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牧炅成先チ耍骸澳惚ё鸥霾犊斓幕疃苌藁故悄芤豢楣兆樱磕憔妥偶币幌虑资掳伞?br />
“姐,不是我不急呀,哪有合适的?”文陵见蓝氏急成这样,不由严肃了一下神色,认真起来:“这些年我在镇上做捕快,偶尔也去县里呆上两天,也算是走南闯北了。见识的多了,心也就大了,我实在是不想随意寻个女人过日子。”
“那你想找个啥样的哩?”蓝氏心下有数,语调放缓,开始引导起来:“你说说你要啥样的,姐帮你寻。总不能一直这样拖着,你想等咱爹咱娘闭眼了你再成亲啊?”
“啥样的……”文陵长叹一声,眼神飘渺起来,面前不禁浮现出个利落的身影。
“素素……那样温柔贤惠的,还是安英这样爽朗利落的?亦或是别的?”蓝氏小心的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子。
文陵长叹一声,眼望向窗外:“安英……好是好,可是婶子不愿意,再说,她似乎也是不太愿意……在跟素素定亲之前, 这事情我悄悄问过她的…。。”
“咋?你问过安英,她没愿意?”蓝氏吃了一惊:“安英为啥不愿意?你怎么问的?她怎么说的?”
文陵也不忌讳,将当时的事情跟蓝氏讲了。
“你个瓜小子”蓝氏听完,不客气的数落:“她又没有正面说什么,哪知是什么意思?我看,说不定她都不知道你话里的意思这样,你要是愿意呢,姐姐替你去打探打探,怎么样?”
蓝文陵思量一会儿,点点头:“也成。”
“瓜小子,有话儿不跟姐姐说,我要是没想到这一碴儿,这样拖着,要拖到什么时候去?”蓝氏心疼的抚着文陵的头顶,仿佛他还是个小孩子:“以后有事,跟姐姐说。你就这么一个姐姐,不跟我说,跟谁说去?”
“嗯,知道啦。”文陵笑笑的应下,心里对于蓝氏说的,颇为期望。
“晚上在这儿吃饭吧,我叫 秋菊多做了几个菜。正好你一会儿捎点鱼回去,叫爹娘煮了吃。”
“行。”
乐清乐云不知文陵的事,晚上他在家里吃饭时,两人还高兴的跟文陵说说笑笑。
第二日,乐清出去寻修林几个玩了,乐云在家做绣,蓝氏由秋菊扶着,特意去老院儿坐坐。
此时正值四月上旬,清明刚过,天气清朗而温暖,老张头和安英都下地除草浇水去了,安民和吴氏也不在家,张赵氏留在家里收拾院子并看门。
“乐云娘来了啊,快进屋坐。”张赵氏笑着将蓝氏迎进屋里,整个人就像换了个灵魂似的,真叫人认不出来。
蓝氏礼貌的称一声:“娘”然后由秋菊扶进屋里,坐在里屋炕上。
张赵氏还体贴的叠了一张小被垫在蓝氏背后,叫她轻轻的靠在墙上。
“娘,给你和爹带了两条鱼,晚上做点吃。”蓝氏指指秋菊手里的竹蒌,示意秋菊把鱼放到厨房去。
秋菊有眼色的出去了。
“来就行了,还带什么鱼。那是你们要卖钱的,可不能随意拿出来吃。”张赵氏轻轻的嗔着,真不像以前的张赵氏 。其实她心里早就想跟安平一家交好,只是一直僵硬着,也不好平白无故的就上去巴结。正巧逢上这次老张头认妹妹,干脆一下子来个大转变,也有台阶可下。
“也不差这几个钱,哪有自家养鱼,却不知鱼滋味儿的?”蓝氏笑着调整了一下姿势,寻个舒服一些的,半靠在墙上,轻喘着气。她现在肚子大,身子又弱,走这一点路,她就喘成这样。
张赵氏利落的脱鞋上了炕,坐在蓝氏身边:“那干脆这样,中午我收拾收拾,你也一块在这吃吃。”说着,仔细的瞧着蓝氏的脸:“你可还有别的事儿?有事就说,娘给你办。”
蓝氏坦然的笑笑:“还是老话题,安英的婚事可有着落了?”
