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谋 作者:小襄(晋江vip12.9.19完结)
灵儿暗自这样想着,将头深深埋在手心,将满心的欢喜藏在手心里,许久再抬头,夜空却更晴朗了,天枢、天旋组成的斗口往北轻移,正中间渐渐亮起一颗星,明亮耀眼,似乎已将北斗七星的光芒彻底遮住。它远远地洒着些许的荧光,落在灵儿的眼眸中。
灵儿惊讶着站起身,口中不可思议道:“紫微星?”
抚了抚有些发酸的双腿,一阵夜风袭来,将灵儿的长发吹起,灵儿笑起来,凝视着夜空中的紫微星,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折一朵开的正明媚的白玉兰,灵儿拎起裙角,便往娆娆居所而去。
听见灵儿在窗外轻声唤着,娆娆连忙下床,绣鞋也未穿,赤着脚开了门将灵儿让了进来。
灵儿瞧见娆娆散着发,只披了一件外衣,赤着双足,只是让娆娆回到榻上,将白玉兰递到娆娆手中,又窝进娆娆的被窝。
娆娆握着灵儿的手,只觉得像冰一样冷,她看着灵儿冻得泛红的脸,疑惑道:“灵儿你怎么了”
灵儿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白日里的元修,只是握紧娆娆的手,羞红了脸说道:“我白日里那样,你是不是偷偷笑话我”
娆娆想到白天东市里的情形,扑哧一笑道:“是啊,偷偷笑话你。”灵儿看娆娆笑了,也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娆娆拍拍灵儿的手,道:“我瞧着你今日有些迷症。”她摸了摸灵儿的额头,又道,“那人到底是谁啊”
灵儿摇摇头,头往娆娆的被窝里一蒙,躲在里面不好意思道:“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他说他叫元修。”她又探出头来,羞道,“他知道我的名字。”
娆娆歪着头,想了一会道:“是不是从前你在京城时的朋友?”灵儿想了想,皱着眉头道:“我在京城只待到了七岁,也不大记得了,母亲说我从前常在姨母殿里玩耍,姑母那里倒是不常去的。”
说起姨母,灵儿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娆娆,你知道我的姨母是谁么?”她从未和娆娆说过家事,此番想起来了,便想告诉娆娆。
娆娆果然好奇,忙让灵儿讲给她听,灵儿将头靠在娆娆肩膀上,轻声道:“我姨母是我母亲的姐姐,她是先帝的皇后。”
娆娆闻言瞪大了眼睛,惊奇道:“原来先帝的皇后是你姨母。常听人说,先皇后貌美如仙,名冠京城,又是琅琊王氏之后,先帝16岁便与她一见钟情……”
看娆娆一脸神往之色,灵儿回想起母亲跟她讲的姨母从前的事,不胜感慨,道:“母亲说,那时候她生了我,姨母没有女儿,便经常唤我到宫中陪伴,待我极好。”
她像想起来什么似地,突然黯然道:“娆娆,我们过几日就要去宫里选秀了,可是。”她低垂下一双乌目,眼泪一颗一颗掉落,道,“我不想到宫里去,我想……”
她说不下去了,娆娆看着她,叹了一口气道:“你想今日那个元修是不是?”
灵儿含泪点点头,娆娆晃晃灵儿的肩头,郑重道:“灵儿,咱们的名字已经记录在册,左右是逃不过的。”她顿了顿,又道,“我何尝不是。”
她神色也暗淡下去,和灵儿头挨头靠在一起,轻叹道:“咱们是左右不了的。”
&nb
sp; 灵儿黯然地闭上眼睛,晃晃头,不去想这些烦心事,只是装着元修的笑容沉沉入睡。
☆、33青葛
第二日晨起,谢灵儿却伤了风,窝在床上起不来,只是哑着嗓子咳嗽着,谢府上下忙成一团,请大夫的请大夫,煎药的煎药。
到了午间,娆娆颓然地进来,说宫里来的人已经下旨了,明日便要到北宫逢恩宫待选,随船进京的秀女们早已在逢恩宫里居住了5日之久,而殿选在麟趾宫鸾栖殿进行,由皇上和皇太后、皇后共同挑选,被选中的女子根据家世、容貌、品德等获封品级不同的封号,若未被选,则在殿上等候皇子王爷们选妃。如若还未被选中,便只能听从皇上皇太后皇后旨意,或留在宫里做宫女,或打发回家。
