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吱吱”院门处传来一声鼠叫。
乐清正在想事情,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没好气的朝着黑暗中那张笑的有些无赖的脸:“干什么你,天都黑了还跑出来?”
“嘿嘿,你过来, 我给你个好东西。”万修林笑嘻嘻的扬扬手中一个物什。
乐清疑惑的走近了,见他手里拿着的仿佛是个小册子:“这是什么?”
“我缠着我哥整理的常用字。”修林笑着将小册子塞进乐清手里:“你以后就照着这个识字,有不认识的再来问我就行了。”
“你哪有这么好心?”乐清怀疑的:“我跟你说,上次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我不跟你计较。可是你也不要想的太多了。”
“是你想太多了吧?我其实是跟你开玩笑的。”黑暗中,看不清修林的表情。
乐清一怔,有些恨恨的:“有这样开玩笑的吗?有这样开玩笑的吗?” 一边说着,一边拿小册子敲打着修林的肩头。
“啊哟,好了好了,我这趟来还有个重要事情要跟你说哩。”修林的声音低了低,有些粗嘎的:“我大哥去县学之后,家里就剩我跟娘亲了。 我爹说,反正在家里也没什么事,不如搬到镇上去,让我也去镇上上学堂。我娘现在正在家里收拾东西呢。”
“啊?你们要搬家啊??我们也正要搬去靠山村呢”
“啊?你们也搬?”万修林的神色一垮再垮:“那我们岂不是离的很远?以后岂不是再不能在一块玩了?”
“唔……” 乐清长长的闷哼,修林要搬去镇上了,她好像有些不舍得的。
修林一时也无话,两人一个院外,一个院里的沉默下来。
夜空晴朗,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围在弯月周围,温和的银色月光洒在忙了一天的张家村,映着家家户户的灯火,温馨而静谧。
~~~~~~~~~~~~~
那个喊一下粉红~~
第一百六十六章灾年
第一百六十六章灾年
乐清八岁
万修林十岁
月色温柔的笼罩着两个小小的身影,轻风徐徐抚过,吹起几缕发丝。
向来嘻笑打闹的两人,头一回如此长时间的沉默。
“要不……我跟我娘说说,我们不去镇上了。毕竟张家村离靠山村还是挺近的。”沉默半晌,万修林喃喃开口:“再说,魏亦奇在这,我也不放心。”
“你家的生意在镇上,早晚也要搬过去。”乐清甩甩头,理了理这莫名的情绪,强作欢笑:“虽然远了,偶尔也可以回来寻我玩的麻。再说镇上学堂哪是咱们乡下的能比的?你去了,说不定明年就能考上秀才呢?是不是,秀才大老爷?”
“这玩笑可不好笑。”万修林也扬了扬眉,尽量的展出笑来:“我才不希罕什么秀才举人,我连想考都没想去考。我可没有大哥那份才情,我肚子里的,不是墨汁,是坏水儿。”说着,指指自己的肚子。
“咯咯”乐清叫万修林最后一句逗笑了:“你这一肚子的坏水儿,难道还想不出法子来跑回来寻我跟亦奇玩?”
“就是的,再说有我哥在,我娘也拿我没办法。”万修林强作欢笑的声音听着叫人心里难受。他转了转脸:“你们什么时候搬?”
“明儿就开始挖鱼池,先弄好鱼池,把鱼放过去。然后再翻院子,一切都弄妥之后才能搬。估计怎么也要上秋了。你们何时搬呢?”
“就这几日了”声音又低又沉,带着不甘不舍不愿:“我要走了,你不送我个礼物?”
“礼物?” 乐清怔了怔:“什么礼物?我又不会女红,要不写几个字给你?”
“随便什么都行。”
“那写什么?”
“随便什么都行。”
“那就‘随遇而安’”
“不如写随遇而乐?”万修林突然笑起来:“落款一个清字。”
“你呀”乐清眯眼笑起来, 正要说什么
屋里人影一动,乐云走出来:“乐清,你跟谁说话呢?”
