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信儿捎到了东王屯儿,那边很快给了信儿,两个孩子都大了,对方想尽快成亲,正月初八那日就叫媒婆上门来提亲,半年之内叫两人成亲。
杨家那边也给了信儿,世仁不知出了什么招儿,直接将陈赵氏吓走了。
两件事情都尘埃落定,安平跟蓝氏都长长松了一口气,只有乐云风清云淡的,仿佛紫涵来抢世仁,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乐清很奇怪乐云的反应,旁敲侧击,死缠烂打之下,终于逼得乐云开了口:“他要是连这点小事情都搞不定,紫涵就不可能看得上他了。”
哦~~~~~~乐清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姐姐总是说些高深的话,怎么好像自己成了本土妞,姐姐反而成了穿越人士呢?
正月初八这一日,东王屯那家人遣了媒婆来提亲。
许是媒婆不认路,打听之下,竟去了张家老院儿。恰巧张赵氏在家,听说媒婆一说,顿时炸了锅,当下就把媒婆骂走了,又跑去安平院子骂老张头:“你个老不死的东西,你敢背着我就许下这事情了?你当我不存在了是不是?你还想谋权篡位是不是?你是不是早就想着做张家当家人了,就巴不得我早点死呢是不是?”
老张头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本来就要去老院儿跟张赵氏吵一架,被安平夫妇拉住了才忍下这口气,现在张赵氏这样一骂,他也不客气的回嘴:“闺女都多大了,你还挑三捡四的,你还想挑个有钱的哩?你就不怕闺女嫁不出去了,害了她啊?有你这样当娘的吗?”
张赵氏跳脚:“那你就自作主张,下主意啦?啊哟,我今儿要是不在家,我还不知道哩,你把个闺女嫁出去了,我都不知道啊哟,不行,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完,我才是张家当家人,不能由你这么胡作,我得把本家四院儿叫来,评评理”
“本家四院儿喊来也是我有理”老张头气的吹胡子瞪眼:“再者说,要是论起理来,我的叔伯才是本家四院儿,你的几个哥哥,算得什么本家四院儿?”
张赵氏嘲笑的:“你有叔伯啊?你有兄弟啊? 逃难时候人家都各顾各的跑了,人家谁还顾你啊?你现在还能寻回来吗?你能寻得着?”
“你”老张头气的跺脚:“我不管咋样,反正安英的事情我就作主了我不能叫你坏了闺女一辈子”
“你想得美”张赵氏突然像是想起来什么的,扭身跑出院子去了。
老张头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怔了怔神:“她去哪儿了?”
安平略一沉思,暗呼一声不妙,忙大步跑出了院子,一边叮嘱:“爹,你先在家里呆着,我一会儿就回来。”安平出了院子,跑到老院儿一看,张赵氏果然没回来,他赶紧又往东王屯儿跑去。
可惜安平反应还是太慢了,他跑到时,张赵氏已经将提亲的这家人家痛骂了一顿,周围围着不少人,人家父母和儿子都一脸涨红的立在院门口,叫张赵氏骂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安平跑过去,一把抱住张赵氏,道一声‘抱歉’,赶紧将张赵氏拉了回来。东王屯儿这里,只能事后再来道歉了,婚事是肯定黄了,唉,这叫什么事儿啊?
张赵氏一路拉扯着,被安平带回了张家村。
老张头听说她跑去将人家骂了一顿,黄了安英的婚事,气的两眼一黑,伸手就给了张赵氏两个响亮的嘴巴子:“你个死娘们儿,你要做什么了你,你这是嫌闺女的名声太好了是不是?给你这一闹,十里八村的哪家还敢娶咱们安英?你这是想毁了安英啊你?”
张赵氏起先也有些后悔自己一时冲动,但被老张头一扇,火气又上来了,掐着腰嚷:“你个死老头子你还敢打我了你,你图清闲搬到这儿来一住好些日子不回家,还愿意管起家事来了?你就算住在家里,都轮不到你管,何况你都搬出来了?我告诉你,你搬出来,有本事你别回去”
老张头往地上‘呸’了一口:“你管我回不回!!”
“你永远不要回来 正好腾出一间房来给乐荣住”张赵氏气的眼冒金星,一手扶墙,‘呼呼’的喘气。
老张头露出一抹嘲笑的笑:“房子院子是我累死累活挣出来,盖起来的,我凭啥不回去?我让了你这么些年,你还真以为张家当家人就是你了?你出去问问,哪家的听说我是入赘给你了?我入赘你家又给了什么彩礼呢?”
