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江山 作者:镜中影(17k小说网vip2014-1-16完结)
“……是。”绯冉搀起瘫软如泥的明王妃,向外艰难行去。
德馨宫正殿安静下来后,内殿走出三人,头前高头大马的主儿浓眉紧锁:“为什么偏偏免除京畿六县?有什么讲头没?”
薄光轻嗤:“作为资格颇老的天都纨绔子弟,你难道不知道京畿百姓最易受你们这等人的盘剥?动辄长鞭策马,以行猎为名,肆意践踏人家的田地庄稼不说,还搜罗人家的牲畜牛羊用来烹烤嬉乐?”
“本大爷可从没有做过那等低级无聊的勾当!”事关纨绔子弟的等级,薄天据理力争,“再者说了,你是从哪里听说这种惟有天都纨绔子弟和当地百姓晓得的事?”
她轻笑:“你与明亲王短兵相接那次,我后来不是在乡间住过几日?”
薄时眼尾乜来,嗤道:“我可不认为你做这件事,纯粹是为了安抚百姓,为民谋福。”
她先呷茶润泽喉舌,悠然道:“明亲王迟早要来挥师救驾,届时围困天都,势必打出诛灭我这奸妃的旗号。四遭的百姓只须百人中有两三个感恩戴德,当需要时,我们便可得到少许回报。毕竟比及其他人,当地村民更能轻易混入营中谋职,抑或借地利之便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薄年眼眸含笑:“你的确已经成长到不需要我们在旁看护了呢,小妹。”
“别抬举她!”薄天今儿个偏不宠幼妹到底,“如果没有本大爷的人手为她寻到梁公公,如果没有你那手以假乱真的大字,如果没有时儿说动胥睦出面前往西疆……”
“薄大爷说得正是。”薄光不恼不燥,安之若素,“既然薄家大爷如此本事,不妨先去易容成一位驼背公公,协助李嫂照护二皇子如何?”
薄天呲牙咧嘴:“哇呀呀,你们别拦我,我今日要教训这个不知尊敬兄长的放肆丫头!”
薄年同坐品茗。
薄时托颐旁观。
……的确无人拦他。
薄家大爷高举的手只得怏怏放下。
~
胥睦打出“遵奉先帝遗诏之名,讨伐窃国之贼”的旗号,率西疆人马集结于边界,整势待发,为得是将当地驻营大军牢牢牵制,不得上京支援。
明亲王明知如此,已然无暇去面会这位趁火打劫的王叔,更不得不拨出三万人马协助当地驻营戒备西疆犯界,而后整合出八万精壮大军,赶往天都城。
这一路,他并无过多思量。
如今,那道一直是皇兄心头梗刺的遗诏既已面世,反而不必焦灼。
京城的情势也已到了最坏,更不须太过忧怀。
无论南衙卫队,还是北府禁军,只须明亲王的大纛到场,至少三成人马当即投归麾下。剩余者,若是打算与历经水场磨难洗礼的军队厮杀,不啻以卵击石,不足为惧。
当下,惟一需要担心的,是薄家人将太后与皇兄挟为人质。
不过……
还需多谢苗寨小姐那场博力演出,他也拟出一条应对之计,只须酝酿出天时地利而已。
薄光,等着本王千里奔徙奉予你的回礼罢,绝对值得万分惊喜。
八十章 '本章字数:4246 最新更新时间:2013…12…18 08:39:35。0'
鸾朵从宫中回来,迈进后园,一眼见得满天飘舞的合欢花里,自家那个挂名丈夫拖着一袭素色长袍坐在院内的石案之畔,呆若一座石雕木刻的人像,竟如画中人一般养眼,甚觉有趣,施施然走到跟前,连转几圈无所回应后,双手在其眼前狠狠一击。
“……回来了?”司晗问。
“回来了。”鸾朵坐下,“请问大人,是什么样的军国大事让您分神至斯,连你如花似玉的妻子回来也不知不觉?”
这个女子……就因这般直爽无拘,相处反而自在。司晗淡笑:“家父今日特地来找我,说了几句话。”
鸾朵大眸儿一转:“让我猜猜,你老爹找你,不外为了两件事?”
