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记·晏然传 作者:荔箫(晋江vip2013.10.15正文完结,宫斗)
报的时候总会报的。”
我胸口几经起伏,最终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你当我是恨皇太后么?若真是她,我还真的只能忍下。可真正想要我命的那人,并不配我如此。”
婉然听了一愣:“娘娘何意?”
林晋在旁了然地一欠身:“是了,虽是皇太后下旨送娘娘去宫正司、指使宫人赐死娘娘,可这事的始作俑者却不是皇太后。娘娘清醒,未恨错了人。”
“青云是尹氏安排到御前的人、尹氏是皇太后的人,你和怡然就都怪上了皇太后。可莫要忘了,这事归根结底是谁挑起来的。”我面浮冷笑地长舒口气,“能收买皇太后的人,萧雨盈真是好大的本事!”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直呼高位嫔妃的姓名,婉然林晋皆噤了声,静默着不敢开口。我微一蹙眉挥了挥手:“都退下吧,我要歇一歇。”
心知自己现在动不了瑶妃,但我却可以逐次砍去她的左膀右臂。纪庶人已除,余下的宫嫔中虽仍有不少对瑶妃巴结有加,真正说得上得宠的也不过是馨贵嫔和睦才人。
总要让她先尝到些苦头才好,没那些闲心思精打细算了。
清明,我定要让她知道我并非她刀俎上的鱼肉。她可以仗着长宠不衰时时挑衅,可以仗着位居从一品擅动私刑罚跪,我都忍得了。却并非要连性命之忧也假作不理。
萧雨盈,你既要行这一步,倒不妨看看谁先被“风光大葬”。
月底,大军回朝。征西将军率部大败靳倾左贤王部,弭平叛乱,靳倾重归和平。同日,宏晅下旨封晋征西将军为骠骑将军;又过两日,依靳倾汗王的意,朵颀公主嫁与骠骑将军为妻,将军赐封冠军侯。
这位骠骑将军的风头,一时间是没有别的武官比得了了,哪怕是姜家人。大概再起战事的时候,虎符也就要有新的去处了。
听说他们的婚事定在四月底,此前,朵颀公主会在上巳节时行及笄礼。及笄礼多在十五六岁时行此礼,亦有拖到二十再行的,另有一法子为“笄而婚之”,便是在婚前行礼。可不管何时行此礼,这说到底是汉族女子的成年之礼,从未听说过靳倾公主受及笄礼,我不觉笑道:“有意思,好端端的靳倾公主,怎的也想起来行及笄礼?”
庄聆低着头认真地剥着她手里的一枚橘子,笑着道:“有什么不可的?我看挺好,到底是要嫁来大燕过一辈子,有意地学一学汉人的礼数是她识趣。”
我一时沉默了,俄而缓缓道:“就是因为如此,我愈发觉得她根本不该嫁来大燕,好好的在靳倾做她的公主多好。”
庄聆瞥我一眼,剥下半个橘子直直塞入我嘴里:“说什么痴话?陛下下的旨意,哪还能有改的?再说,先前也是她自己说过谁助汗王弭平叛乱,她就嫁给谁,你又何必在这为她不平?”
“我说一句姐姐堵我十句。”我品着那橘子凉凉的甜汁,解释道,“也不是什么为她不平,只是为她不值罢了。”
庄聆笑而摇头,不再和我争论。送了一片橘子到自己口中,闲闲问说:“你宫里那两位,还安分么?”
“如今一个只比我低一级,另一个低半品,有什么安不安份的?”我接过宫娥递来的帕子拭着手道,“瑶妃娘娘得圣心,时常召睦才人去,我这个容华故然是一宫主位也不能拦着。”我羽睫一抬,“召她去的时候,大概多半是陛下在的时候。”
庄聆神色微凝,睇着我问:“你当真这样不管不顾?这睦才人可真不是什么省心的,听闻簌渊宫从前就有人栽在她手里,你万事当心。”
“姐姐说得是冯氏?”我微微一笑,“我见过她了,所以姐姐也不用为我担心,可能危及我的人,会有人替我收拾了。”
庄聆再现了笑意,淡泊而悲凉:“到底是变聪明了。”
我抿唇一笑,毫无所谓地接口道:“也变狠了。”。
我与朵颀公主和骠骑将军都尚算有一面之缘,二人成婚,我吩咐婉然亲自挑一份贺礼送去,当晚宏晅来时却打趣道:“真够大方,那样一份厚礼。”
我歪着头眨一眨眼问他:“陛下怎么知道?”
