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
昭华不说话,他是不是开始动了真心,这真心有几分,他也拿不准,只是和皇帝在一起时,不安和痛楚的感觉愈来愈深。
屈无瑕又冷笑:“他要子嗣,要召幸妃嫔,却还要你天天过去伺候他起居,陪他批奏折,陪他玩乐,是想日久生情,想软化你。你自己要心里有数。”
“你放心。”昭华态度坚决,“就算日久生情,我也不会放弃应付的责任。我想要什么,心里很清楚,选定的路一定会走到底。”
待送走屈无瑕,昭华又抚了一曲有所思,心绪益发烦乱,频频弹错好几个音。
作者有话要说:抹汗,终于把这章赶出来了。很肥的一章。两个说客的说法不一,不代表作者看法。
下章:小华开始为小康效力了,还得站在小康的角度和立场为自己捞利益,哦,绕嘴了,有些难。
同时,对付林家继续进行。
大家不会把军营里欺负小华的那个人当成别人吧?
小康本来已经对以前那件事非常悔恨了,不会再把小华送人欺负。而且事先还把闲杂人赶到帐外,怕小华气大了不能挽回哦。
正如有的读者亲料到那样,小康这厮就是在吓唬小华,看把小华都折腾中暑了,真讨厌。
第100章变故陡生
晚膳后,皇帝批阅奏折,昭华在旁边照他的指示和奏折上的折角批字,或者把臣子上的奏折写成节略。
批完一摞,皇帝抬头看他:“做得顺手吗?”
“还可以。”昭华低头一笑,放下笔,起身沏了一碗参茶端过去,又轻轻给他揉捏肩背:“批了这么久的折子累了吧。”
“被你这么一揉就不累了。”文康闭上眼很享受的样子。
“陛下真会说话,难道我的手比别人的软吗?”
“但愿你的心能和你的手一样软。”
昭华脸色一僵,按摩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勉强一笑,道:“陛下变得如此勤政真是万民之福。”
“你是想说朕以前不勤政了?”文康回身握住他的手,道,“没错,以前朕是贪玩了一点,可是却没有忘了责任,现在有你辅佐,想到这里,朕满心壮怀,急切盼着大展手脚,将来我们做一对名垂青史的君臣,共创大业,统一天下。”
“祝陛下早日得偿所愿,霸业早成。”昭华对他微笑。
“说到得偿所愿那是肯定的……”文康邪邪地笑着,把他拉到怀里,“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还是有事相求?”
“陛下何出此言?”
“你主动端茶过来,还主动给朕按摩,还主动对朕笑,破天荒夸朕勤政,肯定有什么企图,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文康笑眯眯看着昭华的脸越来越红,窘得手脚都没处放了。
“你……”昭华尴尬万分,“你这人说话总是这么直来直去,太不给人留情面了,这样不好。”
“你不喜欢朕这样心直口快,那么以后朕待你拐弯抹角好了。”
“别……”昭华立即说,“你还是心直口快更好些。”
“那你也别拐弯抹角的,有什么话直说,只要合情合理朕会考虑,若是无理,你再耍花招也没用。”
“臣只是想知道,这抄写的活谁都可以干,陛下何必顶着朝堂上的压力,委派给我?”
“要你做事只为安你的心,况且朕说了要让你的才智得其所用,不会只给你写字的活。”
“陛下是要我献力献策吗?就不怕我存了私心,做出危害齐国的事?”昭华问道。
以前皇帝和他玩乐时遇上大臣请示就随口处理朝务,并不怕他听到,现在又让他看到除了密折之外的奏折,是把他当笼中鸟,认定他不可能翻身,还是另有试探的意思?
“哈哈。”文康抑头一笑,“朕若怕你这个,就不会收你为臣,若没有伏虎手段,怎敢把猛虎置于卧榻之侧。”
说着文康脸色一寒,又道;“你若是趁机做出对朕不利的事,朕有的是手段叫你生不如死,到时候绝对不是挨鞭子夹手指那么简单。不过……”
文康摸着他的手转了口气:“你若是忠诚不起二心,朕也不会亏待你,就算别人排挤你陷害你,朕也会坚决站在你这边支持你保护你,绝不相负,这个你尽可放心。”
昭华听了,在皇帝面前跪下:“即如此,臣有事启奏。”
“你说。”文康放下手里的折子看着他。
“请陛下下旨令燕国以银代税,免征粮食。”
“这是什么意思?”