张赵氏一噎,望着老张头:”你,你......,”
“你以为我愿意住在安平家里啊,要不是你这个婆娘天天在家里闹事,我能搬出来?”老张头把腰杆儿一挺:”这回我还真就要搬回去了,我不在这麻烦安平和乐云娘了,不能再叫你在家折腾安英和安宝,我得回去,说到底,我才是这个家真正的当家人呢。”
张赵氏拿手试了试肿起的脸颊,闹了这么长时间,她吼都没力气吼了:”你别回来,你说走就走,你说回来就回来?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老张头瞪着眼:”我就回去了,怎么着!!”
“行,你要是回来,吃的喝的都没有你的份儿,你爱回来喝风,随你!!我不跟你一个炕睡觉!!”张赵氏一边说着,一边嫌恶的挥着手。
老张头咧嘴笑起来:”你以为我愿意靠着你啊?我跟安宝睡西厢。
你不给我吃不给我喝也行,我吃安平的,到时候挣的也给安平。哼哼,老婆子哎,你怎么不想想就靠你自己一人,你能种了佃来的那些地?家里的活能做完喽?”
张赵氏抿抿嘴,硬道:”哼!!”扭身摇摇晃晃的回家了。
老张头气的肌肉都在抖动,蹲在地上直叹气。
安英伏在蓝氏怀里,虽然她也不在乎这门亲事,但张赵氏的做法伤透了她的心,她也不哭,只红肿着眼睛呆呆的望着眼前虚空。
安平叹口气,走过去蹲在老张头对面,父子两个头对头的抽起烟来。
乐清心下也暗叹,嬷嬷这两年是怎么了,越来越不象了,今天这事情办的确实是过份了,传出去了,别人都知道老张家的凶名,哪家敢娶安英?哪家敢把闺女嫁给安宝?张赵氏今天说是把东家屯那家和老张头骂了一通,可最受伤的却是安英。
想了想,乐清对乐渊使个眼神儿,又朝安英努努嘴。乐渊听话的上前缠麻安英去了。
张赵氏这一闹,蓝氏和蓝氏娘都受了牵连,给东王屯儿那家好生的赔礼道歉一番,暂时也不敢再提这事了,亲嫂子都不敢提,别人更不敢沾这事了,安英二十岁了,门前却一个提亲的都没有。
出了正月,天气一点一点的暖和起来,进了三月,村里各家各户都团团忙起来,仔细的伺候着各家的菇框,这几天差不多该要发菇了。
老张头自搬回了老院儿,就住在西厢安宝房里,张赵氏自恃粮钱都掐在她手里,每天也不给老张头好脸儿,竟真的不给他吃,不给他喝。
老张头只好吃喝在安平家,白天就在安平家帮忙做事,晚上回西厢睡觉。
张赵氏硬在嘴上,急在心里。
现在家里的菇子她还能照看的过来,活儿也能做得了,可是眼见就要开春了,老张头要是再这么倔下去,她自己一个人可真种不了那么多地。可是要她去给死老头子认错,岂不是等于要把家主大权交到他手里?那怎么可能呢?!
这一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中午吃过饭,村里大部分人都躺下歇晌了。
张赵氏正在院子里查看几个菇框,院外走过来个城里人打扮的,站在半截墙外’对张赵氏客气的道:”请问,这里可是张阿厚家里?”
第一百四十四章京中来信
第一百四十四章京中来信
这人身着金字福长褂,黑色小牛皮靴子,头带一顶小皮帽,三十出头,样貌清朗,行事有礼,看着像是哪家有钱有势的人家里的管家。
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张赵氏有些疑惑,这个老大远冒出来的陌生人,怎么会认得自家的老头子?张阿厚,就是老张头的名子。
见张赵氏怔愣,那人有礼的一笑,又重复了一遍:“大姐,请问张阿厚家可是在这里?”
“是,是,我家老头子麻。你是。。。。。。”张赵氏终于有了反应,上下打量此人,确定从来没见过,心里不由暗暗猜测,老头子是不是在外面闯了什么祸,引到家里来了。
那人脸上浮起惊喜,又再确认道:“大姐,贵 家大哥是不是今年五十有二?当年从南方逃难过来的,之前住在南方水乡镇的小沙村?”
“呃,呃。。。。。。”张赵氏回答不出来,又怕真是老张头闯了祸,现在祸水找上门来了,正了正神色,鼓了鼓胆,不答反问道:“你是谁 呀?到底有啥事哩?”
