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
昭华愈发不安,从文康和林御风的口气中,他察觉出,林御风对屈无瑕很好,可以说是一片真心,可是他却不知道屈无瑕真正的身份,更不知道屈无瑕利用他爬到高位,现在更要陷害他,就这样把一片真心错付,若知道真相该是多么伤心欲绝,与其这样倒不如由自己来下手。
昭华又觉得脑袋闷痛。如果他真的下毒手陷害对他颇有善意还救过他的林御风,那他连那可恨的文康都不如,再怎么说文康待人再狠也没有当面耍一套,背地捅刀子。
可是林潇老谋深算,为人清正没有弱点,不好财色,受百官拥戴又得皇帝信任,远不是蒙放这个性子粗犷又受皇帝猜忌的武人那么容易对付,利用他爱子心切,从林御风下手打开突破口,是比较好的办法。
对付蒙放,皇后,卫庭芳乃至文康,他运筹帷幄,进退有据。可是算计唯一对他有善意,还救过他的林御风,却是超出了道德底线,心底再也无法平静。
这一步迈出去,比承欢敌人身下,被人强/暴更能把他的自尊、骄傲、清高毁得彻底。
“让我再想想。”最后,昭华只说这一句。
林相国府第,大将军公孙昌,司农大夫纪淳风,廷尉等重臣们为林潇送行。
这些人都是林潇一派的,很是为他不平,但是不能责怪皇帝处事不当,只能把恨移到昭华身上,再劝林潇忍耐。
公孙昌说:“这次的事是相爷太性急了些,虽然看上去似那贱奴下毒害皇上,可是没有证据,相爷严刑取证,结果落个违背君命的下场。”
“是呀,那家伙狡猾着呢。”纪淳风接口说,“他利用在皇上身边可以影响皇上的机会,故意挑拨君臣关系,比如挑拨皇上和蒙大将军的关系,他可没说蒙大将军一个字的不好。让人挑他的错都挑不到。”
“所以我才担心。”林潇眉头紧皱,“这贱奴善蛊惑人心,皇上被他迷惑而不自知,怎不令我担心,我走后,朝廷的事要拜托各位了。”
在座各人都为难地皱眉,面色沉重。看看试图对昭华不利的原大将军蒙放,冯太傅,右丞相等一个个或走或贬,如何除去昭华是个问题。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对付他,等于逆了皇帝的龙鳞。
公孙昌盘算了朝中局势,道:“现在的情况是对那贱奴有利,一是皇上已经被他蛊惑,再加上这次出征落难和他一起落难,开始对他信任。二是袁相国经常收受燕国那边送来的礼物,对那贱奴常有回护之意。三是何太傅对他也颇为关爱。还有……”
公孙昌为难地看了林潇一眼,迟疑了一下说:“还有令公子也护着他,令郎心地纯良,恐怕会被他利用,林相爷找机会得说说令郎。”
林潇脸色更难看,当他发现唯一的爱子林御风居然被昭华笼络了过去,心里恼得不行又没办法。
公孙昌指出问题关键:“只要皇上宠着他,我们就不能动他,否则就是和皇上作对,这个罪过我们担不起。如果皇上不再宠他,那么他失了保护伞,我们想把他怎么着就怎么着。”
“可是皇上现在正迷恋着他呀。”廷尉指出麻烦所在。
纪淳风微笑:“只要皇上疏远他不就行了?”
“你有法子?”几个人异口同声问。
“这有何难?皇上此人没有常性,以前他对人的兴趣从不超过三个月,这回对昭华兴趣久了点,不过,皇上年轻,必然喜欢尝鲜的,我们设法把他的兴趣移走便是。”
“纪大人有了好计?”
