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也没怎么动手,七岁的小乐云对于做饭做菜已经是相当熟练了,菜是她摘洗的,也是她切的,又是她炒的,文陵只是帮着看看火,递递东西罢了。
闻着西厢飘出的菜香味儿,安民的心都要碎了, 安平跟安平媳妇咋还不回来呢?他们该不会是知道自己要借钱,故意躲出去的吧?可是都这时候了,家家户户都该吃饭了,他们躲又能躲到哪儿去?
安民立在院门口,正翘首企盼着,安平跟蓝氏终于回来了,安平一脸的喜色, 一见安民,不由略微讶异了一下:“咦,哥,你在这儿等谁哩?”
安民张嘴要说什么,安平又喜道:“哥,我今儿找着房子了,真不错呢,就只是得交三两银子的定钱,你那儿还有闲钱么?”
~~~~~~~~~~~
好吧;后面还有
第六十五章新家
第六十五章新家
安平跟蓝氏一脸的喜色回来, 见安民立在院门口,安平笑起来,有些急切的:“哥,我今儿寻到一处合适的宅院,交三两银子的定钱就能住进去,我这儿总共有一两多点儿,你那儿有闲钱么?”
安民张口结舌,就好像准备了满满一篇的演讲稿,背得烂熟于心之后,却发现人家换主题了一般,有种想当场吐血的感觉,他张着嘴,怔在那里愣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哥?怎么啦?” 安平在他眼前挥挥手。
安民回过神来,白等了一天却扑个空的怒气涌上来,没好气的:“没有我哪有钱?我这都快断粮了,还急着呢,我还不知道要上哪借钱去呢,我哪有钱借给你?”说完,一甩袖子,回东厢去了。
安平跟蓝氏对视一眼,不过是问问罢了,没有就没有吧, 用得着发这么大的火么?昨儿分家,好像占便宜的是他家好不好?现在倒弄得好像自家占尽了便宜,给了他亏吃一样,这般火气冲冲的。
“算了,咱们先进屋吧,文陵还在这呢。”蓝氏扯扯安平,两人进屋去了。
文陵跟乐云已经弄好了饭,安平跟蓝氏回来,打算先洗手吃饭,然后再宣布好消息。听说有好消息,文陵也留在西厢一起吃饭。
吃过饭,安平把今天寻到院落的消息说了。
说起来这处院落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河对岸那处老窑场,自窑场搬走后,窑场主人也举家搬去了镇上,人家也不缺这几个钱,所以那间老房子便闲置了下来,经过这么些年,门窗早就没了,里面长满了杂草蛛网,显得破败不堪。
这处院落最大的优点是够大,因为是间小窑场,院子足有张家两个院子的大小,而且没盖厢房,显得又大又空旷。房屋虽然建得粗劣,但好歹都是砖墙,结实又挡风。至于门窗,村头有的是竹子,自己做 个简易的先用着就是了,等有了钱再请木匠做好的。而满院的杂草蛛网只要收拾一下就可以,还是处比较不错的住处。
安平最满意的,是这处宅院的价钱。
要知道,一处一般的院落,就要在二十两左右,像这处这么大的,更要贵一些。巧在赵大山认得这处院落的主人,好像关系还不错,赵大山最近跟安平一家的关系也处得不错,他便给牵了一下钱,窑主听说是赵大山的外甥,便只要了个地皮砖瓦钱——十五两银子。
就算是自己盖一处,也差不多要这个价钱,还要再搭上人力和时间,现在人家肯十五两卖,真真是捡到了大便宜,安平跟蓝氏都很高兴,打算要好好的谢谢赵大山。
只是眼下唯一的问题是,自家没有那么多钱,人家答应先交三两定钱,剩下的慢慢还清这就已经是看了赵大山的面子,给了大通容了,可是即便三两银子,自家现在也没有啊。
