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傻后
道:
“师兄,你说是咱们的门规大呢?还是皇上的圣旨大?我可不可以答应皇上的要求;留下来为皇上分忧呢?”
清风仍是不出声。轩辕从无名的语气里听出了些意味。于是;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师兄弟二人斗法。
无名转头对着皇帝,耷拉着脑袋,举起双手叹道:“唉!有道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既然师兄不点头,就说明他是要无名留着这脑子与双手回去对师傅尽孝,至于,对皇上的忠嘛,想来师兄一人就能代劳了。”说完又对着清风问道:“师兄是吧?”
“是,我已经与皇上说好了。帮完这个忙,就带你回去对师傅尽孝。”清风终是没忍住,答应了无名的问题。
“那就是说,咱们的门规大过皇上的圣旨是吧?”冷不防无名再次这样问道。
门规与圣旨扯得上边吗?清风狠狠地瞪了无名一眼,他现在可以肯定,这丫头是在为门规的事,对自己进行打击报复。再看皇帝正伸长脖子,眯着凤眼,挂着笑容,坚着耳朵等着自己的回答。清风气恼地答道:
“当然是圣旨大!这天下什么东西大得过皇权呢?”
哈哈,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轩辕用赞赏的目光看向无名,正好碰上他清澈的眸子里一闪而过的狡黠。愿来,这也是一只小狐狸啊!恍然大悟。好在小狐狸有心入朝,只要给他高官厚碌,相信一定比大狐狸油盐不进好对付吧!轩辕侍机说道:
“也就是说,朕只要下一道圣旨,将二位全都留下,你们就是有异议,也不得不留下咯!”
清风嘴唇动了动,本想反驳,不过他看了看无名,终是忍住没有出声,算是默认。
无名却再次出人意料的答道:
“话虽然是这么说没错啦!不过,有句话叫做‘留得住人,留不住心’!皇上想要的是能为您排忧解难,办实事的人。又不是如增纳后宫似的,要些个花瓶摆设,当然留住人心才是最重要的吧!所以,我劝皇上下旨前,最好是三思而后行。”
后宫的花瓶?她忘了自己也是后宫一员了吗?清风诧异的看着她。真想切开她的小脑袋看看,里面倒底装着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为什么她的想法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捉摸不透?
留得住人,留不住心,朕不就是担心这个,才会总是拿你师兄没办法吗?如果能对他用皇权,那早就用了,也不用等到现在了。明明提示用圣旨留人的是你。现在清风都点头默认了,你又说要三思而后行。真不明白,这个看似无害的小狐狸到底是存的什么心思?轩辕学着无名的样子,将问题踢回给他道:
“这么说来,朕的圣旨是不能下咯!不然,只留住你们的人也没用不是?那你说这事该怎么处理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与师兄深受师傅的影响,虽然不能达到师傅追求闲云野鹤的境界,却也习惯了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再说,就凭我们这直来直去的性质,是无法应付官场上那套尔虞我诈的游戏规则的。何况,满朝文武都知道你与我师兄是情同手足的朋友加兄弟。我们只要一上朝堂,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样,就算我们想帮,也帮不上什么忙吧!”见两人同时点头,冷洁继续道:
“所以,我们就应该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招来对付他们,到时一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什么意思?”
