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那咋来的?你跟爹说说不就得了,瞧把他气成那样儿,下午还得上工去呢”乐清也觉得这米来得蹊跷,但她决不相信这是乐云去偷的。
乐云却依旧不肯说出真相:“反正不是偷的,你吃就是了。”
乐清知道若是问不出来,不但爹娘要生气,乐云还有可能要挨打,她不想因为要给自已寻吃的,一家人却产生了矛盾,咬咬牙:“你若是不说,我就不吃”
哪想到乐云却伸手捏住她的两腮,使劲儿往外拉:“爱吃不吃”
“啊~~~哎”乐清痛叫一声,无奈的看着乐云转身出了屋子,心里盘算着,乐云即然不肯说,那这米指定不是借来的,她又不可能去偷,这么小的人儿也不可能是出去做活儿赚来的,那到底是哪儿来的??
又转念想到,这个家实在是穷啊,为一点米都要折腾成这样儿,自已虽然要过了年才满三岁,现在就拿现代人的金手指来发财虽是有点太早了容易引人怀疑,但就算冒险也得弄点小财路了,哪怕稍微改善一下现在的生活呢?
~~~~~~~~~~~
喜欢本书的乡亲们就请收藏吧,嗨嗨,顺手投投推荐小票子~
第十四章 乐云的办法
第十四章 乐云的办法
当日下午,安平下了工又去了一趟临月村。不出蓝氏所料,果然是两手空空的回来了,而且还一脸的阴沉,显然是安红又不知说了些什么。
无奈之下,蓝氏只好先拉安平进了屋,先去主屋跟老张头和张赵氏打过了招呼,才进了西厢,安平一边吃着热在火炉上的留饭,一边沉着脸与蓝氏商量这米该去哪里拆借。
“要不,明儿我去大生媳妇那里瞧一瞧,有没有的,去一趟总也是不亏。”蓝氏一边说着,一边从锅里盛了一碗米粥递给旁上的乐清,总共就那么点点米,做的米粥都是紧着乐清喝的,安平和乐云两个从来连手都不沾。
“嗯……”安平长出一口气:“安红那儿是指望不上了,而且我听她那话头儿,这事儿指不准就能叫大嫂知道,到时还不知她要怎样闹哩。这事若真是叫大嫂知道了,那倒也就豁出去了,我就直接去跟咱娘要粮大不了就当是借下的,以后再想法子还上。”
乐清在一旁见父母都为着自已的事发着愁,心里也不好受,忙童声童气的安慰:“爹,娘,乐清肯吃饭呢那黑面馍现在也能吃上几口,再过些日子,也能与你们一样,顿顿都吃黑面馍”
“好孩子”蓝氏欢喜的抱过乐清进怀中,就如安平说的那样,只要这孩子能开口说话儿,哪怕是叫他们天天价儿的细粮伺候呢,他们也愿意
第二日,蓝氏便去了一趟大生家。出乎意料的是,大生媳妇那儿正好偷存了点细粮,听说了这事,二话不说便借给了蓝氏,总共有两斤白面,五斤的玉米面,还有一点碎米。
这些东西虽不多,但仅供乐清这么一个小娃娃吃,平日还再掺一点家中的杂粮,也是能维持上一段时间的。一上午,蓝氏都在西厢里欢快的做着绣,想着安平回家来知道借到粮了定也能欢喜。
乐清在一旁虽也高兴,但心里却也隐隐的带着担忧。借下的,总是要还,那大生媳妇儿也是个不容易的,再说马上就要年关,这东西怕是就要用到了,得想法子年前还回去。还有就是……乐云今儿又是一上午没见人儿,家里大人只道她是出去玩儿了,可乐清心中却忧着,乐云该不会是又出去‘筹米’了吧?
正想着,外面传来吴氏阴阳怪调的声音:“哎哟~~我的祖宗哎~~你这是跑哪儿去疯去啦?都多大的姑娘了,还弄成这般模样儿,这要叫别人瞧见了,那可该怎么说闲话?你母亲可是咋个教你的麻”
听见这话,蓝氏与乐清对视一眼,忙出了西厢。
只见吴氏正闲闲的靠在大门边儿上,眼睛不时往正屋里头瞟着,嘴里的话儿不停:“过了这年,你可也就七岁了,眼瞧着是个大姑娘了,姑娘家家的却整日里这般,可怎生是好?可怎好出去寻婆家?”
