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
第131章伤心碧血
过一会儿,陈啸仙从屋里出来,一见到皇帝,赶紧跪伏于地,全身发抖。文康紧紧盯着他,想说话,嘴唇却抖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袭来。
落月替他问道:“公子怎样了?”
“启禀陛下,臣已尽力救治,然无力回天。”
文康愣住,似不相信,周围一片死寂,只有树上乌鸦忽然飞过,发出一声悲泣的哀鸣。
天地裂开巨大缝隙,如猛兽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一切。四周黑暗无光,静寂无声。
只有心裂开的声音,一片一片,缓缓落地,摔成碎片。
极度的期望和恐惧之后,是极度的失望,浑身的血液象停止了流动,几乎完全凝滞,僵冷若死。
落月感觉到文康全身颤抖得厉害,摇摇欲坠,急忙上前扶着他。
过一会儿,文康好象回过神来,恢复了沉稳威严,推开扶助的人,一步步迈向屋内。
屋里,纸灰飞扬,火盆边半截没有烧完的画躺在地上,画上的人只剩一双眼睛,虽在纸上,却仍然如活的一般,顾盼生情,似嗔似喜。
榻上,昭华安静地躺着,双眸紧闭,睫毛安静地垂下,唇角微微上翘,一丝安详的笑意逸于唇边,仿佛为最终获得解脱而庆幸。只是嘴角一抹蜿蜒而下的鲜血,无比的鲜红刺眼。
文康伸手抚向他的脸,想扯出一个笑容。
“你别睡了,我这么痛苦这么难受,快要死了。你却睡得这么安稳,凭什么?我这么难受你却这么轻松,你起来,我有话对你说。”
“起来。”
“你的身子怎么这么凉?你冷吗?不要怕,有我。”文康一边说着,一边爬上榻,在昭华身边躺下,解开衣服把他抱在怀里,嘴里一边喃喃地叨叨:“我在,在你身边,一会儿你就不会冷了。”
外面伺候的人被皇帝如痴如狂的样子吓得魂不附体,也不敢过来劝。陈啸仙看到落月的眼色,早备好了一支安神香,打开香炉盖燃着,又往炉内加了一丸药。
一会儿,文康昏沉沉睡去。
心痛如裂,手脚冰凉,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好象在地狱中煎熬,心里的冰冷散向四肢百骸,冷得全身僵住,令人动弹不得。
黑暗中好象听到昭华轻唤:“小康……”
十几年前他们共同有御花园种下的那棵桃树,已经开花结果,满树灿烂如云,绚丽如霞,昭华浅笑,立于树下,手攀花枝对他笑:“小康你看,这棵桃树终于开花了。”
文康高兴地扑过去:“我们共同种下的桃花,怎么可能永远不开花。”
抱着柔软温暖的身躯,文康高兴地呢喃:“太好了,你没有走。”
他没有走,真是太好了,文康把他搂得愈发紧了,这是他最爱的人,他怎么舍得伤害他,以前的折磨,那毒酒白绫,一定是场恶梦,醒了就没事了。
朦胧中,昭华拉着他手,一起漫步在杨柳堤岸;清风吹拂他的长发,夕阳的金辉洒落在他的发间衣袂,犹如神仙出尘。
黑暗中,一双手拉着他离开冰冷的河水抱着他爬上岸边;冰冷的夜里,昭华抱着他,眼里有焦急和担忧。
龙床上,他眼波迷离,喘息细细,缠绵至死。
他凯旋归来,他在城门相迎,脸上绽放的笑容如桃花盛开,又如春风融化了冰雪,说不出的动人心魄,他欣喜若狂地奔过去,却见昭华的身影越来越模糊,他继续往前跑,却总是抓不住他……
“不要走。”文康叫了一声,挣开眼睛,茫然地看着四周,发现怀里抱着的是一卷被子。
这么说,是做了一场梦,没错,是一场梦。
文康坐了起来,还是抱着被子呆呆地坐在床上,好象怀里的被子能变回去。
“陛下,您醒了?”落月小心翼翼地过来观察他的脸色,“可要进点早膳?”
“哦?好。”文康点点头,下了床,“叫昭华陪朕一起用膳。”
落月脸色大变,和郑无离互相对视一眼,没说话。
“去叫啊。”文康很生气,“他又偷懒享清福了?”
看内侍古怪的神色,文康敲敲头,又道:“哦?他又生气了?为什么生气?朕没惹他啊,刚打了胜仗,朕几天不休息连夜赶来见他,他有什么可生气的?”