最近卖野兔卖野菇子赚了九百多文钱,借给孩子大舅家三百文,还剩下六百多文,这些钱还要买鸡崽买菜种和农具,根本不敢动。张赵氏给的那二两银子已经用掉了一两,现在还剩一两,也就是说还差二两,还有房子弄好了之后得请客,粮食家里有,但菜肉都是要花钱的,差不多总共要借三两银子。
依着刚才安民的反应,借钱的事,张赵氏和安民那儿是不可能了,安霞家困难的肯定拿不出钱来, 乐云姥娘家那边儿, 为着方氏娘亲的病恐怕已经拿出一些钱来了,而且文陵升职又刚请了客,怕是再拿不出钱了。至于赵家三个舅舅,家里境况也都跟张赵氏家差不多,困难得紧,浑身也摸不出几个铜板。
“实在不行,我跟同僚们借借试试?”文陵也觉得这处宅院顶好,要是因为钱不够而没买下来就太可惜了。
“那怎么行?你才刚升上来就跑去跟人借钱,以后叫人咋看你?”蓝氏摇头,道:“这事你不用担心,明儿我跟你姐夫去几个相好的人家家里借试试。三两钱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多借几家总是有的。”
“是的, 你就别担心这事了,我跟你姐姐自有办法。”安平也点点头。
文陵还要再说什么,被蓝氏以天都黑了,怕家里老娘担心为由赶回蓝家庄去了,顺便把分家和寻到院落的事跟乐云姥爷和姥娘说一声,叫她们也跟着一起高兴高兴。
第二日,安平一早便出去了,蓝氏带着两个孩子在家等消息。
跟安平最相好的大斗和得顺,大斗家过得比较宽裕,他有一手扎纸人的手艺,没有孩子没有老人,夫妻二人过得相当惬意。 只可惜安平来的不是时候,大斗刚用手头的存钱买了一头牛,打算赁给村里没牛的人家用,好赚赚闲钱。听说安平看中了处院落,大斗二话没说又挤出五百文来,叫安平拿走了。
至于得顺,他是过得相当困难的。得顺是家中长子,父母向来身子骨不好,家里几个弟弟都相当于是得顺一手接扯起来的,现在又分了家,给几个弟弟折腾住处已经耗尽了得顺所有气力,他自己现在也是负债累累,还有老婆孩子和老人要养活,没跟安平借钱就不错了,哪有钱借给安平?
揣着怀里的五百文钱,安平无奈之下又去了张作富家一趟。他跟张作富差了好几岁,从小也不是在一块儿玩耍,没什么交情,但两家自作了前后邻居,关系倒也还不错,人家年前还给自家送过猪下水吃,这人情还没还呢。
作富在镇上酒楼没回来,作富媳妇听说了这事,二话不说拿了二两银子出来:“我这也没多,就二两。安平大哥,你尽管拿去用,不急着还。”
见作富媳妇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安平倒有些不知所措了:“呀,兆德娘,你看这……唉,按说咱们这交情,张嘴来向你借钱是 怪不好意思的,哪想到你还给这么多……”
“安平大哥哟,看你说的。你觉得咱们交情浅那,我还觉得咱们交情比谁都深那。你瞧我家兆德”说着,一指在趴在院子里正盯着一堆带松针的土堆看的小兆德:“我家兆德呀,没有兄弟姐妹,出去进来的总是孤零零的,自从你家乐清开口了,他跟你家乐清可真是能玩到一块儿去,虽然他比乐清大,可是从你家乐清那儿学了不少规距回来,见了我的面儿,总要甜甜喊上一句娘,要是我跟他爹争吵几句呀,先跑上来护着我哈哈哈哈……”
“还是你家兆德懂事,又听话。”安平笑着回道。
“那个,安平大哥”作富媳妇笑眯眯的,神秘兮兮的压低了声音:“我看,这两个小娃娃也是有缘份,不如给他们定下个娃娃亲,咱们作父母的也放心?我呀,我是真看好乐清这孩子了,你跟大嫂放心,到时候的聘礼,除了杨家和万家,我肯定是咱村最多的。乐清进了我的门儿,我也当亲闺女看待。”
安平一怔,干笑道:“这事……兆德娘你看,孩子现在还小呢,你总得等他们大大问问他们的意思吧?再说……这事……。我也不好说,要不,你跟孩子娘商量商量?”