“此计虽老套,却是好计。皇上也该到选美女的时候了。”
座中大臣们相视而笑,这是个好主意,虽然皇帝大婚时后宫进了一批美女,但是他励精图治对付燕国,接着对付魏国,再接着太后去世,三年了很少留连后宫,更没有好好选过美女,现在正好无事,选美充实后宫,不怕皇帝的兴趣不会转移。
“果然好计。何太傅为了皇嗣的事说过皇上几次,这次选美他肯定支持。袁相国更不会反对,正好他有一爱女刚到及笄之年,正想将她送进去,给自己捞个皇亲国戚的地位。”
“所以林相爷请放心去彬州,这里的事不用操心。”公孙昌信心满满地保证,“有我等忠心辅佐皇上,谅那贱奴翻不出什么浪来。”
林潇放心离开都城,选美的事上报左相国袁子益,果然,袁子益也不反对,何恬更是支持。
皇帝还没有子嗣,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皇帝登基以来第二次大规模选美就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个对付的是丞相了。
咳,注意,离间计这种东西,只有在对方本来有隙的情况下用比较好,如果对方信任度较高,此计不好用,还会伤自身。比如离间计用在曹操对蔡冒张允有用,用在曹操和郭嘉身上就木用。
小康对老林很信任,离间计不可用,可是老林又没有弱点,所以小华只能对小林下手会容易些。
掩面,到这份上,白莲花真的做不成。
下章预告:小华复国动作有些慢,读者亲很着急,其实杨蠡更着急,派帮手入宫帮小华。大家鼓掌欢迎新人物——也就是小华的帮手登场。
第87章美人如玉
文康看了手上的奏报抬头朝昭华笑笑。
昭华莫明其妙:“你笑什么?”
文康晃晃手里的奏折:“臣子上奏说你是妲已妹喜,要朕除奸佞,你怎么看呢?”
昭华笑了一下:“那么请问陛下可是夏桀商纣?”
“当然不是。”
“即然陛下不是桀纣之类的昏君,那么昭华是不是妲己妹喜有什么关系?”
文康看着他,眼神带着赞赏:“说的是,只要朕敬天法祖,头脑清明,身边人是谁有什么关系?这些人管得太宽了。”
说着把桌上的奏折推到他跟前:“你看。”
昭华遵命凑过去一看,见上面是司农大夫具奏,除了请除奸佞,还请旨选美。
“恭喜陛下后宫充实,将来子嗣必旺,齐国江山永固。”
“哼。你盼着朕充实后宫吗?”
文康有些恼怒,连自己也不知道这怒气从何而来。
大婚三年了,他一直没有子嗣,前两年是因为他发奋图强以报父仇,所以很少亲近后宫,现在燕国已灭,大仇得报,国家富强平安没什么大事,于是子嗣问题成为令朝野上下都关注的问题。
身为帝王,坐拥后宫三千,享尽天下极乐是份内的享受,如果没有昭华,有众多美女相陪也是很快乐的,可是现在有了昭华,他再充斥后宫,就意味着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分给后宫女人,这样和昭华相处的时间就会少,而且后宫女人越多是非倾轧越多,将来肯定会为了夺宠而合谋算计他的昭华。
昭华这家伙,朝堂上那一套他很懂,可是他不懂女人,也不屑、不忍、不肯和女人相斗,到时候难免被暗箭所伤,而他也不可能把昭华揣到怀里时刻带着,一个疏忽就可能让他受伤害。
所以,文康不想大选美女,可是如果再没有子嗣,朝臣们肯定不答应,到时追究责任,难免要把专宠后宫,致使君王无嗣的重罪扣在昭华头上,麻烦更多。自回宫后,要求处死的昭华的上奏如雪片飞来,不但把君王无嗣的罪名扣在他头上,连征卫国失败的责任也归罪到他身上,在这个关头拒绝选妃,后果可知。
种种为难之处,文康埋在心里不想表露出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选秀。寻思着如何抚慰昭华,让他不要介意,却见他态度如常,根本不需要什么安慰,这让他无端升起怨气。
回到齐国后,昭华又如先前一般谨小慎微,谦恭有礼,进退应对无懈可击,这让他反而怀念起在宫外的日子。元宵节观灯,征卫国落难,昭华虽然时不时挤兑他一下,朝他扔扔枕头,却是尽显真性情,回到宫里又戴回了假面具,让他无可奈何。
稍感欣慰的是,昭华却真的如在卫国小村许诺的那般待他好了许多,不但撑着受刑不久的身子照顾他,还主动关怀体贴,尤其重要的是看他的眼光也不再那么冷漠,还带了一丝暖意。这些变化让他心里窃喜,可是现在看他对选美的态度,又让文康莫名其妙的觉得肚里憋着火气。
