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范 作者:青铜穗(起点vip2014.06.01完结)






    老太太抚着她的头,笑道:“我是看不到了。不过我已经给你备好了嫁妆,等我临死前,会交给你的。”说完她端起茶来喝了口,抬眼道:“你们下去罢,我歇会儿。”

    琉璃与苏姨娘出得门来,俱都心情沉重。

    眼下余氏是已经垮了,可这不代表她们的路往后就是一马平川。长房里没了余氏,可还有她留下的三个儿女,廷玉如今也已是五品员外郎,岳家也是二品尚书,廷芳娶回的阮氏娘家也非无名之辈,还有个毓华——他们哪里是什么省油的灯?琉璃苏姨娘虽然把私下的联手结到了明面上,苏姨娘兴许也是打的不让她脱离开去的主意,可要对付这堆麻烦,也要伤不少脑筋。更别说还有梁氏齐氏她们了。

    两个人默默走了片刻,趁着月色在分道处站定。

    苏姨娘说道:“我知道你纳闷我为何要扯你进来,可是你放心,我不会害你的。你若是可怜我,往后便多上我那儿走走,不管怎样,对于收你这个女儿,我是打心底里欢喜的。我也没有别的儿女,那时因为怀着仇恨,对闵儿从未真心把她当亲女儿疼惜,没经历过这份亲情,心里总跟缺了一团什么似的,往后方方面面,自是拼死了也要护你。”

    琉璃幽幽吐了口气,说道:“娘的心情我明白。往后女儿这里,也请娘多来走走。好多事情我是真需要有个人指引着。”

    苏姨娘看着她,缓缓点头笑了:“好。”

    待要转身离去,忽然间好又回过头来,“是了,我竟忘了问你,你今日竟是哪里来信心,笃定那瓶子里乃是假砒霜的?可知若是有个差错,那可真是连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琉璃想了想,微笑着道:“娘若不急着回屋,不如且随我回倚寿园去坐坐。”

    苏姨娘知她定有内情,于是点头随她而去。

    月桂海棠似乎早在门内等她,还未等敲门,那门已被她二人左右打开,“姑娘!你终于回来了!”

    琉璃点头:“双喜呢?”

    月桂道:“早就被绑起来了!”待见到她身后的苏姨娘,不由得怔了怔,而后又连忙地弯下腰来:“奴婢见过姨娘。”

    今日正院里这二人阻拦余氏时很是有些气势,苏姨娘知道她们必为琉璃得用,便随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铜钱来道:“今日出来身上的东西都赏了你们姑娘了,这里些许意思,你们拿着。”

    月桂海棠看了眼琉璃,见她点点头,便忙地伸手接过,又称谢道:“多谢姨娘赏赐,这些已很多了!”

    苏姨娘笑了笑,随她们入内。

    因听说双喜被绑,她便估料着屋里已无外人,哪知才与琉璃相携上了廊下,就听厅中油灯下正有一人在准备糕点。而侧面看去那身影那般熟悉,竟好似曾经见过的某个人!

    “姑娘,您回来了!——姨娘?”

    蕊儿欢快地迎过来,但是在见到苏姨娘那刻脸上的笑容便僵滞住,转而露出百般尴尬。

    苏姨娘认出蕊儿,也不由得满脸惊诧,“蕊儿怎么会在这里?!”

    琉璃笑了笑,说道:“娘不是纳闷我怎么知道那砒霜乃是无毒的吗?那是因为余氏让双喜放进房来的真正的砒霜和毒燕窝早就让藏在暗中的蕊儿给收起来了,而余氏所搜到的那些,其实是些无毒的米粉和完全无害的燕窝。所以说起来,我今日得以顺利脱险,有着蕊儿大半的功劳。”

    苏姨娘愣了片刻,才道:“大庭广众之下,你是怎么通知她余氏会来的?你又怎么知道余氏会让双喜放毒药进屋?”

    “这就说来话长了。”琉璃顿了下,说道:“蕊儿听说我出事,不要命地连夜闯进府,在佛堂里见了我后,我便让她到倚寿园来找月桂海棠。昨日在正院里我看双喜那模样,多半会受余氏指使做点什么,于是让她藏起来,盯着双喜。我本来是不知道余氏竟会来这一招,也非常地害怕老太爷凭这个就认定是我投的毒,可是聂氏和你岔开话题攻击余氏后,月桂和海棠忽然出现,我就知道一定有事。然后她们暗地里冲我使了个眼色,指了指那桌子上的砒霜和燕窝摇了摇头,而后又笑了笑,我就知道那东西一定被蕊儿暗中调换过了。所以我才敢一口吞下,以证明余氏的话不可信。”

    她半挑半拣的把蕊儿昨夜回府之事说开,蕊儿与月桂二人从旁听了,也自知有些话到她们这里就要打住了,当下互视了一眼,紧抿了嘴。

    苏姨娘嘴张了半日才合上,说道:“可是你也不怕万一有毒?”