~~~~~~
咳,感谢闲花的粉红。
请大家支持正版订阅,支持作者。
为对得起正版看书的朋友,现在起,书评区无粉丝值的留言一律无加精无回复,谢谢大家
第一百六十二章闪速
第一百六十二章闪速
一听蓝氏提这个,张赵氏满是微笑的脸略略往下垮了垮:“我知道你也操心着她的事情哩。这事儿我也天天放在心上忧着,可是……唉,眼见安宝也大了,我现在不但要担心安英的婚事,还要忧心着安宝的婚事呢。
安英一天不嫁,安宝就不能娶,可是我又怕时间一拖,安宝的婚事也耽误下来。唉……姑娘都二十了,说起亲事来,哪有那么空易?好的看不上咱,差的又怕委屈了闺女。”
“那现在可有什么头绪?”蓝氏微笑着,看张赵氏的表现,她是越来越放心。本来么,安英这么好的姑娘,性子又跟文陵相投,实在是难找,即便家里条件差一点也没什么,总归是媳妇麻,不需要太好的条件。可是有个凶坏的张赵氏隔在中间,这事儿就两论了。现在看张赵氏说话,做事的态度与以前大不相同,蓝氏心里自然松一口气。
张赵氏不好意思的笑笑,略低了低头,带着自嘲的道:“也不怕你笑话,我这前些日子还惦记着文陵呢。不过现在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人家那条件,哪是我安英能攀的上的……现在哪有什么头绪,连个上门提亲的都没有。最叫人生气的是,我这急的都快冒火了,人家安英还跟没事人一样。”
见张赵氏这么说,蓝氏心下明白这事有希望,面上不露,只是继续笑着:“其实文陵也没多好的条件,家里还是他自己折腾着盖的那个小院子。不过要说起来,这附近一片儿上了二十还未娶的小伙子,除过那些条件实在不能入眼的,似乎也就有文陵还未娶了。”
不用蓝氏特意往下说,张赵氏就自动自觉的说了起来:“也是我安英没福。当时文陵的事情你提过,是我糊涂,没应下来。现在呢,想应人家又不提了。唉,乐云娘,这话儿我也就是跟你说说,你可千万不要跑到蓝三哥儿面前去说啊,我这张老脸可丢人不起。”
“那时候,文陵的条件确实不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蓝氏转过脸去,顺着打开的窗子望向院子里的鸡舍:“娘,那这事儿就这么拖着?”
“我哪拖的起呀,正四处托人呢。可是上回东王屯儿的事情传了出去,哪还敢有来提亲的?唉,是我闹坏了名声,害了安英。”张赵氏拿手捂住脸,闷声叹息。
“那不如再议一议文陵?左右这附近一片儿也就他还未娶了,总不能去找个比安英小的吧?”蓝氏装作第一次提及这事,跟张赵氏道:“你别看我,我这当姐姐的还真不知道弟弟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能不能应,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觉得,前些年议过这事,因文陵条件不行,黄了。后来文陵条件好了,又应了素素,可是素素命短,竟然还没过门就早夭了。安英呢,自那事之后也没正经的议过亲,一直拖到现在。我昨晚想起这事来,思来想去的,你说是不是这两人缘份没尽呢?”
张赵氏张张嘴,叹息着摇摇头:“安英哪有那个福命哟”
“娘,我这也就是提一嘴。你若是愿意冒这个险,就先去问问安英的意思,她要是愿意呢,我就去蓝家庄跑跑腿,悄悄的打探一下。这事儿若不成,外面也不会知道什么,失不了什么。可是安英多一个机会,总是好的。”蓝氏说着,像是真的不太在乎这件事似的,挪着身子下炕,一边喊:“秋菊~~”
秋菊立马应声从屋外进来,小心扶蓝氏下炕。
“娘, 我先回了。那事儿你要是觉得行,就跟我吱一声儿。”蓝氏把话留下,便跟秋菊回家里了。
“那闺女,哪有这个福命哟……”蓝氏走了,张赵氏还坐在炕上失神的喃喃自语。过了半晌,眼神才渐渐清明起来,脸上神色狠了狠,又咬牙道:“罢了罢了,总归已经这么大,丢人也不是第一回,再丢一次也没什么”说着,起身往东面里屋去了。
安英正在东面里屋做绣。绣的是坊里的荷包,闲来无事赚几个钱的。
“闺女,做绣呢”张赵氏进了屋,坐在安英身边的炕沿上,也不拐弯儿,直接就道:“闺女,以前家里有提亲的,你都不太愿意议。娘思来想去,今儿又 跟你嫂子说了说,你,你是不是还惦记着文陵呢?”
安英稳稳托住荷包的手明显抖了一下,绣花针差点扎到手指上去。她低着头,眼也没抬的:“娘你说啥呢,他家的条件,哪是咱们攀得上的?”
