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成长实录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金推高分vip2012-10-21完结,种田、宅斗)
她本想说,‘恐怕就是皇上病情缠绵,因此才受到大皇子蒙蔽。大皇子和东宫之间,围绕临阵换将的事,也不知道都过了几招了。’但话到了口边,想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几个字,真是觉得字字珠玑,便又临时换了话题,“您说村外那位大那颜这是什么意思,边境打得如火如荼的,他还有闲心带了这么多精锐过来打草谷……恐怕他和可汗也不是一条心呢。”
老太太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又看着村兵们,她长长地叹了口气,“回吧,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咱们现在就好好在家呆着,别跟着添乱,才是正途。”
没等孙女说话,她又扫了善桐一眼,威严地道,“我知道你想跟着送饭送水,但你身骄肉贵,哪里做得来这个!家里的下人们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自然会帮着操办,你就陪着祖母在屋里等着消息。万一事情不好,你知道该怎么办!”
小五房最后两匹马,已经为宗房征用去了预备信使所用。如今一家人是逃也没地儿逃了,善桐想到那一年在道上听到的惨叫声,心肠便渐渐地硬了起来,她咽下了一口不忍,点头道,“我知道,咱们……咱们不能让祖宗蒙羞!”
老太太不由得捏了捏孙女儿的肩膀,沉沉地嗯了一声,回头又乘着如血的晚霞,望了晚风中烈烈飘动的旗帜一眼,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便带着善桐,缓缓地踱回了一片街坊之中。
当天晚上,尽管杨家村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再派出信使,但那一伙马贼居然没有任何动静。小五房一家人团聚厢房等到了半夜,也没等到一点消息,渐渐地就都歪在炕上、椅子上睡了过去。善桐苦等到后半夜,终究也熬不过去,靠着祖母打起了盹儿。
直到凌晨破晓时分,远处一阵急促而沉闷的突突声,竟是一下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让小姑娘一下弹起了身子。一家人也都先后跟着醒来,个个面色凝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竟是相对无言。
又过了一时,果然村墙方向,便传来了许多人齐声呐喊的声音,一个杀字,好似被谁写在了天边一样,沉甸甸地压在了屋宇上方,直直地烙进了所有人心底。王氏面色苍白,一手拉着善榆,一手拉着善梧,三爷、四爷一左一右扶住了母亲,一家人在内堂竟好似泥雕木塑一般,只有善桐按着腰间的火铳,开了门奔到院子里,又侧耳细听了一阵,忽然觉得不对,回身叫道,“祖母!声音像是从更远处来的!”
88、逢生
小五房诸人倒是都来了精神:昨日定下的计策,乃是今日黎明,天色将曙之时,十人一道骑了马,在河这边顺着村墙一路狂奔,只要进了林子,枝叶荫庇之下,就算是马匪们胆敢过河追击,墙上众人一通乱射掩护之下,想必也有很大可能逃出生天。
只是信使一旦逃脱,想来对方若是不肯知难而退,恐怕半个一个时辰内就会组织进攻,是战是和,就得看黎明前的这一段时间了,因此诸人最悬心的也就是这一段时间,如今一旦交战起来,别人不说,大姨娘先已经肝胆俱丧,抱着善樱在角落里只是发抖。善榆、善梧面上一片木然沉重,三老爷、四老爷更是各自面露沉吟,也不知都在想些什么,老太太和王氏都是内外交煎久了的人,一时间竟没有人对善桐的话作出任何反应,倒是二姨娘最灵醒了,从大椿臂弯里一挣出来,也跟着善桐出了院子,拉长了脖子,是恨不得将头伸到村墙外面似的听了一会儿,面上渐渐也露出疑惑来,掂量着就道,“哎,是啊,这声音倒像是在河对岸了——”
众人此时才回过神来,老太太又连忙招手叫善桐并二姨娘进来了,反锁了门道,“不许出去添乱!在这等着就是了,是好是坏,有人来报信的!”
一边说,一边自己却也不禁喃喃地念起佛来,屋内便又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善桐不甘心进来,又知道祖母说得有理,只好靠在窗前,按着火铳出神,不一会,善梧便道,“三、三妹,过来。”又把她拉到臂弯里,紧紧地夹着。
如此提心吊胆地等了半日,天边的喊杀声渐渐地停了,村子里反而静得让人窒息,老太太忽然想起来,一拍大腿,“怎么把她们母女给忘了!”