“嗨,你看我,这是急疯了呢,跟你个大男人家说些啥呢。”作富媳妇一拍脑袋:“安平大哥,那你赶紧回去忙吧,钱不用急着还的。今儿的话就当我没说,等回头两个娃娃再长长再说。”
“嗳,嗳” 安平收好钱, 回身出门去了,兆德见他要走,立马缠上去,跟安平一块儿回张家找张家小姐妹一块儿玩去了。
在乡下定娃娃亲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安平心里并未在意,只是觉得人家兆备家条件好,自家的条件有些不配,要是定了亲事,那就算是高攀,怕乐清去了会吃亏。不过依作富媳妇的为人,估计也不会给她亏吃。
借到了钱,安平心里轻松了许多,揣着二两又五百文钱回了家。剩下的五百文,蓝氏下午去了趟大生媳妇那儿,大生媳妇把手头攒的一点钱都给了蓝氏,总共两百文,还差个三百文也就算了,这些钱交完定钱, 再请亲戚乡邻吃人简单的饭也差不多。
安平当下就揣着钱去了赵大山家里,两人一块儿去了趟镇上,寻到窑主人把钱交了,把房契拿到手,赶在天黑前回来了。
房契握在手里,才真正有了种建起新家的感觉, 新家的屋子正好有两张大炕,可以跟女儿们分开睡了,有单独的厨房,不用在大夏天睡热炕,而且院子又大,养多少鸡崽儿都行,这是自已的家了,想做什么都行,都没人来管,安平跟蓝氏晚上兴奋到很晚才睡。
第二天,安平便带着大斗得顺几个,得顺又喊来了他的大弟和二弟,几人扛着锄头,铁锨,蓝氏和得顺媳妇拿着扫帚,麻布和木盆,几人去收拾新屋了。
屋里的灰尘和蛛网要全部清扫,院子里的杂草太多要把地全翻一遍再重新整平,还要削竹子做简单的门窗,几人扛着工具,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第六十六章请客
第六十六章请客
院子很快便有了新模样,杂草全都除出去堆在河边放一把火烧掉了,屋子里面也打扫干净,焕然一新,蓝氏跟得顺媳妇拿麻布在屋里挨块砖块的擦着,几个男人则在外面叮叮铛铛的做着简易门窗。
才一天的时间,原来的破窑场就换了一身衣服一般,新亮新亮的。天快擦黑了,安平还在带着几人赶做着鸡舍和猪圈。安平现在心急如焚,佃来的地里现在还空着呢,这几日得赶紧种上作物。今天收拾出房子来,已经用掉了一天的时间,新房建好了还要请客呢, 又要用掉一天的时间,所以鸡舍猪圈什么的就赶在天黑前做出来好了,要是等到明天,又要浪费一天的时间。
鸡舍和猪圈快酉末时了才弄好,大斗得顺几个也不用安平留饭,都各自回家去了。安平跟蓝氏也没多让,收拾了东西回家,明天还要早起搬家,然后宴请亲戚四邻呢,有的忙的。
两人回家时,西厢里乐云已经做好了饭,跟乐清守着火炉等着他们。看着女儿一脸的乖巧,两人心里一软,谁家有这么听话又懂事的孩子?再苦再累又怎么样?
一夜无话。
天刚亮,安平就出去了,他要去请几家舅舅,相好的邻居,还有那几个朋友过来吃新房落成酒,还要借下几张桌子中午吃饭好用,还要赶早回来帮着蓝氏搬家。蓝氏也不轻松,她带着两个孩子要把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搬到新家去。虽然昨夜已经收拾打包了,但锅碗瓢盆的,看着不多,搬起来可真多。
安英得了蓝氏的安排,去靠山村买肉买菜去了,安宝特意请了一天假,在家帮蓝氏的忙,老张头也前前后后的跟着忙活,张赵氏只是板着脸的在那儿指挥,得顺媳妇跟作富媳妇一早就来帮忙了。而吴氏跟安民则躲在屋里,整个东厢安安静静的,就好像没人一样。
来来回回搬了几趟,终于将原来西厢的东西都搬到河对岸去了,全都堆在里屋的脚地上,现在也顾不得收拾,蓝氏又领着众人开始摘洗安英买回来的菜肉,忙活着中午的饭了。地上的东西只能等到下午再收拾了。
安平很快借来了桌子,在若大的院子里一张张摆开,张赵氏跟老张头帮着招呼着来的邻人和亲戚。赵大山一家跟赵五山一家早早便来了,男人们都聚在一处聊地里的事情,女人们则聚在一块儿说闲话。五山的两个女儿秀洁和秀丽都在厨房里帮忙,新屋的邻居新水媳妇也一大早就来帮忙了。
临近午时,赵三山一家才来,跟安平简单的打了个招呼,便坐在那儿自已一家人聊起天来了。直到到了正午开饭,才见吴氏跟安民带着乐荣进院子来了。
安民没借到钱,只好去吴氏娘家门上借了一点,跟家里攒的那些凑了凑,只佃到了三亩地,现在菜种子钱还没有着落。眼见安平弄了这么一处又大又好的院落,又是搬家又是请客的好不热闹喜庆,他心里不由有些发酸, 脸上就阴沉了起来。吴氏跟安民是一样的想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