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陈颖弘是蒋夫人比较疼爱的侍卫室的人员之一,她是可以不用通报就直接进入夫人房间的少数的特殊人员。
这当然也和她负责情报分析有关,她游刃于蒋介石,蒋夫人和戴笠之间虽然非常艰险,但也得到不少的情报信息来源渠道。
宋美龄是一个十足的夜猫子,夜间生活可以说是她的生命精华。陈颖弘与宋美龄那段日子,有很多机会做晚班工作,和她经常夜间相处,她独特的生活习性,在她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就因为她的作息同一般人,是完全相反的,别人是一日之计始于晨,她则是一日之计始于夜,所以,要谈她,势必从夜晚的生活来谈,才会真正掌握宋美龄的神韵。
宋美龄比较欣赏外国片子,她看电影的时候全神贯注,但是,电影后来不加字幕,她的英文能力很强,根本不须翻译,就可以完全明了片中的情节和对话,所以她每每看得津津有味。
而蒋介石似乎对电影是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这和他看不懂洋片,不懂英文有关。
第一二三章。 笼罩着战争阴云
一。
抗日战争授降仪式后,国内时局的特点既存在着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严重危险和局部内战的既成事实,又存在着实现和平的迫切需要和可能。
当时的局势是十分复杂的。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当人们还都沉浸在胜利欢乐中的时候,中国的上空却已经笼罩着一片阴云。
一直在保存实力;坐待胜利,准备内战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动手争夺抗战胜利的果实,把刀锋指向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在八月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商大计”。
蒋介石并不是真的想通过谈判来实现国内和平。
他的如意算盘是想利用这一着来达到两个目的:
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来,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
蒋介石估计毛泽东是不敢冒险来重庆的,如果毛泽东来了,就给共产党几个内阁职位,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这样,他最后仍然可以轻松地消灭已变成赤手空拳的共产党。
还可以用谈判来取得准备全面内战,特别是调兵遣将所必需的时间。
李克农清楚,洞悉蒋介石的心态,弄清此时蒋介石在想什么,才能弄明白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真实原因,才能制定出克敌制胜的对策。
作为一名善于分析人们心理的情报专家,李克农在紧张地收集各种各样有关蒋介石的情报,认真地在分析,推敲,很快他便将注意力放在国民党军令部派驻延安的两个联络参谋孙继武;王伯伦身上。
根据长期对这两个联络参谋的监视和了解,李克农判断,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
渝谈判,一定会密令孙继武;王伯伦加紧活动,收集延安方面的情况,从他们的来
往密电中,可以真切地了解、洞悉蒋介石的心态。
他果断地命令:严密监视孙继武;王伯伦;侦破其电台的活动。
8月15日晚,李克农掌握的情报系统从重庆获悉:重庆各报已被告知,明天一早各报要全文公布蒋介石致毛泽东的“函电”。他将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并告知已获取了密电码,可以破译重庆与延安间国民党特务的电讯联络。毛泽东高兴地说:“蒋介石看我沉默,便展开了舆论攻势。
我起草电文回复蒋介石。”
电文很短,回避了毛泽东是否去重庆这一关键问题。
明眼人一看便知:毛泽东并未表示要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好看的txt电子书
电文发走后,毛泽东在枣园亲自接见了军令部驻延安的联络参谋孙继武;王伯伦。
孙继武迫不及待地询问毛泽东对蒋介石“寒电”的反应。
毛泽东当面告诉他们先不准备去重庆,待蒋委员长答复朱德的电报后,再作考虑。
得到毛泽东明确回答后,孙继武欣喜若狂,匆匆忙忙赶回自己的住所,打开电台,向重庆汇报了自己会见毛泽东的经过,明确指出:毛泽东决不会去重庆。
二.
特务头子康泽得到周励武的“第一手”确切情报,自以为得计,随即将这所谓 “第一手”情报送到蒋介石手中,并马上复电嘉奖孙继武,命他们随时注意毛泽东的动向。
收到毛泽东“铣电”后的蒋介石,正在踌躇满志。
当又接到康泽送来的孙继武的第一手情报时,乐得心花怒放,笑逐颜开。忍不住说道:“果然不出所料,毛泽东决不敢来重庆。”
李克农经过反复考虑断定:蒋介石是假戏真唱,心虚得很,他决不是希望毛泽东去重庆与他谈判,而是估计到毛泽东不敢去而故意逞强,他的真正心态是:既想把假戏当真戏唱,以此获得舆论上的优势,又害怕毛泽东真的到重庆与他谈判。
如果真去,则他那一套诬蔑共产党破坏和平,准备内战的鬼话会不攻自破,他的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会被撕去。
李克农暗自吃惊,蒋介石这一手也真够毒辣的!