“朕当时在将军府。”他随手脱去大氅交给宫人,又道,“朵颀公主想见你,你见不见?”
我耸一耸肩头:“有什么可不见的?让她来就是了。”
“她来不了,你若是见,就得明日去辉晟殿侧殿一趟。”
那里已不是后宫了,宫中女眷平日里不得擅离后宫,除去宫宴时也不会去那里,我闻言疑惑问道:“为什么?”
“因为……”宏晅的神色变得哭笑不得,“因为她现在半步也不肯离开骠骑将军,要见你也定要和她的未婚夫一起,和朕争了好一阵子。”
我扯了扯嘴角,道:“可这不合规矩,毕竟……关于臣妾的风言风语,已不少了。”
他面上陡然冷肃几分,隐现凛意,对我的话却愈发和缓:“你去见你的就是,谁若再敢非议些什么,直接禀来成舒殿。”
我喃喃应了一声,仍是踌躇着满是担忧。他揽过我的腰,在我额上一吻,温言道:“你想做的事情就尽管去做,只要无伤大雅,也不用去理会那些繁缛礼数。他们二人是未婚的夫妻,一道见一面罢了,没什么不妥。”
我倚在他宽阔的胸膛上点一点头:“臣妾也知道,不管怎么说总还隔着一道帘子,不该传出什么话来。可六宫的传言,素来是比刀子还要尖,说不准哪一句就能要人性命。”
他含歉而笑,手轻抚着我顺在背后的秀发,无奈道:“一不留神就委屈了你。不过朕已经吩咐下去了,日后长乐宫要传你去,须先禀成舒殿。”
我犹靠在他怀中,微微抬起头,忧心道:“陛下如此,皇太后岂不更恨臣妾?”
他低头瞧着我,短短一叹:“也没别的办法,她已经容不下你了,再做表面的功夫没用,明着护你才更安全。”我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可因涉及与皇太后间的关系,必要让他亲口说出来。
翌日午后,我认认真真地按品大妆,去辉晟殿见朵颀公主和骠骑将军。虽则先前早已认识,但今非昔比,如今他已是位比三公的将军,冠军侯亦是“勇冠三军”之意。
我不知道朵颀公主为什么会想要见我,也许我自觉与她并不相熟,而她在大燕别无亲朋,与我就算个熟人?
进了辉晟殿侧殿,入席端坐,云溪与诗染为我放下面前的那道纱帘,纱帘外的一切瞬间变得迷迷蒙蒙。林晋询问了我的意思后去请二人入殿,朵颀人未到声先至,仍是如银铃般轻快的笑语:“只是想见娘娘一面罢了,也这样麻烦,你们大燕的规矩太多。”
我在帘后听之一笑,便见她进了殿,左右巡视一圈,道:“怎么这么多人?旁人都退下行不行,我有些话只想跟宁容华说。”
“这……”林晋一听愣了神,不敢做这个主,目光投向帘后,我一颌首,“都退下吧,没事的。”
宏晅会让我来见,不过是为了让朵颀公主满意,我自然也要循这个意思。何况他也有言在先,想来不会有人敢传什么风言风语。
殿中的宫女宦官齐齐地一施礼,皆躬身退出殿外。朵颀转身关上了门,走向我时步履间仍都是轻快,她问我说:“容华娘娘,现在可安全了?”
我不解地一颌首:“宫中戒备森严,本就是安全的。”
她解释到:“我是说,我们谴退了旁人,可会有人找你的麻烦么?”
我笑答:“陛下已有言在先我才敢如此,不会。”
她抬手一拍骠骑将军的肩膀:“那就好,你们说吧。”言罢自己转身去了侧殿旁宫女备茶用的小间,阖上门,空荡荡的辉晟殿侧殿里就只剩了我与骠骑将军。
我心中疑云渐起,不知他二人什么意思,抬头望向帘外那张瞧不清的面容:“将军有事?”
“我要成婚了。”他称呼随意地说出这么一句,我虽不知后文是什么,但见没有旁人在,也就不再去拘那些礼数,吟吟一笑道:“我知道,贺礼都已送了,将军不需再提醒了。”
他说:“今日来,是物归原主。”口气轻得好像怕打破什么东西。
正文 056。往事
我更加疑惑;我与他不过见过几次,从未送过什么东西;又总不能是指那冬酿酒。
他从怀中取出一物,我隔着帘子看不清是什么;未及发问;却见他上前一步伸手揭开了帘子。心底一惊迅速别过头去;生硬道:“将军,纵无旁人在,但这里到底还是皇宫。将军自重。”
他笑声不屑:“我得到这东西的时候你已在宫里了;可在乎了这么多规矩?”