又亲自开了院门,带着三老爷、四老爷出去,没有多久,海鹏婶和善喜两人带着一身重孝进了屋子:身上有热孝,按理是不能和外人走动的,这些天村里虽然闹得热闹,但也无人去滋扰十三房。两母女安葬了海鹏叔,便安静关门守孝,这些天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也难怪小五房诸人把她们给忘了。
事急从权,如今也顾不得避嫌、带晦气的说法了,王氏拉着海鹏婶的手,还要客气,“实在是事情太多了,竟没有想起来……”
海鹏婶换了一身素服,神色倒很宁静,主动为王氏下了台,“其实在哪里也都一样,要真被闯进来了,人多人少也没什么不同。”
话虽如此,到底还是向老太太打听,“现在外头是怎么样了?”
老太太摇了摇头,只道,“没消息,家里下人能帮手的都去外头了,也不好出去添乱,等吧。”
一边说,王氏一边起身道,“也都吃点东西。”
于是亲自带了大姨娘、二姨娘并几个丫头下了厨,端出昨日剩下的几个馒头来,大家又如何吃得下去?勉强各自吃了几口时,忽然听得村口方向又是一阵喧哗大喝之声,善桐再忍耐不住,急得在窗前直蹦,焦急道,“怎么没有火铳的声音!难道已经打进来了?不至于这样快吧!”
老太太手中一块馒头就停在了口边,众人也都站到窗前,隔着透亮的玻璃窗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又过了一会儿,远远地竟传来了毕剥之声,王氏唬得一把抓住善桐的手,正要说话时,已有人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
“送——粮——的——到——啦!”
天色才刚放亮不久,太阳不过是天边的一个小圆盘子,铁青色的高天之下,这一嗓子好似狼嚎,竟大有激起回声的意思。小五房全家都呆在当地作声不得,过了半晌,才听见啪地一声,却是海鹏婶扇了大腿一下,她怔怔地道,“送——送粮的?粮食到了?”
这一下,似乎是将什么闸门给打了开来,善桐脑际嗡地一震,刹那间天旋地转,几乎站不直了,只听得巷子里几户别的人家猛地摔门而出,外头很快就响起了嗡嗡的人声。老太太亦忙命小辈们开了屋门,亲自出了门,也没有什么耆宿诰命架子了,和路边人就一道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送粮的到了?”
“没听错吧?真真是送粮的?”
“这咋回事呢!那伙胡子呢?救兵来得这样快?”
众人正是疑惑时,张看已经一溜烟小跑进了巷子口,一大清早就是一脸的热汗,却是满脸的喜气,才望见主人,便高声道,“是军爷们还粮食来了!胡子们狡猾得很,和他们稍微交战片刻,就已经往北边去了。现在族长已经带着宗房的人去安顿兵爷们,请老太太一并过去说话!”
那之前还显得有些低沉的嗡嗡声,一下变作了震天的欢呼,连海鹏婶并善喜都不禁露出片刻欢容,善桐呆立原地,不知为何,心中却是一丝欣喜之意均无,在这一瞬间,她反而想到了一年前在路边悲呼救命的那一群旅人,想到了村墙外日日得见的饿殍,想到了面黄肌瘦的佃农们,想到了海鹏叔、想到了善柳……
不知为什么,就算是和马贼迎面打过交道,生死一线的时刻都不曾落过的眼泪,竟在此时涌上了善桐眼中,咸涩的液体一滴滴地落了下来,很快便打湿了小姑娘的鞋面,她背过身去,靠在兄长怀里,无声地抽泣了起来。
#
送粮使者抵步的消息,几乎在一盏茶工夫里就传遍了整个杨家村,村子里顿时恢复了往常的热闹,族人们有的放起了鞭炮,有的心急的便往宗房去打探消息。老太太带着王氏早去了宗房议事,善桐等小辈倒是不得跟随,大姨娘做主,将孩子们打发着洗了澡,安顿睡下了。海鹏婶母女自然回十三房去不提。
自从去年那场冰雹以来,善桐就算是再放松的时候,也都绷着一根弦呢,此时粮食一到,村中之围顿解,她总算是完全松弛了下来,难得地睡了一个好觉,醒来时只觉得腹中饥饿难当,又揉了揉眼,看了看天色,只见天色昏沉,也不知是将晚还是将明。小姑娘伸了个懒腰,又看了看身边的妹妹,见善樱面色红润,呼吸匀净,不禁微微一笑,爱惜地为她拢了拢被角,便轻手轻脚地下了炕,换了衣裳,又自己从屋角铜壶里倒水梳洗过了,这才推门而出,蹑手蹑脚地往厨房过去了。
一路上几间屋子的灯都是黑的,唯独厨房里却还亮了一盏油灯,善桐只当是凌晨时分,心中还自思忖:“厨子也真殷勤,才得了粮食,就又早起给祖母做早餐,也不知做的是什么好吃的,是米糕就最好了。”
一边想,一边推门而入,轻声笑道,“金叔,我来——”
她讶异地瞪大了眼睛,又拍了拍脸,揉了揉眼窝子,才欢叫起来,“表哥!你怎么来了!”