“燕国每季收粮入通县大仓,路途遥远,运粮不便,途中大有损耗,这损耗又要在粮农头上额外加征三到五成,有的地方加征一倍甚至更多,农人不堪重负,这额外收的损耗大多入了污吏囊中,如此农人对朝廷不满,国库也没有多什么收入,朝廷还落个盘剥无度的坏名声。所以臣以为,不如以银代粮,不许税吏以运粮损耗为名多征粮食。”
“你献的第一策就是这个?”文康嘴角一挑,似笑非笑看着他,眼里闪动着探究的光芒。
“臣是燕国人,难免有私心想为故国谋利益,陛下怕我存了私心,就不要赐臣职务,也不要逼臣献策。既然命臣献策,臣自是想到照顾故国,请陛下降罪惩罚。”
被他拿话逼住,文康收了笑容,很严肃看着他:“你也不必用激将法,朕既然决心收你为臣,怎么会因你关照乡里而收回,你心疼故国农人,原也是人之常情,朕也不会怪罪于你。况且这对齐国也无甚坏处,只是这事明日要在早朝上廷议才可实行。”
“谢陛下恩泽燕国百姓。”昭华行礼谢过,并未起身。
“你还有话说?”
“是,既然陛下允了臣的请求,臣再献一策。”
“你说。”文康苦笑,这人居然咬定自己已经允了。
“请陛下下令开豹尾河,引河水入济州城。”
“为什么?”文康面露惊异。
“济州城背靠莲花山,依托山势,东临大海,位置绝佳,且交通便利,安全牢固,的确是做国都的好地方,只有一点不好,就是地下水咸涩不堪入口。富贵人家取莲花山泉水饮用,平民百姓只得打井水日用,不如开渠引河入都,以后国都百姓不再饮用咸水岂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且彰显陛下仁德爱民之胸怀。”
“你怎么想起这个?”文康用探究的眼神看着他,想从中看出什么端睨来。
“臣入齐为奴以来,长时间用这种难以入口的咸水,深感齐都普通百姓之苦,如今受了陛下的封邑,为陛下办事,也不能只为燕国谋划,也得为齐国百姓做一两件好事。”
“哈哈。”文康笑起来,笑得很开怀,“也罢,朕准了,明日早朝会廷议。起来吧。”
昭华正要起身,身形一晃险些摔倒又轻蹙眉头,低声道:“腿疼。”
这半含撒娇半带挑逗的一声让文康心里更软,一把将他拉起来带到怀里,道:“以后有事不需跪奏。”
“嗯。”昭华乖顺地依在他怀里,温柔的浅笑,眼波藏着无数波澜。
次日早朝,文康把两件事放到朝堂上廷议。
第一件事,一些大臣有异议,主要是林相那一派的人,理由要防着燕国人起异心,必须征走他们的粮食,只留下能糊口的东西。另一派,主要是袁相国那边的人认为,再这样横征暴敛必丧失民心,甚至引起变乱,而且以损耗为名在正赋外额外多加的征额已经超过正赋两倍,且这些大都落入污吏囊中,而引起燕人痛恨的却是齐国的朝廷,实在不值。况且在征粮途中常出事故,尤其在邗河运粮时接连出现翻船事故,许多粮食白白翻落河底,实在可惜。
第二件事,反对的人更多,虽说引豹尾河水入国都是利民的好事,但是开渠引河,所费巨万,不是一笔小数目,此项费用从哪里出。
皇帝下朝回到寝宫,昭华迎了上去,用询问期盼的眼光望着他。
文康有些为难,想了想,道:“那两件事大臣们不同意。”
昭华眸中的光彩黯淡下来,道:“任何一件事都不会让所有人都说好的,大臣们有异议,也属正常,只是最后裁夺的是皇上,不知陛下听取了众臣的意见,是个什么主意?”
“这个嘛……”文康有些为难,想了想道,“以后再说罢。”
昭华冷笑一声:“算了,我也没什么资格辅佐陛下执政,以后识趣些,只做陛下安排的抄写活罢了。照样如陛下所愿,落个背叛祖宗,效力他国的名声,陛下即如了愿,也不必要我出什么力献什么策了。”
“你不要生气,不是朕不采纳,是大臣们有异议。”
“有异议好啊。”昭华慢条斯里地说,“做臣子的本该向君主提供建议以供决择。只是……”
话锋一转,又道:“建议来自臣下,决策却在君王,若是为君者由臣子摆布,何以为君?何以号令臣民?”
