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
从上午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安平一直没回来。
乐清有些心急,干脆到院子里的木榻上等。爹爹去办什么事了,这么长时间不回来?
到了未末时,院子里终于来了人,却不是安平。
这人一身魏家小厮的打扮,进门请乐清去魏家看画。
乐清这才想起来,魏亦奇今日还邀了自己去看画,自己一时光想着钱的事,倒把这事给忘了。
赶紧收拾了一下,换了衣裳,跟着小厮往张家村而去。
到了魏家时,魏家大门依然大敞着,小厮低头一路引着乐清往里走,老远的传来一阵说话声:“……画……乐清……”
“哼”一声冷哼
“哼”又一声冷哼。
乐清心下奇怪,亦奇这是在跟谁说话,对方态度怎么那么强硬?不过这两声哼哼远远听着,似乎有点熟悉啊。
“少爷,张小姐到了。”转过拱墙,小厮报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乐清这才看清院子里的情形。
浓绿茂盛的苹果树下,亦奇,修林,兆德三个齐齐坐在石凳上,石桌之上铺了那副画,不知刚才这几人说了什么,此时修林和兆德正一脸铁青,亦奇则一脸的高兴,正眯眼笑着,朝自己走过来:“你来了?”
“嗯。”乐清点头,心里有些恍悟。怪不得魏亦奇这次回来,变得那么大方,每次邀自己玩的时候都会把修林邀上,甚至有时还邀上杨世仁,原来……原来他在这儿等着呢
“画都画好了,快来看吧。”亦奇拉她到石桌处坐下。
乐清左面是亦奇,右面是兆德,对面是修林。她望向另两人,他们齐齐的一扭头,不满的发出一声冷哼。
“呵呵,你怎么……”乐清发出一声干笑,伸手将画卷起:“快别弄坏了,赶紧收起来吧。”
“也好,反正修林和兆头德都看守凶,你拿回家,慢慢欣赏。”魏亦奇从旁拿出个纸筒来,将卷好的画装进去,递给乐清:“这副是你的,想我时,便拿出来看。”
“你……”修林猛的回过头来,瞪着乐清,眼神幽怨,委屈,不解……
兆德则气乎乎的跺了跺脚,扭身走了。
“哎~~”乐清朝兆德伸伸手,却不知该说什么挽留的话,只好眼睁睁看着他气乎乎的身影拐过拱墙,消失了。
魏亦奇笑眯眯的:“咦,兆德怎的走了呢?”
“你行了”乐清气极的瞪他一眼,转头望向修林想要解释。
修林却低了头,不再看她的眼神,幽幽的道了一句:“兆德走了,我也不在这碍事了,先回了。”说着,不由分说的起身,也走了。
“修林”乐清追出几步,被魏亦奇一把拉住:“你的画”
“你这是做什么?”乐清真的生气了:“不打招呼就把我请来画画,画就画吧,你还拿给他们看?”自己明白亦奇的心思,为了照顾他的心情,配合他画了画,可是他却把这画拿给修林和兆头德显摆
友谊也是有嫉妒,也会叫人吃醋的,何况他们都还是小孩子?自己不跟他们玩,却偷偷跟亦奇画画,这叫他们两人怎么会不生气,怎么会不吃醋?虽然明白亦奇为什么这么做,但他这回,确实是过分了。
别说修林和兆德没有那个心思,就算他们有,亦奇也不该这样做呀
魏亦奇无辜的眨着眼, 浓密的睫毛委屈的一闪一闪:“我只是想给他们看看……”
“ 太过分了”乐清一把抢过画纸筒,一把甩开魏亦奇,扭身往前院走去。
“乐清……”魏亦奇这才急了,上前想要拉住乐清。
可乐清这回是真的生了气,几步已经跑远了,待他再追上来,已经出了魏家的院子。
“画我已经拿到了,还有什么事?”乐清冷着脸。
魏亦奇微微垂下睫毛:“这回算我错了还不行?你不要生气……”
“我没生气”一字一顿,气势汹汹
“你看你,这还叫没生气?”魏亦奇眨着一双水眸:“后日我便要走了,你会来送我的吧?”
