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
床灰晕弧?br /> 在文康心里,旁人的死活和他什么相干,他只要他在意的人不受委屈就行了。搞不懂昭华为何对不相干的人这么关怀。
“你又不认识他们,他们又和你没关系,难受个什么劲?”文康不以为然道。
昭华听他如此说,不满地看他一眼,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心里思绪飘飞,想起了父亲和太傅。
慕容云枫常亲自带他看望国中孤苦老人,给他们送衣食。在城中也设了许多粥棚,救济那些饥饿的贫民。周太傅也常带他体察民情,教导他为君者首要爱民,知民间疾苦,才会不邪于行。
圣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立志,要从关心亲人的幸福开始,进而关心不相关的人,把仁爱推及到不认识的人身上,心胸才会一步步摆脱狭隘,把眼光从一已之利上移开,逐渐放眼天下,志向远大,以造福万民为已任,以高于常人的勇气和坚韧去完成自己的伟大使命。
父亲和太傅的教导仿佛还在耳边,人却已经阴阳分隔。再看自己壮志未酬,国已不存,己身沦为奴隶,受尽煎熬,叹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更不知何年何月得展抱负。一念至此,悲从中来,不能自抑,不禁黯然泣下。
文康有些手足无措,看着他,道:“你又何必哭呢?快别哭了。”
昭华抬手用衣袖擦擦眼:“我哪里哭了,是被辣椒辣的。”
文康无奈地看他,把自己那碗面换给他,道:“这一碗没辣椒,你可以吃了。”又嘟囔着:“不能吃辣就别放那么多嘛。”
昭华勉强吃了一碗面,两人准备上路,怕路上兵荒马乱,衣食短缺,让店伙准备些干粮。
那店伙告诉他们,战争一起,粮食大都被征作军粮,刚才客人们吃的就是店里最后一点荞麦面,老板下乡购粮至今未回,还不知道能不能弄到,这仗再打下去,镇上大多数平民百姓都吃不到粮。最后店伙拿了几个块根状东西过来。
昭华拿着看看,问:“这是什么东西?”
店伙看他一眼,奇怪他连这个也不认得,说:“这个叫红薯,耐饥又饱肚,出产又多,种得好了一亩地能打近千斤。荒年时靠它活了不少人呢。”
(作者插嘴:红薯耐饿,还能防癌治便秘,好东东。荞麦,味道不咋地,做面条色黑易断,因为成熟期短,在收过麦后补种一茬,饥荒时用它救命。至于红薯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可能是明朝,专家没有明确定论,大家不要计较无关的细节问题。)
昭华捧着红薯,看来看去,眼睛发亮。
两国交战,拼兵力,拼武器,拼智慧,拼上下协作,更是拼国力,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再善战的军队也会不战而溃。自燕国亡后,齐国也防着燕国有异动,除了解散军队以外,就是控制了燕国的粮食,燕国虽处鱼米之乡,但是许多粮食打下,都让齐国强行征走,储于通县大仓。
红薯这东西产量高,又耐饥,还不会被征去做军粮,真是好东西。
文康看他捧着红薯看个不够,不耐烦道:“该上路了。真是的,给你那么多珍宝,你正眼不瞧,一个烂红薯你含情脉脉的看。”
文康暗骂自己说话的语气,象是嫉妒几块红薯。
昭华回过神来,把红薯放车上,道:“金银珍宝能吃吗?能顶饿吗?现在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还是这东西好。”
说着心里有了盘算,如果这东西能在燕国广泛种植,倒是能解决以后的军粮问题。燕国每季都贡给齐国许多特产,以食物居多,实在太亏了,还不如贡给金银珠宝,这东西又不能消耗,待复国成功,还可以再拿回来。耗费燕国的粮食来充实齐国仓库,真是不划算啊,只是不知齐国肯不肯同意让燕国用珍宝替代粮食来上贡。
昭华又沉思起来。
“发什么呆,走啦。”文康不满意地推他。
两人继续上路,一天下来,路上遇见许多散兵,还有负伤的兵士和民团兵勇,还有拿着武器的普通百姓,就是没有齐军的消息。两人小心翼翼,不敢多事,尽找偏僻地方赶路。
路上有农人卖冬果梨,篮子里只剩下一个,冬果梨个大味酸甜,一个足有斤把重,昭华素来不喜欢甜得糖水般的梨,却喜欢带酸味的冬果梨,立即把剩下的那个买了下来。
“把你的宝剑给我。”昭华伸手。
文康二话没说,把抱在怀里的大虞天子宝剑“龙渊”给他。
昭华斜他一眼:“问也不问一句,这么轻易给我,不怕我杀你?”