我仍是没有回头;气氛冷凝一瞬,直至一块玉佩落在我眼前。
那是一块水头很好的白玉,白得无瑕可寻;精雕细琢成了平安莲花,上面系着一根红绳,被他的手指拎着落在我面前,毫无躲避地让我看清每一处雕纹。我只觉胸中一闷,继而周身漾起一阵道不清的悚意与寒凉。
我怔怔地望着那块玉佩,移不开眼睛,听到他清然一笑:“呵,看这个反应,还真是你的?”
确实是我的,我却没想到它还会再出现。当它离开我时,它寄托着我的一个梦;再出现,却不过是再次提醒我,那个梦,碎了。
我把这块平安莲花送出已时隔两年有余,那时大燕与靳倾的战事正紧,到了冬日,宫中下旨命宫女为边关将士缝制棉服。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每每有战事时几乎都会这么做。于是就有宫女将珠钗首饰缝在棉服中,再附信一封,一并送往边关,如若得此衣的将士发现衣中之物,待得班师回朝,就可交予宫中,寻得此女,赐婚成家。这样的“习俗”不知是何时成的形,但所谓“约定俗成”,日子久了,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对这样的佳话喜闻乐见①。
那年对我来说是个多么巧的契机,彼时我将近及笄之岁,宏晅第一次对我说,要找个合适的时候下旨为我脱籍,再给我找个好人家嫁了。就此我有了八年中最美的一个梦。
我想着,我会带着宫里赐下的嫁妆,穿着孔雀蓝的嫁衣②,随着迎亲的队伍进入夫家,在锦都的街头占尽一时的风光。
而我的夫君,他该是骑着高头大马,有着飒爽的英姿,仅那个身影便能让我相信,他能护我一辈子。
又正好碰上了缝制棉服的事,我想,征战四方保家卫国的英雄,就该是那样的人吧……
那时我想得多么好。
后来,平安莲花没有结果,但宏晅告诉我说,为我寻了个夫家,是刚征战归来的安夷将军。虽没有了那样的结缘,但他竟是位将军,比我想得还要好些。
可这样一桩婚事,终是以那一晚告终。在我日渐习惯身为宫嫔的日子后,这平安莲花却又出现了。
我平复心神,抬眼对上他的目光:“是我的,又如何?”
“我说了,是来物归原主。”他拎了一拎那绳子,我会意地伸出手,他将玉佩搁在了我手心里,一笑,“想知道始末么?”
我手指轻抚着莲花上的花纹,感受着玉佩的温润,颤抖着默然道:“愿闻其详。”
“我看见这玉佩,又看了里面的信,觉得这一场征战真是值得,回了锦都加官进爵必免不了,还能得一位贤妻。”他一边在我面前随意地盘腿坐下,一边笑意微苦地说,“后来,我趁着回锦都禀军情,把那封信呈进宫里,本想也不过是六尚局去寻人。谁知不过一日之后,陛下特地为此召见,告诉我说他认得这姑娘,让我好好打一场胜仗回来,如是这姑娘答应,他就赐婚。”
他定定地看着我,笑说:“陛下还真是顾念你的意思。”
送出那封信时,我就多存了个心眼,所用的并非真名。我想着,如若得此信的人不值得我嫁,信呈回宫中,即便六尚局核对笔迹认为是我,我也可以死咬着不承认,又有宏晅袒护,他不会逼我嫁。宏晅见到那封信时大概也猜到了我这个心思,故而没有直接应下来,也没有让我见他。
“大军凯旋,我位晋征西将军,陛下却告诉我那姑娘到了许嫁的年纪,家里给定了亲事,已要嫁了。既是如此,我也只好作罢,何况我与那姑娘素未谋面,也算不得有什么遗憾。”他边是回忆着边是描述着,又是一笑,“后来我无意中听人说起,从前的御前尚仪晏氏临要嫁人了被陛下召幸,再细一打听原来就是要嫁我……”他摇了摇头,“就算是那时我也没觉得如何。”
我直听得目瞪口呆,滞了半晌才开了口,颤抖不已:“您就是……安夷将军?”
“是。”他一点头,睇着我,“你却不是言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