顾家姑娘还小,这会儿还没过十四岁的生日。”侯夫人早有准备,淡淡地道,“顾家太太心疼女儿,总要留到及笄的。”
“我晓得呀。”王大太太眼里闪着精明的光,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