“去怎么不去?我哪敢不去?”乐清赌气一句,扭身往家走去。
~~~~~~~~~
第两百一十八章田产
收费章节(12点)
第两百一十八章田产
魏亦奇走的那日,乐清去张家村送他。
虽然发生了那日的不快,但修林和兆德也还是来送他了。
怕再惹乐清生气,魏亦奇不敢再过分,也再没提画的事,只是千叮万嘱乐清一番有的没的的话,又规规距距的与众人道了别,才坐着马车出发了。
马车开动之后,他头探出窗子来,不舍的望着众人,一直到车子快要看不见了,他还一直探在外头。
“修林……”见马车没了影儿,趁着这机会,乐清想跟修林和兆德好好说说,将这两只小鬼哄哄好。
修林却像是没发生过那事似的,笑眯眯的,嘴边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嗯?”。
乐清一时倒有些反应不过来,眼睛眨了眨:“那个……”
“什么事?”修林笑眯眯的:“你说便是。对了,明儿你若是有空,咱们去张家村的芦苇丛玩好不好?我已请好了画师,到时候咱们画上他十副八副的,也给狗胜狗蛋几个一副,好不好?”
“好啊”乐清释怀笑起来,修林就是这样,好哄的很,也不会置气,不像亦奇,吵个架而已,两个月都不回信。
兆德本来拉着脸,见修林笑起来了,又跟乐清说了话,也赶紧朝着乐清笑:“嘿嘿,好啊好啊,那我也去。”
第二日,万修林召集了乐清乐渊,兆德,狗胜狗蛋,还有杨世仁杨世珍,几个在芦苇丛里排排坐好,叫画师给画像,然后又叫画师多画几副, 以后人手一副。
这一副可是三十两银子呢一家一副那也要六七副,好几百两银子。
几个小伙伴纷纷劝修林,他却一概笑过, 终还是叫画师画了。
待这事过去,乐清再也不敢单独去魏家了,好家伙,那可是好几百两银子呢,说花就花了,财大气粗也不能这样,小孩子吃起醋来真是更可怕。
进了九月,大部分的鱼池都开始陆陆续续大量的出鱼,张家便更加忙碌起来
不过再忙,也要腾出空儿来参加村里的喜事。九月里,参加了张宇和明亮的婚事,十月里,又参加了安英孩子的洗三儿。
安英是十月中生的,六两多的男娃儿,一生下来就哭的响亮,高兴的文陵头一回跟镇上请了五天的假,专门在家陪妻儿。
过了十月中旬,天气就开始转冷,镇上各家的鱼池出鱼量慢慢减少,直到时间转入十一月,过了立冬,才慢慢的没有鱼可出。
安平家这才终于得了点空儿,几个长工都在忙着将最后一批鱼制干,安平跟蓝氏就把账算了算。
今年干菇和鱼干生意做的不错,光这两项就赚了小两千两银子,再加上今年自家养的最后一批菇子和鱼也赚了点钱,还有以前几年攒下的,加起来,总共也有三千多两银子。
留下五百两银子做明年生意的流动资金,剩下的两千五百两,就可以拿来做别的投入了。可是做什么投入呢?
文陵的意思,是做个稳当些的行当,如果不行,宁愿把钱放着,也不能去冒险,因为三千两虽多,但实际上要做生意的话,一旦不成也就赔光了。
安平也是这样想,可是做生意,哪有稳赚不陪的?正跟蓝氏商量着,乐清挤进来:“爹,要说这最稳当最不变的,就要数田地啦。管它风调雨顺还是洪涝灾害,它都在那里,不动不摇,谁也拿不走。没事时它给你产粮食,卖银子,有急事时,它还可以摇身变回银子,多好?”