他向毛泽东认真谈了自己的分析,报告了蒋介石的意图。
毛泽东决定再给蒋介石吃一颗定心丸,增加他的错误判断。
22日,他提笔给蒋介石回了第二封电报,这就是著名的养电,电文不长,全文如下:
“重庆,蒋委员长勋鉴: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
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
毛泽东,未养。”
接着,依照李克农的安排,毛泽东再次接见国民党联络参谋孙继武;王伯伦。
一见面,毛泽东开诚布公地对孙继武说:“蒋委员长来已收到,本日已复电蒋委员长,因自己工作繁忙,无法脱身,为团结大计,先派周副主席前去重庆会晤蒋,待恰当时机再相机赴渝。”
8月14日,苏联和中华民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签约。
14日晚,日本天皇签署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终战诏书》,并于次日向全世界宣告。在这样的形势下,斯大林应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的请求,于8月20日,22日,连发两份电报给延安,要求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紧急会晤”。
电报说:“考虑到日本投降和国共双方关系的恶化,这次会晤是必要的。”
电报还警告说:“不能进行内战,否则,中华民族的存在将受到危害。
因为国际社会和中国人民希望和平,所以毛泽东应与蒋介石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电报还补充说:“尽管蒋介石挑衅想打内战消灭你们,但是蒋介石已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是。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方面就不能理解了。”
蒋介石确实没有一丝一毫和共产党妥协的打算,只考虑怎样以武力消灭共产党。
“双十协定”也被蒋介石用做准备发动全面内战的烟雾弹。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中国政局的发展和全面内战的不可避免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准备,没有按斯大林的话办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就彻底打败蒋介石,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毛泽东对斯大林强迫他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的做法,在当时是以大局为重,忍气吞声,还违心地向党内其他领导人做解释工作,但是内心是十分气愤的。
后来,每说及此事,毛泽东都抑制不住积郁在胸中的怨气。
()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一二四章。 异常艰苦的斗争
一。
对日战争结束,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少,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
在东北;华北及中原大部分地区,国共两党的军队竞相展开城市的管辖权与战略物资的接收较量。
同时,苏联也把在东北地区缴获的原日军轻兵器及部分战略物资,转移给由林彪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
国民党则从美国方面取得了军事援助,由美国海空军负责运送国民革命军前往华北,东北地区,两党在部分地区对政权的控制展开了零星的冲突。
国家在这个时代中的悲与喜,每个人自然也分享了一份。
军阀混战以后的残破局面,已在妈妈的怀抱中过去,陈颖弘在孩童时的脑中没留下多少印象,那兵变时的火光和枪声,曾照耀过她的眼睛,震动过她的心。
抗日运动给她打下一个做人的基础。
一二。九又使她认识了自己的国家。
民族的热血曾鼓舞着她的青年的心,使她走上抗日的革命战场。
革命的火焰曾使她的生命发光,而抗日阵营中的腐败现象也确曾伤过她的心。
她从那时开始有了一种觉悟,觉悟自己不是一个一手回天的英雄,遂曾想摒绝一切政治,安心来过一个大小姐的生活。
人是从那时起变得没出息了,也从那时起变得老实些了,但自信她的心却未曾冷。
“日本投降了!
抗战胜利了!
在八年苦战之余,得见这胜利的伟大日子到来,人们真是欢欣,真是感激,在笑靥上淌下泪来!”
《大公报》社评最后却最早露出一个消息:“在我们欢庆胜利到来之时,国内也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闻,就是蒋主席致电毛泽东先生,请其克日来渝,共商国是。这真是令人兴奋欣慰。当此重大时会,国家今后的治乱,人民固然有责,而其转捩与善导,毕竟握一二贤明领袖之手。
蒋主席既掬诚相邀,毛先生自然也应该不吝一行,以定国是。果使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完成于一席谈,那真是喜上加喜,不但八年抗战不虚,且将奠定国家建设的千年大计。
忠贞爱国的中国人,都在翘待毛先生的惠然肯来了。”
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离开延安飞抵重庆。
山城为之震动,全国人民都对此抱有极大希望。
到机场迎接者,除蒋介石的私人代表周至柔外,还有邵力子;雷震;张澜;沈钧儒;左舜生;章伯钧;陈铭枢;谭平山;黄炎培;郭沫若;陶行之等人。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也到机场迎接。
毛泽东与来迎者一握手并合影,然后乘车至张治中官邸桂园稍事休息,即会见郭沫若;于立群;王世杰。
二.
部分中国记者追至桂园,向毛泽东提出可能留渝日期;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看法;机场谈话何以不提党派会议和联合政府等问题,毛泽东一一作答。
休息片刻,旋即赴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参加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社;群众周刊社举行的欢迎晚会。
见南方局负责人和章汉夫,许涤新,胡绳,戈宝权等人。
重庆九龙坡机场,迎接毛泽东的队伍“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喜讯”。
“当毛泽东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
无疑这是他的新装。”
晚八时半,由张治中、邵力子陪同,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乘车去山洞林园赴蒋介石晚宴。
作陪者除张治中,邵力子外,还有赫尔利,魏德迈,张群,陈诚,吴国桢,王世杰,周至柔,蒋经国等。
在这里陈颖弘意外地见到他的老师,上级联络人王春立同志,真是又惊又喜,这里的环境决不能过多地交谈,只是初步敲定了见面时间。
当日,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毛泽东来渝消息,下午发行了号外,消息如同春风,迅速吹遍山城。来到张治中公馆,毛先生宽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簇新的白绸衬衫。
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陌生。
29日,毛;周;王与国民党代表张群;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开始谈判。
会议召开前,两党公开表示在谈判期间实行停火,但实际上为取得更多的谈判筹码,两党军队对战略要地的占领与反占领,在谈判期间从未中断。
蒋介石在山洞官邸彬彬有礼地会见了毛泽东,两个敌对了19年的领袖握手言和。
谈判终于拉开了帷幕。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正气凛然步入会场。
可蒋介石只派来了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和张治中几位谈判代表,而且连谈判的基本条款都没有。
毛泽东向国民党代表提出八条谈判要点,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