“什么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两个疑惑的声音同时响起。
“三十六计中的第八计啊!”顺口就答了出来,见两人面上的迷茫更甚了。才猛然想到,这个架空的朝代,或许更本就没有三十六计。忙解释道: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我和师兄明着与皇上闹翻,离开皇宫。然后,在暗中为皇上培养新的势力和官员。”
“哦!这计的确不错。你说有三十六计,那另外三十五计是什么?”轩辕对他的兴趣又增加了几分,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看似不喜医,不习武,(奇*书*网。整*理*提*供)却懂得那么多的君臣之道和奇谋计略。
“别的是什么不重要啦,我们先来讲讲如何在暗中为皇上分忧的细节问题吧!”想要混过皇帝这关当然容易,她完全可以说是从师傅那里学来的三十六计。可是等下回去,清风那关就没那么好过了。所以,她立刻转开话题。
而清风却明白了她正在为她自己的打算“明修栈道”,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她的“暗渡陈仓”,就是要将他这个师兄渡去龙门为她护法吧?实在无法理解,她一个深受皇权荼毒的后宫女子,好不容易有了可以脱离苦海的机会。她不想着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却上赶着硬要往猩风血雨,刀山火海中跳。
[正文:第四十章 修习内功]
恬静的夜晚;无星无月的天空。寂静的枫林;无灯无火无尽黑暗。
突然;两条黑影闪入林间;脚踏着地上的枯枝落叶;发出的吱吱声;打破了这一片静谧。
“师兄,这都七天过去了,你就跟我说说东宫的情况,或者让我回去看看吧!虽然,这几天你在代替皇上处理事物,可是,后宫的事不是还有太后和贵妃吗?如果让她们知道东宫的傻后不见了,那可就麻烦了。”冷洁第九十八次肯求道。
“我说过了,从你入门那刻起,你只是我的师弟无名,傻后的事再与你无关。不需要你操心。”清风第一次答道。
“唉!;有进步,总算是答了一句整话了。”冷洁小声的嘟嚷道。
七天前从药庐回去后,清风就一直不理冷洁,无论她说什么,他不是“嗯”就是“哼”,明明说好三天后就给她打通筋脉的,可是他就是闭口不提这事。这可把冷洁急坏了。自己可是在皇帝面前立了军令状的。在这人人都会飞檐走壁的古代,她这只没有现代装备的飞鹰,如果不学会轻功,那就是一只断了羽翼,待宰的大鸟。
“可是,你总得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吧?怎么说我也是当事人啊,应该有知情权吧!”冷洁再次可怜的哀求道。
“哼!你把我卖给皇上的时候有问过我这个当事人吗?”清风怒道。一想到她居然不经过他的同意就与皇帝一起决定了他接下来的去处,清风的怒火就会直冲脑门。
“唉,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小气啊!多大点事啊?值得你气成那样吗?而且,你本来也是想出去当游医,救治天下穷苦百姓的吧!我只不过是提意,你所到之处,弄得哄动一些,让满朝的官员及那些需要救治的百姓,都能随时了解到你的行踪而已。哪有卖你那么严重啊?”
见清风又不出声了,冷洁无奈的哄道。“再说,你都几天不理我了,我也认罚的面壁思过几天了!你的气也该消了吧!要不,我背门规给你听吧!”
她不说还好,她越说,清风就越气。气她的不识好歹,气她不听劝告,气她舌粲生花地将轩辕忽悠得,竟然真的将龙门交给了她。最最气的是,她居然说,要他在一个月之内教会她内功心法和轻功。然后,她去走马上任,而他就可以功成身退,行医救人去了。她以为她是神啊?一个月就想学会他习了十多年的功夫。想到这里,清风就气不打一处来,冷亨道:
“亨!那门规立了,是让你尊从的。既然你不尊,背来又有何用。”
“那你到底要怎么样嘛?是你自己说的入了师门就不能退的,你不是现在想反悔不教我武功了吧?”冷洁仅有的耐心终于给磨光了,同样冷冷的怒问道。
“你看看,这就是你对师兄的态度吗?简直是目无尊长!我有说不教你吗?你以为我这么早把你叫到这里来,是为了看夜景啊!”
要教哦!你早说啊!害姐姐我提心吊胆的过了几天。冷洁拍了拍胸脯,暗自吁了一口气,脸上的笑意自然流露,好听的话语脱口而出:
“就知道我是不会看错人,投错门的,师兄果然是顶天立地,言而有信的真君子,伟丈夫!无名决定将你纳入偶像之列!”
听了前面半句话还行,后面的话就太气人了,都答应教她武功了,还将我贬成人偶?清风愤怒的吼道:“偶像?你当我是人偶?”
“呃!我说的偶像,是指崇拜的对像!绝对没有半点贬议的成份哦!”听清风语气不对,才想到自己用错了现代词,赶紧解释。见解释有效,又忍不住戏道“师兄你可真幽默啊!还好你没有直接解释成‘呕吐的对像’,不然,师弟我的罪果可就大了去了。”
“你崇拜我?”这个总是让自己吃瘪的人,会崇拜自己?清风不可置信的问道。
“咦!师兄好像没有自信哦?你武功高强,医术了得。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年青有为,言而有信。。。。。。看看这么多值得师弟我学习;崇拜的地方。怎么能没有自信呢!”为了学到武功,冷洁再次用上了她舌粲生花的本事。
“哼,谁说本公子没自信了?本公子只是不相信你的话而已。自打认识你以来,你自己算算,你有说过几句真话?你不光是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连面貌也是一会儿一变。到现在为止,我连你本来面目都没见过呢!”话里虽然有些报怨,语气确是平和的。不等冷洁开口,又接着说:
“算了,废话少说,时间不多了,你像上次驱毒那样盘膝坐下,我这就为你打通筋脉。等下可能会有些痛楚,你一定要忍住了,如果真气反噬,我们两人都会走火入魔。听明白了吗?”