“陛下也没有专宠的妃嫔,这次选妃说不定有可心的人。”昭华试探地说,对于文康宠爱任何人都不超过三个月的没有常性,他颇不赞同,同时也想摸摸皇帝对他宠爱的底线。
“啪”的一声,文康把奏折往桌上一摔,冷冷地道:“好吧,那你就帮朕挑可心的人吧。”
“我?”昭华有些惊讶,让他替皇帝选美,这事他还从没做过。
“怎么?不愿意?”文康看着他,眼神里说不出的异样。
“当然不敢。”从卫国回来,昭华对他的命令不敢违拗,问:“不知陛下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你看着办。”
文康脸色愈冷,不耐烦地甩手离开,只丢下昭华一人在殿里发怔。
看得出皇帝心情不好,却不知前一刻他还心情不错,下一刻就变了脸是什么缘故。
全国范围的美女大选开始,齐国各地包括已成为齐国属地的燕国也送了美女。都是十三至十七岁之间,出身良好的女子。四月中齐集国都济州城,被安置在驿馆住下。经过嬷嬷们初步验过,有一千二百名待选。
文康身体一恢复,就去华林苑度夏,昭华陪他一起去,陪驾的还有一些受宠的妃嫔,只是文康天天和昭华在一起,很少召那些妃嫔侍寝,召她们伴驾只是做个样子掩人耳目,做为补偿,赏赐的物件更加丰厚。
昭华原以为皇帝要他选美是随口说说,不想却是真的。
过了端午节,昭华坐着皇帝命人专为他制造的无比华丽舒服的朱轮华盖绿幛车,被一群禁卫军护送着到驿馆选美。
自从他主动陪皇帝回国,皇帝对他的看管松了许多,撤了监视的人,允许他在宫内自由走动,有时还允许他出宫逛街,当然去宫外有大队禁卫军随从还有暗卫保护兼监视。
这次同行的还有皇帝信任的太监总管郑无离。昭华从未做过这种事,郑无离曾经为皇帝选过美,知道规矩,在旁指点他。
这郑无离是近身侍候皇帝的太监,最近受宠升为三总管,说是指点他,也有监管之意,昭华心里提醒自己言行小心,不可有任何落人把柄的地方。
这一千二百名女子每十人以年龄排序,依序进入庭院中。昭华大略看看,以高矮胖瘦容貌体形为标准进行筛选,然后遣归多半,十中选二,只剩下二百四十名。
次日,剩下的女子分立如前,昭华仔细观察她们的五官发肤,有几个女子容色十分艳丽,在一众美女中显得十分出众。尤其令人注意是袁相国的爱女袁月明,事前袁相国给他打过招呼,昭华心里明白,自然对她多加注意。
见这袁小姐面如满月眼似明星,樱唇桃腮未语先笑,十分的纯真可爱,虽然不是令人惊艳的绝色,却是让人看了很舒服。再看她一头乌发绾成随云髻,没有繁杂饰物,只插一只金步摇,垂着数串明珠,顾盼间轻轻晃动,摇曳生姿。身上穿一身嫩黄色的短襦,下穿葱绿色百褶长裙,下摆绣着七彩百花,上面绣着数朵翻飞的蝴蝶,一走动彩蝶随风翩飞一般,配着她的脸形肤色和娇小的身段,说不出的和谐娇艳,果然是个有品味会打扮很爱美的女孩子,昭华心里赞赏,把她留下。
再看下一个是南宫世家的千金,气质容貌都是上上之选,神态更是高贵。头上首饰,腰畔玉珮,无一不是价值连城之物,
齐国有四大世家,蒙家,卫家,袁家,和南宫家,前三家都是效命于皇室,唯有南宫家清贵傲慢,不与皇室有瓜葛,历代皇帝也拿他们没法,只要南宫家安份守已,也随他去。不料这回却送女参加选妃,难道南宫家改了初衷要效命于皇室了吗?
昭华心里盘算一番,直接把南宫小姐刷了下去。
再看下一个是河西郡守冯祯的千金,也就是太傅冯宣的孙女,不但长得美丽,举动谈吐更是文雅端庄,更难得是毫不做作,有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也把她留下。
再看排在后面的一个,纤秾合度,容貌端丽,神态自然大方,上身穿一件粉绿色绸衫,袖子部分是半透明的薄纱,半隐半露着藕节般的玉臂。下身是一件白色栏杆裙,繁复的皱褶,裙摆是碧绿的水波纹,一走动起来,如凌波仙子踏在碧波之上,这裙有个名目,叫做“裙拖六幅三江水”,是江南小家碧玉喜爱的裙装。
难道她是燕国人?
昭华忍不住细细打量她,觉得这女子有些面熟。又盯着那女子看了几眼,确定自己在哪见过,就是想不起来,忍不住再盯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