“买地……”安平沉默了一会儿:“这倒是不错,稳当是稳当,可一来现在大片的地没大有了,二来,那么大片的地,佃怕是佃不完的,自己种又没有人手,这恐怕……”
“爹,咱们不往外佃,把地开成自己的农庄,请人来种不就成了?置于怎么种麻,有农书”乐清忙把自己写的新农书献出来,虽然自己前世的水平不咋滴,但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还是懂的,比如人工操作的收麦机,比如人工操作的改良版耕地机,这些都叫她详细写在上头了。
“你那怎么净些好东西?”安平宝贝的拿过来,翻开看起来。越看越入迷,越看越兴奋,最后竟一边看着,一边演画了起来。
“这是我托姐姐从洪县那里弄来的。”乐清笑嘻嘻的撒个谎,立起身来:“爹你慢慢看,我去陪娘了。”
安平一直看了一天一夜,熬出一双黑眼圈来,才略微看懂了其中一种人工机械,顿时兴奋无比。凭他的目光怎么会看不出来,就算单凭这一种,种起地来也要省了不少工夫,若是这书上的都能做出来,那岂不是……
如果按一个壮汉可种五亩地算,五十亩地,就需要十个壮汉。要是这书上的东西都可以做出来,安平可以保证,这五十亩的地,顶多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了。那么,这一下子就可以省下八个人的吃食粮钱。
这样一算,安平跟蓝氏立马决意,这两千五百两银子,就要置成地产了。
不过,两千五百两银子,如果按市价算,置成中等田能有三百亩,就算置成上等田,也能置个两百亩,这么大的地,整个弯月镇还真不好找。安平已经托人放出风去,到处打听了。
消息一放出去,便有许多伢侩上门来,不过多是些零碎的小地,最大的也不过百亩,而且肥力也一般般。安平想着,要置就把田置到一块儿去,到时候管理也方便,便没有应下这事,打算再等等看。
这一日,安平正在家里与王开明说话,张赵氏从外面进来
“娘,你咋来了,快坐。”安平忙起身,又招呼秋菊上水果。
王开明见张赵氏有话要说,便识趣的退了出去。
“有点事要跟你说,就来了。”张赵氏坐下,也不罗嗦,直接道:“你那寻地的事儿,可有着落了?”
安平摇摇头:“还没有。多是些小地,太零碎了。”
“是这。安红那个村子,有三百来亩的良田出售。这消息是安红悄悄打探来的,那家人还没有正式的放消息。你要是有这个意思,先赶紧去问问。安红说,他家那地可肥,就怕到时候放出消息来,再叫别人抢了去。”张赵氏低头喝了一口秋菊递过来的茶。
安平眼里一亮:“那么肥的地,那家人怎么不要了?价钱多少?”
“那家人急着去京城做什么,地又带不走,就想卖了。价钱麻,那我也不知道,你要是愿意,就自己去谈谈。左右就是有这么一个事,我来跟你说一声。”
“哦,哦,娘,你辛苦了,我看这事儿行,我一会儿便去瞧瞧去。那户人家姓什么?”
“姓尹,你去一打听就知道。”张赵氏深深的缓缓的吸了一口气,迟疑的继续道:“安平啊……娘还有一事……也不是娘说啊,你说,你跟安红的事儿,这也隔了这么长时间了,乐臻都这么大了,能化解,就化解了得了?”
安平沉默下来。
“安红这些年也吃了不少苦,她也知错了。再说这回这事儿,还不是安红帮你打听来的?”张赵氏叹口气:“她怕你生气,没敢来,才托我来说的。”
“这事……以后再说吧。”安平也叹口气。
见他没有直接回绝,张赵氏很是高兴:“那行,那行,那我就先回去了。你赶紧去临月村去打听打听罢,别让别人抢了先。”
送走了张赵氏,安平便赶紧带人去了一趟临月村。
进了临月村, 他先打听着去看了一下那地。那地油黑的,肥力十足,是块上好的上等田。而且形状方方正正的也很整装,是块难得的好地。
安平心下满意,便去了尹家。
尹家果然有想要卖地的意思,只是他家开出一个条件,安平若想买,就必须把这三百亩一下子买下来,否则,割开了零碎了,剩下的不好卖。
安平当时就傻了眼。家里总共预计了两千五百两银子,上等田一亩十二两,这些钱只够买两百亩的啊,另外一百亩的钱哪里去找?而这尹家又不能等到明年,自己赚了钱再卖地。
好在尹家确实走的急,给了安平一亩十两的价儿,至于不零卖的事,则死死咬住不再松口。
一亩十两,三百亩,也需要三千两银子啊,自己家里总共就这么多钱,要是都用上了,来年的生意就没有流动资金了。左右算算,也还是差着五百两。
可这五百两,说是不多,可也不少,几个亲戚家里是没有的,那上哪儿去筹借?
尹家只给了三天的时间,第三天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