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自己这一世父慈母爱,又有姐姐疼,可以算是要多幸福有多幸福,给个金山也不换。可是魏家三个孩子都还那么小,就没了娘亲,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都说最毒妇人心这可是一尸两命”万修林咬牙切齿的把小拳头一下子挥在树干上。
“这次亦奇要伤心一阵子了,恐怕短时间内不能再出门了。这么小就没了娘亲……”当一个生命消逝在眼前,带给人的,除了伤心难过,还有无与伦比的震撼,或者,也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恐惧,一条鲜活的生命,说没就没了……杨世仁紧了紧藏在怀里的荷包,望一眼身边的乐云,眼神闪烁。
“他们以后的日子,恐怕更难了。有钱人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呀……”乐云叹息一声。
“那是自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麻”杨世仁深有感触的举手同意。
乐清心下暗想,魏家这一搬来不要紧,恐怕整个张家村都没安生日子过了。他们逼魏家不要紧,说到底也是人家的家务事,自家仇恨自家解决,就怕他们为了逼魏家,而牵连上张家村,这小小的贫穷村子,哪经得起这些有钱人的折腾?
“我看,咱们回吧,在这儿也见不到亦奇的。”杨世仁拢拢众人:“事情咱们心里有数就行了,他小小年纪承受这种事情不容易,以后对亦奇好点,等他回来了,咱们少提这件事就是。”
“嗯。说的是。”万修林也点点头,四人悄悄的从魏家门口撤离,心情黯然莫名的又不想回家,几人便直接去了河岸的芦苇丛那里,在芦苇丛里直坐到天黑,才各自回家了。
亦奇娘的死讯很快得到了证实,原本正八卦的热闹的乡民们一下子安静了,纯朴的他们,当遇上这种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是该闭嘴的时候,魏家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不是他们能随便议论得了的。
亦奇娘出殡的这一天,张家村出现了诡异的一幕,送葬的队伍沉痛悲伤,却只有魏亦奇一个哭丧的,周围明明围着许多看丧的,却安安静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许多人还扭着头,想看热闹,又不敢直视,闪闪缩缩的,实在想说话了,也只敢小声的背着人议论上那么两句。
魏家春红肿着眼睛,跟在魏亦奇后面, 怀里抱着他的一双小儿女,一个才四岁,一个才两岁,望着悲恸的魏亦奇,魏家春心里发狠。
魏家丽,我魏家春并不在乎于那点财产。可是你为了断我子嗣,竟弄死我妻子,不但一尸两命,还害的我三个孩子没了娘亲,这仇不报非人,等着吧,新仇旧恨我会一并讨回来。
亦奇娘的葬礼在安静中举行完了,她被葬在靠山村山上的坟区里,整个过程从头到尾,镇上魏家的人仿佛根本不知道一般,没有一个出现。
之后,魏家院里院外挂起了白花,丫环家丁们也都身戴白花,为亦奇娘守丧三个月。
看来三个月之内亦奇是不会出来了,修林跟乐清合计,十一月之前,跟修田学字的就剩他们两个了。到明年开春,修林也要去学堂上课,要是亦奇不来,仅剩乐清一人,修林娘是不可能再叫她去学字了,所以在明年之前,她要把基本的字都学会。
亦奇娘葬礼过后,村里的八卦婆子们好好的安静了一段时间,才慢慢的又活跃起来,又有人渐渐的打听到了些许关于镇上魏家的消息,传回村里来,说的有好几个版本,但大概的意思,还是一致的。
镇上的魏家,是个百年望族,绝对的高门大户,魏家春的父亲,是魏家的嫡长,成人之后不但把生意做的红火,又做了一族之长,魏家一家是纯正的嫡支嫡系。
春风得意的魏家春的父亲娶了同县满星镇的大户蒋家嫡女蒋氏为妻,蒋氏是个肚量狭小之人,当时过门时就再三言明,魏家春父亲只能有蒋氏一个妻子,不准再有妾室通房。婚后,魏家春父亲接照当时的约定,独守蒋氏,果真没有纳妾。
可是事过两三年,蒋氏一直未有受孕,权横之下,魏家春父亲只好又娶了当时落魄王府的丫环金氏为妾,只希望子嗣能有所传承,对此,蒋氏也没有反对。
可是谁知金氏刚进门,蒋氏就有了身孕,本就气量狭小的蒋氏就霸占住魏家春父亲,不叫他碰金氏,一直到蒋氏生下两儿一女,金氏才迟迟受了孕,生了一儿一女, 儿子便是魏家春,女儿叫做魏家慧,年前刚满十七。
