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箫妃之乱君心
“且慢,让福贵领几人去帮吟箫姑娘收拾箱笼,今儿就让她过来吧,正好与碧云住在一屋里,这事这让碧云安排吧。”说着就转头看向立在旁边的一位穿莲青色宫装长相温厚清丽的宫女道,“接着又转头看向吟箫道:“你先跟他们回去收拾一下,让福贵他们搬过来吧。”
“不用太后费心了,臣妾这就着宫里的太监宫女收拾好一起送过来,不用劳烦太后身边的人了,吟箫也不用回去了,就在这边好好陪陪太后吧。”云妃起身忙说道。
“呵呵,还是你想得周到,真真是个体贴伶俐的人,难怪皇上这么待你,好了,那就这么办吧。”太后颇为欣慰地点头笑道。
“多谢太后夸奖,臣妾这回去三天都不用吃饭了,太后这番话就够受用几天的了。”云妃低头笑道。
“你们听听,好一张油嘴,快些回去办吧!”太后听了笑着对屋里的人说,宫女们都掩口轻笑,吟箫也在一旁轻抿嘴唇,抬眼见窗边挂着一盆紫红色的吊钟海棠开得极好,花色浓艳,华贵而富丽,心里不知怎么了,想起了已故的老太太和母亲来了。
第六章 巧吟箫当差万寿宫
果然不出一个时辰,云妃那边就打发了人送了吟箫的箱笼过来,太后命碧云引了她去收拾。还好她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一会就收拾齐全了。碧云是出身官宦之家,但因家里得罪了朝廷重臣被罢了官,好在太后看她温厚老实,模样也齐整便收在身边做了御上宫女。她为人谦和老实,加上又是太后身边的人,所以万寿宫上下对她也有几分敬重。吟箫心里明白,对于今儿太后给的恩泽这宫里上上下下定要有些人背地里指手划脚的了,但多想也无益,于是只能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安顿下来了。好在她只和碧云同住一房,太后还派了两个小太监给她们,所以事事也还顺利,加上太后对她和蔼可亲,也渐渐放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在身边侍候。
今日皇上心情甚好,下了朝便摆驾凝晖宫。刚走到院中仍挥手示意守门太监不用通报,他身后只跟着贴身太监黄济海,一进院便瞥见东边的配殿饮翠馆窗下的一丛香藤芳草下躺
一张丝帕大小的纸,风一吹便轻轻地飘了起来,恰巧飘至脚边,白色的宣纸上有两行墨色小字。那黄济海见了连忙弯腰捡起,毕恭毕敬地捧到皇帝手里。皇帝展开来看了看,嘴角微微翘起,忽又像想起什么似了将那纸叠好随手塞在了袖中大步走入正殿。那黄济海如同皇帝肚子里的蛔虫,忙尖声唱道:“皇上驾到!”
云妃携宫人连忙出来相迎,皇帝走到她身边携她进屋边问道:“今儿早上可去了万寿宫了?”
“回皇上,今儿一早就过去了,太后见了吟箫甚是喜欢便留了她在宫中,这不,臣妾刚打点下人们把箱笼送了过去。”云妃道。
“哦,太后喜欢就好。”皇帝怔了一下说道。
“皇上怎么一进宫就问起这事?”云妃面露疑色道。
“没什么,只是随口问一声,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太后那边多一个人侍奉也好,素秋也刚嫁出宫去。”皇帝淡淡地说道,叫人看不出表情,云妃也不多问,随着他进了里间。
吟箫每日在太后身边侍候,渐渐了解了太后的喜好,太后喜静不喜闹,早上用完早膳必然要到花园里遛弯;要走了近一个时辰,虽然五十上下身体却很好,走那么长时间呼吸还是很匀畅,一般的太监宫女门都要喘着粗气儿跟在后面。太后很少去御花园去逛,她平常只在宁寿宫的花园里逛逛,省得那些妃嫔们见着她慌里慌张地行礼请安,她们也不方便自己看着也烦。她时常跟贴身的宫女说:“你们见着那些后妃们不必行大礼,只福身请个安就行了,你们都是哀家身边的,不必行大礼,就是在这宁寿宫素日没外人也不用太过拘礼,看得哀家心烦。”她口上虽是这样说,其实心里无非是给下人们方便,省得他们每天动辄磕头叩拜的。
