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记·晏然传 作者:荔箫(晋江vip2013.10.15正文完结,宫斗)
琳仪夫人缓点了点头,幽幽又道:“她是必然容不下你这孩子的。从前娆谨淑媛她是去母留子,于你,只怕是母子皆不留。”
“臣妾知道。”我浅一欠身,“只不过,如今臣妾也不是她能随意除之的了。”
琳仪夫人有一丝欣笑,思忖了片刻,继道:“本宫还是觉得,她敢撕破脸捅出这样的事来,必不仅是乱了阵脚那么简单。若她在长宁宫连物证都备好了,陛下暗查下去,定然于你无益。”
我心中微微一紧。其实自昨日始,我也有这样的猜测。但那不是我能改变你的事情,她如在长宁宫布下物证,我断没本事去毁掉。凝神思索片刻,我清浅笑道:“那就让臣妾也赌一场吧。”
琳仪夫人一怔:“你赌什么?”
“赌陛下信臣妾足够多,不会去暗查。”我抬眸,眉眼带笑地看向她,“且是……如若帝太后暗查出了什么,陛下也不会去信。”
“帝太后现在即便查出了什么,也是不会说的。”她微微一笑,胳膊支在扶手上,抚弄着袖口的绣纹道,“皇裔为重,帝太后素来是这样的心思。何况她现在身体本就不好了,大概更把你肚子里的孩子看得比她的命更重……至于日后,等你生下孩子,这样‘久远’的罪名可未必还动得了你。”
我沉静一哂:“那臣妾就借夫人吉言了。”
“昭训万事小心。”她笑而颌首道,“本宫便不留昭训了。母亲早差人知会了阿容进宫,昭训回宫去等她便是。”
我起身垂首一福:“诺。”
。
回到晳妍宫不多时,芷容便到了。两名宦官随在她身后,手中的托盘里放得满满的,全是装在瓷瓶里的创伤药。即便是再担心红药的伤势,我见状也不由得笑了:“大长公主这是干什么……莫不是将各处寻来的好药全拿来了?这个样子,红药怎么敢用。”
“长姐让她放心用就是了。”芷容一握我的手,轻言道,“大长公主赐了一部分,余下的要多亏兄长。他当了那么多年游侠,总有些江湖上的奇药,都寻来了给长姐。”
“这也太兴师动众了。”我歉然笑道,“宫里也不乏好药的,你们何必……”
“还不是怕长姐太忧心?”芷容嗔笑说,“兄长说了,长姐在宫里不易,如今好不容易过得顺了,不能再添烦心事。”
我心下感动,微微一笑,低眉道:“代我多谢兄长。”
“都是一家人,长姐说什么谢?”她宽慰一笑,又说,“我来时听云溪说了,昨晚长姐那般劳累还去看了红药,又费了许多神。今日长姐便歇一歇吧,一会儿我代长姐看看她去,她会知道是长姐关心。”
我颌了颌首,笑道:“也好。”
阿眉走进殿里,眼睛一亮:“姨母!”
“阿眉。”芷容登时笑起来,蹲□道,“来,姨母抱。”
“阿容!”我一唤她,嗔怪道,“还没轻没重,你也有着孕呢。”
芷容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讪笑说:“我自己什么感觉也没有,多亏总有人提醒着……若不然,一高兴便要忘了自己还有着孕。”
“就该让凌合郡王日日看着你!” 我笑睨着她,“长姐一会儿求陛下去,替凌合郡王告个假不参早朝了。”
“长姐可别……”她迅速摇头,急道,“晋渊君已是看得很紧了,还美其名曰陛下也是这么看着长姐的……也就他上朝那点时间我能自在点,长姐可别帮着他。”
我闻言眉头微挑,又笑道:“好啊……陛下竟还告诉他怎么看着我了?目下我觉得最丢人的事就是这个。非得跟陛下说说,早点打发你们回封地去,若不然简直留了一辈子的笑柄。”
“母妃……”阿眉一叫,站到我们两人中间仰头道,“阿眉要去找大姐姐和二哥。”
“阿眉,你这叫说曹操曹操到!”元沂笑着走进来,向我一揖,“母妃大安。”
“二哥哥!”阿眉笑吟吟地甜甜一唤,一思索却是问他,“什么是曹操?”
“曹操就是……”元沂想了一想,“说了你也听不懂……”
阿眉亲昵地过去拉他的手:“二哥哥陪我去找大姐姐!”