文康一笑:“你不笨,我不弱。为何要怕?”
昭华一脸郑重拔出天子宝剑,古雅的手柄,流畅的外形,优美的质感,饱饮过无数人的鲜血,剑身闪着寒光,散发着睥睨天下的气势,令人胆颤魂飞。
郑重举起,把梨一劈两半。
文康看着他拔剑削梨,不由得嘴角抽搐,这天子剑,向来为皇帝所有,只用来斩杀敌人,或是赐死德高望重的大臣,能死在此剑之下对谁都是一种荣耀,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被拿来削水果。早知道他拿来切梨,就不给他了,存心添堵,文康气得咬牙。
昭华啃了一口,把另外半个梨给他,文康拒绝。
“你不知道梨是不能分着吃的吗?”
“你什么毛病?冬果梨个大,本该分吃,况且,分梨又怎么着,生离死别,人生之常。有什么好忌讳的?”昭华不满意的瞟他一眼,一边故意把梨啃得嘎嘣响。
文康就是不肯吃,昭华也拿他没办法。
昭华和文康两人好不容易行到彭州附近一个小村子,文康的伤病愈发重了,本来受了好几处刀伤,怕引人注意,没敢去医馆求医,只好弄了些药胡乱用了,再加上最初两天腹泻,路上也没有养人的东西可吃,现在更加腹痛如绞,泻得厉害,只得到一家农户请求借宿,请了个郎中来看,却看不出什么毛病。
昭华为难起来,想了想,准备去彭州请个真正的坐堂大夫来看,顺便看看那里的情势,不知道驻守在那的三千齐军下落如何。
昭华知道自己一身女装有些招蜂引蝶,索性换回渔人装束,嘱咐了文康几句后出了村。
到了彭州城一打听,才知那里的齐军已经被反攻过来的卫军打跑了,只是不知损伤如何,听卫国人说的歼敌多少多少,只怕不能尽信,历来征战,总是将敌方伤亡夸大,已方损折缩小,报到上面,也是各个欢喜。
所以对卫国人说的齐军尽歼之类的言语昭华并不相信,可是却不知齐军主力现在何处。
昭华总觉得有人在盯着他,回头看却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一股危险气息,所以准备请了大夫就赶回小村,以免再生变故。
昭华问了大夫住处,加快脚步。
“你可是要找大夫?”声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带你去。”
昭华回头一看,又是凤逸,心里一喜。
“凤,你一直跟着我吗?怎么还不回去?”
“你在这里,我怎么可以就这么回国?”凤逸说着,把昭华拉到偏僻处。
“回去吧,燕国需要你。”
“燕国更需要君主。”
“凤,我说过我不能回去,我要送文康回齐国。”
“我知道我劝不动你,所以请容乾来劝你。”凤逸盯着他,眼神异样。
“容乾也在这里?”昭华又惊又喜。
“容乾,快过来。”凤逸朝着昭华身后叫道。
昭华回头看去,却见身后什么人也没有,刚觉不好,颈后挨了一记,眼前一黑,人事不醒。
天子之剑,上古神兵,是打架杀人,居家旅行,削皮切水果的必备良品。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预告:屋漏偏逢连阴雨,小华仇家找上门来。都怪凤逸不好。
PS:红薯亩产量最高可达万斤,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红薯救了不少人的命,从新中国成立后荣升为战略物资。就是说做战备用的,也可以备荒。吃多了胃里泛酸水。
以上科普由凤妈妈提供。
PS:小康受外伤又落水受凉拉肚子,是不应该吃辣椒的,也不能吃生冷,如水果之类,小华不会照顾人。
再插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孟子曰的。意为:爱护关心自己的老人或孩子,并将此心推及到其它人的老人和孩子。引申为善待身边的亲人,从而把这种仁爱推及到其他人。是代表儒家兼济天下的出世思想。
第79章宿仇
不知过了多久,昭华昏沉沉中,恍惚听到一个声音说:“你是不是用力过猛了,怎么他还不醒。”
“我的力道把握得很好,可能这几天他太累了,所以不醒。”
昭华慢慢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凤逸的脸,他晃晃头,恢复了神志,感觉身下颠簸晃动,似是在一辆正在行进的车上。一惊之下正要起身,发觉自己正躺在凤逸怀里,手脚都被粗绳捆得结结实实,动弹不得。
“你不用挣扎,没用的。”凤逸冷静地按住他。
“凤逸。”昭华苦笑一下。“你居然违逆我的命令,可是杨蠡的意思?”