小乐云头发带着几丝凌乱,身上的衣服虽然整理过了,但也明显与人拉扯过,而且肩膀处还开了处缝露出里面的白棉花,衣前也沾着些泥土,此时正被吴氏堵在门外,低着头,小手儿紧紧的抓着一只同样沾了泥土的荷包。
蓝氏见了,心疼得紧,道一声:“你这是去哪儿了?”就想上前将她拉进屋,不想张赵氏也被吴氏的声音引出了屋子,此时见到乐云一身的凌乱不雅,顿时不悦:“你这是去了哪里疯玩了?虽说咱们庄户人家的女子比不得人家大家闺秀,可也不能弄得这般模样儿,真如疯子一般”
吴氏忙在一旁上帮腔:“我说她这几日怎么日日不见人影儿,不在家里相帮着做活儿也就罢了,竟是跑出去疯玩至此,我说,别是与村里那帮小子玩至一处了吧?”
“大嫂,还没问她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好这么说?”蓝氏不悦的拧了眉,她一般不与吴氏计较,但对牵扯到乐清和乐云,她向来不依。
“你给我进来”张赵氏气乎乎的将乐云带进堂屋里。
蓝氏与吴氏也都跟了进去,乐清大呼不妙,也忙跟了进去,听见动静,在里屋做绣的安英也掀帘出来,见张赵氏的脸色不好,便没作声,只是立在旁上。
“你给我说,你这是上哪了?”张赵氏本就对家中无男丁感到不满,现在乐云又弄成这副样子,叫人看见少不得又要说她怪不得没有孙子福,连个孙女儿都教不好,哪来的孙子福?一边想着,她顺手抄起了门后的扫帚。
蓝氏一惊,心都揪紧了,乐云却依旧低着头不出声儿。
张赵氏立时觉得血涌入脑,上去照着乐云单薄的小身子就是两下子:“说不说?”
这两下子打得结实,连吴氏看了都一哆嗦,蓝氏更是疼紧,可又不敢上前抱住她,依着张赵氏的性子,她现在若是护着乐云,那乐云更要挨一顿毒打。
乐云挨了两下子,却依然低着头,只紧紧的护住手中荷包,一声不吭。
乐清见嬷嬷还想再打,忙上前伸出小胳膊小腿儿抱住了乐云,扯开小嗓子就不客气的嚎了起来:“嬷嬷别打姐姐呀大娘乱说的,大娘乱说的”
张赵氏举起扫帚还想再打,可乐清的小胳膊小腿儿严实的抱着乐云,她有心想打乐云,可也怕伤了乐清。乐清才两岁,可经不起打,她是怕万一打坏了乐清,那些近日有点动静的媒婆上门一看,她家的哑巴是不哑了,却腿脚不利索,再坏了安英的婚事。
又有安英在一旁上劝着:“娘,做甚么动这么大的怒?乐云才多大点的孩子,哪有不贪玩的时候?好好的说教,以后拘着她不出去就是了。”
“哼”张赵氏将手中扫帚狠狠的一摔,才在安英的轻扶下进了里屋,安英掀起帘子,回身对蓝氏眨眨眼,才进去了。
安英和张赵氏一进里屋,蓝氏便一把抱起乐清乐云姐妹俩,转身便进了西厢,一边抹着泪儿,一边迅速的掀起乐云小衣裳查看:“你说你,嬷嬷问啥你说便是了,白得挨了这一顿打。”
乐云只是将手中荷包往前一送,一边带着哭音的:“米”一边任由蓝氏掀起衣裳。
哪想到衣服一掀,却掉出个黑不留秋的物件儿来,亏得蓝氏眼急手快,稳稳的接住了,却是一只家里常用的老瓷碗,碗里还沾着几粒生米。
“你怀里揣一只老瓷碗做啥?”蓝氏不明就里,乐清却一下子明白了。
原来乐云的米是这么来的
乐清前世曾经听说过这法子。水能沾米,小乐云定是先将老瓷碗里沾过水,再去米店买米,待碗中盛上米再借口没带钱要回家取钱。掌柜的定不会愿意赊帐,将米再倒回米袋,可碗上还是会沾下不少米,出了米店仔细的收进荷包,再去下一家米铺。
乐清心中一阵揪紧,小乐云可是要跑多少家米店,才能攒起这满满一小荷包的米呀?今日她定是被掌柜的发现了,揪扯了起来才弄得这般模样
刚刚她咬牙忍着嬷嬷的打骂却依旧紧紧的护着怀中荷包,她才六岁呀乐清此时的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
~~~~~~~~~~~
这个。。。。。。内个。。。。。。。需要双更咩?
