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
“是吗”
“是的,是的,所以你不要急,咱们寻着脚印往回走,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寻不到脚印了就停下,你爹你母亲他们很快就会来的。”亦奇笑着将乐清的手抱进怀里,带着几分心疼的语气:“你看你冻的,手都凉成这样,我来给你捂一捂。暖和吗?”
“暖和”乐清听他这么说,心下一安,才注意到手上传来的一股一股的热量,身上不禁更冷了,忍不住张嘴打个喷嚏。
“你来多长时间了?”亦奇细眉一拧,松开捂着乐清的手,搭在乐清的额头。平日那永远冰凉的小手儿,此时却温暖如玉,轻轻的擦过乐清额头,细眉拧的更紧了:“似乎有些烫。”
“哦……”乐清神智已经有些不受控制,心下又担心起乐渊来,自己迷路在这,却没寻到乐渊,不知他跑去了哪里?
“你快披上这个” 亦奇毫不犹豫的解下他身上厚实的斗篷,给乐清披在身上。
顿时,冰冷的小身子似乎泡进了温泉里,被一大团暖气所包围。斗篷不但隔断了外面的寒气,还将 上面残留的亦奇身上的热量传到她身上,小身子立即暖乎起来。
这一暖和,神智也跟着清醒了些,乐清清楚的看见亦奇立在厚雪之中的身子打了个寒颤。
“你也冷吧?快拿回去。”乐清急急的想解下身上的斗篷
小手被那只温暖的手掌按住,魏亦奇温言笑道:“我不冷,你披着吧。来,把手给我,我给你捂一捂。”
~~~~~~~~~~~~~
咳咳,月末了哦~~月末了哦~~
第一百零八十章共披一件斗篷
第一百零八十章共披一件斗篷
乐清听话的将手放进那个温暖的手心,身上传来一股一股的热量,带给她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是生的希望。
要是被困在这里,爹娘要是天黑前找不到她,她真的要被冻死在这深山之中的。
抬眼望向他堪称精致的脸,细眉依然微微的拧着,像是在不满她的手怎么如此冰冷?眉下狭长的眸子微微垂着对她笑,长长的睫毛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瓷白的小脸儿被晶莹剔透的雪一映衬,更加莹白起来,带着透明的质感,像是上好的羊脂玉,在灯光下发出微微的暖光和透明感。
“暖和吗?”声音犹如生怕惊破了肥皂泡一般轻和细腻
乐清拢了拢心下的慌恐不安,笑着对亦奇点点头:“暖和,不冷了。”
亦奇抿着的唇这才笑起来,他的笑即便是在阴沉的雪天里,也还是潋滟而明媚:“那我们走吧。趁着雪还没把脚印盖起来,咱们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说着伸手轻轻握住乐清的,像是细心的大哥哥呵护宝贝妹妹一般,轻轻牵着她往前走。
“嗯。”乐清凭由亦奇牵着自己,心下暗自奇怪,怎么他说什么,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嗯’字呢?
两人手牵手在厚雪里走了一会儿,直到看不见亦奇来时的脚印。又四下环顾了一周,确定这个地方还没进入自己所熟知的范围,两人只好寻了棵大树,偎在一起,等着救兵的到来。
雪又下了一会儿,便飘飘洒洒的停了下来。
太阳从云雾身后露出脸来,洒着它现在并不强烈的光。不过这也足够了,淡淡阳光照在黑斗篷上,身上顿时温暖舒服, 甚至有细汗沁了出来。
爹娘应该在半个时辰之内就能找过来,看来今天是可以化险为夷了。只是不知乐渊回家没有, 不知爹娘发没发现这小子也失踪了呢?
正想着,“阿嚏”亦奇大大的打了个喷嚏,把乐清吓了一跳。
“你是不是冷”乐清孟的回头,伸手搭上亦奇的额头,觉得温度正常才放下心来,开始解身上的斗篷:“快披上,我不冷了,别回头再把你冻风寒了。”
亦奇突然明媚的笑了笑,小声的:“左右不能冻着你,除非咱们一块儿披这件斗篷?否则我不披,冻风寒了也不披的。”
乐清无法,只好解开身上的斗篷,将亦奇也纳进来。顿时,他身上的寒意冲进来,冰冷乍凉,带着他身上淡淡的清香味。
“看你身上冷的,还嘴硬” 乐清拉拉斗篷,这件还挺大的,将两人都包在里面也完全能包得过来。
黑色的斗篷大力的吸着太阳的热量,再传到两人身上,冰天雪地里的两个人,都觉得身上暖和起来,也有力劲说话了。
“ 你怎么跑到这大山里头来了?”亦奇开口询问。
“我跟乐渊一块出来的,一回头那小子就不见了。我觅着脚印跑到山脚下,以为他也上山了呢。”提起来,乐清又有些担心的:“也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也不知他回家了没有。”
“我们去你家的时候,乐渊在家啊”亦奇瞪大眼:“就是他带我们去寻的那两姐妹,否则我们哪知道你去了哪里?”
