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范 作者:青铜穗(起点vip2014.06.01完结)
琉璃在旁消食,见状冷笑着进了房。
她招蕊儿进来,看了眼窗外道:“你瞧着这两个丫头如何?”
蕊儿想了想,道:“奴婢瞧了几日,除了老实些,暂时没有什么大毛病。”
琉璃点点头,“那么去准备两条结实些的麻绳,我晚上要用。”
蕊儿一愣,琉璃招她附耳近前悄声说了几句,她便把一双眼睁得更大了,呆看了她半天后,喜不自胜说道:“好!奴婢现在就去准备!”
年三十一大早,双喜蕊儿便侍候琉璃沐浴更衣,到日出时前头便来了两位儿女双全的嬷嬷。接引琉璃前去正院。
拜祖仪式定在已时,琉璃卯正走到正院门附近时,前头忽传来几声礼炮响,几名管事急匆匆地往大门方向赶,原来是淳阳县主到了。
琉璃进了安禧堂,大雪下了一昼夜便停了,虽不如前次壮观,却也有三四寸深。为了待客,府里出动了软辇,一架架排开在廊下。几位老爷与夫人去了前方迎客,老太爷老太太在堂内安坐,各房子女们皆在陆续到来,人来人往一片繁荣。
没片刻就几顶软辇在阶前落下。当先一顶的布辇掀开,婆子们先扶出余氏,余氏再含笑回头。便牵出个珠围翠绕的宫装少妇来。
廊下有人飞快的进来禀报:“县主到了!”
老太太便指着外头:“快!快请进来!”
话音未落,淳阳县主就被簇拥着进来,这是琉璃第一次见她,乍见时便也觉李嬷嬷当日所言果然不假,算来应有二十五六岁,但是肤如凝脂艳若桃花,通身形若少女,再来看她言笑之间有着苏姨娘那般和善,却又比她更优雅,行动之间有如大奶奶谢氏雍容。却又还更多些身为皇族的气势,全不是自己府上这些女人的作派。
小跨院侍候的人今日都过来了。琉璃余光看一眼身后的李嬷嬷,只见她神情激动盯着淳阳,若不是碍着人多,只怕早扑上前献殷勤去了。
淳阳进入正厅,老太太一见,顿即潸然迎上去:“我的儿!”淳阳也动情地揽住她:“外祖母。滢儿给您请安来了!”
景国公这一支是圣上生母、皇太后的亲系,宗人府有法须依,凡是皇族,不论内亲外戚,其妻眷出自官户的,其子女与外祖家的来往联系都有限制。于是这么些年,骨肉之间见面竟少得可怜。
略叙了一番话后,前门又来人道“大姑奶奶来了”,余氏忙劝老太太拭了眼泪,让廷玉同婉华的生母刘姨娘前去迎接。淳阳便打听起一班表兄弟姐妹来,老太太让各房少爷姑娘们依次上前拜见,淳阳都按嫡庶给了打赏,到毓华淑华二人时,不免又多赞叹了几句。
琉璃以九姑娘身份上前拜见时,淳阳细细打量她一回,含笑道:“这位就是今日要认祖归宗的那位小表妹罢?”
老太太含笑称是:“进府不久,还未及好生教导,疏了礼数,可勿要笑话。”
淳阳又打量了琉璃一回,忽然缓缓摇起头来,老太太以为她要说什么,正要开口,她却唤身边嬷嬷打赏起来,除了与闵华等例的一副头面,她竟又添了一对纯金龙凤镯。
众人心里都惊奇,面上却装得镇定。今日观礼的礼册各府早几日都已送过来了,琉璃也纳闷得很,她不是个妄自菲薄的人,幼时也曾才惊四座,但眼下这片刻接触,究竟哪令得这位县主对她另眼相待?
“四姑奶奶一向可还好哇?奴婢在这里给您请安了!”
琉璃谢完恩,正要退回去,李嬷嬷忽然一脸媚笑跪下来,冲着淳阳道。
这种场合这老东西也敢冒出来蹦哒?
琉璃站一旁看着,老太太等人的脸色刷地就变了,淳阳皱眉道:“李嬷嬷?”她抬起头看向余氏,余氏黑沉的脸被逼挤出丝笑来:“李嬷嬷接回府后,一直在九姑娘身边侍候,想是见到县主来了心中激动,所以巴巴地请个安。”
淳阳自不好说什么,便翘了翘下巴,说道:“起来吧。”见她欢天喜地爬起,又还不退下去,于是又道:“你既已回了何府,就该改了往日毛病,踏踏实实侍候好了姑娘,老太太太太自不会亏待你。”说罢也不再管她,径自又笑着与老太太道:“一班表弟妹们果然个个都是出众的……”
李嬷嬷再也插话不进,便就悻悻退了下来。
琉璃悄悄唤来蕊儿:“让你办的事儿呢?”
