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
“颇具威望是吗?”文康嘴角的笑意看上去颇有残忍的味道,眸中闪耀着是强烈的征服欲和迫切的期待。
把这样的人踩在脚下看他屈服求饶,那是不更有趣,更有成就感么?
这样一个高贵脱俗又风华绝代的人变成匍伏在他脚下的奴隶,让他充分享受胜利的荣耀和成功的快乐,这是标志着他丰功伟业的战利品,怎么可以失去。
所以他下令活捉,不许伤他。
所以他放弃了血洗燕国的想法,接受了他提出的投降条件。
所以他打算明天和群臣们周旋一番,留下他的性命。
他要折断他的翅膀,彻底把他掌控在手心,让这个高贵无比的人永远伏在他脚下。
他有这个耐心和信心。
正大光明殿,是齐国皇宫的正殿,举行朝会和重大典礼的重要地方,金瓦玉柱,重檐飞角,庄严宏伟,散发着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华贵。一眼望去让人不由自主地有种压迫感,这就是让万民俯首的帝王威仪。
钟鼓阵阵,静鞭山响,皇帝出征燕国回来后的第一次朝会开始了,太后也出临,坐在御座珠帘之后。
文康登上金龙御座,众臣行礼毕,先是照例的恭贺皇帝陛下攻克燕国,赞美皇帝光大祖业威震诸侯,再议占领燕国善后的事,包括对燕国俘虏的处置。
群臣位分最高的是丞相,老齐皇驾崩前指定顾命大臣辅佐未成年的太子文康,为防辅臣权重,威胁皇权,丞相分成左相右相,一个管内政和刑狱,一个管外务及财政,再加上掌兵权的大将军,三足鼎立,维持着齐国政局的平衡。
左右相国以右相为尊,所以每次朝会都是右相国林潇先奏事,然后大将军、左相等人依次启奏。
林潇启奏:“燕国已灭,请陛下谒宗庙,敬告列祖列宗。”
凡国有大举措,新皇登基、迁都、订盟约、出征、凯旋,都要祭宗庙。只是这祭礼有大讲究,平时是用太牢,即猪牛羊大三牲,可是逢到战争,就不是简单的牛羊牲了,要用人头来上祭的。
所以林相国再奏:“请将燕国昭华太子的人头来作祭品献于宗庙。”
这是很合理也很合规矩的提议,兵者,国之大事。按例各国出征前和凯旋后都要祭天祭地祭宗庙,都要敬上隆重的祭品,凯旋后最好的祭品自然是失败者的人头了。
所以大臣们没有异议。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是金殿舌战,略用一点点的文言,读者亲看文稍慢一些,一目十行改一目八行,不难明白。
第8章舌战
高坐在宝座上的皇帝一言不发,年轻的面容在身后五扇盘金雕龙屏风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威严,修长的手指轻弹御座上的金龙,眼光扫向阶下的群臣。
齐国最年轻的上议政大夫屈无瑕出列启奏:“陛下当初答应燕国的投降条件,只处置昭华一人,善待燕国百姓,不毁宗庙陵寝,不烧杀不屠城,燕国臣民对陛下感恩戴德,如今若杀了昭华太子,必会引起燕国上下的怨恨,恐怕陛下以前所施恩德付诸东流,如今燕国刚刚臣服,境内不靖,各处都有零星反抗,这个时候杀了燕国太子,无异火上浇油,燕国旧臣煽动燕人造反,该如何是好?”
