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记·晏然传 作者:荔箫(晋江vip2013.10.15正文完结,宫斗)
推基友的文~~~戳图可看!
文案
无宠、废黜、赐死,这是她的上一世。
直至鸩酒入口,方如梦初醒。
在这九重宫阙里,充满了冤魂和鲜血,
更充满了权利和诱惑。
该争的、不该争的,争得起的,争不起的,
这一世她已清楚明白。
前路注定遍布荆棘刀剑,
而那枚已不属于她的凤印,
她是否还可重新执掌?
正文 016。争论
他话音未落,殿中一阵朗笑想起,听起来无限畅快。听得众嫔妃都一阵好奇,转头看去,见一男子持杯而笑,看服饰该是个武将,他向左相道:“左相大人此言迂腐。母凭子贵也好,子凭母贵也罢,我大燕朝立储素来以贤为上,连嫡、长都可往后靠一靠。晏才人若真有皇子,且当真贤德,承继大统有何不可?”
左相位高权重,大概鲜少被人这般不留情面地当众反驳,极是气恼地斥道:“社稷大事,你个武夫懂什么!曾在奴籍之人所生之子岂能立储!”
这话一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在场将士都不干了,几个性子急地当下便拍案而起要同左相理论。反倒那人犹是淡定自若地从容道:“正因是社稷大事,才不可迂腐行事。左相大人也知她是‘曾在奴籍’,如今既不在了,还有什么干系?再者,晏家获罪之时她已七岁,若照左相大人这般说辞,末将是否照样可说‘她曾不在奴籍’?”
这人正理歪理一并说出,惹得众人一阵哄笑。宏晅颜色稍霁,道:“征西将军所言甚是。本朝立储,以贤为本,左相不必执著这些。”
被这般当众议论家世出身我自是心中不愿,宫宴之上又不便表露,当下只得默然向帝后一福,回去落座。隔着一道珠帘,犹觉得左相尖刻的目光直射向我,森意分明:“陛下素守礼法,忽而宠幸奴籍之女又许此高位,可见此女绝非善类!”
我唇畔一扬,冷笑终于涌了出来,语声寒冷不已:“呵,我非善类?敢问左相大人究竟何为善!若说良家人子为善,奴籍为恶,那么适才陛下与征西将军也说了,我并非生来便在奴籍。难不成在左相大人眼里,我七岁落入奴籍那一日,便一朝之间由善变恶?恕晏然曾在奴籍八年,不能理解左相大人深意。”
“才人!”皇后低喝一声隐有责意,我只作未觉,仍是冷然盯着左相。纵使当年之事我并不明其中细则,却也知道我晏家突然落罪姜家逃不了干系,这位左相首当其冲。
气氛冷肃须臾,宏晅一动,冠前十二旒相碰轻响,言语不耐中带着恼意:“大军凯旋,皇子降生,皆是好事,大贺的日子不必争论这些。”他扫我一眼,语中平添威严,“不过今日左相既已提起此事,朕便把话放在这。立储立贤,不论生母出身。此事仅今日争论一次足矣,朕日后不想再听到这样的争辩。”
庄聆明艳一笑,微低着头抚弄着袖口花纹,语声轻缓而清晰:“陛下继位不过三载,正值英年,左相大人如此着急立储之事,倒不知是何居心。再者,当年晏才人家里缘何落得罪,左相大人比谁都清楚。本宫奉劝大人一句,凡事莫要做得太绝,人在做天在看。”
“婕妤这话本宫就不明白了。”韵淑仪姜氏轻笑一声,一双明眸目不转睛地看着庄聆,“晏才人家自是因为谋逆落罪,先帝亲自下的旨,在座诸位都清楚得很。怎么本宫听婕妤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倒像是先帝冤枉了晏家?”
十二旒之后,帝王的面色愈显阴沉,坐于皇后身侧的琳妃素手抚一抚头上珠翠,莞然而笑:“陛下,阿母今儿个进宫看望臣妾,还在月薇宫等着。现下时候也不早了,陛下可否准臣妾先行告退?”
宏晅浅一点头:“去吧,转告姑母,朕明日去向她问安。”
“诺。”琳妃遂起身端正一福,“臣妾告退。”
行出两步,她又停住脚步,回过身向帝后道:“前些日子阿母说起想见晏才人,碰巧方才争成那般,晏才人大抵也没什么心思参宴了,臣妾可否带晏才人一道告退去见阿母?”