魏家春父亲和金氏早年就过逝了,现在家中只剩一个蒋氏,她跟她的三个儿女合伙百般为难魏家春兄妹也就罢了,年前魏家慧刚满十七,就被兄长魏家耀和魏家俊作主嫁去了远地给人做填房。
魏家春就是为此事而与魏家两个兄长闹翻,一时闹的不可收拾,只好搬了出来,哪知道搬出来了也不安生,叫魏家嫡女魏家丽又找上门来,硬生生折腾死了亦奇娘,断了家春这一脉的子嗣。辛亏亦奇娘已诞下两儿一女, 也算是没有绝后。
明眼人谁也猜的出来,魏家人这是想趁着蒋氏还在,绝了魏家春一脉,好等以后分家产时,吞下他的这一份。要知道,魏家家大业大,魏家春再不济也能分得三分之一的家产,那可不是一笔巨产。
何况魏家老大膝下有一儿一女,魏家老2膝下却只有一个女儿,到时分家产时,魏家春单凭两儿一女,分得的就比别人多,再加上他老婆肚子里还有一个,以后还不知要生多少个,魏家人不想法子弄掉亦奇娘的肚子才怪。
只是他们千料万料也没料到,这样一做,却更加激发了魏亦奇兄弟兄妹三人的恨意,守丧刚满一个月,时候刚进九月没多久,魏亦奇就出门了。
魏家虽然家大业大,在仕途上却从未有人有所涉猎,可以说是一纯商户之家。只要他能考取些许功名,魏家人就不敢拿他怎么样,这样也才有夺回属于他们一切的资本,才有给娘亲和未出世的弟弟报仇的机会。
守丧期的人跑去别人家里是相当忌讳的,哪怕亦奇家里再有钱, 修林娘也不会叫他在守丧期走进家里半步。修田只好将授课的场所移至了河岸边的芦苇丛里,反正下学堂之后,太阳也不毒热,天气不冷不热的,坐在芦苇丛里,倒也别有一番风趣。
亦奇身戴白花,白日里在学堂上学,放学就在芦苇丛里继续学习,除了对乐清几人还能流露一点正常人的表情,对于其他人一概是冷冰冰的脸。而且绝口不提他娘亲的事,更不提魏家的人 ,仿佛他并没有杀母之仇在身,仿佛那日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过,仿佛他本来就是属于张家村的一员,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快乐无忧的乡下娃娃。
他头脑聪明,性情坚韧,学的又快又好,若不是乐清有功底在身,是绝比不过他的。三人之中,最数修林学的最差,不过他也并不在意,反正他明年才上学堂,到时候再正经学就是了。
~~~~~~~~
乡亲们,今天起五一长假,为时四天单更,五一那天会恢复双更。
咳咳,这个假放的是不是很奇怪?对了,你们猜对了,这本来就是个奇怪的公司。
好吧,再求粉红,月末了哦~~
第一百二十二章上秋
第一百二十二章上秋
叫人安心的是,自亦奇娘去逝之后,镇上的魏家人倒再没闹腾,小小的张家村也得以平静度日,时候很快过了立秋,炎热的天气一天一天的凉快起来, 田间地头慢慢的程现出一种丰收的金黄色,空气里弥漫着果实成熟的香味儿。
上秋之后,乐清小水池里那三条鱼也已经肥的可以出鱼了,叫她意想不到的是,养蚯蚓的成绩竟比养鱼好多了,那养蚯蚓的小池里满满当当的爬着一条条肥滚滚的蚯蚓,蓝氏每天都要挑一碗出来,剁碎了跟菜叶混在一起拿去喂鸡。
原本这十七只鸡一天能产二十三四枚蛋,现在一天最少能捡三十枚,最多的时候,捡到了三十三枚。乐的蓝氏跟安平商量了好久,打算来在院子里再打个池子,养上蚯蚓,不但省了喂鸡的粮食,产蛋量还高。
安平向来是个有眼光的人,蚯蚓自然是要养的,但是他发现乐清养的鱼更有发展前景。蚯蚓毕竟只是喂鸡的食料,养的再多也不能卖钱,可是鱼就不一样了,这东西可是很金贵的,特别是又肥又大的这种,市面上几乎都见不到,更别说价钱了。
这鱼么,村里不是没人养过,可是都失败了。就连村南那刘和平也曾养过,鱼从一开春就养上,到上秋的时候肥是肥,也卖了不少钱,可惜这大半年里喂的粮食钱更多,到头来算算,忙活了大半年,竟然还赔了,气的刘和平直接将鱼池子扒了,再没提这事儿。
安平原本以为乐清这丫头捣故着养鱼只是一时兴趣,眼看着她什么都往鱼池里扔, 安平还一度在心里暗笑,到底是小孩子,哪里会养鱼, 鸭粪也往池里扔,那能行么?可是没想到鱼不但没死,还顺利活了下来,整日活蹦乱跳的,到现在,竟然长的这么肥,这三条若是拿去卖,顶少要换两百文钱的。
安平心里暗暗的回想过,乐清养鱼的时候,可没扔什么粮食进去,那么,难道它们吃的是鸭粪和蚯蚓?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鱼苗可以从河里捞,鱼食又不用花钱的话,那么养鱼几乎是零投入,高回报,这么好的事情,谁会相信无缘无故能砸在自己头上?
