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谋 作者:小襄(晋江vip12.9.19完结)
灵儿瞪着眼睛还未反应过来,就见银冠子带了几个宫人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后面怯生生地跟着的,是秦莺。
灵儿脑子里轰的一声,知道秦莺出卖了自己,也不做声,忙下榻,只是行礼。
那银冠子将灵儿的五彩玉纹金簪往地上一扔,口中厉声道:“宫中不许私相授受,不许传递物品,谢灵儿你还在待选期间,就做出这等不要脸皮之事,你有何话讲。”
灵儿瞧了秦莺一眼,秦莺怯生生地低着头,不敢看她。
银冠子看灵儿不答话,便转向秦莺道:“秦莺,我问你,谢灵儿都交代你做什么事,给了你什么好处?”
那秦莺头越发低的厉害,口中嗫嚅道:“谢灵儿给了我好些吃食,和一柄金簪子,让我代她去宫门口见她的府人,说有什么信儿回来告诉她,并说。。并说。。”她结巴了几句,不敢说下去。
银冠子瞪了谢灵儿一眼,又厉声对秦莺道:“并说什么了?”
秦莺支支吾吾道:“谢灵儿说,只要我帮她做成了,她日后当了娘娘,定会重重提携我。”
灵儿听闻她这样说,脑子里早轰成一片,脱口而出:“你信口雌黄,我几时说过这样的话?”
银冠子口中冷呵呵地笑道:“还真是不要脸,我瞧瞧你能不能当上妃子。”她又扭头冲秦莺道:“她做了妃子能不能提携你我不知道,今日我银冠子就提携你做三等宫女。马上我就去禀贵妃娘娘。”
那秦莺喜上眉梢,道:“多谢姑姑提携。”
灵儿心中一阵冷笑,瞧着秦莺只是恨自己轻信与人。
那银冠子说罢,一双怒目盯着谢灵儿道:“你还有什么好说。”
娆娆未待灵儿说话,便恳切道:“姑姑明鉴,灵儿家中祖母身体不好,她只想从府人口中得知祖母情状,还请姑姑体谅。”
银冠子冷笑道:“我体谅你,谁体谅我?这等私相授受、传递物品,还好秦莺直接交到我手里来了,若是被其他姑姑瞧见,你瞧咱们逢恩宫上下都得受牵连!”
灵儿昂着头,强忍着泪水,口中倔道:“姑姑若觉得灵儿做错,便撵了灵儿出去把。”
银冠子厉声道:“我可撵不了你,赶明儿把你这不要脸的事禀告贵妃娘娘,叫她撵了你出去!”
她转身冲身后的宫娥道:“谢灵儿私相授受传递物品,犯了宫规,罚从戌时至子时,长跪涉水台。并着人看管苏娆娆,不许她相帮。”
她刚说罢,便有两位宫人将谢灵儿抓起,往外走。
银冠子说的昆明湖正是这北宫里第二大的池子,正在逢恩宫的西北方,离的很近,在昆明湖旁,有数十亩地种着桃树和梨树,因为在宫中大部分地方不允许种树,而昆明湖因为靠近宫墙,倒可以种上一些。
而涉水台,顾名思义,在昆明湖正中央,有一条道路专门通往湖中央,因了在湖中央的缘故,并且只高水平面五寸,因而,昆明湖水涨,涉水台上便都是水。
在涉水台罚跪,自然是跪在水里。
若是这样跪上三四个时辰,那膝盖和腿便不能动弹了。
☆、38行歌
酉时三刻,暮色四合,不知名的虫儿在草丛里鸣叫,夜色清朗,夜风徐徐,正中天阑月清辉,映射在宫殿四处,在每个缝隙都铺上了皎洁的月光。
而望仙门此刻却沉重地启开,一匹白马疾驰而进,在宫门前嘶鸣一声止住了马蹄。那马上之人在清辉的照耀下,一顶白玉冠,一袭白衣,面容越发俊朗如玉,正是大周朝七王殿下元修。
将手中缰绳递给护卫,元修大踏步往慈元殿中走。有两名内侍已然上前迎接,在前头打着灯笼指路,路两旁是宫灯,发着柔和的黄光,照的他影子在紫色的地衣上长长的
一路上,路旁清扫的宫娥们见身着王服的元修远远走来,便静默地拜倒,长长的衣袖伏在地上,头低垂着,不敢抬高,待元修走过了,才慢慢起身。