第十五章 赶集
第十五章 赶集
蓝氏知道乐云这趟是去‘筹米’了。她虽猜不出女儿是怎么弄来的米,但也相信她绝不会去偷,只是抹着泪儿的道:“乐云,娘也知你心疼妹妹,都是为了妹妹好。可是娘没本事,还得要你个小人儿家家的去操心。云啊,今儿娘在你大生婶子那儿借着点粮,也能吃上段时间,你嬷嬷这回是生了真气,你以后可别再出去了。”
乐清虽知道乐云的法子,可也毕竟不是什么光明的手段,还是不叫蓝氏知道的好,便也没往外讲,只是等蓝氏念叨完了又给乐云上完了药,才拉着乐云进了里屋。
“姐姐,我知道你的法子了”
“你知道了?”乐云明显一惊,这法子是她好不容易想出来的,用了许多回都管用,只是这几日将镇上的几家米铺都转遍了,今天又转回了原来的那家,才叫掌柜的发现了,这小乐清却是怎么知道的?
“嗯。”乐清点点头,也不说其它,只道:“姐姐,这虽算不得是偷,可也毕竟不是什么光明的好手段,要是叫人知道了,咱爹娘也得挨连累。再说我这是大病初愈才吃不得那杂粮。等过段日子,也就好了,你可不敢再去了。”
“知道啦”乐云想伸手捏乐清的小鼻子,却扯到了伤,痛得‘嘶’的一声,却不说出来。
乐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乐云小小年纪却能为着她这般,她更加觉得该做点事情给家里增加点进项,起码不能再出去借或是再去用这个法子。大娘见天儿的没个营生儿,就爱盯着西厢这边儿,要是叫她再捉住个事情,又要闹到嬷嬷那里去。这也就得想法儿赚点有光明来路的钱,得赶在年前还上大生媳妇那儿借的粮,给自家也补济一点,不能光自已吃饱,其他几人还是半饿着肚子呀?再说,姥娘家那边也不甚宽裕,她挪腾了两百文的大钱儿出来给娘亲,这事情估计二妗子还不知道。得在她知道之前将钱还回去,要不蓝家也要闹个天翻地覆。
可是说到要赚钱,也是个头痛的问题。
她虽然有现代人的金手指,可也困于这么副小身子,太明显的事情不敢做,不明显而且立即就能见利的的赚钱事情又一时想不到,那么……“你又想什么那?”正想着,乐云又伸手捏住她的两腮使劲往外拉:“你个鬼精,你可不能跟爹娘说那米是怎么来的,要不,哼哼……”
“嗯,嗯”乐清两腮被拉开,口齿不清的应着。心想,这乐云也才六岁,竟能想出那法子去弄米,又把事情想得这样周全,若说自已鬼精,那是因为小身子里面是个老灵魂,可小乐云呢,别看她整日里不言不语的,那才叫真的鬼精。
到了晚上安平回来听说借到了粮,自然高兴,又听说了乐云的事,也如蓝氏一样,好好的说了她一通,却没舍得动手。
第二日,便是腊月初五,再过三日便是腊八节。
张赵氏早早的起了,仔细的梳洗了一通,又穿戴整齐,准备要去靠山村赶集了。
张家村这一片儿每逢五逢十便是靠山村集,靠山村集虽没有镇集热闹,但东西也算齐全,又便宜,而且离得比镇集又近得多,所以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如果没有特别需要的东西,都愿意去靠山村赶集。
今年家里的猪不舍得杀,想等开春了卖掉,张赵氏这一趟就是想买点过年用的肉,,还有供俸用的香火,再准备一些年上用的细小物件儿。至于沉一些的东西例如瓜菜,每年要添置的碗筷,还有今年想再添只大坛,这些得等腊月初七张家爷儿仨停工了之后才能来置办。
这趟去赶集的,张赵氏只带了安英和乐清。
往年张赵氏赶集,只带安英,这回之所以也带了乐清,一来是因为她年纪小,就算自已买的东西里头有一些回家之后不往外拿她也不知道,二来也是因为来靠山村赶集的也有周围几个村子的,少不得有认识的人,张赵氏有心带她出来显摆摆,叫大家知道知道她家孙女不是哑巴,口齿还伶利得紧,也该给张家洗洗冤。
张赵氏和安英轮流抱着乐清,步行到了靠山村。靠山村临山靠水,本就是个富裕的村子,又平出了一大片空地供每五日一次的集市用,所以每次集市来的人都不少。现下又正是将要年关,集上也更加热闹,卖年货的,买年货的,卖小吃的,卖小玩艺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张赵氏在前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