郑无离吓得面色如土,缩在落月身后,推推他,示意他回话。
落月深吸一口气,回答:“公子三天前已经被陛下赐死了。”
“你胡说。”文康愤怒地大吼。
“是真的,陛下。”落月躬身回道,“您狠下心做了真正的王者决断,斩断了情丝,从此不再沉迷,这场仗是您打赢了,彻底赢了。陛下。”
文康眼神茫然,一会儿又痴痴地笑起来:“是呀,朕怎么可能输呢?这场仗最终还是朕赢了。”
想起来了,那个让他痴迷,让他犯错的人,是他亲自下令杀死的,他最爱的,他最恨的……
那个会吹玉箫,忧郁又坚强的人,在他暴怒悲伤的时候敢靠近陪伴他的人,大概是真的死了,被他处死了。
是的,真情实性,终不是帝王修为。他终于做出了一个王者该做的事。
“是。陛下赢了。”
殿内又是一阵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沉默。半晌,文康又开口:“你伺候他上路时他可提到朕?”
郑无离上前回道:“没有。”
“那他说了什么?”
“只说了一句,请陛下遵守当初的约定,放他回故国。”
又是一阵难以忍受的沉默。
好一会儿,文康又开口:“准了。”
落月又上前禀报:“按规矩,身份低微的人不可于宫苑停灵,老奴已经命棺木进宫,收殓了即刻起运。”
文康没再说什么,倒在床上,睁着眼望着床帐。
清晨,早春的风依然冷冽没有暖意,天阴沉沉的飘着蒙蒙细雨,御苑深处飞来数只鸦鹊,发出几声如泣的哀鸣。
一口普通的薄棺抬出栖凤宫的大门,正在运出行宫正宫门,皇帝突然从玉液池殿堂冲了出来。
抬棺的人立即住了脚。
文康一步步挪过去,两眼死死盯着棺木。忽然趴在那棺木上,把脸紧紧贴着棺盖,双手温柔地抚摸着,好象抚摸爱人的脸颊。心里模模糊糊想起往日那些纠缠不清的痴恋、温柔和痛苦。
雨丝绵绵,好象情人的眼泪,顺着皇帝的脸颊轻轻滑落,落在脚下,摔成碎片,渗入土中,了无痕迹。
“打开。”
“这个……”落月有些吃惊,看皇帝惨白的脸,毫无血色的唇,摇摇欲坠的身子,眼中凄厉的神色,无一不显示他已经无比的脆弱,濒临崩溃的边缘。
“我只是想再看看,一眼就好。”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一眼……就死心了……”
落月也不敢多说,示意内侍打开棺盖。
棺盖缓缓移动,露出昭华那张苍白却凄艳无双的面容,唇角那抹血丝已经被抹去,若有若无的笑意看上去愈发安详恬静,仿佛稚子般纯净与安宁,又如一幅静止的绝世名画。令天地万物,鲜花、绿草、亭台、日月,都失了颜色。
“昭华。”文康低声呼唤,无比温柔,似乎怕惊醒沉睡的爱人,“我还没有看过你真正开心的笑过,你就这么离开么?”
