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
一榜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其中探花郎更是多取年少英俊之才,甚至前朝还有因为在三鼎甲内生得最为俊俏,原该点了状元的,也给点成了探花,为的就是令“探花郎”名符其实。
今年的殿试,探花郎更为引人注目。状元榜眼均为四十岁上下,多年的老举子,一朝中第。可探花郎却是去年才在秋闱中折桂,今年便在殿试中身登一甲,这二元及第本已是美事一桩,更不必说他今年未及弱冠,生得风流倜傥,文章亦写得花团锦簇,当真不愧探花之称。皇帝欣喜,见其名姓籍贯,问起来方知,这位姓韩名晋的探花郎,原来还是曾经的太子少傅后人,皇帝当场便予评价曰:极肖祖父。
说儿子像爹,像祖父,这简直是最高的评价了,尤其韩晋的祖父还曾经任过太子少傅,给今上做过先生,那这句话之赞誉,便又深了一层。一时之间,探花郎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状元和榜眼,尤其是三甲打马游街的时候,更是风光无限。
“奴婢听说,那天表少爷穿着大红衣裳,打扮得跟新郎官儿似的,头上还插了早开的芍药花。在街上走那么一圈儿,怀里少说也落了几十个香囊香球的……”丹青边说边掩着嘴笑。
本朝风俗,虽说严禁男女私相授受,但三鼎甲游街的时候,闺阁少女们却可以向他们中未婚之人投个香袋儿什么的。当然,这多半也都是那些市井人家的女孩儿干的,至于真正的大家闺秀,并没有这样放肆。
顾嫣然听着也笑了笑:“姨母该高兴了。”她面前摆的就是韩家送来的帖子,儿子高中探花,必然是要摆酒庆贺的。韩家自回京之后一直默默无闻,韩缜跑了几家旧交,起复之事都不曾搞定,此次儿子一举中了探花,还不得借此机会与旧交们联络一下?想必有了皇上的那句赞誉,韩家这次的贺宴,客人都是可以踏破门槛的。
丹青看少奶奶虽然在笑,眼睛里却仍旧是化不开的沉郁,自己也有些笑不出来了。表少爷的事儿本就该韩家去高兴,她这么卖力地说,不过是为了逗少奶奶一笑罢了。既然少奶奶都不笑,还讲它做什么。
“贺礼都备好了么?”顾嫣然也是强打起精神。自打周鸿走了,她每日都给自己找了不少事做,可仍旧有些没精打采的。
“少奶奶放心,都备好了。”石绿连忙应声。其实殿试的黄榜一贴出来,这里就在准备贺礼了,哪里会等到韩家的请帖到了再备呢。
“那明儿你们两个陪我过去吧。”顾嫣然把请帖推到一边,“二房三房那边怎么说?”
“三太太身子不适怕是不能去了,侯夫人倒是说三少爷要去道贺的。”周三太太前些日子感了风寒,这会儿还带着病容,着实不宜出门做客。至于侯夫人,大概是自矜身份吧,不过能让周瀚去道贺,那也就是对韩家有结交之心了。毕竟周瀚与韩晋还有北麓书院的同窗情分,结交起来更让人无可挑剔。
顾嫣然点点头:“新做的那荷叶糕,别忘记给三婶娘送一盘子去。珂轩那边,大哥儿怎么样?”周鸿在外,孩子也没人给起名字,只是大哥儿大哥儿地叫着。
“齐妈妈说大哥儿好着呢,能吃能睡的。”
顾嫣然想了想,不怎么起劲地站起来:“去看看吧。”到底她是嫡母,这洗三满月不做还有个道理,若是平日里都不去看看,就不大有道理了。
珂轩安安静静的,顾嫣然进去的时候,大哥儿还在摇篮里睡觉。出了月子的孩子,已经褪去了刚出生时红通通皱巴巴的模样,迅速地白胖起来。谢宛娘有孕时吃得好,大哥儿本来就结实,这会儿胖起来就更可爱了。顾嫣然看他攥着个肉乎乎的小拳头,像只小青蛙似的翻着肚皮呼呼大睡的模样,也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小胖脸。
谢宛娘这一个月子坐下来,真是养得血气充足,连肤色都比从前白皙了许多,一张微圆的脸上红是红白是白,精神极好。看见顾嫣然过来,便笑道:“少奶奶来看哥儿?”
