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
至入了齐国天牢,还痛骂皇帝为“暴君”,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女,都二十了还没收过男子的小东西,也没人上门提过亲。想到此,昭华又愁又笑。
文康嘴角微挑,也笑了一下,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之前的预兆,满地伺候的人吓得气也不敢喘。
翡翠不晓文康的脾气,仍是气愤愤地道:“混帐东西,嘴比那便桶都臭,我若是有力气,定把他踹到粪坑去□。”
昭华连连给她使眼色,暗示不可在御前暴粗口。
文康笑道:“翡翠,你以前野蛮些就罢了,现在是大姑娘了,该贞静贤淑才是,怎么可以和人抡拳打架,当心嫁不出去。”
“嫁不出就嫁不出,敢侮辱我主子,我把谁打成猪头。”
“奴才们不好,你该禀报总管,让他们去责罚才是,他们若是不理,你就直接禀报朕,怎么能亲自动手,打疼了手是小事,弄污了手怎么伺候你主子呢?”
“也是,这种狗奴才也不配我动手,得好生洗洗才是。臭奴才,一见秀女入宫,就觉得这是被抛弃的地儿,巴不得另寻高枝飞。”
“谁在这里当差?”文康缓缓发问,语气柔和,透着阴冷。
总管太监忙把四个太监带来,跪在阶下。回道:“是这四个奴才伺候这里。”
“这屋里的窗纱破了,也没人换新的,你们是怎么伺候的?”
文康口气虽温和,几个太监却吓得抖如筛糠,跪在阶下说不出话来。
“既然不会伺候,留着也没有。”文康慢条斯里地道,“拉出去杖毙。”
这话一出,翡翠吓了一大跳,她虽厌恶那狗眼看人之人,痛揍一顿也就解气了,没想过要人命。昭华更是待下宽厚,从未处死过下人,听皇帝发话,登时就跪下:“陛下开恩,奴才们嘴头不好,罪不至死。”
“奴才再也不敢了。”几个太监见有活路,赶紧磕头如捣蒜,自个儿狠狠掌嘴。
“陛下,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您这么做让我心里不安。”昭华再求情,下人们背地里说点难听话,他也懒得计较,权当一只狗冲他汪了两声,又不损皮肉,为个窗纱或是几句刺话杀人却是难以接受。
那几个人脸都肿了,生怕打得不重似的,也不敢停。
文康把昭华拉起来,坐到竹床上,对翡翠说:“翡翠,你不是说要把那个谁打成猪头么?哪些人对你主子不敬,惹你不痛快,你随意处置,或杀或打或赶出去,或是踹到那个啥……都可以。”
文康自幼受宫廷教育,这市井粗话也说不出口来。
“是。”翡翠遵命,走到阶下,正要抡胳膊,又道:“算了,脏了我的手没法伺候主子,你,还有你,平素最是瞧不起人,你们两个互相打对方耳光,打成猪头了就饶你一条狗命,否则就把便桶舔干净了。”
昭华听见她在外面发落,颇为尴尬,等着文康嘲讽他使唤出的人好生粗野。
文康果然笑笑:“真不知你这温柔淡泊的主子怎么使出这样的奴才来,也是你平日太好说话,才使出这样牙尖嘴利的人来,正好,让她替你管教奴才。”
昭华苦笑一下没说话,文康又说:“上回你问我怎么知道你喜欢绿色,这就告诉你。”
文康指着屋外的翡翠说:“这么个泼辣货你让她做贴身大侍女,可见很喜欢她,又给她取名翡翠,所以我猜你喜欢翡翠这种玉石,进而猜测你喜欢绿色。”
昭华一笑,正要说话,只听外面传来一声:“谁说我是泼辣货?”