“大姐,是这样的。我是京城吕家的管家,大姐喊我一声祥子就行了。”那人自知有些高兴的忘形而有所莽撞了,忙极有礼的自我介绍,又道:“我家夫人姓张,闺名作阿凤,也是当年从南方逃难出来的。她有两 个家兄,大兄叫阿厚,二兄叫阿念,夫人这么多年心心念念的就是寻一寻这两 个兄长,现在终于得了点消息,便马上差我来寻寻看。只是。。。不知。。。。。。寻的对不对?若是有唐突的地方,还请大姐谅解呀。”
“啊,啊。。。。。。”竟然是老头子的妹妹寻来了,这么些年了。。。。。。等张赵氏消化完了这句话,激动的都忘了跟祥子说话,扭身就跑进了院子里,到西厢窗下,喊道:“老头子阿凤有消息啦阿凤家里来人啦你快出来瞧瞧呀”
屋里传来一阵跌跌撞撞的声音,待老张头从屋里冲出来 ,一张老脸已 经激动成了猪肝色。安英安宝和安民夫妇听见喊声也纷纷从屋里出来,只是他们毕竟跟这个未见过面的姑姑没什么感情,显得镇定一些。
老张头几乎是颤抖的,扑到祥子身边,来回仔细看了看他,哑声道:“你是。。。。。。你是。。。。。。妹夫?阿凤现在怎么样了?她在哪里?过的咋样?有几个孩子,孩子们好吗?对了,她那里有没有阿念的消息呢?”
“真是阿厚舅老爷?您先别激动,我们夫人好着呢,听我慢慢跟你说。”祥子忙 扶住有些不稳的老张头,细语安慰。
老张头老泪纵横,哽咽的不成声调:“兄弟啊几十年了啊从那南方逃出来,我就跟阿念阿凤走散了,那时候阿凤才八岁呀几十年来,我独自撑着一个家,又担心着阿念阿凤他们怎么样了,晚上想我这兄弟妹子想的都睡不着觉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那。。。。。。我现在,我现在哪能不激动,哪能平静得下来?”
“舅老爷,您喊我一声祥子就行了”祥子不愧是管家,这时候也相当的冷静,仔细的跟老张头确认:“舅老爷,我们夫人当时逃出来时确实才八岁。不过稳妥起间,咱们还是对再一下别的信息。您当时住的是哪个镇哪个村,爹娘都叫什么呢?还有阿念舅老爷,当时逃出来时又是多大?”
“水乡镇小沙村,我娘叫张大柱,我娘叫李玉芳,当时南方大水,我逃出来时十六,阿念十二,阿凤才八岁。我最担心的,也是最小的阿凤,她才八岁啊,又是个女娃娃。。。。。。”老张头说着,又老泪纵横起来。
祥子肯定的点点头:“那就没错儿了,您就是我家夫人要寻的舅老爷。您放心,我们夫人现在过的好着呢,我们老爷现在是京城里县太爷的师爷,膝下两个儿子,大子如今是荷县知府,二子不爱从政,经了商,如今生意做的也不错。夫人不爱铺张,家里有两 个丫环一个家丁和我这个管家伺候着,日子过的好着呢。”
“啊呀”听祥子说阿凤丈夫竟然是京城里做官的,倒吸了一口 冷气,忙将人往屋里让:“来来来,几十年的亲人寻回来了,可是个大喜的事情,咱们进屋说,进屋说话。”
“对对对,咱们进屋再说”老张头这才回过神来,说了半天,还没叫人家进屋呢,赶紧牵着祥子往屋里走,又支使安宝:“安宝,你赶紧去把你二哥二嫂也喊过来,寻到你姑姑了”
安宝应声跑出去了。安民和吴氏也忙跟着招呼,安英则赶紧跑去生火烧水,冷战了几个月的老张家,一下子热闹起来。
进了屋,老张头跟祥子又仔细的问了阿凤的生活细节,当时怎么跑到京城那么远了,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怎么认得吕老爷的。
祥子一一回答了:八岁的阿凤机灵能干,被当时穷困的吕家收下做了童养媳。没想到后来吕老爷竟然考中了秀才,又进而考中了举人,做了官也没忘阿凤,依言娶她为妻,阿凤跟吕老爷可以算 是青梅竹马,恩爱的很。
老张头不住的感叹,阿凤好命,才遇上吕家这样的人家。又问祥子阿凤现在是个什么模样,又开始絮叨不知阿念怎么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