再不能像上次糊弄鄱阳王那般胡闹了,若被发现,便是欺君之罪。
灵儿默默想着,却见青葛低垂着头进来,站在灵儿身前,低头瞅着脚上的绣鞋,口中道:“小姐,你若选上了,要记得接我进去。”
灵儿一阵心酸,将青葛拉到床上坐下,握着青葛的手,道:“青葛,我若选不上最好,若真选上了,自然会将你接进宫里。只不过。”她摸摸青葛的头,怜惜道,“祖父如今这番情形,圣上又对我生厌,就算选上了,在宫里也无法生存。”
娆娆轻叹一声,也在灵儿榻前坐下,安慰道:“别想这么多烦心事了,明日进了宫再说吧。”
灵儿点点头,青葛偎在灵儿身边,静静呆了一会儿,又起身道:“小姐,我去看太老爷和太夫人给你准备的东西去。”
灵儿恩了一声,青葛便慢慢踱着去了。
☆、34七殿下
暮色微降之际,天边云团渐渐合拢,连成一片,绵延不绝,落日辉煌,流出犹若溶了金一般的光。婀娜的暮色映在宫殿的飞檐翘角上,弧线柔美,流光溢彩。
昨日的一场雪将整个大明宫变成了冰雕玉琢的世界,冷冷的,清清的,在落日的映衬下,倒不那么坚硬了。
大而冷清的紫宸殿此时却是暖融融的,做成狻猊形状的银质香兽闲闲地吐着丝丝御香,殿檐下,暮色照在装饰在楼顶的龙雕,殿上,蜀锦做成的玉色地衣柔软温暖。
殿中的宫娥安立在帷帐之下,静默地似乎没有了呼吸,若不是偶尔地晃动一下,会使人以为是假人。
殿中有一清俊侧影,立在窗前,手捧一卷书,并不看,只是闲望着窗外,窗外倒也没什么,有些鸟儿的鸣叫,在这寂静的暮色中异常清亮。
落日慢慢西下,有些橙色的光便洒在那清俊侧影上,长睫毛、俊挺的鼻梁,微抿的双唇,在光的照射下像极了一副剪影。
待光慢慢地移到他的身后,便能真切地瞧到他了,这是一张任谁看了都要屏息的容颜,不俊美、不柔弱、却有着异常美好的弧线,坚毅清俊、英礀勃发。
他头发束起,一枝衡簪连接的是一顶龙纹玉的冠冕,耳旁垂下穿着珠子的缨带,他着一身黑色长衣,紫色的领子上用金线精精细细地绣了九条龙。
他仍立在窗前,因了夕阳的缘故,他周身像沐了光一般。
有宫娥垂首缓步轻轻上前,跪下道:“启禀陛下,七殿下到了。”
他微微点了点头,那宫娥默然退下,一点儿声响全无。
他便是大周朝当今天子少彻。
先帝育六子三女,他行六,为当今皇太后所出,十四岁便登了基,做了皇帝,登基七年做下了好些赫赫有名的功绩,而宫娥口中的七王,却是他的胞弟,先皇后所出的七子元修,他二人自幼玩在一处,感情深厚的紧。
不一时,有一清影踏入宫殿,脚步轻快,一身紫服白玉冠衬得俊颜越发俊美,正是当日谢灵儿遇到的元修。
他行至少彻面前,正待下拜,少彻口中道:“七郎免了。”
元修应道:“多谢皇兄。”他也不拘谨,寻了张软榻,便往上一坐。
元修和少彻同胞兄弟,生的虽有些相像,却各有各的气质,元修虽小少彻仅一岁,却不及少彻的沉稳。
少彻将手中书卷放下,口中笑道:“这许多日子你跑去哪了?朕传不到你倒罢了,母后找你找了许多次。”
元修微微一笑,道:“皇兄别怪臣弟无礼,先头已经先去了母后殿里赔罪了。”
少彻摇摇头,笑道:“你倒乖觉。”他将手中一本折子递到了元修手里,口中道,“你瞧瞧,这是玉衡上的折子。”
皇帝口中的玉衡,说的便是抚远大将军夏星北,玉衡是他的字。
元修伸手将折子打开,只读了几行,就放下了,口中无奈道:“皇兄,玉衡那小子总是变着法子毁我,你瞧瞧,这都是什么罪名。”他拾起折子,瞧了几眼,指着上面几个字,道,“煽动军学卫学闹事。”他放下折子,冲少彻喊冤,“昨日我是去了东市,可没去多大会,就下了大雨,我便回府了。”
少彻看着他在那里发牢骚,只是笑道:“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你也少发些牢骚了。”元修一双俊眉皱起,抱怨道:“许他告状,就不许我辩驳几句?”