此话一出,许多大臣表示同意。其中有些是老成持重的大臣,有些是被燕国厚礼美女贿赂过的大臣。
大将军蒙放反对:“此言差矣,昭华率军抵抗我齐国王师,使我国损伤诸多将士,一刀杀之尚且太过便宜,怎么可以留他性命。那些不知好歹的燕国蝼蚁,剿灭即可,有甚可怕?何况先王之仇不可不报。”
此话一出,绝大多数武将纷纷附合。
双方都说得有理,大臣分为两派争执起来。
文康的眼光看向左相国袁子益。
袁子益出身齐国四大世家之一,在朝廷上极有影响力,之前受过燕国的重礼,被杨蠡派来游说的燕使说动,觉得没必要赶尽杀绝。便上前启奏:“昭华是燕国太子,一向受国人爱戴,燕皇临终前已传位给他,是燕国的精神支柱,而且他本人在燕国乃至六国也是素有贤名,威望甚高。若是杀了,必会引起燕人怀恨,若是不杀,设法磨其锐性,令他臣服,想必燕人也会渐渐失了斗志,不如先关押起来,等我齐国完全接管燕国,燕人也淡忘故国后再杀也不迟。”
帘后的太后快要急死,连声咳嗽,示意文康开口说话。
文康充分听了众臣们的意见,才微微一笑,道:“众爱卿先等等,听听昭华太子怎么说。”
说出拿出钥匙给侍卫,道:“传旨,宣燕国罪臣上殿。叫昭华从光明门外,三步一叩首,跪行进殿。”
此话一出口,殿内众臣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昭华是降人俘虏,但也是文康名义上的表兄,居然如此狠心当众折辱,真是令人胆寒。
侍卫赶紧到天牢传旨。
拿钥匙打开牢门,把昭华从刑架上放下来,解开捆绑的绳索。
昭华被放下来一时动弹不了,鞭伤虽然不很重,但是被吊了一夜,却让他他疼得全身痉挛,骨头都象碎成一块块,动都动不得,尤其是双肩,好象脱了节一般失去知觉。
传旨的侍卫怕耽误时间,给他喂了几口水,胡乱揉按一番,命人架着他从天牢一路来到宫门外。
昭华听到旨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传旨的侍卫也不大忍心,这样一个绝世风华的人受到这样的羞辱,任谁也看不下去。
更别说其他燕国人又惊又怒,五内俱焚。
昭华揉了揉又酸又麻又痛的身体,闭了闭眼,再睁开眼,抬头望着头顶碧蓝色的天空,好象天上有人在看着他,给他力量。
这次上殿性命攸关,他已经被放在砧板上随时让人宰割,应对略有不当,明年今日就是忌日。可是他不能死,现在他是燕国的希望,臣民的支柱,他还要复国,要传承先人基业,要完成平生的理想,首先要做的就是活命,只有活下来,才会有希望,才能想以后的事。
正如临别时杨蠡时的赠言:酬志尚有日,慎保五尺躯。留得豪气在,明朝返故乡。
昭华做出一副恭敬的样子,跪下来膝行向前,三步一叩首,虔诚无比,他全身是伤,又被捆吊了一夜,浑身酸痛如锤击刀割,待从皇宫大门撑到正大光明殿,已经将近一个时辰,膝上额上都是磨烂磕破的血痕,血迹一路延伸到光明殿内。
昭华容貌清俊亲善,本来就容易招人好感,待看他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身着囚服三步一叩首,跪行进殿,一派亡国的落魄凄凉的样子,方才那些要杀的大臣们已经消了愤怒,再也恨不起来。
文康见他跪行上殿,叩头出血,唇角扬起一抹满足的笑意。
待昭华行过三跪九叩的大礼,在御阶下跪好,文康故意问道:“太子殿下,方才众臣商议处置你的办法,许多大臣都说要用你的人头祭宗庙,你说应该怎么办呢?”
听文康发问,昭华不动声色地答道:“当然杀了我比较好。”
此话一出,文康包括帘后的太后,满朝大臣,燕国宫人都大吃了一惊。
“这是为何?”文康发问。
“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陛下今日不杀我,日后若是我寻了机会东山再起,岂不是后悔莫及。”
“哈,”好象听到可笑的话,文康大笑:“你以为你是猛虎么?你只是阶下囚而已,是任人践踏的蝼蚁。”
“阶下囚也不可小看,蝼蚁也可咬人,否则陛下为何对处置一个囚徒拿不定主意?”
文康知道他在激将,可是当着群臣的面如此说,再说要杀他,等于承认自己怕了他。
果然,文康冷笑一声:“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朕不杀你,不是因为你没有罪,而是朕要以德服人,令天下归心,以示朕仁不杀虏,义不灭国。故而不欲轻举屠刀。”
昭华拜下去:“陛下恩德泽被四海,罪臣万分感服。”
“陛下,万万不可。”大将军蒙放见昭华三言两语说动文康,心里着急,出列再奏。“夏桀囚商汤而不诛,殷纣拘文王而纵之,结果福祸相转,天道逆行,桀为汤所灭,纣为周所亡。昭华为人,阴谋多端,今陛下饶他性命,恐有夏桀商纣之患。一旦让他得了机会,将如猛虎归山、蛟龙入海,日后必危害齐国,请陛下收回成命。”
右相国林潇也开口奏道:“陛下,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一时之仁,国运攸关。陛下欲称霸中原,继而统一天下,一定要有一个稳固的基础,齐燕不可共存,望陛下三思。”
屈无瑕嗤笑:“大将军把一个阶下囚比商汤文王岂不可笑,况且陛下明鉴万里,可不是夏桀殷纣之流的无道昏君。”
蒙放知道自己言辞有误,把囚犯比商汤文王,把皇帝比做夏桀殷纣,犯了大忌。见皇帝阴着脸似是很不高兴,却无从辩解,心里发急,只得怒瞪屈无瑕一眼。
文康沉思着不置可否,只看着昭华,见他微微蹙眉似在想什么。开口问道:“昭华,你以为呢?”