“哪两件?”司晗端的好奇。
鸾朵撇了撇嘴儿:“你们中原汉人不是讲究什么忠孝节义?要么是问你什么时候他添个金孙抱抱,要么是问你在晓得我家朋友对你们的天子、太后的所作所为后如何对待。照你这烦恼的架式,多半是后者。”
司晗不得不刮目相看:“你对汉人的思想越来越了解了呢。”
鸾朵得意洋洋:“不如说是对我那位挂名的公爹越来越了解。他读你们的圣贤书,说你们的圣贤话,做你们的圣贤事,我的朋友如今的所作所为,无疑触及了你家老爹的道德准则。他找你,是命你说服我的朋友放弃如今正在做的,还是想让你对付我的朋友救出他忠心不二的君主?”
他叹息:“家父的确是来命我劝小光收手。”
鸾朵挑眉:“你怎样答复?”
“我告诉他,小光早就想收手,倘若当初皇上没有拿司家的前途威逼,她不会回来。”
“你的老爹怎么说?”
“什么也没说,站起就走了。”
“没有一点感动?”
“对家父来说,皇上就算当真要他的性命,他也没有任何怨言。”
鸾朵败兴呶嘴:“我忘了,你家老爹奉行得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套混蛋纲常。”
司晗睐她一眼。
鸾朵自知失言,陪笑道:“我说得是那套君君臣臣的纲常混蛋,可不是骂我家的挂名公爹,请大人莫误会妾身。”
司晗面上微微肃重:“我时下担心家父为救太后、皇上,只怕危及小光,你去她身边守着罢。”
“你呢?”
“我先去答应家父劝诫小光,以此拖延些时日。”
鸾朵饶有兴趣:“若是到了拖延不下去的时候呢?”
司晗先怔后笑:“你这是盼着我弑父不成?”
“我想知道你的老爹和我的朋友在你心中谁轻谁重嘛。”
“一个给了我生命,一个给了我生存下去的所有意义,无法比较。”
鸾朵偏不买账:“这话听着讨巧,可解决不了目前的难题呐。”
“若是到了无法拖延时,我带家父归隐山田,将南府卫队交予卫免和薄天。”
“他肯听你的话?”
“自然是不听。”
“然后?”
“……总之,我会带走家父。”
“……差强人意。”这汉人的男子啊,就是这般在夹缝中求两全,麻烦。“我还有一个办法,将我家大哥、大嫂调动起来,请他们将族中几位大长老派来天都游玩,为了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为了加强与苗人的情谊,你家老父应该暂时没有时间管我家朋友的闲事。”
司晗忍俊不禁:“家父最重视边族安宁,你对他的了解切中肯綮。”
“不必谢。”鸾朵懒懒挥手,“我回来就是为了和你们说一声,我要到宫里陪着朋友住上几日,你替她看好这座天都城罢。”
目送鸾朵离开,司晗唇边笑意隐去,目底渐转深沉。对这位为了朋友甘愿顶上**之名的异族女子,他充满由衷的感激,却不能坦陈心事。
实则,父亲对小光的戒备并无大碍,无论如何忠君至上,父亲也绝不会迫害小光性命。
真正的危机,仍是来自皇家。
太后失去慎家的支援,失去茯苓山庄的效忠,如一只失去耳目与嗅觉的猛虎,纵然咆哮依旧,亦难成大患。
德亲王远在江南,身陷各方巨贪酷吏的簇拥中,不足为虑。
当下无法忽略的,是率领重军踏上返京之路的明亲王。
姑且不论那号称十万的精兵铁骑,明亲王一直位居权力的中心,其人在百官及禁卫中的威望,足以成为最为强悍的对手。当年情炽意浓时,他也不曾对小光手下留情,如今决裂至斯,在其心机、城府更上层楼的情势下,那场即将到来的对决会如何惨烈,不难想象。
尤其是,南府卫队、北衙禁军内,皆有明亲王的旧部……
“晋伯。”他心头一动,向身后道。
“老奴在。”司晋一个箭步上前。
“请卫免到烟雨楼,我随后就来。”
明亲王的旧部既然存在,何不变害为利,成为小光宫中运筹的助力?他稍加掂量,起身赴约。
~
盛夏将过,胥允执大军行至天都城下。
这个时候,各地藩王因先帝遗诏的问世,俱是蠢蠢欲动,之所以尚未有大乱发生,无非是在观望天都形势——
明亲王若胜,各方当须斟酌;明亲王若败,必定烽烟四起。
司相今日到明元殿,向薄光细陈个中利害。
“义父是在担心我为了个人私怨引发大燕祸乱么?”她亲手斟茶,问。
司勤学微顿,颔首:“老臣幼时曾经战乱之苦,任何战事,伤亡最多的莫过无辜百姓,其中又属老弱妇孺最受其害,娘娘的任何决断,还请为苍生思量。”
她微点螓首:“我对商相说过,也愿对您承诺,小光决计不会引发任何战乱。”
司勤学稍稍放下心来,转而一忖,丕地急形于色:“明亲王已然兵临城下,娘娘若不想打,为何还不尽快逃离天都?老臣发誓,豁出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必为薄相平反昭雪,您快点抽身得好!”