文康觉得有理,又思忖了一下,以银代粮的事对两国也没什么害处,引河入国都也是迟早的事,若做成了,国都百姓定感恩戴德。昭华首次献策就泼冷水,以后哪里会相信自己是真的要与他共建功业,却白添一笔怨恨。
“你拟旨来看。”
昭华听命写下旨意,措词用句分寸得当,文辞华美骈散相间,文康看了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命掌印主簿官盖了御玺。
昭华有些不敢置信,直到亲眼见了盖上御玺,才相信事情已经办成。转过头来看着文康,眼神温柔,凑过去在他唇上亲了一下。
霎时,一股酥麻传遍全身,被亲过的地方那么灼热,那么甜蜜。文康摸着嘴唇,久久才回过神,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昭华第一次主动吻他,没有强迫,没有命令,主动亲吻他。
从未有过的甜蜜,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让人想落泪。以至他不敢探究,这个吻有多少真情……
只怕明知是假,也会心甘情愿沉溺。
两道谕旨在朝廷上引起风波,大臣们觉得皇帝太专断了,居然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大将军公孙昌和司农大夫纪淳风一齐求见皇帝。
公孙昌道:“那两件事廷议并未达成一致,陛下就强行下了旨意,实在有些欠妥。”
“怎么欠妥了?”文康有些不高兴,“每次做件事,都要在朝上廷议,议而不决就这么拖下来,若是什么事都要廷议有结果,这样下去,什么事都办不成。难道朕的才智就不能分辨事非,就不可以做决断?”
“陛下自然可以做决断,只是处理国事不可以被私情左右。”
“你是说朕因私废公?”文康愈发不高兴,脸色沉了下来。
“臣不敢指责陛下。”公孙昌赶紧起身谢罪,“只是求陛下不可被身边的人掌控。”
“朕哪里被人掌控?”文康更生气,嗓门也大了起来,“朕是那样没主见的人吗?”
“陛下不是没主见,而是太有主见了,听不得异议。”纪淳风忍不住插一句,暗示皇帝刚愎自用。
自经过卫国战败后,文康的脾气比先前好了许多,被顶了后也没有发火,只是叹口气说:“朕志存高远,一心想要开疆扩土,一统天下,成就不世霸业,正需招纳天下贤士,若是连昭华这样的人也收服了,也显得朕胸怀广阔渴求人才的心意,天下贤士必乐于归附。”
公孙昌道:“陛下这份心是好的,可是昭华这个人,城府很深,不可能真心归附,今日他藏起怨恨假意臣服,日后必叛,臣不忍陛下将来为他所害,恳请陛下早做决断,除去此人。”
“你们如此忌他,无非是怕他复国而已,如今燕国已经被撤底打败,军队解散,我齐国十万大军驻在燕地,他本人又被困在齐宫,想翻身,除非死人复生,河水倒流。卿等无须多虑。”
“可是,陛下。”公孙昌再次谏劝,“这话似乎也有道理,可是虎终归是虎,置于榻旁总是有危险。现在收起爪牙,一旦有机会就会反噬,陛下对他如此宠爱,总是不妥。”
纪淳风也跟着劝道:“昭华此人性子太过冷静淡薄,日后必负了陛下,陛下现在动了真情,沉于局中不能自拔,臣在局外看的清楚,深为陛下忧。”
“是啊。他只能做陛下的泄欲工具。现在看他顺从屈服,可是背后像是隐藏着什么,这绝对不是情爱,不是真心。”
听他们一言一句地谏劝,文康突然觉得很累,疲惫地揉揉额头,勉强一笑,道:“爱卿公忠体国,朕心里知道。朕并不是动情,这样做也是为国家长远考虑,先前以严刑折辱打掉他的锐气刚性,使他惧怕不敢有异心,现在对他宠爱只是想以安乐富贵磨去他的意志,打消他的戒备,使他耽于安逸享受,放弃复国之念。这人做太子时养士三千,收服了他等于彻底收服燕国的人心,他手底下那么多有才能的人也会跟着效力于我齐国,岂不是省事。朕先用着看,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