这些都让吟箫越来越心生敬意了,总觉得到了太后身边真是幸运之至;多少可以避开了那后宫是非,太后又待她极好,平日时只是侍候太后起居、讲话解闷,一些粗活皆有下面的太监丫鬟们去做。虽说如此,可是这也是个细致的活儿,要随时注意到太后脸上的表情,对于她的喜好要熟记在心,说话逗乐时也要注意措词,特别是碧云每次说话时她口里总要吟些古人的诗词,太后时常笑话她是个诗呆子。不过太后最贴心的宫女还是个人碧珠了,她入宫已有十年,二十四岁左右,说话做事老成得体,做事情细致周到,深得太后喜欢,前些年太后要指个好人家给她,她打死也不出去,一直留在太后身边,所以这万寿宫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由她来打点,公平周到,无不让人打心底里敬佩。对人也极谦和,下人们要是犯些小错什么的,都会来求她,若是什么不伤大雅的事情,她也倒乐得替他们遮掩着,太后平常特别依重她。前不久太后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心爱的翠缠枝莲纹盖碗,心疼了好些时候。这盖碗本是一对,平时太后特别钟爱,谁知不小心却打碎了一只,一连几天心里头不大舒服,还是碧珠软语相劝,这才渐渐好了,总之碧珠总是有各种办法让太后开心,什么样棘手的事情到她手里总能处理得极为妥帖,这不得不让吟箫她们心生佩服。
第七章 敏吟箫妙语巧解围
转眼已到了炎炎夏日,万寿宫内多植以松、柏、竹,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所以宫内倒也不甚炎热。太后爱在屋内摆上几盆花叶常春藤,因在室内,就比园子里的更为葱翠,看上去倒也清爽令人心生凉意。傍晚时分,太后用完晚膳不久,因听说前不久慧嫔小产一直卧床不起,便打发碧珠去探望。伺候茶水的宫女不知是糊涂了还是怎么的用托盘端了一碗酸梅汤,那碗却是另一只翠缠枝莲纹盖碗,碧云也没多想,便捧了过去。太后端起来啜了一口便又放在盘里仍由她捧着,碧云这才发现盛汤的是这只碗,不由心里一惊竟失手将盘子打翻,只听得一声脆响,那另一只碗便又摔得粉碎。
碧云慌忙跪在地上,叩头不止嘴里直唤太后恕罪。太后低头一看,见了地下的残片,不由怒从心来:“好端端的一对碗,这些不长眼睛的奴才们仗着哀家素日里宽厚,越发胆大包天了,看来都是身上皮痒痒,嫌项上的脑袋多余了不是?”
屋里的太监宫女见状顿时跪了一地皆不敢出声,碧云跪在地上只是连声讨饶,大家心里暗自祷告碧珠赶紧回来解围,若是她在想必也能劝慰劝慰,这屋里除了她就没人能说得上话了。吟箫在里屋收拾被褥,听见了动静,悄悄打了帘子望了一下,一眼就瞥见了地下的碎片,看见那莹白透着碧青丝的碗盖滚在帘边,又见碧云跪下不断求饶,碧珠也不在,心里暗叫不妙。回头见妆奁里前几日进贡一只金钗,大家都没在意,她倒发现了那钗头后面竟细细刻了几行祝词,于是心生一计,手里拿了那钗便掀帘走了出来。
“奴才回太后,今儿奴才发现了件奇事……”她款款走出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似的,一直走了太后跟前突然失声叫道:“呀,这只怎么也跟着去了?”
太后也不回头怒气冲冲地说:“都是些没用的奴才,好端端的一对碗独剩这一只了还被瞎了眼的奴才打了,哀家想是再也不能这么由着他们,必要好好地调教才行。”
“回太后,依奴才见这只碗想是思念前几日碎了的那只,一时想不开也随了那只去了。”吟箫连忙跪下回禀。
太后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仍旧拉着脸子喝道:“这碗不过是个死物,哪里就有这些心思了?”