宏晅睇我一眼,点头准了:“去吧。”
我也起身行礼告退,随在琳妃身后下了那九级台阶。经过征西将军席前,向他颌了颌首以谢他方才出言为我解围。便见他虽是跪坐着,右手持着酒杯支在案上,慵懒随意却是英气不减,也显现一笑向我一颌首,又兀自喝酒。
与琳妃一道走出辉晟殿,她停住脚步,抬头望着深蓝天幕上的点点璀璨,嘴角笑意迷离:“当初你避宠那么久,后来忽然再度承宠,果然是为了晏家。”
我一怔。先前我与琳妃的交集仅限于昏定晨省时的问安而已,忽被问及此事,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她回过头凝神看着我,颇有深意道:“本宫知道你是晏家嫡长女,为家族争上一争也在情理之中。本宫只想告诉你,不论你为何而争,想要再后宫安身立命,就不一要依附于赵家,亦不可依附于萧家。”她语中一停,沉沉续道,“如今鼎立大燕的三大世家,你哪个也碰不得。”
我沉默。世家更迭,只在朝夕。先帝之时,大燕朝鼎立的三大世家还是姜、甄、雪三族,然不过廿载而已,甄家覆灭,雪家隐世,姜家虽犹屹立,却也岌岌可危。
我心知琳妃所言是对的,更觉无可奈何。晏家的种种劫难,说到底是夹在三大世家之间而致。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使晏家重新立足,势必离不开这姜、赵、萧三家。
“娘娘为何告诉臣妾这些?”
“因为你是陛下的心头之好,陛下不会想看到你在世家斗争中挣扎。陛下不想,我就不愿。”她说得诚恳,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触了一下,陛下的心头之好?
倒不如说是新欢罢了。
她深一看我的神情,笑言:“本宫要回去了,才人回静月轩歇着便是。”意指我不必随她去拜见肃悦大长公主了。
“恭送娘娘。”我双手相叠福身恭送,待她离开后,婉然上前问道:“姐姐,回宫吧。”
我心中略有躁意,沉静短叹:“不了,陪我随处走走。”
天色早已全黑,加之阴天难见月色,黑到几乎看不出什么景致,唯有在宫灯掠过时才能知道周遭有些什么。我缓步走着,黑暗中心底惧意滋生。这般看不到远处的境地,大概也就是我今后的日子。我不知道我这一路走下去究竟会落得个什么下场,也不知是否真的能救得了晏家。或者,就如琳妃告诫的,我不该触碰世家斗争,一旦碰了也许就是骨肉消弭。
可我心下同样明白,就算这条路走下去不知是何下场,我也只能走下去;就算不知这样一搏能否救晏家,也只有奋力一搏。
御花园的凉亭,天明时在百花簇拥下既是个极好的赏花之处,也自成一景,然在这样的黑暗之中也是什么都看不出。亭中长置案几,供嫔妃赏花小坐,我进去静默而坐,试图在这样的黑暗和初夏时节的微风中想明白些什么。婉然素来知道我的心思,一言不发地带着其他宫人守在亭外。
借圣宠上位以护晏家,我浑身忽然生了一阵寒意。从小到大,我虽然一直在他身边,一直知道他是能护我周全的人,也从来没有对他生过这般利用的心思,几乎不掺旁杂仅余利用的心思。
“你是陛下的心头之好”。我并不知琳妃为何会有此言,但我情愿这只是琳妃自己的看法,情愿我对他来说只是个新欢,或者是个有点情谊积淀的新欢。若不然,如此单纯的利用会让我心生愧意。
长长的一声叹气,罢了,有些事情没有必要想得太清楚。我只需知道我想要什么,凭借什么能得到即可。
我想护晏家,凭借圣宠和与姜家抗衡的另一族势力,赵家。
知道这些,足矣。
“姐姐……”婉然忽然轻唤了一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向亭外看去,不远处有宫人提着宫灯正朝这边走,几个宫人之中,那一袭玄色裳服格外明眼。
微微一怔,走出亭外福身施礼:“陛下万安。”
“可。”他虚扶了我一把,荧荧灯火衬出他的笑意,“怎么在这儿坐着?”