    琉璃笑了笑:“如果真的有万一,月桂她们一定上前制止我了。我从下药到喝汤,她们从始至终就没出声,所以我就放心喝了。”

    苏姨娘往她们看去,许久才转过头来,垂眼叹道:“你如今竟会这么相信一个人了么?”

    琉璃默了默,点头道:“不错,我如今相信一个人,便是真相信了。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或许是我在疑心上栽过跟头后,学会的一个道理。将来若有哪一天我再在这上头吃亏,我也不怨别人,只怪我自己给不了她们想要的未来。”

    除了月桂海棠,苏姨娘和蕊儿都听得出来她的话意。苏姨娘颇有些感触地点了点头,而蕊儿则把头低下,似乎仍有愧疚。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历炼,在蕊儿看来她自己是在庄子上磨练中成长,在琉璃自己,却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危险与斗智斗通中总结得失,如果她依旧固执己见,认为蕊儿对自己的背叛是不可原谅的,那么今日她想凭一己之力胜下这场战争又何其艰难?

    无论如何,蕊儿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她如何把握信任与怀疑之间的那个度,往后不管是月桂海棠,还是尚未出现的任何一个即将来到她身边的人,她都会坚持用人不疑的原则。

第一卷 141 谁写的信?

    老太爷回到房里,老太太还未曾入睡,见得他进来,老太太撑着床沿坐起,说道:“老大走了?”

    老太爷点点头,往她腰后塞了枕头,看着她的脸,神情中忽现出几分凄苦。

    老太太将手搭在他手背,缓声道:“你不必如此,命由天定,我迟早会先你而去。”

    老太爷扭开头去,叹了口气起身离开,背对着她。老太太沉默了片刻,问道:“余氏怎么处置的?”

    他低了头,依然背向着她:“关去佛堂了,此生再也莫想出来。中馈大权我让老三家的主管,那两房从旁协助。”

    老太太默了半日,点头道:“如此也好。若是休了她,长房里从此倒乱了,咱们亏欠了眉音这许多,苁儿若是续娶,必然于她不公。可是若把她扶正,那余氏三个子女又如何处之?且让余氏占着这正室夫人之位,在这一项上便乱不起来。”

    她自叹了口气,又道:“她与九丫头才从我这里出去,看着她们从此相依为命,我这心里也还踏实了些。她身子也不好,有九丫头在跟前陪着,日子总还好过些。”

    老太爷点点头,忽然转过身来,复走到床前坐下,说道:“说到九丫头,你可知今日郭先生交给我一封什么信?”

    老太太皱起眉来,一脸疑问看向他。老太爷神情凝重道:“竟是淮宁侯府的小世子所写!信上说,贵府九姑娘不能被押去官府,因为,因为他有意要上门来提亲!”

    “提亲?”老太太睁大眼,“跟九儿?”

    老太爷点头,“正是!我当时就觉着纳闷,这府里不到处传着这长公主相中了毓儿为孙媳么?如何这小世子又要跟九儿提亲?莫不是弄错了?可是我再一想,若是他们府上当真相中的是毓儿。小世子又怎会不惜违背礼法写这封信来替她出头?结尾的时候他还百般叮嘱不要将此事透露出去有损九儿闺誉,更不能让九儿知道以免产生误会,当中拳拳爱护之心,溢于辞表。敢情当初竟是大伙会错意了!”

    老太太愣了半日,方才回神道:“你的意思是说,小世子相中了九儿。特地写这封信来保她?”她不敢置信地看着前方,似乎难以把这两个人拉扯到一起。他们一个是王侯世子,一个是身份低微的庶女,这是怎么一段姻缘?“难怪上回小世子来府时竟然来探我,我还道他竟忒地有礼,如今想来。多半是为着见九儿而来!可他又没见过她,又是如何起了这番心思的呢?”

    老太爷捋须叹气,“我也百思难得其解,想来多半是郭先生深爱九儿品性,故有意牵线罢。”

    老太太一想,也深以为然,“方才我正愁着将来九丫头的婚事不知谁替她作主。如今这小世子送上门来,倒也是她的福气——你觉得呢?”

