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之秦简
高渐离!一定是高渐离来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古绝唱
天突然晴了,一束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
这时,一阵天籁般的筑音缥缈地传来,美妙的筑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在场所有的人全都停止谈话,屏住呼吸,凝神倾听。
筑音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时而使人觉得飘飘欲仙,腾云驾雾;时而又让人感到泰山压顶,胸中郁闷。
天籁般的筑声直听得众人心旷神怡,所有人都着了迷,包括嬴政在内,都忘了行刑这件事,只是闭目欣赏。
突然,筑声由低回转向高亢,变得十分激烈,似裂石破冰,似千军交锋。众人听得热血沸腾,血液在全身奔涌。
这时清脆的童声再次响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生死聚散兮弹指间,壮志不酬兮誓不返!
歌声重复三遍后,筑音突然又由激昂转为呜咽。呜呜咽咽的筑声犹如寒泉滴水,幽咽凄凉。众人皆不自觉地发出一片唏嘘声。
正在人们唏嘘不已的时候,稚嫩的童声混合着一个慷慨激昂的声音唱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生死聚散兮弹指间,壮志不酬兮誓不返!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生死聚散兮弹指间,壮志未酬兮身先捐!
……
人们情不自禁地流着眼泪跟着合唱了起来,人们一遍一遍反复唱着,唱到最后,每个人都泪湿了衣襟,浑然不觉。
寒芳泪如泉涌,她也高声唱着,目光在人群中不停地搜寻着,可是只闻筑声,看不见人影。
看台上的嬴政似乎突然清醒过来,厉声大喊:“行刑!行刑!”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李斯忙扔下竹牌,刽子手应了一声,五辆马车的御者一起扬鞭,骏马奋蹄,将荆轲的尸体车得四分五裂。
大红的绸布随着荆轲的身体腾空而起,又随着失去四肢头颅的躯体落下而缓缓飘落,落在地上,像鲜血一样刺眼、醒目。
嬴政愤然站起身,冷冷扫视着台下,耳边还传来众人的诵唱。他恼羞成怒令道:“捉住击筑人。”言罢没做任何停留,起身回宫。
荆轲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个不畏□,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英雄。
行刑完毕,民众自发地收拾荆轲的尸体,把他的尸身放进寒芳运来的棺木中。
寒芳看着街头手执戈戟的官兵,知道他们在追捕高渐离。直觉告诉她,他一定会去那个地方。于是她转身匆匆离去。
快乐豆坊内,寒芳焦急地寻找着高渐离来过的痕迹。找了一圈,一无所获,她颓然在院内坐下。
“芳!”突然听到有一个人在喊她,寒芳抬头一看,正是高渐离抱着筑在墙根站着。
“渐离!”寒芳看到高渐离禁不住热泪盈眶。
“芳!”高渐离淡淡一笑,“我就知道你会来,我一直在等你。”
“渐离!”寒芳扑上前,一把抱住高渐离,呜咽地哭了起来。
“不哭!不要哭!”高渐离的眼里全是哀伤,却没有落一滴眼泪。细长的凤目闪烁地望着她,“我的眼睛是干的,还没流过一滴眼泪!”
“渐离……你为何要来?”寒芳悲恸欲绝。
高渐离文雅地笑道:“与荆轲易水一别后,我知道荆轲此行成也是死,败也是死,所以我要来咸阳再送他最后一程。我……还想再来看看你和浩然兄弟。”
寒芳的眼泪刷一下流了出来:“渐离,你快走,嬴政在抓你,你很危险。”
高渐离笑得淡然洒脱:“我来咸阳原本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不,我不要你有事,你快走!”寒芳心急如焚地说。
高渐离依旧淡淡一笑,突然转道:“我没想到会是你。”
寒芳疑惑地望着他。
高渐离微笑着解释道:“我没想到荆轲放不下的那个女子是你。刚才在刑场上,看到你我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寒芳苦笑着说:“我……也没想到他会是荆轲。”
寒芳猛然间回过神来,又道:“渐离!你快走,现在还来得及!”她从地砖内找出当年青给自己的那袋黄金,放进高渐离手里,“这袋黄金是青当年留下的,你拿上它快走,越远越好,再也不要回来!我们现在就出城!”她拽着高渐离就走。
高渐离掂着沉甸甸的黄金,满怀伤感地说:“荆轲一生只做过一次杀手,他听了你的话没有下手,被组织的人追杀,逃亡到燕国。”
寒芳悲从中来,哭泣着说:“青当初要不是因为我……他就不用改名换姓逃往到燕国,都是因为我。”
高渐离嘴角露出浅浅的笑,回忆着说:“他!看似冷酷,其实……他只有喝酒唱歌时才会流泪……”
寒芳平静了一下情绪,擦擦眼泪说:“渐离,我们快走吧。”
“好!”高渐离微笑着点头道,“但是,我想给你击筑,再击一曲。我只为知音击筑!我这一生有两个知音,一个是你,一个是荆轲。击完筑我就走。”
寒芳擦擦眼泪笑道:“这次我给你击筑。出了城我给你击,现在不是时候。”
“不!就现在!还是我击吧。”高渐离执意道。
“不!我们先出城!”寒芳去抢高渐离手中的筑。
筑抱在手里一沉,寒芳险些把筑掉到地上:“你的筑为何这么沉?”脑子一转明白了,惊呼道,“里面灌了铅,你要刺秦王!”