少彻摆摆手,道:“罢了。”宫娥奉上一盏茶,他只是轻沾了些茶水,润了润嘴唇,又略显随意道,“让你去兵部挂个元帅,权当消遣,你也不去,让你跟着云泊皇叔去礼部瞧瞧吧,你还不去。”他一双俊目瞧着元修一幅闲散的样子,道,“你说你想做些什么?因了这事,母后可说了朕几回。”
元修挠了挠头,无奈望天,道:“皇兄,你就让我跟云泽皇叔一般做个闲散王爷成不成?”
少彻叹口气,舀他这个七弟无法,只叹了口气道:“你自己掂量吧,左右还是要做些事情。”他又抬眼看元修,道:“匈奴近年来又蠢蠢欲动,屡屡以小股兵力试探北疆,朕已命玉衡派过几次兵了,最近要着五路护**前去,先从你那京城十几家粮行运些粮食过去,银子回头朕叫国库算给你。”
元修闻言,一阵叫苦,“皇兄你干脆叫我去玉衡手下做个军需官得了!”
少彻抬了抬眼,笑道:“这法子不错,届时叫玉衡好好整治你。”
元修发着牢骚,道:“皇兄,这样下去,我那粮店生意还怎么做?”
少彻像抓住了他的把柄一般,道:“若父皇还在世,朕瞧你怎么做生意,也就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元修笑了笑,抱拳作揖道:“皇兄天纵奇才,宅心仁厚,实属天下万民之福啊。”
少彻瞧他作揖的样子,倒笑了。
先太后出自琅琊王氏,自先帝末期渐渐式微,先太后之兄长王辰之行商至今已有10多年,在京城、江南等几地开了几十家绸缎布料行、茶叶行、银楼、粮行等,王辰之鳏居20几年,身边无儿无女,便将所有店铺交与唯一的外甥元修,少彻见元修志在从商,便也默许了。
二人正闲谈着,只见少彻身边贴身服侍的内宦阮章小步轻移到二人面前,跪拜在地,口中恭敬道:“奴臣参见陛下、七殿下。”
少彻一抬手,口中道:“阮常侍,没瞧见朕和七郎说话吗?”
那阮常侍仍旧在地上跪倒,听少彻这么说,头低的更低,惶恐道:“陛下赎罪,瑶华宫的宫女菊馥和兰芬来了几回,都叫我回了,可这一回又来了……”
元修疑惑道:“瑶华宫是哪位娘娘?”
少彻一时未语,眉头皱了半晌,对元修道:“是云在”
元修哦了一声,饶有兴趣道:“如今她搬到瑶华宫了?”
少彻点点头,又问阮常侍道:“她如何?”
阮常侍伏在地上,嗫嚅道:“贵妃娘娘昨夜伤风,今日卧床不起。”
少彻皱了眉头,问道:“那还不着人去治,寻朕做什么。”他讲完似乎又觉得自己话有些苛刻,又道:“传太医院太医令姜渲前去瑶华宫。”
阮常侍伏地领旨,默默退下。
少彻烦躁地将盏中茶一饮而尽,元修望着皇兄的样子,有些疑惑,道:“云贵妃身体不适,皇兄不去瞧瞧?”
少彻皱眉道:“云儿近年来不知怎么了,越发不像小时候了。”
元修想起幼时和几位皇兄、九弟、云在、仪妹妹一起在紫薇宫玩耍的情形,一阵闪神,过一时才道:“我记得云姐姐小时候很是柔弱,如今怎么。”
少彻静默了一会儿,才缓缓道:“大抵女子成人了,都会要的更多吧。”
云贵妃,本名叫郭云在,少彻14岁登基,与当今宣太后娘家侄女宣献容大婚,同时娶四妃,头一名便是封做四妃之首的郭云在,被封为贵妃,赐号云。
郭云在本是少彻乳母之女,大少彻一岁多,出身寒微,但因了逝去的先明德皇太后也就是当时的皇后宅心仁厚,特许带未满1岁的幼女郭云在入宫,而郭云在7岁上也被准许成为柔仪公主的伴读,因而和少彻,元修等皇子们结识了。而因为一些缘故,少彻竟和郭云在相恋,14岁登基,便要纳郭云在为妃,当今宣太后极力阻止,少彻只说,如若不封郭云在为妃,便封为后。宣太后只得无奈同意。
元修劝道:“我想起那时皇兄你掉进太液池,云姐姐哭成那样仍是很感动,她对你倒真是情根深种。”
少彻似乎因为元修的一席话勾起了回忆,眼睛里有些柔情泛起,感慨道:“在这宫里,真心最是可贵。”
元修见少彻若有所思,宫殿外天色黑透了,有些树叶的影子在殿门前稀稀落落地形成剪影,不禁想起昨日的那名少女低垂的双眸,心里突然一阵悸动,嘴角泛起笑意,对少彻道:“皇兄,你还记得谢灵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