“罪臣敢问,陛下劳师远征,将士血战沙场,图得是什么?”
“哦?”文康一挑眉毛,表示有了兴趣。
“一场战争,无论以何名义,最终目的还是占其土,役其民,夺其财。如今齐国已经坐拥燕国之地,征服燕地之民,还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财物税赋,不知陛下还有何求。昭华命悬陛下之手,任人宰割,无反抗之力,只怕燕地之臣民恐陛下赶尽杀绝,生起变乱,尽烧库藏之积蓄,驱赶治民之齐吏,陛下所得又失去几分。诛已降之臣,失已得之地,窃以为不足取……”
“住口。”蒙放一声怒喝。“你休要在此巧言乞命,你外饰恭驯之貌,内藏叵测之心,哄得了皇上,却哄不了本大将军。”
蒙大将军一声喝斥,震动殿堂,众臣大多惊惧。昭华却淡淡瞥他一眼,道:“原来是统领三军威震诸侯的蒙大将军。恕下国小臣,见识浅薄,不知齐国是齐皇之国,还是大将军之齐国?”
蒙放登时被他挤兑得脸色发红,说不出话来,昭华此言,分明暗指他君前失礼,功高盖主,不把君主放眼里,这是犯了天下所有君主的大忌,蒙放气得拔出佩剑向他砍去。
蒙放自恃为顾命大臣,出身世家又是皇亲,有功于国,破例赐于配剑服履上朝的殊荣,却不知谦抑自敛,常以儿辈呼喝文康,早引起文康的不满,见他当殿怒喝,君前拔剑,更是恼怒,一把抓起案上的砚台准备扔过去,但是一想,又不能当众剥大将军的面子,乱了君臣大礼,只得放下砚台,大声喝道:“住手。”
昭华侧头躲过蒙放一剑,仍是面不改色,道:“大将军要杀昭华,昭华敢不引颈就戳,但是大将军即然还是臣子,应等皇上下旨再动手方是为臣之道。”
被他如此夹枪带棒的刺了一顿,蒙放胀红了的脸已经发紫,只得讪讪的收了剑,退回朝位,仍是据傲无礼,毫无请罪的意思。文康见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批评蒙放君前失仪,却只有昭华这个燕国罪囚绵里藏针地批评了蒙放对皇帝不敬,只气得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作。
屈无瑕又奏道:“今国都之内,上下都称颂陛下仁德宽厚,不杀俘虏,陛下之名远播诸侯,今齐国灭燕,各国惊惧,如赦免燕君,可为天下树一榜样,只要臣服陛下的,可免死罪,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陛下霸业,指日可待。”
这话让文康听了舒服了些,仍然阴着脸一副威严不可犯的样子,道:“齐国的皇帝是朕,不是别人,朕乾纲独断,凡事自有定夺,哪容他人唠叨置喙。”
此话一出,蒙放的脸色更是难看得要命。
文康不理他,又转向阶下的罪囚,道:“昭华,你说过只要答应你的条件,就听凭朕处置,你知道朕会怎么处置你吗?”
“罪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罪臣听凭陛下处置,死而无怨,只希望陛下遵守诺言信守条约,保留燕国宗庙,善待燕国臣民。”
“好。”文康不紧不慢地当殿宣布了对俘虏的处置:“朕要你做朕的奴隶,在朕面前你只能自称奴才,你的性命和身体发肤,乃至灵魂思想都属于朕一人,朕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让你生你才能生,让你死你才能死,明白吗?”
“明白。”昭华咬咬牙伏下身去,叩头谢恩。自入齐以来,为了保头,不知磕了多少个头。
“明白什么?朕没听清,大声点。”
昭华忍辱再拜:“臣罪当死,蒙陛下厚恩,保须臾之命,罪臣感激涕零,愿侍奉陛下左右,往来役使,以度残年。”
“好。从今日起你就是朕的奴隶,你要替你那个万恶的父亲赎罪。”
“罪臣领旨谢恩。”终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