“啊” 乐清心头火起,暗道等我回家了再收拾那小子的
亦奇不着痕迹的往乐清身边偎了偎,将悄悄伸在斗篷外的手收回来,又道:“说起来,我又有些冷。”
“还冷?”乐清伸手捂住亦奇的手,果然冰凉:“那我给你捂手吧。”
亦笑的意味不明,带着几丝奸计得逞的得意:“好。”
两人偎在一起又呆了一会儿,安平夫妇还没找来,乐清有些急,便随意的扯起了话题:“最近修林也没个消息,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他去找过你吗?”
乐清明显感到魏亦奇的身子传来一阵僵硬,他有些不自然的垂眸:“没有。”
“也不知他是怎么了,若是没事,不会这么久没有消息的。”乐清伸手划着地上的雪:“要不,等抽空儿,去镇上一趟,上他家瞧瞧去。说起来,我还没去过他的新家呢。”
“不行”亦奇孟的抬起头来,将乐清吓了一跳。他眼神透着股坚定和霸道,斩钉截铁的重复了一句:“不行你不要去”
“怎么啦?”乐清吓到的抚抚胸口:“你反应这么激烈?”
魏亦奇面色可疑的红起来,不自然的垂下眸子,摇头道:“没什么。他,他没事,只是我们最好不要去寻他。 人家现在是镇里人,咱们现在都是乡下的泥腿巴子,巴巴儿的找上门去,人家还以为咱们要巴结人家呢,你忘了他娘是什么德行啦?”
乐清有些泄气的:“就是有他娘在,我才不愿意去的麻。要不然,我早就去他家玩了,我爹每天进镇送货,可以捎着我的,又方便。”
“所以不要去了。他若是还记得我们,自然会有消息来。”魏亦奇不着痕迹的转了话题:“倒是张家村现在正有个大话题呢,乡亲们都议论纷纷。”
“啥话题?”
“大春犯下大祸了,好像是非礼了邓秀才家的闺女。”
“啊?”乐清差点要跳起来了,那大春想死了啊,那邓秀才的闺女,不是跟安宝心意相属吗?两人关系也一直不错,老院儿那边正准备今年就去邓秀才家提亲呢。
乐清急急的问道:“咋回事?你细细的说说呀,是咋个非礼法儿?”要是摸摸手之类的,也就罢了,要是更进一步的话,那就无力回天了,那安宝咋办?
亦奇脸上有些红,垂着眸子道:“非礼这样的事儿,你个姑娘家家的,听什么?”
乐清一把揪住亦奇的衣领,摇道:“快说”
“其实也没什么,那大春乱发*,趁着人家姑娘外出,在小路上将人截下了。脱……脱裤子给人家看呢……”魏亦奇的脸深深的垂着,下意识的夹紧腿,仿佛脱裤子的那个不是大春而是他,羞的小脸儿红通通的。
“然后呢?怎么样了?”乐清紧紧逼问。
“然,然后?”魏亦奇的脸上简直可以拧出血来了, 没好气的道:“还能怎么样,然后叫在旁边地里干活儿的人给撞上了,把大春痛揍了一顿。”
“哦……”乐清长舒一口气,看来没什么大碍,那邓秀才的闺女知书达理,温柔贤惠,配上做秀才的安宝,正合适。这点小插曲无伤大雅。
魏亦奇简直气急败坏:“只是跟你说说大春最近犯了祸,可是这种事情,你个女孩子家家怎么好问的这么详细?”