翡翠掀帘进来,板着粉面瞪着杏眼:“也不知哪个害我哭了一个月,还说难听话。”
她憋了一肚子火,上回文康把喝醉的昭华带到军中,临走还说要把他卖了,她听说御驾亲征卫国,又亲见他把昭华带走,真以为他把昭华卖到外国去了,哭了一个月,眼泪没断过,一下子瘦得成人干了。文康没料到一句玩话她当了真,更没料到她这么死心眼,听说后哈哈直笑,翡翠愈发觉得这人真是面目可憎。
“你自己不聪明,一句玩话也当真,还怪别人。”文康笑得很恶劣。
“是,翡翠是不聪明。”翡翠忽然一笑,又冷冷地说:“陛下对我主子的狠酷,长眼睛的都看见了,任谁听了那话也会信以为真。凡是伺候皇上的人哪个没见过主子受辱受罚被轻贱,难怪那几个奴才心里轻视口出不逊,这也是从陛下这里种的根啊。”
文康脸色一变,笑容消失。
昭华赶紧给翡翠使个眼色:“还不退下,少说两句没有人把你当哑巴。”
又回头拉文康的手,柔声道:“陛下别往心里去,那丫头嘴巴毒,不懂规矩,向来是想啥说啥,都怪我平时太惯着她,以后我会好好管教的。陛下不要跟个丫头一般见识。”
见他仍是闷闷不乐,又道:“陛下也没必要为几个奴才生气,只有于国有功者才配得人敬爱,以色侍人者怎么可能得人尊敬,这是人之常情,犯不着为这个生气。”
听到这话,文康抬眼看着他,一双黑眸幽黯不明,昭华被他这古怪神色吓住,不敢说话。
半晌,文康把他的手握在手心,直盯着他的眼睛,问道:“怎么?你觉得你是在以色侍人吗?”
昭华勉强一笑:“若是女人,以色侍人就罢了,运气好了能有个孩子可以依靠。男宠就惨了,一旦色衰连泥沟里的虫都不如,我常暗自担心,若是我老了,姿容不再,或是陛下失了兴趣不再要我,该怎么办?还是现在当心点,少结些怨才是。”
“忽”地一下文康站了起来,甩开他的手,冷冷地道:“你当朕是爱你的姿容,你也太高看自己,你以为你的容貌有多么倾国倾城?”
说着,转身绝然离去,只留一个冷冰冰的背影。
昭华又苦笑,都说君心难测,果然,翻脸跟翻书一样,说翻就翻。
文康出了水竹居,一口气奔到前面的承光殿,回头一看那人并未跟来,心里愈发生气,边进殿边吩咐:“传旨,召何太傅进宫。”
身边随侍的太监一溜小跑才跟上他的大步流星,心里都惴惴不安,盼着皇帝的脾气赶快过去。
落月捧上茶来,文康不接,捧着胃坐在龙榻上,脸色铁青。
“陛下哪里不舒服?可要传御医?”
“不用。还不是被那家伙气得胃疼。”文康咬咬牙,“到这一步,还这样糟蹋朕的心意。”
落月明白了,一笑:“陛下别生气了,先前您待他太过狠酷,极尽凌虐之至,如今要他侍寝伴驾,他自然以为您要的是享受他的身体,说不定还认为这只是更进一步的羞辱。”
文康苦笑:“朕以为到现在他该明白的。”
落月说:“他明不明白老奴不知道,只知道他这人比谁都会装傻比谁都心硬。”
这下,文康觉得不但胃疼,连心肝肺都如被什么东西绞着一样疼。
何恬接到皇帝宣召,赶紧坐车过来,进殿见了皇帝行过礼入了座,却只见皇帝盯着手里的茶碗发呆,一句话也不说。
何恬不明所以,也不敢问,只在一旁候着。
过了一会儿,文康缓缓地开口,每个字似是经过仔细斟酌:“前日下了朝,听太傅对大将军说要成全朕和昭华,朕甚是感激,朝中大臣大多恨不得置他于死地,唯有太傅想成全他,朕想知道,太傅如何成全呢?”