王时笑嘻嘻地揉了揉善桐的头发,“小丫头,头发睡得和草窝一样,怎么,我不能来吗?”
善桐梳的一根大辫子睡的,醒来后发丝微乱也是难免,她自忖无人看见,自然不管不顾。此时被王时一说,才觉得害羞,捂着头道,“不知道你要来嘛,不然,我肯定把头梳好。”
正这样说着,目光一扫屋内,又自连连惊讶,“咦,沁表哥——卫、卫世兄,怎么都在小厨房里?”
再定睛一看,见三位少年身前都放着大海碗,碗中还有大半碗的油泼辣子面,一时间竟是疑心在自己正在做梦之余,又食指大动起来。再一转身,才见金师傅进了屋子,手里还揉着一团面,善桐才要说话时,肚子已经咕噜噜地叫起来了,她顾不得别的,忙道,“金叔,我也要吃!我……我饿极啦!”
金师傅喜气洋洋,酒糟鼻都似乎正在闪光,他一边揉面一边就和善桐唠嗑,“好叻,三姑娘要吃劲道些的,俺老金明白。这不是才睡了半天,特特地就拍起来醒了面?也是给几位贵客预备的,也是给俺们三姑娘预备的!”
一边说,善桐一边和王时、桂含沁、卫麒山等人问长问短,这才知道几日前大批粮食运抵了西安,有军粮,也有自山西过来,全国的粮贩子发卖过来的民粮。于是西安城内大小官员也不分彼此,都动员起来,王大老爷亲自打点军粮运到定西武威那一带去,桂太太又惦记着当时老帅们借了各地世家大族的粮食,赊买了一批民粮,便加紧安排人马运来。因为知道这一路不大太平,因此随行的兵丁也有上百人之多,且都装备精锐:预备着粮食送完了就开拔到前线去的。
米氏听说宝鸡一带乱得厉害,放心不下妹妹并外甥一家人,因此便命王时过来探望,正好也就跟着队伍一道走了。至于卫麒山和桂含沁,那是要送了粮食之后到前线去领差事的。因为西安城里饥荒情况也实在不轻,就算是官员们也颇多病弱的,能用得上的人实在太少了,往杨家村运粮的任务,反而是王时因为年纪最大领了个头,桂含沁和卫麒山做了副手,三个人也的确并未让人失望,顺顺当当地将粮食送到了不说。还发觉村前的不对,特地等了一个晚上,在黎明时分偷袭马贼营地。
马贼那边一乱起来,王队长便果断下令村兵出击,一边乘乱让那十人出去报信,两边夹击之下,马贼又并不明白西安这一支兵的深浅,居然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往北边来处去了。三人又忙着交割了一天的粮食,并安顿兵丁们宿营休息,到了这时候才得了空。宗房还要安排饮宴,王时又不耐烦和他们客气,索性带了桂含沁和卫麒山来小五房蹭吃蹭喝——没想到小五房劳累了这许久,一家人全都昏睡过去,还是桂含沁脸皮厚,见金师傅已经起身了,便带了两人直接进厨房来吃吃喝喝。
善桐和王时粗略对答了几句,见桂含沁和卫麒山只是埋头苦吃,卫麒山那样注重仪态的人,嘴上吃了一圈的油,也知道他们必定是紧赶慢赶想要早日送到粮食。一时间连看着卫麒山都顺眼了好几分,又忙推王时,“你吃,你吃嘛,吃完了再说。”
王时显然也饿得很了,这样的半大小伙,一天没进水米,那还了得?含糊了几句,也埋头唏哩呼噜起来。反倒是桂含沁抹了抹嘴,很有几分意犹未尽地放下了筷子,笑道,“三妮,你怎么饿成这样子?‘饿极了’!难道村子里情况坏成这样,你连饭都吃不上了?”
自从去年一别,善桐也有一年多没见到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