张赵氏何等精明,见安英这反应,心中就差不多有了数,又道:“闺女,这事儿可不是我想到的,是你嫂子来提的。她说你要是愿意,就帮你去蓝家庄打探打探呢。”一边说,一边仔细的盯着安英的脸,瞧着她的反应。
果然, 她的脸渐渐红起来,手也有些不稳,再绣不下去,干脆停了下来。
“怎么样?你啥意思?”张赵氏紧张的望着安英:“闺女,现在你爹掌家,早就放下话,你的婚事怎么也得你同意才行,所以娘也不会逼你。可是你自己也要想一想,你都多大了,总不能再这样一直拖下去,有个机会,总要抓住。哪怕这机会看着那么小。”
“那,那就麻烦一下嫂子罢。”安英红着脸点头。
“行,那我去办”张赵氏脸上一喜,二话不说,从炕沿上跳起来就跑出去,直奔安平家小院儿。
蓝氏早就询过了文陵的意思,见张赵氏又给了信儿,心下高兴,却也不敢就这么应下来。谁知道张赵氏以后会不会再变成以前那个样子呢?她只能把丑话放在前头,半开玩笑的:“娘,也就是现在你变了,我才敢议这事。若是以前,哪敢将文陵推进来?”
张赵氏明白蓝氏的意思,频频点头:“以前是我糊涂,放心,文陵若是做了我女婿,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无理取闹。”
“那我今儿下午就打探一下文陵的意思,一有信儿就跟你说。”蓝氏招手把秋菊叫过来:“去把昨儿安强从镇上捎回的那包点心拿来。”
“嗳”秋菊应声取了一包点心过来,这是镇上‘凤飞阁’做的点心,有名的好吃,县城里有些嘴馋的太太都经常差人专门来买。自然,这个也贵,安平是买来给蓝氏吃的。
张赵氏受宠若惊的连连摆手:“不舍得,不舍得,这么贵的东西,我老婆子哪敢吃?安平买了叫你个孕妇吃的,快收起来。”
“你就吃吧。”蓝氏笑着将点心塞进张赵氏手里。张赵氏如果能变好, 蓝氏是真心将她当娘亲来对待的。
张赵氏在院子里又呆了一会儿,跟蓝氏说了一会儿话,又抢着帮秋菊喂了鸡,扫了扫院子才回去了。
她一走,蓝氏就托人捎信儿叫文陵来一趟。
这事她已经早跟文陵说过,叫他来只不过是跟他说说事情进展的怎么样。文陵听说安英愿意这事,高兴的笑起来,手在配剑上不停的搓着:“姐,那下面该怎么办?我就上门提亲去?”
“ 你呀”蓝氏笑着嗔:“ 你怎么跟你姐夫一个样儿啊,平时里精明能干的,一遇上这事就傻眼了,哪能就这样提亲去呀?得先找媒婆上门议事”
“哦,哦,对了。”文陵咧着嘴嘿嘿的傻笑
“这事儿你也先别忙。等我跟安英和乐云嬷嬷商量过了看看再说。最好麻,这事由安英这边儿去提,这样以后对你也好。”蓝氏是怕张赵氏万一再回了以前的性子,这样做也多少能有依仗些。
“行。”文陵利落的应下来:“那我回去跟娘说说,叫她高兴高兴。”
文陵走后,蓝氏先把事情跟安平说了,安平见这事真成了,还这么顺利这么快,惊讶的直夸蓝氏好媳妇。
然后,蓝氏又紧接着去了一趟老院儿,跟张赵氏和安英商量之后,张赵氏干脆的应下来,这事由她来寻媒婆,上文陵家门上议亲以表诚意。
两个孩子都大了,纳彩礼定的越早越好,最好六礼能在半年之内完成,把安英这个老姑娘赶紧嫁出去,好叫心里放心。
文陵愿意,乐云姥娘自然也没意见。儿子愿意娶媳妇了,老人还高兴的很,立马忙活起来。
媒婆议事,纳采,问名……很快,一个月之内便结束了小三礼,大三礼计划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完成,差不多六月末的时候就迎娶安英,把婚事完成。
按理, 即将成亲的人是不能互相见面的。但文陵向来不拘这些小节,已经跟安英见过几面, 两人都是大方的人,回忆了一下以前的事才发现是个误会,互相感慨不已。
两人又去张素的坟前烧了纸,她死前就是将安英托给文陵的,现在虽然许多年过去了,但也算是圆了她的愿。
很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