“哎,我姐出来了。字我明儿给你,你快回吧”乐清赶紧将万修林打发走了,回身对走过来的乐云笑笑:“没什么啊”心里不知怎么,有种夜黑风高偷会情人被捉当场的感觉。
第二日,天还没完全亮,安平就提着秋菊备好的礼去靠山村 了。
徐三家屋后的那户人家也姓徐,老汉叫徐老皮,跟老婆子两个一起生活,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早已嫁人,儿子也都已成亲并另建了院落。
徐**安平去了一趟,安平客气的向他们说了来意,又留下礼,再有徐三在旁上说着,两个老人都没说什么意见,高兴安平搬过来。
出了徐老皮家门,安平从靠山村火速赶回来,匆匆扒了几口饭,便招呼着昨日拉起来的人往靠山村去挖鱼池了。
乐清跟乐云帮着秋菊伺候蓝氏吃了东西,又看着蓝氏喂了小乐臻,然后秋菊寻来针线一边做着一边跟蓝氏说话,姐妹两个便从里屋出来了。
乐云提起桶去喂鸡喂猪了,乐清则寻了纸和笔,跑到堂屋去写字。
本来想着, 张家村离靠山村并不远,几个小伙伴随时可以凑在一块玩耍。可是谁想到万修林要搬去镇上了,镇上离张家村可就远了,以后恐怕几人再凑到一起的机会也就少了。乐清提笔,心下不由黯然,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也快要结束了。
这种自由自在,纯天然无污染的日子……真想叫时间停下来啊。
自己今年已经八岁,按理,早就该学女红了,到十二岁,就要跟姐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将来说亲事而准备。然后, 十五六岁的时候,寻个人家把自己嫁掉,或者过着平淡的生活,或者过着跟婆婆小姑勾心斗角,今儿吵,明儿骂的日子。
乐清有些头痛的放下笔,轻柔眉心。虽然古代生活安逸而舒适,可是自己真心不想现在就开始为了成亲而改变自己,更不想那么早就成亲嫁人,然后生娃,生娃,生娃……可是现在她已经不小了,不得不考虑一下这些问题了。
成亲,自己还不如一头撞死,穿回现代去。
不成亲,爹,娘,还有那些俗礼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这个异类。
可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哪可能能寻到个如意郎君?她的择偶观跟这些古代人是不一样的啊,哪可能对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产生……那她不成了猥琐的大婶了么?
“你干麻呢,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的,一脸苦相。”乐云进门,叫乐清脸上丰富的表情逗笑了:“你呀,要是闲着没事,赶紧学女红。”
乐清忙跳起来,抓着纸笔跑进小里屋:“我正写字呢,写字”
乐云无奈摇摇头, 起身进了大里屋,对蓝氏道:“娘,妹妹明显是逃着不想学女红。”
蓝氏宽容的笑笑:“我早看出来了。罢了罢了,她不想学,便不学吧。大不了就如她说的,她嫁人时,陪送一个女红好的丫环。”
乐云皱皱鼻子:“你就能惯她。”
蓝氏和秋菊‘咯咯’的笑起来。
靠山村那边的鱼池两天就挖好了。因为情况特殊,也来不及淤池, 直接放了水,就将鱼从张家村捞过来了。池子不淤存不住水,也只能日夜有人看着,往里加水。
旱情又持续了一个多月,天空才闪过一道雷,下起雨来。
由于及时的把鱼挪到了靠山村,安平的鱼没损失多少,这一场雨降下来,所有的人心算是安下了,有水了。
地里的庄稼受灾不轻,玉米几乎颗粒无收,其他的什么蔬菜之类的更是焦黄成一片,只有种了红薯的人家多少收了一点红薯回来,可是也不够吃的。
灾情相当严重,朝廷很快拨了救济粮下来。
可是粮食分到镇再分到村,再分到户,基本分不到什么东西,张家村的人还好说,靠着养菇子多少赚了几个钱,也能免强应付过这个灾年去,可是远在临月村的安红一家和周家埠子的安霞一家却不一样了。
安霞家里还好些,毕竟周一丁在安平这里做活儿,赚的钱是稳定的,虽然田里没收成,但也能把日子过的去。安红家却是立马就要揭不开锅了,而且安红婆婆不知如何发现了安平救济她的每日两个馒头。
安红婆婆不但没收了馒头,还鼓动田丰茂休妻。
丰盛 这个不孝的不知跑去了哪里,好几年没有个消息,也不知是死是活。家里儿子就剩了丰茂一个,想要抱孙子就只能指望他了。可是晓燕娘是个不争气的,生了一个丫头又一个丫头,现在干脆连丫头也不生了,肚子平平许久不见动静。若是再这样下去,岂不是要绝老田家的后?