“臣先前说过,陛下可以待他好些,把他收为己用。”
文康想起去年冬天,何恬是这么提过,当时他未同意这个建议,说:“朕待他再好,也好不过以前他的父皇臣子们待他的好,给他再高的地位,也高不过一国之君的地位,朕拿什么来换他的忠心,倒不如将他打磨一番,打得他乖顺臣服最好。”
可是如今真把他打磨得谨小慎微,恭顺臣服,严守本份,他反倒不满足起来。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喜欢的昭华,是风华绝代,傲世独立的凤凰,意气风发,翱翔九天之上,岂能容那些微贱之极的阉奴污辱轻贱,又怎能硬着心将珠玉视同瓦砾,骐骥拴于粗槽。又怎能将这气质如兰才华如仙的人物视为男宠禁脔,看着他成日郁郁寡欢,战战兢兢独自哀伤。
文康默然良久,道:“朕记得当时太傅说,他总有弱点。”
“只要是人总归有弱点,他有他想要的东西。”何恬斟酌着用词,“陛下素有雄心壮志,一心想成就一番功业,这离不开贤才的辅佐,所以一心想招贤纳士,先前想把陈之武,容乾等人收为己用,都碰了钉子,倒还不如直接收他们的主子,他手下那些人不愁收不过来。”
“太傅说得是,只是……”文康说不下去,叹了口气。
何恬知道他顾虑的是什么,道:“要么陛下放下戒心,摒弃成见,收公子为臣,你二人君臣相和比翼齐飞,共创大业。要么陛下时时戒备,将他关禁于深宫,与娈宠同列,以供陛下玩乐。全凭陛下裁夺。”
文康默然半晌,勉强说道:“太傅虽是好意,只是朕心里不安。朕看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畏惧胆怯,似是认命死心谨守本份,即盼着他是装的,又怕他是装的,更怕他真的变成这样,觉得不太真实,但是又抓不到破绽。”
有时他也怀疑昭华对他的畏惧屈服是不是装的,可是如果是假装的又能怎样?难道再用酷刑把他整治一遍弄成真的他才高兴?这样做的结果肯定如上次调/教一样,他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
何恬喝了一口茶,只觉得无比苦涩,又想起公孙昌还有司农大夫,林潇等人对昭华的看法。
“他是装的,装一副自卑自怜的样儿,想打消皇上的戒心,引得皇上可怜,他好有所图谋。”这是公孙昌的话。
“他迟早会对皇上不利,表面上屈服哄着皇上,骨子里不安好意。”这是林相国的话。
无论那人那副卑微小心的样子是假的还是真的,都是处境堪怜,让人下不了狠手对付他,不管他是不是装的,只要皇帝宠他,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倒不如收他为臣,他若忠诚安份倒罢了,若是有所图谋,必然瞒不了精明能干的相国和大将军,到时候皇帝必会清醒放弃,那时处置他也不迟,不信朝上那么多忠诚大臣,会让他搞出什么花样来。
想到这里,何恬有了主意,拭探道:“陛下还要再下狠手,让他彻底惧怕吗?”
“用重刑只怕是让他行事更加小心仔细,未必能磨去他的棱角,让他安份。”文康又轻叹口气:“况且时至今日,朕也下不了狠手。实在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他贵为一国之君,什么东西都得的太容易,唯有这得不到的,他才想到去珍惜。因为愿意珍惜,所以他让自己相信那人已经屈服了。
他已经得到了他的身子,享受他的取悦和奉迎,却还不满足,想着进一步拥有,可是这一步是那样难。
想想又不甘心,身为一国之君,居然要看他的脸色,揣摩他的心思。百般取悦,处处让步,还落个求爱不得,越想越不服。
文康越发烦乱,再次考虑何恬提出的两项选择,要么收他为臣两人共创大业,堂堂正正地站在他身边,要么将他囚禁深宫视为娈宠,踩着他的痛苦享受他的身体只要自己满足就行。
左思右想,文康道:“就算朕愿意,朝上大臣们也会反对,而且他也不肯。”
何恬听他口气似是倾向于第一种选择了,道:“延揽人才,首先要尊崇对方,昔日文王渭水请姜太公,卑词厚礼,亲自抬舆,这也是敬贤之道。”想了一想,何恬又小心翼翼地说:“恕臣直言,先前陛下对他太过狠酷,如今要打消他的戒心,取得他的信任,进而愿意诚心辅佐于你,不是易事,关键看陛下怎么做。这也是拭出他是否真的屈服的法子。”
何恬退下之后,文康一人在寝殿中,不许人打扰,沉思良久。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小康要重新考虑和小华的关系。
小康要还小华尊严,收他为臣,这件事的利弊么?摸下巴……嗯……很复杂……
(文王渭水请姜太公,为示礼贤下士,亲自抬舆,累得要命就停下来,姜说你抬了八百步,我保你大周江山八百年。文王一听赶紧说:那我再下去抬。姜说:我都说透天机了,你再去抬晚了。此故事史记不载,见于野史,好考据的读者请勿较真。)
大家老觉得虐小康不够,其实小康的情绪基本上跟着小华走,一句话可以让他胃痛,一个不在乎能让他头疼。无视他的心意,基本让他浑身痛。再把他的心意利用一下踩两脚,就能让他心碎。
第95章平淡是福
昭华见文康突然变脸离去,也不害怕,与翡翠聊了一会儿,歪在竹床上看书。一会儿,两个太监手里拿着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