“嗯,哥儿可好?”顾嫣然看见摇篮上就挂着自己送大哥儿的赤金镶玉长命锁,心里舒服了几分。
“好着呢。”谢宛娘说起儿子也是眉飞色舞的,“又能吃又能睡,哭起来声音震天响……”
她在那里滔滔不绝,顾嫣然低头看了一会儿孩子,忽然转头问旁边的齐妈妈:“峻之小时候也是这般模样?”
这一句话出来,谢宛娘的声音仿佛被刀砍了似的突然断了,齐妈妈脸上更是一副尴尬的模样,勉强笑道:“小孩子都是一个样儿,至少要到周岁才能长开,看得出像谁……”
顾嫣然就再没说话,叫过乳娘嘱咐了几句精心看顾大哥儿之类的话,便离开了珂轩。回到自己屋里,她屏退丫鬟们,独自思索起来。这些日子,她越想越觉得,谢宛娘生的这个孩子,仿佛不像是周鸿的。虽然毫无证据,可是她那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却是始终挥之不去。
等周鸿回来吧。顾嫣然抬头往西北边看了看,等周鸿回来,她一定要问一问。
韩家宴客,果然宾客盈门。
孟素兰忙着招呼夫人太太们,韩绮与韩绢就招呼各府的姑娘们。不过因着今儿来的大都是嫡出姑娘,韩绢能招呼的人便少之又少,倒是有空来跟顾嫣然说话了:“表姐瞧着瘦了些,可是担心表姐夫?自己身子可要保重,等表姐夫凯旋,若是看见表姐瘦了,可要心疼的。”
这话说得倒还是真心真意,顾嫣然也就认真点了点头:“多谢表妹了。我还好。”
韩绢笑了笑,说话又有点儿阴阳怪气了起来:“也是,表姐怎么说都是已经成亲的人了,这次听说仗并不难打,等姐夫回来,说不准还要升官呢——怎么说,也比没着落的好是不是?”
顾嫣然被她说得伤感都没了,只得道:“表妹这话说的——如今表哥中了探花,又得皇上赞誉,日后上门来求亲的多着呢。”
韩绢撇了撇嘴,叹道:“那也轮不着我呢……”这句话说得声音又轻又低,顾嫣然也只好装没听见了。
孟素兰今日真是志得意满。韩晋说来年纪已经不小,在家乡守孝的时候也颇有些人家明里暗里地提亲事,都被她压住了,就等着儿子一朝及第,身价百倍,再来谈亲事。瞧瞧,今儿这些带着女儿来的夫人们,可不都是这个意思么?
当然,韩晋如今只是新进士,循例不过授个翰林院的编修,也就是个正七品的小官,在京城里比个芝麻大不了多少。但要紧的是他得了皇上的赞誉,翰林本就是天子近臣,现在又入了皇上的眼,将来的仕途比之普通翰林,又不知强出了多少。自来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说法,以韩晋如今的年纪,自然还远说不到入阁拜相,可比起别的新进士来,却有更大的可能。今儿这些带着女儿来的夫人们,也都是看中了这点可能。
孟素兰心里想着,转眼又看了看招呼着这些女孩儿们的韩绮,嘴角不由得又泛上一丝笑意,韩绮也十五了,如今哥哥有了这样的前程,她的亲事,也就可以更上一步了。
韩绢远远看着嫡母的目光在嫡姐身上不停地打转,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垂下眼睛,遮住了自己眼里的恨意。
今日顾家人和孟家人做为亲戚,当然更是尽数到场,就连孟瑾也挺着肚子来了。她的身孕已经有近六个月,宽松的衣裳都掩不住,自然是被安排在内室。林氏和孟素蓉都对外头的应酬不甚感兴趣,更不想去抢孟素兰的风头,不约而同都在内室陪着孟瑾说话。
“铭哥儿的身子不大好,这几个月请了三四次太医,就没有哪个月是不生病的。”孟瑾说起王娴生的儿子,不由得也叹口气,“我去看过一次,不过也只看了一眼,瞧着那孩子瘦巴巴的,比满月的时候大不了多少。”
林氏颇为惊讶:“怎么会?满月那日我也瞧过了,那孩子虽然是早产,可精神也不错。再说王府里——怎么说也是王爷的长子,难道还会苛待了?”