他脑子里电光石火的,不断闪现那日谢灵儿的样子,湿漉漉的一双浚∥〉慕廾怕业恼6挥甏蚴镊薹ぴ诙裕袂哐话愫焱噶说牧臣蘸捅羌狻?br /> 他见过无数美貌女子,公主姐姐家的苏琳琅,娇小轻盈,长袖舒展,在一袭轻罗地衣上,足尖轻轻借力,便似乎能飞起来一般,她舞蹈之时,目光流转,摄人心魂,美则美矣,可看过便不再记起;月氏国送来的异域女子,深目高鼻,皮肤白的像雪一样,犹记得她在朝堂上揭下面纱的那一刻,满朝文武皆失态地惊叹了一句,不过,一口蛮语,叫他顿时摇头;
可是,想来想去,都没有哪个女子能如谢灵儿一般,让他一想起来,心口就似有人执鼓槌使劲擂,咚咚咚咚地,惊心动魄。
他和她的雨中相遇,不是偶然,有些蓄意。
他近来去军学挂了个闲职,昨日举行比试,他在府中左右无事,便去了东市赛场,未成想,瞧见了谢灵儿和苏娆娆在台上的情形,他只看了谢灵儿一眼,便极其确定,她便是他幼时在宫中和他玩耍的那个灵儿。
他依稀记得,她第一次来殿里,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他那时六岁,坐在旁边看母后逗她玩儿,母后说,灵儿啊灵儿,长大以后嫁给元修表哥,好不好啊。
他在旁边抗议,她是个胖妞,元修不娶她。
母后和姨母听了他的话,都笑成一团。
后来,姨母经常抱着她来母后殿里,她从一个粉嫩的小婴儿,渐渐长成了粉嘟嘟地可爱小女孩儿。
她六岁时,他12岁,姨母经常进宫,每逢母后和姨母说话时,就叫他照顾好妹妹,带她玩儿,他总嫌她烦人,离她远远的,她就颤颤巍巍地追着他,追着他喊哥哥。
有一次,他和别的兄弟玩疯了,嫌带着灵儿累赘,就给她画了个圈,让她坐在石头上,不许乱动。
玩了好久玩到他都忘了谢灵儿,后来一拍脑袋想起来了,慌忙去找她,才瞧见她跌落在地,眉头上跌破了一块,一头是血的坐在那里掉眼泪。他吓唬她不许告诉姨母和母后,她忍着疼直点头。
想起她曾奶声奶气地说长大以后要嫁给他,他心里甜丝丝地说不出来什么感觉。
只不过后来母后和父皇薨逝,再无人照管他,他也被少彻的母亲接去抚养,而灵儿,也再没来过宫里,再后来,就听说她和父母去了金陵。
他昨日在东市瞧见她,便命人去谢府打听,果然回禀说,镇国公的小孙女儿到了京城,所为何事,倒也没问,他跟着她,一直到她在雨里跌倒。
她从金陵来,眉上又有一道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的浅色伤疤,这不是谢灵儿,又能是谁。
忙完皇兄交代的军备之事,他今日申时亲自去了镇国公府,却在门前就得知了谢灵儿是本朝待选的秀女,只待两日之后便要殿选,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如雷击顶,匆忙之间,他寻了个理由,便往宫中求太后。
慈元殿此刻灯火通明的,宣太后倚在贵妃榻上,金宝跪在地上给她染指甲,用顶好的“红衣教主”的玫瑰花研磨成汁,用蚕丝浸泡个两个时辰,便用棉布条往指甲上裹,过了一夜手指甲便涂好了。
太后娘娘此时闲闲地瞧着金宝染指甲,口中随意道:“民间女子都是用些凤仙花,我瞧染出来的颜色是橙黄色,不好看,小家子气。”她瞧了瞧玉碗中的玫瑰花汁,满意道,“我顶喜欢这红衣教主的颜色,红的大气。”
金宝在一旁应道:“这天下也只有娘娘您这么尊贵,才配得上这般雍容华贵的颜色,二旁人我瞧着都不配。”
太后点点头,满意道:“将剩下的玫瑰花给我捣成汁,存着,哀家要做胭脂。”
金宝迟疑了半晌,放下手中的棉布条,拜倒在太后面前,口中惶恐道:“娘娘赎罪,玫瑰花没有了。”
太后闻言一愣,疑惑道:“这月下头不是供了50斤玫瑰花到宫里,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她自言自语道,“哀家思量着,也没用多少啊?”
金宝伏在地上,更加惶恐道:“瑶华宫贵妃娘娘上月命人要走了40斤,金宝也是才知道的。”
太后一听贵妃的名头,已然发怒,身子坐正,口中怒道:“这狐媚子越来越不成体统了,将哀家置于何地!!”