想到这, 安平突的一个激灵,想到当时自家养红头菇也是乐清这丫头折腾出来的主意,虽然是歪打正着,可是又是红头菇,又是鱼又是蚯蚓的,如果都是歪打正着,这丫头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些吧?她是……安平正了正神色,眼神凝重起来。
旁边的蓝氏见状,吓了一跳,一把捞回正满地蹒跚的乐渊,对安平道:“你这是咋了?”
安平神色凝重:“孩子娘,你说咱乐清该不回是叫神鬼吓着了吧?还是叫黄大仙附了体?”
蓝氏有些不高兴的:“好生生的你这说些啥话?孩子活蹦乱跳的,好着呢,哪里不正常了?”
“你看,当时咱养红头菇的时候,是不是乐清折腾着先养出来的?你再看现在,蚯蚓是不是又是乐清养起来的?鱼呢?也是她养出来的”安平轻声的给蓝氏细细的分析:“要是说一次是歪打正着,可是这么多回,哪里可能?她一个才几岁的黄毛丫头,哪懂得这么多?要说里头没有蹊跷,谁能信呢?再说这孩子,自从开口之后,就变了个人似的,鬼灵精怪,能说会道的,现在想想,恐怕也是……”
“呸呸呸,你可别胡说”蓝氏忙呸了几声:“要是叫鬼神吓着了,哪个能这么好心,还帮着咱家发财呀?你还没问问她呢,就在这乱说,万一是高人指点过她呢?再说,这孩子向来鬼灵精怪主意多,乐云不也差不多么?这还不是随你呀?”
“总之这事得当个事情来看,实在不行, 去请个仙生回来瞧瞧,也放心。”安平低叹一声,忧心忡忡。
不一会儿,跑到外面去玩的乐清回来了,安平沉声道:“你过来。”
乐清一见安平跟蓝氏的模样,心里就明了大概。她这几日心里就寻思着,等这鱼一出池,凭爹的聪明,肯定要多想,所以早有准备。她欢快的跑过去,跳进安平怀里:“爹,啥事?”
安平扯扯嘴角,免强的笑笑:“清儿,你跟爹说说,你怎么会养鱼呢?又怎么会养蚯蚓呢?是谁教你的呀?”
果然是乐清心中偷笑,从安平怀里跳下来,跑进里屋, 拿出一本书来,清脆的道:“爹,我哪会养鱼呀,是这农书上说的。我以前不识字,是修田哥给我念的,修田哥可真是厉害什么都懂呢”说着,将农书递过去。
蓝氏松了一口气的:“你看你看,我说是你多想了吧,孩子本就聪明,你偏要说精怪过头了之类的话,我看是活儿轻省了,闲的你”
安平识字不多,但书上鱼,菇之类的字还是认得的,他翻看了一下,心里暗暗放心,这才笑起来:“那你替我问问修田,他家养不养鱼,他家若是不养,咱家可就要养了。”
乐清捂嘴一笑:“他家养不养,跟咱家有什么关系?再说,修田哥的娘不叫他看农书,他这是偷偷念给我听的,爹你可不敢叫别人知道了。”这本农书麻,书名为《农间记事》,作者 张乐清,于此时此刻的两个月前馔写完毕。嘿嘿,这时候根本就没有这种技术,又哪里会有这种农书?她生前好说也是个网络写手,乱编一本古代农书还是不在话下的。
“那好,那好,你一会儿好好跟我说说这本书里具体说的。”安平笑起来,又望一眼蓝氏怀里的乐渊,这小子才十个多月,就会叫爹娘,大眼睛骨碌碌的转,说起来比乐清要精怪的多。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