蕊儿点头:“都办好了。”
正说着,廷玉和刘姨娘就带得婉华进来,婉华与淳阳相近,幼年曾一起玩耍,当下见面也不由喜极而泣。四方见礼后淳阳便拉着她坐下,说道:“你可比原先瘦了。”婉华面色微微黯下,又强自笑开。
屋里正热闹着的工夫,西何府的人也到了,来的是二老爷何弘业及二夫人杨氏。两厢拜见后,杨氏便也给了侄辈们压岁钱。
辰时末钱长胜来报请去祠堂的时辰到了,众人便浩浩荡荡启程赶往便府东北面的何氏家祠。
祠堂内早设了座椅,众人及来客均在堂内两旁安座。钱长胜亲任香火师,上了香后,琉璃便跪在祖宗牌位前,由西府二老爷的何弘业任司仪,宣读祭文和祷词,琉璃按顺序三跪九叩认了祖宗后,何老太爷便以丹朱为她点了姓氏。
然后琉璃分别向老太爷老太太、何苁笠苙余氏、各房老爷夫人敬茶,各人也都给了赏物,均交由蕊儿收了。
何弘业一声“礼成”之后,淳阳等人纷纷起身向老太爷等人道贺,浣华一路雀跃冲过来,捉住琉璃双手:“九妹妹!”琉璃也含笑道:“八姐姐!”浣华听着却不好意思了,“算了,你还是叫我名字吧,'八姐姐'听着别扭,因为我老觉得你是姐姐我是妹妹。”
琉璃笑了笑,点头。
接下来便是府内进行家祭的时间,钱长胜两口子先引领众人坐软辇回到正院,婉华嫁了人也属外客,淳阳便由她暂且做陪了。
家祭年年都有,相对而言简单,开始前也有一篇祭文,由长子何苁笠苙宣读,然后上斋席祭祀,三跪之后便成了。
客人不在跟前的时候,琉璃依旧是那个不招待见的庶女,也并没有因为祭了祖就变得高贵。余氏等人急着陪客,率先陪着老太太回正院了。剩下孙辈们走在最后,琉璃是其中之一。
琉璃瞅了个空子使眼色给浣华,要拉她往僻静处说话,燕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腰一叉横在路上。
“你俩干嘛去?”
琉璃不理她,与浣华道:“改日我再跟你请教学问,先别过。”
燕华瞪着她背影,呸了一口。
淳阳用过午饭便起身告辞,婉华一同离去,何弘业被何苁笠苙等人留下吃了茶再走,杨氏便与余氏去了老太太处吃茶说话。
因不是外人,姑娘们都留下来了,杨氏饶有兴趣地道:“那日我去金泉寺上香,碰见参知政事宋毗宋大人的夫人,聊起两边儿女,宋夫人说她们家小儿子已至舞象之年,正留意起姻缘呢。”
老太太道:“哦?那宋大人是否就是曾任过山西知府的那位宋毗大人?”
杨氏道:“老太太记性好,正是他!他们家那位小少爷侄媳妇儿也见过,倒是生的一表人材,听说学问也好,唉,可惜我们西何府的姑娘们出嫁的出嫁,小的又太小,竟无缘攀这门亲事。”
杨氏笑微微地看着毓华和淑华,低头喝一口茶。
毓华只做未见,走到屏风后去问碧云讨疏风散。淑华则安坐着,脸上一丝微笑像镜子一样没有半点波动。
老太太等人都觉出来,但因为目标定在选秀的事上,因而只能把话岔开。
“宋大人也算仕途坦荡,才五旬不到的年纪便任了参知,来日定还有大作为。”老太太笑道。
杨氏道:“大伯兄岂非也顺畅得很?前不久才被任命为征粮使,不到三五日,就已凑到八千石粮食,圣上召见兵部的时候,还特地说大伯兄功劳甚大呢!依我看要不了多久,东何府上又得有喜事了!”
余氏等人听了这话,俱是喜上眉梢,老太太笑道:“你这丫头,又来哄我老婆子开心了,圣上召见兵部说些什么,你怎么知道?”
杨氏抿嘴道:“才赞了老太太记性好,怎地忘了侄媳妇儿的娘家哥哥在兵部任差?”
第一卷 065 有人倒霉
老太太恍然,又笑起来。余氏渐渐敛住笑容,说道:“说起这个,倒是说说北边现如今倒是怎么样个光景了?这仗还要打多久?”
