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成长实录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金推高分vip2012-10-21完结,种田、宅斗)
晃龋丫谴搅颂浇チ恕P≈腥嗣撬降紫抡獯谴模凳侨ダつ氚玻粤丝榈阈模厝ゾ湍植皇娣恕!?br />
善桐吃了一惊,用心想想,也不禁冷笑道,“几个月都不出门,难得到坤宁宫坐坐,然就动了胎气?这也太巧了吧。要我说,娘娘很该把她拽一把,就看跌出来的是枕头还是孩子了。”
说是这么说,但要真跌出来是孩子,坤宁宫地位就更不利了。既然没听到别的消息,想来皇后是没这个胆子不敢节外生枝,终究还是认了怂。含沁道,“这两边你来我往的,真是热闹。你还好是腊月里,不然,恐怕是又要进宫去陪她说话了。”
其实皇后是否真是那样依赖她,也是两说的事,一面是有个福将的名声在,就是自己喊出来的,多少也有些安慰作用,还有一面那也是做给人看。真正到了做事的时候,坤宁宫靠的还是孙家,善桐道,“你等着瞧吧,不出几天,二堂姐是肯定又要进宫了。”
她没有猜错,宫中这个春节,过得是一点都不平静。就连王大老爷都听说了一点端倪,含沁送了他们夫妻回来,便同善桐道,“舅舅让你干脆回西北算了,接下来几个月,宫里肯定不宁静,要不想牵扯得太深,还是避开锋锐好些。”
“这也不是说避开就能避开的。”善桐叹了口气,“人家又不傻,没个由头,我回去干嘛?倒是三月咸福宫生产前后,我是不回去都要回去了。西北那边写信过来,令我陪着郑姑娘一路送回去呢。”
这多少也是借着善桐和王家的亲戚关系,令郑姑娘一路走得顺点。毕竟桂家和晋商关系一向冷淡,现在虽然渐渐有回温的迹象,可肯定也及不上王大老爷同他们同气连枝。有善桐在,山西几省那长长一段路走得就顺了。这一点含沁也是知道的,他就逗善桐,“后悔了没有?要是你跟了二哥,婶婶待你说不定比待郑姑娘更好。”
也就是两年多而已,曾经看得天一样重的往事,已经是比蝉翼还薄。这三个当事人谁都再没把它当回事了,善桐这小半年来前前后后,没少帮着桂含春张罗亲事,现在想起来,也就是三年前,自己吃不下睡不着,心心念念都在焦虑着自己上不得台面的心事。她也不禁一笑,“要是后悔了,我就把郑姑娘药晕了,自己钻进花轿里去。”
含沁不由发一大笑,两夫妻旋又商议如何过年,含沁道,“榆哥不肯过来,主要还是陪李先生——唯独他在京城是没亲戚的。我看,我们不如索性拉了李先生一道,大家一起吃个年夜饭,倒也热闹。他七十多岁的人了,你也不必回避。”
善桐从前对李先生没什么好感,主要是嫌他把榆哥带得太野,现在渐渐也有所改观,自然并无二话。没想到榆哥还是不过来:据说是一群人都不过年了,只一心扑在扬威库里,他和李先生自然也不能例外。
大家亲戚,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善桐亦无法把他硬扯回家里来过年。索性一家三口带个四红姑姑,高高兴兴地也就备起了年夜饭。小家庭还是第一次单独团圆,也就不讲繁文缛节,除了供祖宗的看菜,还有年年有余的一道鱼菜之外,余下还都是可着自己的口味来。善桐放所有家室在京里的底下人全回去过年,家不在京里的,也在厨房里给预备了年夜饭,身边几个亲近的丫头就开了小桌在边上吃,只一边吃,还一边过来服侍着罢了。
一说起过年,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大妞妞拍着巴掌,坐在父母中间的小高凳子上,一道一道菜说过来,“红焖对虾、香酥藕丸子……江米糕、江米糕!”
善桐无可奈何,拿起一块江米糕放到大妞妞手上,让她抓着去啃,一边和含沁道,“怎么搞的,忽然间就爱上了!原来还平平呢,好像是从许家回来,就闹着要吃。”
含沁笑道,“别是被那两个小哥哥逗得了吧。”
两人正说着,养娘隔远了从那头小桌也道,“可不就是被逗着的?小哥哥们拿了江米糕来,凑到她嘴边又挪开了,大妞妞直流口水,他们又不给她吃。”
“真是淘!”善桐也有些半真半假的心疼,“以后不带她过去了,尽是被哥哥们欺负。”
含沁也啼笑皆非,“算了,还是尽早给她生个弟弟,以后姐姐被欺负了,弟弟也能出头。”
现在妞妞一岁半了,再生个弟弟,似乎正当其时,善桐红了脸不吭声,只白了含沁一眼。吃过年夜饭,大妞妞换新衣服,领了压岁钱便去睡了。她、含沁、四红姑姑便围坐炕上,说些天水老家的往事。一时院内又有人叫道,“呀,皇城里放焰火了!”