她秀眉俏扬:“义父是在担心小光被明亲王诛杀么?”
“娘娘难道以为王爷会对您网开一面?”
她莞尔:“十五岁的小光的确如此以为过。”
“老臣想到一个法子,老臣去城外面见王爷,娘娘伴成老臣的家丁随从,中途设法离……”
她失笑。
司勤学赧然:“娘娘冰雪聪明,自有脱身的妙计,老臣班门弄斧了。”
“哪里?”她掩口,“小光是在惊讶义父居然如此想救小光脱困。小光本来还想,以义父的忠正刚直,此时应恨我入骨呢。”
“薄相遭受那等千古奇冤,老臣当年不能救他,已成为平生至憾。现今若还不能救下他的爱女,有何面目立于人世?”
她动容,默了多时,笑道:“义父请勿担心,小光自然敢走到这一步,便不乏应对之策。”
“娘娘……”
“我发誓,绝不害大燕陷入战火。”她正颜正声。
司勤学点头:“老臣已然陈函明亲王,希望他了解实情后,可以体谅娘娘的作为。”
“……但愿如此。”
唉,义父,我的老司大人,您真真是高估了皇家的器量。
~
司相的来函,明亲王看到半途,一股怒气使然,差点毁之一炬,而后平心静心,读罢全文。
遗诏的确存在,却从未到薄呈衍眼前。薄光以一份假诏,引出了齐道统的真件,使一桩久不见天日的真相大白于世
他不得不意外;自己那位来往并不频繁的岳父,竟然有着那等手段,用一道似有若无的诏书,引得他们母子四人不得不釜底抽薪,取了薄呈衍的性命。
但,即便没有诏书,皇兄也容忍不了太久罢?
那个人,带着与生俱来的领袖光芒,站在任何地方,俱可成为诸人仰望的中心……如此的臣子,注定不为性格强硬的天子所喜,薄呈衍适宜侍奉得是父皇那般的温和君王,而非皇兄。
倘若没有爱上他的女儿,事情该如何简单?赐死,灭门,抄家……从此薄家永远成为大燕历史的短暂瞬间。可是,他偏偏有三个女儿,三个就算对她们的丈夫不敬、不爱、不容,即使裂帛断义、挥刀相向、毒酒奉唇,仍可免除一死的女儿。
纠缠得太久,不如做个了结罢?
“王爷,外面有人求见。”林亮来报。
“若是司相或是商相的人,就免了。”那两位老臣,无非为薄光求情,为薄家喊冤,不见也罢。
“是宫里来的,说自己是奉皇上……”
“传进来!”
~
“皇上的脉息已越发稳定了,沉疴得净,两三日内必定能够醒来。”为天子切脉后,薄光道。
周后大喜:“太好了呢,上苍保佑,皇上醒来得正是时候。不然明亲王一心误会贤妃妹妹,本宫着实担心得紧。”
“皇后娘娘说得极是。”
又是一位对圣上的胸怀过于高估的天真人士呢。
遗诏之事,在皇后看来,既然是先帝旨意,薄家乃受小人陷害方致落难,如今真相大白,且善亲王早已不在,便该沉冤得雪,重惩惑主奸佞,安抚忠臣遗孤,落得皆大欢喜。
的确,几乎所有忠奸对决的大戏皆是如此套路。
但,这不是一场戏。
“皇后娘娘,收好。”天池之畔,品云轩内,她将一包备妥多时的物什递入对方手内。
周后一怔:“这是……”
“是防身之物,若有人对娘娘意图不利,娘娘用它可以自保一些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