“丰茂,娘知道你舍不得晓燕娘。可是你看,这些年你对她多好?她呢,家里困难成这样,都快饿死人了,她手里每天有两个馒头,却连你都不肯说,她这是安的什么心那?”
“她那肚子久久没动静了,要是生不出个儿子,你要断老田家的后啊?瓜儿子,再拖上两年,你就算是想再娶,人家也不跟你了。”
“ 安红在娘家臭成这样,你看看穷成这样了都没人拉帮,困难的是咱们自己。可是如果另娶一个呢?娘家哪怕稍稍伸伸手儿,咱们也不至于困难成这样。”
丰茂最近跟安红已经吵了几架,现在听丰茂娘这么说,禁不住说劝,竟真动了休妻的念头:“她娘家虽不管她,可是如果她被休的话,可就不一定了。万一她那个爹和二哥再上门来寻罪怎么办?他们现在可是惹不起的人物。爹是知府的亲舅,二哥现在又是一把钱财在手里攒着,听说最近还在靠山村又置了院落那。”
“就是要逼的他们来找才好呢”丰茂娘一拍手:“他们要是来找,咱们就提条件,什么粮,什么吃的穿的不就都有了?哎,他们要是不来找,那咱们就另娶。你看,这叫一棋双赢, 儿子哎,你学着点。”
安红还在她私下佃的地里辛苦的忙活着,并不知家中那对母子却下了这么一个决定。
旱灾过去又是连续的暴雨,直到进入了九月份,天气才开恢复了正常。
鱼池,水渠,都已经挖好,原来的屋院也都已经推倒收拾干净了,安平选了个好日子,开始动土盖新院了。
新院的格局是将原本后院的小田纳进院子里来,主屋有三间里屋,一个堂屋,另 外加盖两间厢房,一间给秋菊住,一间做厨房用。然后水渠从主屋对面淌过,渠边种些菜,再把原来院子里的树都挪过来。
十月中旬的时候,院子就修盖好了,崭新的砖瓦大院儿,即便放在靠山村,也很是亮眼。安平打算空屋子再晒上个十来天,到十月末的时候,就搬家。
搬家之后再考虑在原来的院子里加盖菇屋的事情和请小工的事。新院这边的鱼池比原来的还大,没有人照料是不行的,可是周一丁他们都脱不开身,只能再另请小工。
第一百六十七章搬家
第一百六十七章搬家
到了十月末,安平新家举办落成宴。
按乡俗,新房盖成,都是要请四里乡邻来吃酒宴的。
张家村的亲邻连带靠山村这边的几家邻居全都请到了,安平在新院子里摆了十来张桌子,院外又摆了几张,饭菜弄的是中等席面,蓝氏带着秋菊和几个婆子媳妇在厨房里忙活,才几个月的小乐臻交给乐云照看,乐清跟乐渊则满院子跑着,帮大人端茶倒水,招呼客人。
靠山村果然不愧是富村,风景都与张家村不一样。
张家村是灰扑扑的,带着股陈旧的味道,村里人一般都着带补丁的衣裳,而且还是那种连补丁都很陈旧的了。而靠山村环山靠水,村中大多是瓦房,一片葱翠,村民们的衣着虽说不上光鲜亮丽,起码大部分是没有补丁的。
院子座落在靠村子东北角的地方,东面环水,南面是集市,再南便是山,取水赶集都很方便。主屋坐东朝西,院门开在南头,一出门便是热闹的集市和沉稳的高山。
门口的三亩田地已经全部围上了竹篱笆,里面一半挖成了水池,已经蓄水养上了鱼,另一半开了两个小池养蚯蚓,剩下的地方全部养成了鸭子。这次的水池开的大,鸭子可以直接到水面上放养,鸭子洗澡可以保证健康,长的快,而鸭粪正好喂鱼。
一道半米宽的小渠从鱼池的南面绕过来,正好从鱼池和鸭舍中间穿过,拐进院子里,从院子的西头穿过,出了院子再拐回小水河。为了防止泥土坍塌,在渠壁上还细细的排了一层竹子。水渠里的水由小水河里的水流带动而缓缓流动,清澈而细凉,悠然从院子最西头流过。
来吃宴的客人们啧啧称赞,安平真是好脑瓜,还晓得把水引进家里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