“不是。”凤逸摇头道。“是我的意思,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一定要把你带回燕国去。”
“我要和文康回齐国自有我的道理,难道你不信我有苦衷,认为我贪图安逸忘了复国重任?”
凤逸轻轻搂过他,让他躺得更舒服一些,一双凤眼清如深潭,似是要望进他的心里。
“太子的心思,凤逸怎会不明白。你是想趁着齐皇现在对你有几分宠爱,为燕国捞取些利益。对不对?”
昭华只觉心头一暖,眼睛一阵发烫,原来凤逸并没有误会。
“你明白就好,为什么还要强行把我带回燕国?”
“我明白你的苦衷,你可明白我的苦衷?”凤逸仍然盯着他,眼眸中饱含痛苦。“那齐皇豺狼心性,虎豹肚肠,你陪在他身边,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朝上的大臣们更是想置你于死地,想到你被迫承欢敌人身下,受尽屈辱。想到你身处狼穴,惮精竭虑;想到你身受酷刑,险些丧命。每每思及你的处境,我的心都如整日放在油锅中煎熬一般,恨不得将你所受的罪十倍转到我身上。你可明白?”
昭华默默看着他,才发现他消瘦憔悴,一张俊脸似乎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凤逸又道:“臣冒犯太子,自会领死,只是绝不能再放太子回虎狼之窝。待回到燕国,任凭太子处置,或杀或剐悉听尊便。”
昭华长叹一声:“你知道我受了许多苦,也该知道我受这些苦是为了什么?”
凤逸沉声答道:“知道,太子如此忍辱负重,是为光复大燕。可是,要太子如此冒险忍辱与敌周旋,叫人如何不痛彻心肺?燕国众多忠义之士,只要太子登高一呼,必然会从者云集,共举义旗,赶走齐人,光复大燕河山,太子何苦回齐宫受煎熬?”
“凤,你怎么如此糊涂?”昭华皱眉训斥。“说什么登高一呼,从者云集,复国大业艰险万分,哪有你说得那么容易。齐国兵强马壮,国力强盛,我燕国还在的时候都拼不过,现在又拿什么和人家拼?就凭南将军在平南郡深山悄悄操练的一两万人吗?”
凤逸默然不答。
“燕国的国力比之齐国实在是太弱,若要举事,只能胜不能败,还要把人力物力损失降以最低,燕国要复国,除了自身要强大,还得等待时机,等待齐国犯错,等待齐国国力削弱,才可奋力一搏,时机不成熟时轻举妄动,只是过早暴露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你要回齐国,要回到文康身边等待时机,要让他犯错?”凤逸只觉心里苦涩,声音都哑了。
“没错。”昭华点头。“我已经成功使齐皇先后罢黜了卫家,蒙家,又把你们救出虎口。如果不在皇帝身边,哪能做这些?接下来铲除左右丞相,制造齐国内乱外战,伤其元气,断其外援,我燕国才有机会。”
“可是我舍不得,舍不得……”凤逸哭起来,捂住他的嘴。“你可知当我得知你的手指被夹断时什么感觉,你可知当我知道你被蒙皇后处以重刑差点没命时什么感觉,你尝过心被剜掉的滋味吗?”
凤逸哭得泣不成声。
昭华也很难受,不知说什么好,只得用脑袋碰碰他,道:“凤,别哭,你这样哭,我的心都乱了。”
“我知道你素来顾大局,不顾自己。”凤逸抹去眼泪,赌气说。“可是我不管,我只顾你,只要你平平安安,我别无所求。”
“你是不是妒忌?妒忌我和文康在一起?”昭华见劝不动凤逸,有些发急,嗓门大起来。
凤逸呆了呆,道:“对,也许我有些妒忌。不管你说什么,我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