众人便又都出去看焰火,只见远远的天空里流光溢彩,随着一声声炮响,隔了这么远都能隐约看出些花形状来。这热闹是在西安时从未见过的,连四红姑姑都不禁艳羡道,“宫中人可不过着火树银花、神仙一般的日子了?大焰火这样好看,小烟火更是巧夺天工了,也不知皇城里现在是怎生热闹!只恨我们是见不着了。”
善桐不禁笑着摇了摇头,她扭头去看含沁,含沁也正看向她,两人眼神相触,都明白了对方心意。相视一笑间,善桐慢慢地把头放到了含沁肩上。
270记仇
京城年景又和别处不同;大年初一;所有京城官员带家眷必须进宫参拜;这和册封太子时诰命朝贺又不一样,品级限制更宽得多了。善桐逃得过册封太子,却逃不过新年大朝;和含沁守岁过了子时;便一起忙忙睡了两个多时辰;已经必须起身换衣;侵晨就进了紫禁城;在一片寒风之中同一班命妇一道起起跪跪的;连皇后的影子都没见到,便又退出宫来。到家才休息了一日;第二天起,含沁出外拜年,她在家接待各色来。有含沁同僚一家子上门来的,也有些老亲戚上门走动的,还有平日里就存了巴结之意的小官多少也要上门走动走动。这么忙了几天,好容易将亲友们对付过去,两夫妻又开始跋涉在吃春酒的漫漫长路上。
虽然元宵之前,衙门封印,没有什么大事,连阁老们都不进宫。可羽林军却不能这么放肆,逢年过节自然要轮班当值,善桐本来都和含沁是分头赴春酒了,现在只能能者多劳,多去几家,从初六到十五,天天在外头吃酒,见的还都是那一帮子人,只随着各家亲疏远近,有时少这个,有时少了那个人罢了。因主人家也忙,却是没能和主人家多亲近亲近,往往还听了一肚子的是非故事。什么他家和他家又因为什么事闹了别扭了,谁家和谁家又怎么怎么了,就连王家和郑家和好,都被拿来当一件事说,“本来前十年还闹得水火不容的,这回他去安徽赴任,郑家老头子还亲自去送……”
善桐混在人堆里,听得津津有味的,还是那说话的太太一眼看见她,不禁尴尬一笑,收住了口。善桐却也不得清静,一群人围着她问,“宫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都半年多了,进宫请安时还不见咸福宫的牛娘娘。”
对于这些权力外围的贵妇们来说,不要说东宫肾亏的消息,恐怕就连牛淑妃这一胎都看得云里雾里的,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像善桐这样能够时常进出宫闱,又得到皇后宠爱的少年贵妇,对她们而言已经算是消息灵通人士了。真正消息更灵通的人士如林三少夫人,她们又反而不大乐于搭理,嫌她态度倨傲,对这种话,从来都是爱搭不理的。
善桐没有三少夫人铁打的出身,对这种话题只能打太极拳,“这就不清楚了……我这也一两个月没进宫,就进了宫,往娘娘那里坐坐,也就去探宁嫔,很少去咸福宫请安。”
众人都叹息道,“娘娘又疼你,宁嫔又是你娘家姐妹,小桂太太真有福气。”从前说她妒忌的言语,自然是再不提起。善桐好容易得了空,钻到三少夫人身边坐下,这才长长地叹了口气,林三少夫人笑道,“把你给累得。可惜许家世子夫人不在,不然,他们家和宫里走动也密切,也一样被围着问,倒能为你分担一点。”
提到七娘子,善桐也纳罕道,“怎么他们家自己请过春酒,就再不出来应酬了,连前回到孙家去都没见人?我还想着能和她说说话儿呢,结果就光顾着四处撞见你了,连阁老家的四少奶奶也都没见。”
“大过年的,他们家也是忙得焦头烂额,”三少夫人眉头一皱。 。'“怕是没心思出来。”
她又压低了声音,“不过,我看也是因为有避避风头的意思。现在是多事之秋,他们家身份又特殊,宫里你来我往斗得好看是好看,可要是拉扯进了太妃,那就不好玩了,所以也就趁势就不出来了……我们最近没事,也都不进宫去。”
消息毕竟是瞒不住的,尤其是林三少成天几乎就是住在宫里,什么事情他不知道?善桐现在还要靠三少夫人来揣摩宫中人换的招数:皇后顺水推舟,肯定把东宫遭人引诱一事是推到了牛家身上。现在牛家杀将回来,直说自己胎不大稳。
就是她为皇上想想,也觉得皇上挺难的在简直就像是念顺口溜:究竟是牛淑妃发觉有了身孕,立刻就在东宫身上下功夫呢。还是坤宁宫发觉了东宫的不对,便开始在牛淑妃的胎上下起了工夫。这一笔车轱辘的烂账,那是怎么说怎么有理,怎么信都行,却恐怕也是怎么都很难找到凭据了。
不过,这也实在是说明咸福宫瞒得好,连皇上都瞒过去了。善桐在郑家春酒上见到孙夫人的时候,就和她窃窃私语说小话,“看起来是真的不知道揣着崽子的是谁,都说洞明烛照呢,这么大的事,然是一点都不知道?”