吟箫一听连忙接道:“想是这御上的东西用得久了,便就活了,也就有了人的心思了。”
“哦,此话怎讲,这死物难道活了不成?”太后心里有些好奇她怎么说下去。
“奴才小时常听老人们讲,说这世上有些不起眼的物什,经过那些神仙圣人摸了碰了后便真真是有了灵性呢,想必是这对碗承蒙太后喜爱便也有了灵性了,这只自上次那只打了后,碧珠姑姑便特意把它收了起来,下人断不会找到拿它来盛汤了,奴才想定是这只碗有了灵性许久未睹太后尊严便心生思念,自己便跳了出来,见了太后又念着那一只,一时想不开便随了那只去了。“吟箫面不红心不跳地口吐这些说辞,心里却暗暗紧张,不知不觉一手心全是汗。
“哦,你这丫头倒会胡说,哀家又不是什么神仙,这东西怎么平生出了灵性来了?”太后听了这些话面色缓和了许多。
“回太后,且不论太后身为当今天子之母身份尊贵,就想这后宫里人哪一个不说太后面慈心善的,真真就是菩萨转世,素日里待下人宽厚仁慈,就连这万寿宫的花草长得比别处繁茂。平日里下人们都甚觉惊奇,思忖着这些东西竟如人一般通着灵性呢,奴才今日见了这碗才想起还真有这么一说,况且今儿又发现前几日刚进贡的金钗背后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几行小字,前几天刚过来时奴才见它造型独特便细细地看了一遍,当时看得极真切见钗头后面光滑细腻,今儿怎么偏多出来这些字了,暗自想着莫不是太后真就是那佛爷转世?”她嘴上利落地说着,双手捧了那金钗到太后面前。
太后也不接,只看着她笑道:“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跟碧珠学得巧舌如簧,竟编出一堆这么荒唐的说辞来。”
“太后明鉴,奴才怎敢在太后面前胡言乱语,这些都不过是摆在眼前的事实罢了。”吟箫仍是恭敬地捧着那金钗跪在太后面前。
太后面色和蔼地扶了她起来,对众人道:“都起来吧。”又低头看看低头跪拜在地的碧云道:“瞧你这一失手,哀家倒听了吟箫这丫头一番胡乱说辞,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赶紧起来收拾了吧,呆会到碧珠那领罚,罚你两个月的例钱。”
“奴才谢太后恩典。”碧云慌忙叩头谢恩,便躬身将那一地碎片用丝帕包了。
刚走到门边便听见吟箫叫道:“碧云姐姐,我前几日瞧见碧珠姑姑将先前那一只残片埋在园子里那一丛瑞香花下了,你也顺便将这一只埋在那里吧。”边说说偷偷地向她眨眨眼,碧云会意地向她一笑便出去了。
碰巧看见皇上不知什么时候立在门边,连忙福身行礼。皇帝也不理会,命黄济海打了帘子进去了。只见吟箫躬身站在太后身边指这那枝金钗念道:“瑶池春不老,寿域日一样。”太后在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他嘴角轻轻一挑,俯首给太后请了安。太后见了他来满脸笑意更止不住了:“皇上何时过来了,也不让下人通报一声,赶紧坐了吧。”
“儿臣刚到,见太后聊得意兴正浓便未打扰。”皇帝一脸恭顺地笑道。
“你瞧瞧,吟箫丫头这张油嘴,为了一只碎碗搜肠刮肚编排出一套套的说辞来奉承哀家,这不,又拿着这支金钗来说开了,非说这钗上有两行字,你看看,到底有没有?”说着便把那钗递给了皇帝。
皇帝刚在门前站着早已得知事情原委,于是接过金钗细细看了起来,果见那钗头背面有两行细细的蚊脚小字,便朗声读了起来:“瑶池春不老,寿域日一样。”便又将那钗交还给太后道:“回母后,背面确有两行小字,这钗确实精妙。”说着便看了吟箫一眼。
太后心里十份欢喜,将金钗递给吟箫道:“你这丫头,鬼灵精的,拿进去好好收着吧。”
吟箫接了钗便打了帘子进了里屋,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的背影,眼神有些复杂。
第八章 万寿宫初起紫箫声
“昨个儿我和彩云三更至五更,连拜七次,后来我对着那灯影竟真的将彩线穿过了七根针,彩云没穿过急得直和我嚷嚷。”黄昏时分,万寿宫里的几个小宫女在园子里的紫薇树下闲嗑牙。
“真的吗?那改天你可要帮我做个荷包,你这么手巧一定要做个精美的给我。”彩霞听了揪着她的袖子兴奋地说。
“唉呀,这你可要等些时候了,宫里的好多姐妹都向我来讨,我又不能不应下来,怕是要多等些时候了。”彩珠脸上有几分得意的神情。
“说道手巧啊,还真不能不提到碧云姐姐,从她手里出来的绣品啊,比绣房的还要好呢,你要是能讨到她的东西,我才是真真服你呢!”彩云在一边不服气地说。
“手再巧有什么用啊,你们看看那宫里的贵妃娘娘,只凭一把精美的玉箫就荣获圣宠,那赏给长春宫里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还有凝晖宫的那位,大选时只凭着一首曲子便封了贵嫔……”彩霞正在叽叽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