正说着,芷寒跟了进来,向梨娘道:“你带皇次子和帝姬去吧,本宫有话和长姐说。”
梨娘福了福身,带着元沂和阿眉一并离开。旁的宫人见状会意,也皆无声地一行礼,退出殿外。
芷寒重重的一声叹息,向我们道:“正好阿容也在,我们坐下说。”
各自落座,芷寒蹙眉道:“长姐,方才陛下召了我去,让我多来陪一陪长姐……我在路上遇到了静妃,正带着皇三子去见陛下。”
芷容面色一黯,不悦道:“静妃没完了么?我听大长公主说,今日连帝太后都没给她好脸色看,她竟还不死心?”
“阿容。”芷寒喟叹道,“她若会死心,长姐早就没了这么多麻烦。我只觉她有皇三子傍着身,陛下就算厌了她,也还要顾着皇三子,她总也倒不了。”她说着,搁在案上的手攥了拳,狠然又道,“若不然……长姐想想法子,让陛下把皇三子交给旁人带,反正皇三子也不是她亲生的。”
“你说得轻巧。”我缓然摇头,“皇长子的事争了多久了,不也没个论断?如今又添一个,除了让陛下心烦以外没别的用处。”
“就这么由着她挑衅也不是个法子。这次没成,焉知下次又有什么幺蛾子?”芷寒颓然道,“我来的路上甚至想着,若不然想法子除掉皇三子算了……可又觉得稚子无辜。”
“是啊……稚子无辜。”我悠长一叹,“再说陛下喜爱这几个孩子。你瞧上次阿眉和元沂出事,陛下气成什么样子?赐死了任氏不说,连她亲近的宫人也发落了大半。对皇三子动手,一旦失了算,都是一死。”
“长姐说的是。”芷容应道,“出了什么事,也不能对小孩子动手。反正陛下现在也不信她,长姐多加小心就是,切不要动那些歪心思。”
芷寒点点头。思量了须臾,迟疑着说:“有句话……我一直想问长姐。”
我道:“你说。”
“长姐当真觉得红药可信么?”她轻叹道,“到底是在荷莳宫待了两年的人。那位又是那样深的心思,焉知这些事不是做戏给长姐看?若她真是静妃有意搁在长姐这儿的一个眼线,长姐要吃的亏可就多了。”
我心下一凛。沉吟了片刻,摇头道:“不会,我信她。昨晚静妃对她是下了狠手的,若是自己人,即便是要做戏,这也太毒了些。”
芷寒思索着点头,又担忧道:“可长姐还是小心着些。就算为了这点怀疑不至于杀她,依我看……还是发落去别处为好。如此留在身边,搞不好就是个隐患。”
“不必。”我断然道,“我已说好了来年放她出宫,此时发落去别处免不得又要耽搁了。再说,她若不是静妃的人,离了晳妍宫,静妃定然要她的命。让她留下就是了,你的担心也对,我日后说话避着她些,那些事她打听不到也不能强来问我。”
如此,芷寒才放了心,颌首叹道:“长姐万事谨慎。”
。
因看我上心,宏晅来时也不免问上几句红药的伤势。我凄然叹息,诚然道:“老实说,臣妾从入宫作宫女至今,还没见过什么人被伤成这个样子。”言罢紧咬了下唇,不觉间泪盈于睫,“太狠了……她也是跟了臣妾这么多年的人……”
220
他轻有一叹;有些疲乏地说:“朕没想到竟是静妃会找你的麻烦。”
“臣妾也没想到。”我抬头望着她;泪眼迷蒙道,“这么多年,臣妾只觉聆姐姐待臣妾最好……没想到连她也会容不得臣妾。”顿了一顿;我垂首静默道;“也许陛下确实不该专宠臣妾一人。”
“晏然……”他凝起的笑意带着些许苦涩;“这事朕自会处理好。纵使看在母后的面子上发落不得静妃,也断不会再容她胡来。你莫要多想;好生歇着。”
我点点头,哽咽不语。
外面一阵脚步声嘈杂;少顷,璃蕊疾步闯进了殿。见宏晅也再猛然一怔;蓦地跪□去,惊慌失措道:“娘娘……红药姐姐出事了……”
我大惊,忙问她出了什么事。璃蕊忍泪禀说:“这几天都高烧不退,方才奴婢煎好了药送进去,喂她喝了两口,然后……她说太烫了一会儿再喝,奴婢便先搁下了。可过不多时,她就……就抽搐起来,接着就昏迷不醒了……”听她惶恐不已地说完,我提步就要去看红药。
宏晅伸手一拉我,沉然道:“太医正看着,你静等就好,去了反是添乱。”便不由分说地按着我坐下,倒了谁推给我,宽慰道,“安心。”
我拗不过地一声长叹,犹是向璃蕊道:“让太医看完立刻来回本宫一声。”
璃蕊叩首退了下去。我只觉坐卧不安,执起茶盏强作镇定地吹了一吹热气,却是毫无心思去喝,又重重放下;呆坐一会儿,复又拿起茶盏,再度放下……
如此周而复始几次,宏晅看不下去了。从我手里把茶盏接了过去,哑笑道:“再来几次恐怕就要磕碎了。”
“陛下……”不同于刚才对他所言尚有几分做戏意味、心底盘算着让他更加厌恶静妃,现在委实是满心的担忧了。越想越觉不安,几乎要逼得自己哭出来 ,也不知为什么,竟是问他,“红药不会有事……对么?”
