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
这个新生命,不但延续着他的生命,还要延续他的霸业和壮志。
一想到这里,便觉口干舌燥,浑身冒冷汗。
忽然,一双温暖的手握过来。文康抬眼一看,是昭华,正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目光温润似水带着无形的力量,好像一切纷乱的情绪,到了他那里,都会被梳理被安抚。
手上传来令人安心的温度,让他想起征卫国失败时,这双手拉着自己一路奔逃,又是这双手拉他离开冰冷黑暗的河水,带来寒夜唯一的温暖。
文康登时平静下来,那么艰难的困境都熬过去了,现在算什么。
“哇……”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冲破黑暗飞上天空,也松开所有人绷紧的心弦。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或真或假的笑容。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沈贵人产下皇长子,母子平安。”落月跪禀,声音里也含着掩不住的喜意。
文康说不出话来,只是呵呵傻笑。
昭华又替他下令:“各位辛苦了,传乳娘进宫,命小厨房熬炖补养膳品,派人向宗人府报备、通知太常寺准备拜宗庙的祭品,通知内府准备赏赐物件,大家小心伏侍,所有伺候的人都有重赏。”
文康回过神来,直点头:“啊……啊……,重赏,重赏……”
郑无离看看皇帝,又看看昭华,直皱眉头。
过了一会儿,嬷嬷抱着婴儿过来,襁褓裹着一团肉乎乎的小家伙,闭着眼,脸上皱巴巴的,细细的胎发贴在头上。
“怎么这么丑?”文康皱眉,以前看过人家的小孩子,眼睛明亮,皮肤嫩得吹弹得破,怎么这个家伙象只小猴?
“陛下。”昭华在旁温言解释,“刚生下的孩子没长开,都是这样,过几天就好了。”
文康有些茫然地点头,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也接受了这个说法,伸出手去准备抱婴儿。
“陛下小心。”昭华又开口,“托着脑袋,轻些。”
文康依言托着头部把婴儿抱在自己的臂弯,怀里这个软软的、暖暖的、肉乎乎的小东西,身上流着他的血液,和他血肉相连,将来他不但延续着生命,还要延续着家族的荣光。
心里充满一阵阵的幸福和甜蜜,喉咙里涌上一股热气,使他几乎落下泪来。
昭华在旁边看着也面带喜色,沈落雁转危为安,总算没辜负容乾苦苦等待,这对苦命情人日后还有团圆之时,想到这里心情大好。再想到文康最终肯下令放弃皇嗣保大人的性命,心里愈发柔软,看着文康的眼神也温柔起来。
仔细看着这对新父子,见大的一脸幸福,英挺的剑眉,狠厉的双目,坚硬的唇角无不透着温柔。再看小的,肉乎乎粉嫩嫩,娇柔的小脸很安静,好象在享受降临人世的欢欣。这一刻,他的眼睛也发热,心里满是温柔,忍不住伸出手去。
“住手!”一声斥责唤回他的理智,转头一看是郑无离。见他神色有些紧张戒备,带着敌意看着他,道:“不许碰,你有什么资格碰尊贵的皇长子。”
昭华惊觉,回到残酷的现实,意识到自己尴尬的身份,讪讪地收回了手,一脸黯然。
文康皱了皱眉,瞪了郑无离一眼,没说什么。
这时,天已大亮,所有人几乎一夜未睡,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个个都脸带喜容,一是宫里有了喜事所有人必须面带喜色,二来皇帝龙颜大悦,大加赏赐,除了宫奴们赏赐衣料食物银钱,外面大臣们也有赏赐,甚至宫外的普通百姓也沾了光,凡家里有婴儿的家庭都收到官府派给的酒肉之类的赏赐,从宫里到都城都一片喜气洋洋。
沈落雁由低位的贵人直接升为德妃,成为后宫仅次于贵妃的尊贵女人。
所得赏赐都是按皇妃品级赐予,皇帝还有额外加赏,沈落雁也按规矩谢了恩。
皇帝还每天驾临宜芸宫看视小皇子,命昭华跟着。
奶娘把婴儿抱过来,文康看到小婴儿,脸上的线条就变得柔和,眼里满是温情,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抱着,心里被幸福涨满。
昭华在旁边看着,脸上是温柔的微笑。
忽然,文康把婴儿抱到他跟前,道:“想抱吗?来抱抱。”
昭华有些惊讶,看他神色不似说笑,又感激地对他一笑,轻轻抱过婴儿,闻着肉乎乎的小身体散发的奶香,一股热流冲上来几乎落泪。
文康看着他温柔之极的眼神看着婴儿,唇角的笑容如春风融化万丈寒冰,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也忍不住感染他的欢喜,笑道:“看你的样子对抱孩子还有点经验,以前抱过?”