“士为知己者死!荆轲是我的知己,我该为他报仇!”高渐离的脸上闪过愤慨之色。
“不!”寒芳痛苦得快要窒息,“你不要这样做,这样你会送命的!”
高渐离大义凛然地一笑:“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何况我有两个?”
“不,不要,你不要去刺杀他。你是我的朋友,他是我丈夫,我不想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有事……”寒芳泣不成声,“我已经没了浩然,没了青,我不想你再有事。”
高渐离一愣,意外地望着她:“你说……秦王政是你……浩然兄弟也……”
寒芳点点头。
高渐离目光闪烁,惨然一笑:“我明白了,我明白荆轲这一剑为何没有刺中了。他的剑法天下无双,凌厉无比,决不会失手……”
寒芳凄然地点点头。
高渐离哈哈大笑几声,仰天长叹:“浪子,一个为情所困的浪子!剑客,一个为情所苦的剑客!谁说浪子无心,谁说剑客无情?”
寒芳黯然垂泪。
高渐离长叹过罢,微微一笑,手拿竹尺轻轻一击,音弦清冷颤抖,天籁之音破空而出。他伴着筑声悠然说:“我们今天不谈国事,不谈天下,还像以前一样只谈音乐,只谈知音!”言罢引颈高歌,动情地击起筑琴。
寒芳看着高渐离纵情忘我的歌唱,肝肠寸断,无声地落下泪来。
院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还有盔甲声和兵器的碰撞声。
寒芳知道是官兵来了,心里一惊,不由看了高渐离一眼,暗自为他的安危焦急。但是高渐离似乎毫不在意,仍在陶醉地歌唱。
寒芳不动声色地站起身,抢身挡在门口,举目张望,带兵来的却是李斯。
李斯看到寒芳一愣,忙跪下行礼。
寒芳冷冷地看了李斯一眼,竖起一根手指钩了钩说:“李斯,你过来!”
李斯皮笑肉不笑地应了一声,战战兢兢地躬身过来,心里暗暗叫苦:为何老是招惹上这个难缠的主?
院内,高渐离抱着筑琴,还在动情地高歌,充耳不闻,视若无睹,神色泰然。
寒芳立在台阶上,抬手点了点人数,又招手叫来一个城卒:“你,过来!”
城卒莫名其妙,胆战心惊地躬身走过来,刚走到近前,寒芳一个游步上前,还没等城卒反应过来,已经拔出了他腰间的佩剑。
寒芳反手把宝剑架在李斯脖子上。
李斯吓得腿一软,“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惨呼道:“王后!……”
寒芳知道生死攸关的时刻到了,把心一横说道:“李斯!你这里一共有四十个人,要是少了一个人,回去报信,我就立刻杀了你!”
“微臣不敢!”李斯颤抖着回答,转头命令,“都不许妄动。”
“走,送我们出城。”寒芳厉声命令。
李斯心惊胆战地说道:“王后,微臣奉大王令前来追捕人犯,放了人犯,大王会杀了微臣。”
寒芳冷冷一笑,把宝剑往前一送:“你若是不放他走,我现在就杀了你!”