“明白!”答完,立刻按照清风的指示坐好。
清风以同样的姿势与冷洁对掌而坐。将丹田之气,集于掌心,缓缓注入冷洁体内,从手臂到丹田。然后,牵引着冷洁体内原有的那股强大的真气,冲向受阻的各处大穴。。。。。。
须臾,冷洁的额上已是冷汗淋淋。紧咬的牙齿,“咯咯”作响。体内一股热气随着清风真气的牵引,四处冲撞;每到一处大穴;都要忍受不同滋味的痛楚。有时如烈火焚烧般灼痛难当。有时又似如坠寒冰般冰冷刺骨。再有如万蚁噬心般的奇痒奇痛。
“天啊!这叫做有些痛楚吗?地狱之刑也不过如此了吧!”冷洁咬紧牙关,强忍着痛,在心里哀嚎道。
终于,那股气冲过了天柱穴、风池穴、经过哑门穴、后顶穴直达百会穴。紧接着,冷洁觉得头顶上如沉睡千年,等待千年的火山突然爆发一样,一股热流如滚滚岩浆,经由血脉,畅通无阻地涌向身体的四肢百骸。热流所到之处,先是炙痛,随后就如打了兴奋剂似的充满活力。
“好了!打通了!你体内那股真气至少有一甲子功力。只要你能将它运用自如,说不定你真的能在一个月之内学有所成。我前天给你的心法口诀你记住了吧!你调息片刻后,按那方法将体内的真气运行十二个周天。”清风收掌拭汗,轻声嘱咐。见无名点头答应,认真调息,又警告道:
“练完功后,就在这里等我下朝回来陪你去东宫。如果给我知道你一个人去了东宫,那就按门规处置。”
说完不等无名做答,起身拍了拍衣物上的杂物,优雅的身姿一闪一晃,瞬间消失在黑暗中。
[正文:第四十一章 精彩双簧]
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大殿之内,此时就如茶楼菜市一样,热闹非凡。各级官员正三五成群,四六成堆的在一起聊着天南地北,宇内趣闻。如哪位官员又纳了第几房妾,哪家妓院又来了新的姑娘,哪位大人惧内,哪个家簇又出了败家子等等。可是,说来说去,就是说不到一句有关朝政百姓的正事。
随着施礼太监的一声高呼
“皇上驾到!”
喧闹的场面立刻安静下来,文武百官,马上一字排开,各就各位,统一一致的叩首高呼:
“皇上万岁!万万岁!”
头戴金冠,身着龙袍,面无表情的皇帝在福公公的陪同下,跺着方步,缓缓入殿。精明的目光,扫了跪满一地的大臣们一眼后,悠然自得的走向上位宽敞的龙椅。立足,端坐,抬手示意免礼平升。
待所有大臣都起身了,皇帝身边的福公公会意的出声喧道:
“皇上有旨:有事奉上奏折,无事退朝!”
“启禀皇上,老臣有事启奏!”
“水大人,皇上说了有事请承上凑折。”福公公出声提醒道。
“皇上!老臣想问:皇上为何不当面为臣等解惑呢?臣等有十日未听到皇上的口喻了。甚感不安啊!”说完一只眼瞄着皇帝的神色,另一只眼挤在一起给其他官员使眼色。
皇上连续十日早朝,未发一言,而且每天一下朝就进了御书房,说是潜心批阅奏折。可是却拒绝接见任何人。连他的宠妃和太后也被拦在了门外。这不得不引起敏感的大臣们的严重怀疑。
顿时,又有几个官员咐合道:
“请皇上开口说句话吧,臣等不安啊!”
说完全体官员都紧盯着皇帝的表情,见皇上的脸色仍是没有变化,而他身边一向老沉持重的福公公却是面露紧张神色。官员们似乎加速了自己的猜测。一个面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