“宴中喝了些酒头有些懵,随意散散步。”我和顺垂首回道。他一点头,执起我的手进了凉亭。宦官将宫灯挂起,照得亭中通明,淡黄的灯火带着暖意。
我们在案前对坐,安静了一阵,他缓缓道:“左相的话,你别计较。”
我笑得牵强:“左相大人说的也是事实,臣妾没的计较。”怡然端了茶上来,又欠身退下。我揭开茶盏,为他放在面前,又道,“臣妾毕竟在奴籍多年,又是因为那样的罪……如今得此位份已是万幸,何敢再争其他的。”
他笑叹一声:“晏然……”摇着头端起茶盏浅饮一口,道,“相识多年,你何必在朕面前装这些?你许是确实无心争其他的,但方才宴席上那些话,你若说你心中不在意,朕不信。”
我颌首抿着笑:“臣妾不知陛下为何这样讲。臣妾在奴籍八年,若是一直在意旁人如何说道,逼也要把自己逼死了。”
他又摇头,端详着我:“还不承认,分明是个心比天高的。”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求评求调戏啦啦啦啦~~收藏给力点吧我想加更啊啊啊啊【浴火焚神ing】
推基友的文~~~
文案
无宠、废黜、赐死,这是她的上一世。
直至鸩酒入口,方如梦初醒。
在这九重宫阙里,充满了冤魂和鲜血,
更充满了权利和诱惑。
该争的、不该争的,争得起的,争不起的,
这一世她已清楚明白。
前路注定遍布荆棘刀剑,
而那枚已不属于她的凤印,
她是否还可重新执掌?
正文 017。安宁
我清浅的笑意从面上一瞬划过,带着几许凄凉:“就算是原本心比天高,过了这么多年,也该承认自己命比纸薄。看清了这些,也就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去计较旁人眼光了。”
我始终低垂着眼帘,就觉得亭中有那么一恍间极是寂静,好像连宫人都屏了息。抬眼见他笑意全无,看着我面无表情,遂颌了颌首:“臣妾失言。”
“命比纸薄。”他品着这四个字,轻嘲一笑,“原来这么多年,你一直觉得朕护不了你。”
我无言,他又道:“郑褚,去知会内务府一声,不必再拟封号了。”
我心底一颤,看来方才那句话是没把握好分寸,惹恼了他。君心难测,既然是失了算,他的旨意已下,再谢罪也没什么用。再则,也不过是不赐封号而已,没什么大碍。
郑褚再旁默然应下,躬身要退去,他却又道:“晏才人以‘宁’字为号。”
我疑惑抬头看他,一时不明其意。隔着案几,他凝视着我,面容谨肃,眉宇间犹带些许温和,沉然诚恳道:“朕以大燕帝王之名,许卿一世安宁。”
我愕住,仿若被重物在心上狠狠一击。随侍多年,我知他不是会轻许诺言之人。后宫虽有宠妃,他却分寸分明,不准嫔妃僭越半分。一众嫔妃心下皆是清楚,无论得宠到何等地步,与他始终是有君臣之别。如今这句承诺,他说得如此郑重,绝不是仅为哄我开心。
“陛下……”我只觉一颗心越跳越慌,下意识想着该拒绝这个封号才好,又想不到任何理由拒绝。他伸手抚上我的脸颊,掌心带着分明的暖意,“君无戏言,朕起誓护你安宁,你日后,可安心了?”
心中情绪难言,口中只能道一句:“谢陛下。”
他一笑:“初夏夜犹寒,回去吧。”
他揽着我往锦淑宫行去,偶有宫人经过,皆退至一旁跪行大礼。他不做声,我亦很是安静,只感受着他为我带来的温暖与心安。心中哀叹,如不是他在我即将嫁人前这样要了我,我对他,大概也不会是这样的心思……
他以帝王之名许我一世安宁,只是我要做的事,已注定了我的日子不可能安宁。
那一夜我在心绪的千回百转中几乎未眠,又恐扰了他,便静静地维持着一个姿势躺在他身边。面前这张睡容突然让我觉得有些陌生,端详了良久,觉得是没有平日的那般威严所致。这样的他看上去,就像是书中所讲的谦谦君子,也该是少女心中的如意郎君。
他就这样躺在我面前,我却不能把他当做夫君。他是帝王,大燕的九五之尊,手握着生杀大权,当然也包括我的性命。这样一个人,我不可能像侍奉夫君那般与他相处,必定要一言一行都极尽小心。
伴君如伴虎,我以为做御前尚仪那些日子已经足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