孟瑾微微苦笑一下:“王侧妃既然不愿把孩子记在王妃名下,王妃也就让她自己抚养孩子,只是她——我瞧着好似有些疑神疑鬼的,王妃本来指派了几个丫鬟和嬷嬷过去,她却都找借口打发在外头,不让进屋子,王妃自然就不过问了。就连王爷——也并不喜欢。”
晋王跟王妃感情之好,是京城里头有名的,若不然,也不能王娴肚子里的孩子还没落地,晋王就说若是儿子便由王妃抚养了。如今王娴跟防贼似的防着晋王妃,晋王又怎会喜欢?更何况她若是自己能养好孩子还罢,偏偏一个早产的孩子,本来就难养,她又毫无经验,把孩子养得既病且瘦。这毕竟是晋王的长子,晋王看着儿子三天两头的病,心里会高兴才怪呢。
顾嫣然在旁边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心神却又飞远了,想到这会儿西北也该渐渐暖和些了罢?当初给周鸿带了几件春装,也不知够不够穿;二月里那样冷,但愿他不曾被冻着;关于谢姨娘产子的信已经送了过去,也不知收到没有……正在胡思乱想,忽然锦心从外头进来,面色惶然,一见顾嫣然在屋里,又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只冲着孟素蓉使眼色,想把孟素蓉叫出去。
偏偏顾嫣然抬眼就看见了,见锦心的神色,还当是顾运则在外院出了什么事,立刻道:“是怎么了?”
这下锦心想将孟素蓉叫出去再说话都不成,想想这事儿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到顾嫣然耳朵里,这会儿瞒着也没多大意义,只得低声道:“刚才老爷叫人送信过来,说,西北那边,西北那边有消息过来,说——”
顾嫣然耳朵里嗡地一声,呼地站了起来:“说什么!”倘若是与周鸿无关的消息,锦心怎么会一脸着慌地进来?
锦心低了头:“说姑爷带着五千人马失踪了……”她含泪看了一眼顾嫣然煞白的脸色,又狠心补了一句,“如今——朝廷怀疑姑爷投敌了。”
“嫣然——”孟素蓉一把抓住女儿的手,“你别着急,这事儿还没定……”她想站起来扶一把女儿,可是觉得自己的腿都是软的。失踪已经是极糟糕的事了,如今又加上一个投敌!失踪甚至阵亡,女儿只是守寡,未必就没有改嫁的机会;可说到投敌,只怕朝廷追究起来,连女儿也会变成罪眷!
不过,孟素蓉过了片刻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扶着女儿,而是女儿扶着自己。顾嫣然的脸色虽是煞白,神情却是没有一丝惊慌,说出的话像石头似的:“峻之绝不会投敌!娘,我要回府去看看,还要派人去许将军府上递个帖子,我要见许将军!”其实她最想见皇帝,可惜皇帝不是她随便就能见到的。
“娘送你回去。”孟素蓉声音都发着颤,死命掐着自己手心,逼着自己站了起来。女儿都这么镇定,她这个当娘的怎么可以先乱起来?
西北军先锋官失踪并疑似投敌的消息送回京城,立刻闹得半个京城都像炸了锅似的,简直没有一家子关起门来不谈几句的。
京城里热闹,宫里自然也差不多。
“这些日子,听说后宫也挺热闹?”皇帝仍旧倚着案几坐着,只是声音冷飕飕的。
他的贴身内监额头微微有些冒汗,但也只能说实话:“是,后宫也有几位娘娘谈及此事……”
“后宫不得干政,她们不知道?”
内监额上的汗冒得更急了,半晌才道:“听说是先从周昭容处传出来的……”
皇帝嗤地笑了一声:“避重就轻。”
一句话说得贴身内监扑通一声跪下了:“奴婢不敢欺瞒皇上,确是周昭容先传了这话……”但是谁不知道,周昭容是德妃提拔起来的?所以,许大将军举荐的人投敌,这样的闲话周昭容不传,谁来传?
“传旨。周昭容妄议前朝,贬为美人,迁到桃玉阁去。还有这些日子跟着议论的,统统罚三个月月例。”
从九嫔之位贬到美人,还要迁到桃玉阁那等偏僻的地方去,这周昭容就等于废了。内监连声答应,忙去传旨了。
批红内监一直默然无声地站在角落里,这会儿看人走了,才稍稍上前一步,知道皇帝是该轮到问他了。果然皇帝开口就是:“怎么办的?”
这话语焉不详,好在批红内监很是明白,立刻答道:“抄了周家的来往书信。”说通敌也是要有证据的,如今周鸿是失踪,只能怀疑投敌,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周抄一抄,若是能抄出什么与羯奴的来往书信来,那就证据确凿了不是?
皇帝轻轻地冷笑了一声:“抄出来了?”
“尚未抄出……”批红内监关于这事儿是仔细问过的,这会皇帝问起来,他也能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