“陛下忘了十几年为何回燕国省亲?”
文康想起来了,十几年前母亲回燕国省亲,就是因为靖安王妃生产在即,母亲是出自靖安王府,幼时入宫当公主,靖安王是她亲兄弟,世子才是亲侄子。文康对这小表弟没有任何印象,只记得当时昭华兴奋激动的跳来蹦去,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那刚出生的小肉团上面,几乎没功夫答理他。文康千里迢迢随母省亲被他冷落,心里很不爽,对这才出生的小表弟没有任何好感,看都懒得看一眼,更别说抱了。
如今转眼十几年过去,那小表弟慕容昭明也有十二三岁了,听暗卫禀报,燕国亡时,昭华曾下令万一他有不测,由昭明继位,也许是盼着皇帝念在小昭明是他真正的亲表弟份上对他手下留情。
文康想笑,其实那小表弟虽然血缘关系更近些,但是在他心里,哪有昭华重要。
看昭华一脸喜悦,文康心里愈发柔软平和,无意中一回头看见郑无离一脸不悦地紧紧盯着昭华,眼里满是警惕,好象生怕他使什么坏招,把婴儿摔下去。
文康对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那么紧张。昭华的性子他了解,哪怕恨他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食肉寝皮,也不会拿一个无辜婴儿撒气,他不是那么没人性的人。
“瞧,他嘬手指头呢。”
想到文康也是这般睡着时无意中嘬住碰到嘴唇的东西,昭华笑意更深,抱着婴儿给沈落雁看。
却见沈落雁脸上带着合乎礼仪的优雅微笑,眼里却没有初为人母的欢喜,看向婴儿的眼神也很冷淡。
昭华脸上的笑意消失,想起落月方才悄悄对他说,沈落雁至今都没有抱过孩子,似是对孩子不喜。昭华看看怀里的婴儿,又看看沈落雁,眼里掩饰不住的担忧。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两只关系缓和,宫廷又起暗波。
昨天不知怎么,新章在页面出现了一小时就不见了,这是晋江新抽法。亲们可以点最后一章进入最新章。
为毛偶勤奋日更,收藏不涨反跌啊……仰天长叹ing
赶快结完挖新坑
第117章各怀心思
接下来是隆重的洗三活动,许多大臣妃嫔都送了添盆的礼物,另外还有献给皇长子的礼物,金银玉器堆积如山。沈落雁一直带着无可挑剔的温雅笑容,雍容华贵的端坐一旁看着。
洗三完毕,众人散去,皇帝回到寝宫,当天晚上又是昭华值夜,见四下无人,对皇帝说:“看沈妃娘娘似是体虚无力,没有精力抚养孩子,不如陛下将皇长子接到身边抚育吧。”
“哦?”文康略有纳闷,黑暗中看不见昭华的神色,只觉得一双手在被中伸手握住他。
皇帝亲自抚育孩子,于礼不合,是绝无仅有的,等于向举国臣民宣示皇帝极爱此子,要亲自教养,等同提前立了太子,但是转念一想,他也无意再与后宫女子纠缠,这个孩子恐怕是他唯一的子嗣,正需好好养育,将来好继承大业。
“嗯。”文康答应一声,盘算着在寝宫哪处地方安置皇长子,没有多想其他。
皇子初生带来的忙乱过去一阵,郑无离寻了个机会对皇帝说:“陛下待那人实在是宽厚过了,以致于他狂妄无礼之极。”
他也不知该如何称呼昭华,叫他名字皇帝不许,称他公子他现在又失了宠,所以含糊称指,反正皇帝知道“那人”指的是谁。
文康听了没吭声。
郑无离继续说:“明知道宫里的规矩,没有皇上的旨意,外人不得随意入宫门,何况又是半夜时分,他居然擅自下令半夜让陈太医入宫,还有宋乐志居然也听他的。真不象话。宫门就这样随便让外人出入吗?”