    老太爷想了想,嗯了声道:“且看看虚实再说。”

    经过两个昼夜的过渡,余氏被斗垮的冲击终于平复了些许,只是掌家主母新上任,各房各处自不免又有一番骚动,那些曾经依附余氏的人开始四处奔波寻求关系不说,就是正院里也免不了受到些影响。

    抿翠在翌日就被葬上了山,何修原待她不薄。花一百五十两银置了口楠木棺材。虽是普通楠木料,但却十分厚实。又在城郊南山上寻了块福地葬下,建了墓碑。聂氏对此并没有异议,相反还拿了两套新衣裳给抿翠装裹。

    因为没有家人子侄,春香便暂替了孝女为她守了三日灵。三日过后回到府来。自然又要给她安排个去处。

    琉璃知道她一心想回正院来,可是如今没有空缺,便问过她意见后,将她暂时留在聂氏身边。聂氏如今对琉璃言听计从,不过留个丫鬟,哪里不肯?当下便升了她做二等,与绮罗一般待遇。

    只是出得门来,不免面露了难色:“我答应姑娘的事做到了,姑娘手里那供词……”

    琉璃笑了笑:“四夫人这是不相信我?”

    聂氏顿时哑口无言。琉璃见着她这模样,便又笑了笑,说道:“这样,我还有一事请你帮忙。蕊儿你是见过的,她如今在府里,我总也没想出个名目让她光明正大地回到我身边来。你只要帮我把这个事儿弄妥了,随时找我拿那供词。如今四夫人已然协管中馈,想必办这点小事易如反掌。”

    聂氏当下道:“一言为定?”

    琉璃点头:“一言为定。”

    聂氏的行动倒也迅速,翌日琉璃才起床往安禧堂来,钱长胜家的就在廊下等她了。

    自打被余氏牵累过一回,钱长胜两口子也被老太爷狠责了一顿,如今见了琉璃,腰板也弯得跟虾米一样了。

    “四夫人昨儿交代小的,说是姑娘您身边出去的蕊儿前两日奉了她的命令回到府上来了。如今让小的来问问姑娘,这人还得用不得用?得用的话姑娘您就留着,如不得用,便让小的把她调去别的地儿,省得姑娘见了烦心。”

    琉璃拧眉看了会儿天色,说道:“我身边正巧缺人手哩,便让她留下吧。”如此顺理成章把蕊儿拉到了明面。

    至于双喜,被月桂捆了两日,琉璃因想起她们曾说她行踪有疑,仍觉得这人还有蹊跷,故而又把她放了,没事人儿一样仍让她管着自己起居。

    梁氏因见着她身边才四个人侍候,故而来问老太太可要给她添人。琉璃正好在侧,遂道:“我如今并没多少时间在屋里,四个人足够了。”不是不想多两个人替蕊儿她们分担些,一年到头光她的衣服鞋袜缝制就得费不少精神,可是谁知道再进来的又会是些什么人?现如今她可没心思去管丫鬟们的事,还是暂且有她们四个就好。

    一向被视作为权势中心的长房因着余氏的倒台在渐渐浓郁的秋意中变得萧瑟,因为当天从批斗琉璃到揭发余氏,不过半日工夫,且都是在封闭的正院里进行,当时就连谢氏阮氏也毫不知情,如同毓华一般,直到余氏被押送到佛堂,她们才惊愕失措地赶去察看,可是显然晚了,老太爷早已经吩咐了人严加把守,不要说进去见面,就是连说句话都困难。

    何廷玉兄弟回到府里听说这一切,先也是十分激动,后闯到何苁笠立书房后听说余氏贪污公银另还投毒害老太太,顿时也无言以对。谢氏阮氏听得余氏这辈子都不要想出佛堂,忽然就安静下来,也不吵不闹了,竟是常往齐氏梁氏处走动得多。

    余氏被关进佛堂,长房里便暂由苏姨娘管了内务。原也该有个人进佛堂去侍候余氏,苏姨娘原想叫采芹去,哪知采芹竟然万般不肯,苏姨娘无法,只得另唤了个余氏身边的小丫鬟草儿去了,而把采芹调去给谢氏照顾小瑞惜,不料才过去三日,不知怎么竟掉进后园里溺死了。苏姨娘百般叹息,只得唤来她爹娘拉回去葬了,并按例给了抚恤银子。

    琉璃觉着采芹之死十分可疑,这日苏姨娘上长房来,便就问她:“采芹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