杨氏也认起真来:“北边如今战况可好着呢,年前不是连收回两座城池嘛,祈元帅的人正在安顿百姓。就是冰天雪地的缺少吃穿,好些将士都染了重病,也死了不少。所以朝廷此番竟是出大价钱在购买粮食当军饷——唉,按说这两年也算风调雨顺,怎的粮价竟还这般高呢?!”
说到末尾她轻捶了下膝盖,痛心起来。
余氏与聂氏对视了一眼,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梁氏看了她俩一眼,笑道:“那北边儿竟这般苦么?”
杨氏道:“二嫂子你与我都未曾去过,自是不知。但是听从那边回来的将士们说,那里一到八九月就开始飘雪,一直下到来年三四月,又没什么树木可以烧炭,每年都要生生冻死许多人。我听我大哥说祈元帅这回把三个嫡子都带去了沙场,看来是下了狠心呢!”
聂氏撇嘴道:“既是这么样的破地儿,还劳民伤财地收回来干什么?依我说还不如留着这些精力的好。”
杨氏一听这话,便也不说了,似笑非笑看着小丫鬟添茶。
老太太深觉难堪,皱起眉来,就连梁氏齐氏也轻蔑地一歪嘴角。聂氏却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正扬着手绢子作扇风状。余氏瞪过去,她才不明所以地坐好了。
余氏正要说些什么化解尴尬,前边却有人来请杨氏去二道门。说是回府的轿子已经在垂花门下等着了。
杨氏起身告辞,余氏出门送她。
老太太闹了这大半日也见乏了,众人便起身告退,到晩上再来吃团圆饭。
出了正院影壁,聂氏迎面撞上送客回来的余氏,余氏阴沉着脸站住:“真是狗嘴里吐不出三颗象牙来的货!亏你还是正卿府上出来的小姐,竟说的出把城池让给胡虏的话来!今儿若杨氏是外姓人,这话传出去就是掉脑袋的事!你不想活我们还想多活几年呢!”
聂氏吓得慌忙跪下:“我就是。就是一时口快……”
“站起来!”余氏喝道:“你这是做什么?我是你大嫂,你冲我跪什么跪?是在娘家低眉顺眼做奴婢做惯了吗?这是何府!你是这里的四夫人!别成天摆出副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样,平白让人当成了笑话!”
聂氏被骂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站低头站在那里如受气小媳妇儿似的。
余氏愈发瞧着心里有气,甩手走开去:“我迟早被你带累死!”
聂氏看着她走远,手里一方银丝绢子都快绞断了。
蕊儿拿着琉璃今日收到的赏赐,十分高兴。在琉璃面前数了一回又一回,最后放进小铜匣里,全锁起来了。
“奴婢要把这些东西全给姑娘攒着,将来给姑娘做嫁妆。”
琉璃也很高兴:“将来再积多战儿,说不定我们可以拿着去做点什么生意,来个钱生钱?”
蕊儿也重重点头,赞成她的想法。不过她忽然又回过头来。说道:“说到钱生钱,奴婢想起一事来,上回去发信的时候,在'尚品书斋'门口遇见他们掌柜,他居然还认得奴婢,问'公子'您最近有没有写字,如果写了,有没有意愿放到他那儿寄卖。奴婢不好回答,就说问了'公子'您再说。”
琉璃好意外:“是吗?他觉得我的字可以卖钱?”
蕊儿道:“反正他一个劲儿地赞您的字写得好。”
琉璃沉吟起来,印象中有风骨的文人作的字画可都不售卖的呢。外公虽然当年也卖过,许娘就是因为卖字画而认识的何苁笠苙,但他那是为生活所逼呀。再说她又不是什么名家,就算售卖也卖不出多少钱,还是算了吧。
小睡了一会儿后铜漏已到酉时,双喜给琉璃穿了身大红锦缎金丝刺绣袄裙,配上同色小棉靴,系上披风前去正院。
琉璃叫了月桂海棠守门。携了双喜和蕊儿随行,走到门口见李嬷嬷老脸拉得老长,暗中不由冷笑,面上却十分和蔼地说:“李嬷嬷也一道去罢。”这才见了张笑脸。
宴席仍设在海棠院。此处因毗邻安禧堂,成了府里举行家宴的专地,因它还有个妙处在于有个阁楼,如是今夜,女眷们的席面便皆设在楼上,男丁们坐楼下,少却了隔帘遮挡之烦。因前年还特地搭了戏台,像今夜似乎就请了整套戏班子来,而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