“事急从权,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文康喜得贵子,宽宏大量许多,也不想再和昭华生气或是计较他的逾越之处。
“可是皇上在的时候呢?他还不是照样替皇上下令。”郑无离继续表达不满,“就算当时陛下关心则乱,后来又太过高兴,忘了下旨,还有总管太监,什么时候轮到他发号施令。”
“行了。”文康很不耐烦的打断,“无非你嫌他越了你的次序去,这事已经过去,没什么可计较的。”
郑无离本来想劝皇帝注意些,和那人保持距离,见他毫不在意,只得住口不提。
皇帝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对昭华的担忧,沈落雁的异常没有丝毫察觉。命人收拾寝宫东侧的偏殿,又命人置办了各种玩具和婴儿用品放在里面。
还命内府好生筹备过满月的事,皇长子满月的时候,恰好是皇帝的生辰,两桩喜事放一块,庆贺活动会更大一些,到时外国使臣来祝贺的会更多,接待事宜,赏赐回礼都是内府和光禄寺官员忙碌的事,不可出差错。
虽然遇大喜事,文康还没忘了做为皇帝的职责,他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要称霸天下,要后人记住他不是一个只靠着先祖余荫碌碌无为的庸君。
他的信念是宁做暴君不做庸君,宁被人骂也不愿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藉没无闻。他要在有生之年给他的儿子留下一个强盛的帝国,那时他可以放下一切,和心爱的人携手并肩,一同看江南杨柳依依烟花三月,看大漠长沙落日苍茫广阔,那是何等惬意,人生在世夫复何求。
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文康深吸一口气,提起劲来,道:“泡茶,浓些的。”
郑无离听见,赶紧过来端茶,文康很是不满:“哪里用得着你倒茶,那家伙到哪里享福去了?”
郑无离只能苦笑,大将军和司农大夫他们要他设法使皇帝疏远昭华,可是皇帝仍然时不时想起他来,美女在怀也忘不了他,就算皇帝提到他时气呼呼的绷着脸,可是他在皇帝心目中已经牢牢生根,难以拔除,硬要□势必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皇帝的命令不能违背,郑无离只好一溜小跑,亲自把昭华叫了过来。
昭华遵命过来,行过礼后端茶磨墨,皇帝没发话也不敢停。
文康看着不见减少的奏折,又念着小皇子,心里烦躁,把一封奏折重重摔下,道:“把这些整理一下。”
昭华瞄他一眼,瞧他的脸色是真的,过来站在御案边,把堆积的奏折分了一下,先把请安折子分出来,这些折子只需写圣安二字即可,于是奏折少了一部分。再把那些例行请示如祭祀封赏之类只需照旧例行事的折子再分出来,批上照例或依议二字,最后剩下的是需要皇帝裁夺的部分折子,三分之一不到,难以裁夺的地方为皇帝提供可供借鉴的前例。
昭华博闻强记,许多律例都记在脑中,皇帝遇上难以裁夺的事向其垂询,他就有律依律,无律援例,只要有律可依,有例可援,拿到朝堂上,谁也不能说什么。
皇帝处置起来顺利许多,两人这么一分工,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当天的折子处理完。
文康满意地伸个懒腰,看向昭华的眼神柔和许多。果然两人配合着做事,效率高许多,如果他真的肯臣服辅佐自己那该多好,虽然自从他被迫臣服以来也献过几策,但是绝对有所保留。这一点文康非常清楚。
现在命他整理奏折,见他仍如先前一般,处事不见私心,应对把握分寸,文康心里暗叹,朝上那些大臣对他极不放心,盯着他挑他的错,可是经他手处理的事都是依律援例,并无偏私,所提计议也是顺天道合礼法,并无错处可挑。
那么他也许是真心臣服愿为齐国效力,私赠宝物是有结党之嫌,也许是为了自保,也许并非有什么图谋。拉帮结派各国难免,历朝屡禁不止,也是处于弱势的臣子们对抗君主的一种无奈之举。内臣与外臣结交,向来为国君严禁,可是昭华有结交之形,却没有作乱之实,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为君者若是严苛之极,不容半点污垢,怕是于国无益。那么先前对昭华的暴怒,是否太过?
是不是自己心底深处仍然对他怀有疑虑防备,才会把他所有行为都往逆心上推测?
文康看着侍立一旁的昭华,带着探究的眼神,若有所思。昭华不知道他一脸严肃在想什么,垂眼低头,大气也不敢出,
“去偏殿。”过了一阵儿,皇帝下令,昭华自觉的跟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