孙夫人现在已经不介意牛淑妃的孕事了,更主要还是恨铁不成钢。“那一次进坤宁宫来请大安,什么都有了,就是推一把的事。她愣是没敢动……我真恨不得换作是我进宫去,也强过这样!”
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还是要反过来开解自己。“算了……也是顾忌着再生事端,又惹得皇上不快……单单只是东宫的事,皇上便大发雷霆,别说小如意了,连东宫大伴都没了。娘娘小心一些儿,也不是什么坏事。”
又道,“怎么说,皇上还是顾念着父子情分,东宫这事捂得密密实实的,对外只说是底下人不听话,偷着卖值钱的东西。似乎连宁嫔和太妃那一派都一无所知,还以为真就是这么回事了。”
善桐陪着她说了几句话,因到底是在别人家,也不往深了说。孙夫人还叮嘱她,“春月里大家都忙,进了二月,你也进宫去陪娘娘说说话,现在娘娘脾性是越来越古怪了。我看东宫的事,对她……”
她蹙起眉头,轻轻地摇了摇头,善桐想到皇后神色,也不禁是心中暗凛,因有意道,“也就是二、三月里能多进宫了,进了四月,还得送小嫂子回西安去。免得一路上没个夫家女眷照应,里外没法传话。”
孙夫人也没话好说,只得叹了口气,“偏巧三月里就是产期了……”
见到两位女眷笑着迎面走来,两人便都住口不说了。石太太同孙夫人打了个招呼,又亲亲热热地问善桐,“你们家什么时候办亲事?”
大家略谈了几句话,善桐眼尖,见郑姑娘身影隐约站在花园廊角,便告了个罪,自己笑眯眯地过去同她打招呼,“刚才吃春酒,都没见着你。”
郑姑娘见到是她,脸儿先就飞红了,垂下头拿脚尖跐着地,轻声道。“我现在也不大出来见外人了。今儿是见着嫂子来了……”
“还叫我嫂子呀?”这毕竟是她为桂含春相中的姑娘,善桐看她是越看越可爱的,禁不住笑眯眯地调侃了她一句,郑姑娘脸色越红,不依道,“这不是还没过门吗——过门了,那……那你也比我大。”
待嫁的小姑娘,总是有几分羞涩的,郑姑娘敢和她抬杠,已经算是有些胆量了。善桐笑道,“好哇,胆子这么大?到时候闹洞房,我可就不为你担心啦。”
说着作势要走,郑姑娘忙道,“好姐姐,别走,我有话要问你呢。”
她握住善桐的手,一下就又甩开了羞涩,“家里人也不和我说这亲事到底该怎么办,谁来迎亲,路上又怎么走。只说这都是夫家安排的,我想,这要是全走旱路,不能下花轿,那多愁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一个多月呢……”
这倒是很务实的担忧,善桐忙道,“别担心,我们族里来人接你呢,二哥虽然不能亲自来,但路上一切都打点好了。你出了京就换马车,就抬个空轿子。”
又问,“你们家有人送嫁吗?”
得知虽有人送嫁,但却也是族中远亲,且郑姑娘自己两个嫂子,一个有了身孕,一个娘家老人随时不好,不适合送亲,她便道,“那到时你要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