高渐离的琴声戛然而止,他手抚着筑,默默注视着寒芳英姿飒爽的背影,泪水打湿了眼眶,却没有流下来,只是抚着琴弦的手在微微颤抖。
寒芳押着李斯,携着高渐离来到东城门。
出了城,把高渐离送到岔路口,寒芳叮嘱着说:“渐离你快走吧!路上小心。”
高渐离细长的凤目望了望她,怀着深深的痛楚,意味深长地笑道:“我尊重荆轲,所以,今天我和他一样选择放弃,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知道你过得不好,我还是会回来。”
寒芳苦涩地笑了笑:“保重!”
寒风四起,沙尘漫天,高渐离的长发在风中舞动。
高渐离和寒芳四目对望,久久没有言语,高渐离忽引吭高歌:
风起兮,将别兮,吾将行,君将住。
沙扬兮,离别兮,飘萍今夕是何处?
奈何兮,我奈何?飞鸟何来栖兮……
歌罢,高渐离含泪笑道:“韩姑娘,我们就此分别了……”转过身,泪水已经湿了袍袖,怕再看她一眼,头也不回,高歌着踏上前路。
寒芳望着高渐离骑马远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见,方命令:起程回城。
寒芳押着众人回到城内,走到城门下回头对李斯淡淡一笑说:“李大人,我们下盘棋如何?”
“啊?”李斯一愣,不明所以。
寒芳淡淡一笑,四平八稳地问:“李大人,你说如果此时派人从南北两门绕道追,还来得急吗?”
李斯干笑一声,脸上的表情比哭还难看,知道如意算盘打错了。
寒芳似乎看透了李斯的心思,直接挑明了说:“李大人,你也别想着去送信,去追,等高渐离走远了,我们再一起回宫请罪,我担保你无事,如何?”
李斯讪讪地笑着,只好点头答应。
寒芳直接命人把几案摆在城门洞下,几案上摆了棋盘,她大方地邀请:“李大人,请吧!”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敢去报信,也没人敢去追,都愣愣地看着二人下棋。
太阳渐渐西沉,棋已下到中盘。
一个内侍站在不远处探头探脑,张望了一阵,转身匆匆离去。
一炷香之后,一队虎贲军策马驰来。
为首的侍卫翻身下马,来到近前,单膝跪地拱手道:“参见王后,恭请王后回宫。”
寒芳两指夹着棋,盯着棋盘,蹙着眉头似乎正在认真思考如何落棋,没有理会。
侍卫首领低头等了片刻,发现没有动静,只好硬着头皮提高声音再次说:“恭请王后回宫!”
有两个侍卫悄无声息地绕过寒芳想偷偷溜出去。
寒芳“忽”的一声站了起来,“啪”的一下把手里的棋子狠狠摔在地上,大声喝道:“谁敢去追!”她横剑在颈,厉色说道,“谁要是想去追,就先来给我收尸!”
所有的人都吓得噤若寒蝉,动也不敢动,冷汗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僵持了一阵,寒芳见大家已被震慑,又淡淡一笑,对侍卫首领说:“你既然来了,就来观战吧!”说着又若无其事地坐下,轻轻落下一子。
侍卫首领不敢强来,躬身干笑着,只好跪坐在一旁心不在焉地观战。
李斯下棋的手在不停地颤抖,似乎连棋子也拿捏不住。
夕阳西下,斜阳的余晖洒进城门洞内。
城门洞内高高挂起了灯笼,摇晃的灯影下,每个人的影子都是一跳一跳的,如同鬼魅。
寒芳算算高渐离应该已经走远,扔下手中的棋子,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懒懒地道:“回宫!”
第一百九十二章 心灰意冷
蕲年宫内,灯火通明。
嬴政黑着脸坐在大殿内,手里把玩着荆轲刺他用的匕首,突然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内侍一个个诚惶诚恐地站着,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
嬴政看到寒芳进了大殿,放下匕首,伸了个懒腰,冷冷地质问:“你还知道回来?”
寒芳心里记挂两个孩子,默不作声地走进内阁,想要看看孩子。
“孩子已经被乳母抱走了。”外殿传来嬴政冷冷的声音。
寒芳筋疲力尽地坐在床榻上,看着空荡荡的床榻,心里黯然。要不是牵挂这两个孩子,她再也不想回到这个地方。
嬴政一只手端着酒樽,另一只手背着,踱入内阁,站定,愤怒地注视着她。他紧握酒樽的手在微微颤抖,似在极力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