“是,她不会有事。”他答得坚定。我却知他是安慰我,仍是安不下心来。他看了我一会儿,忍不住地一声笑,“这样好心,她若再有事,当真是对不住你。”他说着,伸手环住我,劝道,“你不是素来相信因果报应的么?红药她又没干什么坏事,报应轮不到她头上。”
可因果报应如果时时应验,红药根本不该受这样的罪。
。
过了许久,林晋终于进来到:“陛下、娘娘,太医院徐太医和医女求见。”
见他神色平静,该是红药没什么大事。我微松了口气:“请他们进来。”
二人见过礼后,徐太医思量了片刻,才缓缓道:“禀昭训娘娘,红药姑娘已无大碍了。只是……对于其昏厥原因……”
我挑了挑眉:“什么原因?”
他一揖,方沉然又道:“砒霜中毒。”
“你说什么?”我陡然惊住,他续说:“确是砒霜中毒。臣已验过了,毒就下在红药姑娘的汤药中,足以致死。所幸红药姑娘服用不多,才能救回一命。”
我心中一冷,滞了片刻怒然道:“林晋,去查那药是谁煎的、什么人经过手!”
林晋还未来得及应,璃蕊惶然跪道:“娘娘……药是奴婢亲手煎的……奴婢断不敢害红药姐姐!”
我沉思着,林晋斟酌着道:“臣先去查查别人碰过了没有。”
“林晋。”我刚欲点头,宏晅却喝住了他,“此事就此终了,不必再查亦不可宣扬。如有外人问起,便说是高烧不退以致晕厥。你退下吧。”
“陛下?”我一阵错愕,迷惑不解地望着他,他默了须臾,简短道:“只怕是有人要逼朕疑你。”
我惊得身子一震。
是了……不管这人是谁,她害红药干什么?就算静妃毫无容人之量,要除一个宫女,也绝犯不着如此背地里下毒。但如红药就这么被毒死了……杀人灭口,我恐怕是头一个逃不过干系的。任谁都会觉得,是因红药向静妃供出了我对帝太后下药的是,才会招来如此杀身之祸。
他抬眼瞧了一瞧面前静候的太医和医女,又道:“都退下吧。那宫女你们仔细医治着,别让昭训心烦。”
二人应了句“诺”,躬身退去。
。
他又沉默了一会儿,站起身伸手向我,衔笑道:“心神不宁的样子。走,朕陪你看看去。”
从我所住的萱兰殿到宫人们的住处有一段并不算短的距离,他的手环在我的肩上慢慢走着,始终顾及着我的速度,却又始终一言不发。
深秋渐凉的风不住地吹着,将树上的枯叶刮下来,偶尔踩过去,一声脆响。
我轻缓的一声叹。
“怎么了?”他偏头看向我。我摇一摇头,浅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树欲静而风不止。自永昭三年受封宫嫔以来,臣妾的心从没有像这几个月这么静过,却到底还是免不了事。”
他一时无话,少顷,一声哑笑。
这次轮到我问他:“怎么了?”
他苦笑说:“朕记得你从前怕那长阶;在辉晟殿、广盛殿往上走的时候从来不敢往下看。有一次朕陪着你上去,告诉你说朕不会让你摔了,宫中之事也一样。”他看着我,神色歉然而无奈,“却是到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