他的天籁箫音,他的《有所思》,他的笑语微嗔,都成绝响。
痴痴看了许久,哆嗦着把唇印在棺中人冰冷的唇上。
突然一口鲜血喷出,喷溅到昭华的身上。痉挛发白的手死死的抓住棺盖,慢慢滑倒在地,眼前一阵发黑,
皇帝这场大病来势汹汹,足足缠绵病榻数月才勉强下床,宫里对外声称皇帝在前线做战,劳心劳力,旧伤复杂又劳了神,需要好生调养。
宫里的人对皇帝的事讳莫如深,皇帝也照常处理政务,和往常不大一样的是,就是皇帝过份的勤政,每天批奏折到很晚,如果臣下上的折子少了,皇帝会训斥臣子懈怠不尽心,于是大臣们事无巨细都会洋洋洒洒的上千言的奏折送上来,所以每天奏折都堆积如山,皇帝不厌其烦地本本批阅,也不象以前那样大多批个“知道了”,而是洋洋洒洒的写个几百上千字,经常批折批到深夜甚至天亮。
后宫妃嫔和朝中大臣们都很担心这样下去,眼看皇帝的身体越来越瘦,这样下去迟早会垮掉,只是皇帝我行我素,根本不把臣子们的谏劝听进去,至于后宫更不用说了,连皇帝的面都很困难。
宫里的私下议论愈来愈多。
“听说皇上很爱昭华公子呢,棺木出宫那天,皇上吐血不止,以前的箭伤迸裂,昏了好几天呢,可见爱得很深。”一个内侍一边擦地板一边和旁边的人悄悄议论。
“爱他又怎样?最终还不是杀了他。”另一个太监感慨,“君王无情啊。”
“你懂个屁。”另一人反驳,“那人背叛皇上,再怎么也留不得。皇上不因私情害社稷,那叫雄才大略。”
“可是,皇上从那以后一直不近妃嫔,对社稷可没好处啊。”
落月听见痛骂:“嚼舌根的家伙,嫌命长是吧,竟敢私下议论皇上。”
内侍们连连求饶。
“皇上心情不好,身体也极不好,你们都小心伺候着,把嘴夹紧点。”落月严厉的警告。
几名御医轮班彻夜守在寝宫,密切关注皇帝的反应,备好各种药物。
文康下朝回来,仍然沉默寡言,御膳摆上来就随意吃两口,然后埋在如山的奏折里,直到深夜,好象这样可以分心,不再想起那不该想的人和事。
在没有他的夜里,会空虚,会压抑的喘不过气。把自己累到极点,躺在床上也能勉强睡着,枕衾还残留着那人的味道,仔细分辨,才能感觉那一丝细微的白雪梅花的清香,那是他专有的气味,已经淡得象一个回忆,仍然固执地存在于记忆深处。
微风轻拂,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恍惚一个人隐在树丛花枝之间,可以听到微微的呼吸声。
刻骨铭心的面容又出现在眼前,唇间是若有若无的浅笑,眼里是情思绵绵。
“昭华!”文康惊喜不能自已,向那人扑过去。
门口仍是一片黑沉虚无,冷冷清清。
不知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
“采薇采薇,春日载阳。
曰归曰归,我心仿徨。
莺花三里,草木齐芳。
莲叶渡口,为吾故乡。
登楼啊远望,徜徉啊徜徉。
日暮愁我心,泪下沾衣裳。
采薇采薇,黄鹄南翔,
曰归曰归,越水茫茫。
谁家双燕,徘徊旧梁,
故国千里,道阻且长,
缧绁无归期,孤魂归何方。
狐死必首丘,鸟飞返故乡。”
飘飘渺渺,悠悠荡荡,是何处传来如此凄怨的歌声,摧人心肝?
夜深人静,文康披衣而起,问值夜的侍者:“是谁在唱歌?”
侍者莫明其妙:“这般时候,谁敢唱歌惊扰陛下好梦,不要命了么?”
“明明是有人在唱采薇,你耳朵聋了?”文康怒视他。
侍者无端冒出一声冷汗,夜静更深,并无歌声,若有,为何只有皇帝一人听到?侍者们面面相视,眼中皆带惧色,哆嗦着回道:“莫非是鬼?公子冤魂不散……”
另一个侍者敲他的头:“胡说,哪里有鬼?何人有冤?明明是他犯了死罪……”
文康冲出殿外,遁声而走,大叫:“昭华,你恨我吗?怨我吗?所以魂魄不散,盘旋不去,即如此,出来与我一见吧,昭华……昭华……”
凄厉的声音响彻殿堂庭院,太监侍卫们见皇帝状如疯癫,皆大惊而逃。
文康茫然地漫无目的地奔走,月冷如霜,照得他面色苍白如雪,无意中走到寝宫后面的摘星楼。
院内荒草丛生,蛛丝结满雕梁。推门进去,里面的陈设如往常一样,没有动过,也没有打扫过,处处灰尘。一本医书随意摊在榻上,青瓷瓶里插的梅花已经枯干,似是还残留余香。
文康茫然地过去执起那枝梅花,轻轻地嗅着。
人已去,徒留一枝残香。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天降奇观。
有的亲觉得小康对小华没有尊重。说一下。
古代帝王没有人权、平等什么概念的。所谓给予尊重就是按等级身份给予相应的待遇。
小康该怎么对小华?
以国君礼待之,不可能,这等于承认他的地位,挑战上下尊卑秩序,无视皇帝独一无二的至尊,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君,对吧?臣子们肯定不能允许这样乱规矩的事发生。而且小康也不许小华有为君的不安份想法。
以臣子礼待之,也不行。且看小华对小康欺骗利用算计,是臣对君的态度么?小华不可能对小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