这京西进宫的玫瑰花向来都是太后一人使,别的嫔妃从不敢乱要,太后气的浑身发抖。金宝和一宫的宫娥都跪在了地上,金宝口中道:“娘娘千万不能生气,仔细眼角的纹。”
太后最爱惜容颜,一听此话,忙一手捂着胸口,平复下来,金宝忙起身上前蘀太后揉着眼角,口中和缓道:“娘娘是何等尊贵的身份,何必跟她生气,明日里遣人要来便是。”
太后气道:“哀家不仅要来,还要重重的教训她,叫她知道这宫里谁最尊贵!”
金宝忙应着,继续给宣太后上指甲色。正忙活间,已有内侍高声喊着:七殿下驾到
太后忙正了正身子,再一看殿门口,元修已然大踏步进来。走近了,在太后塌旁席地而坐,口中道:“母后”
太后一脸宠爱之色,道:“这么晚找哀家有何事?”
元修12岁上,亲生母后王皇后薨逝,自此由宣太后当时的贵妃抚养,宣太后待他极好,他又乖巧可爱,太后极其喜爱他。
元修仰着脸,口中道:“儿臣今日得了一样好东西,特地舀来给母后。”说着,从袖中舀出一个精致的锦盒来,将盒子一打开,耀眼的白光闪动。是一颗如鸡蛋大小的珍珠,浑圆剔透。
宣太后舀在手上,口中啧啧称赞道:“还是七郎知道疼人”
元修笑道:“这珍珠是东海渔人偶然中得到的,儿臣花了大价钱买了,特特舀给母后,研成粉敷脸。”
宣太后拍拍元修的脸,将珍珠放于盒内,又笑道:“七郎这么晚来,肯定不是为了送这颗珍珠。是不是?”
元修笑了笑,道:“还是母后了解儿臣。”他顿了顿,郑重道,“母后,儿臣知道这一次的秀女中有儿臣的表妹谢灵儿。”
宣太后闻言一点头,道:“是啊,前些日子我还和献容说来着。”
元修自塌前起身,俯身长拜在地,口中道:“儿臣恳请母后将谢灵儿赐给儿臣。”宣太后一阵犹豫,还未说话,元修又道:“儿臣自幼和谢灵儿定亲,还请母后成全。”
宣太后想了想,道:“七郎,母后可不能轻易答应你,这谢灵儿的名字可都是记录在册,做事要有规矩不是。”她想了想,又道,“这殿选第一轮是彻儿和哀家选,第二轮就轮到未成婚的王子选。”她示意元修起身,又和缓道,“七郎看这样成不成,第一轮哀家让她落选,第二轮,你便头一个选她做王妃。”
元修听了此言,顿时欣喜道:“儿臣多谢母后”
宣太后笑道:“你现下可满意了?”
元修点点头,又思虑道:“若是皇兄要选她呢?”
太后摇摇头,道:“彻儿能不能去殿选还成个问题呢。”她抚着元修的头,道,“你且放宽心,哀家给你打包票。”
正说话,只听有内侍在外出了一声,又杳无声响,太后咦了一声,忙让金宝出去瞧瞧,金宝奔出殿外,左右查看了一下,也只噤了声,进来笑道:“娘娘安心,是葛常侍跌了一跤。”
太后娘娘闻言笑了笑,口中骂道:“不成器的,走着路也会跌跤。”
元修笑了笑,想着太后方才答应的,一阵安心,便和太后又说了会子话,见母后有些乏了,便告退出了慈元殿。
☆、39幻中人
在殿外的花圃里随手折了一朵白玉兰,元修慢慢踱着出了慈元殿。此时已近戌时,这北宫各处点了宫灯,花和树的剪影映在宫墙上,投射出奇怪的形状。
鸀影晃动,暮烟靡靡,远远的,不知道哪间宫殿里传出《梅花落》的笛声,声声入耳,低回婉转,想必那宫殿里此时正有美人起舞吧。
元修心中欢喜,脚步轻快,正低着头边走路边想事,只听一声轻笑,再一抬头,只见路边桂树下,正站定了一位女子。
虽是女子,却做了道姑打扮,一身玉色纱裙,头戴青色二仪巾,只见她肌肤若雪,清丽秀雅,莫可逼视,双手抱一架古琴在胸前,绰约而立于桂树之下。
元修惊喜道:“姑母?”说罢上前了几步。
那女子微微一笑,笑容灿然生光,口中道:“七郎,近来可好?”
元修笑道:“我好的很。”他跑到那女子身前,仔细瞧了瞧,又道,“天已黑了,姑母怎么在宫里?”
那女子笑道:“前日做了首好曲子,今日练熟了,想弹给玉姐姐听。”她打量了一番元修,赞道,“半年未见,七郎越发俊俏了。”
元修道:“我方才才去见了母后,瞧着她乏了,便出来了。”
那女子神色忧虑道:“我一时兴起,行到宫里便有些后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