乐清这才发现亦奇的脸色,心下不由恶趣味丛生,故作可惜道:“那个在地里干活儿的也真是不识趣,好好的去打扰人家大春做什么,好好的事情,给人家破坏了。”
“你,你”魏亦奇孟的抬起头来,瞠目结舌的指着乐清
“我跟你开玩笑呢,你看你这脸色,哈哈哈哈哈~~~~”乐清一扫被困的郁闷,放怀大笑起来。调戏古代小孩儿,果然趣味多多呀。
“我, 我……”魏亦奇正窘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远处响起安平的呼唤声:“乐清~~~亦奇~~~”
“哎在这” 乐清扬起声音喊了一声,从斗篷里跳出来,往前跑了几步:“爹~~~我在这~~~”
身边一下子空荡荡,落空的斗篷落回到他身上,亦奇脸上若有若无的闪过一丝落莫。他默默的收拾好斗篷, 站起身来,跟在乐清的身后,朝远处的几个黑点招手:“ 我们在这~~我们在这~~~”
“咋跑这里来了”安平嗔怪的声音里透着惊喜,张开手中带的小棉被,将两人严实的包裹起来,与身后的几个壮汉抱着乐清和亦奇,脚步匆匆的折回,左拐右拐的出了山林,下山去了。
回到家里,秋菊立马烧上了姜汤,两人各自喝了一大碗,才避免了一场风寒。
然后接着是安平和蓝氏的数落,乐清也没说什么,默默的承受。这是父母的爱,她乐得承受。
等收拾完,又喝完了姜汤,已经午时偏后了。
张家留亦奇和狗胜狗蛋几个在家吃了午饭,又留他们玩了一会儿,才将人送走。
直到下午,乐清恢复了几分精神,才把乐渊叫到眼前训话了一通。乐云听说这事是乐渊惹出来的,也不客气的将他训了一通。
乐渊委屈的抿着嘴。他不过是不想看几个女人打嘴战,就悄悄的跑开了,这能怪他吗?
这件事之后,正月初八便是蓝玉出嫁,正月初十又是安宝上邓秀才家提亲,到进了二月,又是安英的肚子传出喜讯,接二连三的喜事,忙的安平和蓝氏团团转。
直到进了三月开了春,两人才得闲忙活家里的事。
这时候鱼池开了冻,已经可以下鱼苗。
菇屋那边虽然采用暖室养殖,冬天也可以出菇,但开春之后,气温回暖,出菇量大大的增加了,而且张家村的村户们家里也开始出菇,可以收上来与高掌柜做生意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添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添人
现在菇屋那边出的菇子基本在弯月镇就可以卖完,特别是冬季别家都不产菇的时候,新鲜美味的红头菇,不但卖的好,而且价钱也高。一个冬季,光卖红头菇和肥鱼就赚了不少钱。
安平算是吃足了反季养殖的甜头了,正在与蓝氏商量着把家里那十亩肥地收回来,改建成暖室,冬天种菜种瓜,岂不是赚足钱?
不过眼下他要忙的是,开始指导和催促张家村村民养菇出菇,并收购起来,贩给高掌柜。这个生意看上去赚钱又轻省,实际很麻烦,那么多人,要过称,要记帐,要付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几乎要一个人专门来做。
安平跟蓝氏又商量,即然要托人添两个丫环,不如再添一个管家。
这样不但可以管理家里那几个丫环和长工,还可以帮着安平打理生意上的事,他也就不用这么忙了。要知道,再过些日子,当几个鱼池也开始产鱼时,到时候又要卖鲜鱼,卖鲜菇,又要做鱼干,还要顾着干菇的生意,家里家外还有那么多人要管理,而且还要打地窖,盖温室, 安平一个累死了都不行。
蓝氏应着这事儿,四处去托人寻条件相符的人才去了。
安平则在家里忙活着几个鱼池轮流跑,还要做着干菇的生意。
本来不甚赚钱的干菇生意,现在随着村民们养殖技术越来越纯熟,每隔十天,也基本能收上个七百来斤的干菇,现在高掌柜给的利润是两文半,也就是说,每收一次干菇,安平忙则忙矣,其中也能赚个近二两银子,再加上自家养的菇子,一个月光菇子就能赚近十两银子。
管家和丫环的人选很快有了消息,都是文陵给荐的。
其实也不能算是文陵荐的,是他托洪县薛捕快给寻的人。这三人本来都是县上一家小富户家里的管家和粗使丫头,只是最近这家破落,养不起下人,便想都打发了。家里的丫环是签了死契的,要发卖,管家是活契还要好一些,只是发了当月月银,打发回家了。
据薛捕快说,那家调教下人极严,教出的丫头都极懂礼。管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