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晴天(温馨,幸福的高干文,绝对无漏字版)





印子又要麻烦清洁工大妈擦洗了,苏瑜笑话她:“你肯定没有用对控油产品。”气的本来泪水已经在眼眶内打转的陈雪化疼痛为力量追杀苏瑜。

  初到云南,过桥米线、三七汽锅鸡等名菜自然是不可错过的,三人找到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饭店进去,发现里面还真是挺有特色,矮矮的四方木桌,矮矮的小木凳,让人不得不盘腿坐下,脚下不是瓷砖也不是地板,而是铺着厚厚的青色干草,一坐下去就感到一股青草气息迎面扑来,仿佛置身野外一般,菜还没点,人的食欲已经被勾上来了。

  滇菜的口味特点是鲜香甘甜、滋嫩醇厚,兼具京菜的渭醇和川菜的麻辣,有些菜更融合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虽不如四大菜系那么出名,却也颇具地方特色,已经形成自己的饮食文化。

  自助旅行的好处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瞎逛,不用担心掉队,也不会被人催促。吃饱喝足后三人便在街上随便溜达,既是度假,索性就彻底散漫一下,连目的地都不必有。

  中国的城市都是大同小异的,昆明的金马碧鸡坊也不会比北京的故宫更古老大气,城市里虽是车水马龙,毕竟还不如上海那样繁华喧闹。只是微微细雨中,昆明就像一个宠辱不惊的少妇那样,艳丽,却不招摇,任是大街小巷都四季开满鲜花,却并不给人以浓墨重彩的感觉,奇异的让人感到她还是素雅大方的。

  昆明附近的景点如石林之类的赵晴以前去过,并没有感到有多大意思,因此不建议大家再去,陈雪苏瑜二人也不是多么有艺术感的人,对一堆石头兴致缺缺,倒是很迫切的盼望着能见到天龙八部里多次提到的段氏王朝旧址大理,和沐王府统治过的古城丽江,也想在夏天瞧瞧雪山的样子。

  确定了明天离开昆明后的行程,三人又放松了下来,晚上便在一家灯火通明的菌类火锅店安营扎寨。

  各种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新鲜菌类在白色汤锅里翻腾,看得大家馋涎欲滴,现在正是野生菌类最佳生长期,所供应的菌类不仅充足,味道也更加鲜美。

  陈雪拼命的逮住松茸猛嚼,看她吃的那么香,赵晴和苏瑜也都被吸引了,细细的品松茸的味道,可是品了半天也没发觉它比同煮在一锅里的其它菌类味道好上太多,忍不住问陈雪:“你那么喜欢吃松茸呀?再来一盘吧。”

  陈雪嘴里塞的鼓鼓囊囊,还是不忘点头:“这个东西小日本特别喜欢,可是他们那里不产,所以卖的比人参灵芝都贵,我们一定要多吃点,气死小日本!”原来如此,赵晴和苏瑜被她的爱国心感动,为了气死日本人,撑死也要吃!苏瑜大喊:“服务员,再来三份松茸!”

  惬意

  事实上,8月份的并不是云南的最佳旅游季节,全年60%的雨水都会在6到8月份降临,所幸天公作美,第二天三人睡足一觉起来发现天已经放晴,碧空如洗,蓝天白云美好的像是图画一般,欢呼着,雀跃着,她们登上了开往大理的大巴。

  昨天雨天尚且没有感觉,今天的灿烂阳光就给了她们一个下马威,离伟大的太阳近上几千米的感觉就是不同,空气并没有觉得多热,白花花的太阳已经刺得人睁不开眼,陈雪的皮肤很白,也敏感,最先感受到紫外线的强烈,在她一声惊呼说皮肤刺痒时,几人才七手八脚的开始擦防晒霜找墨镜。

  可是路边的风光吸引力更大,太阳再毒也没能阻止她们在停车休息时感受野外风光。久困在大城市里的三个女孩一下车就被四周的风景震慑住,天空高远,却又给人以触手可得的假象,远处矮矮的山丘上,棕黄色的岩层和绿色植物交错着,又有名目繁多绚烂多彩的野花点缀其间,再往下一层一层的,那是什么?梯田!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梯田,都在平原长大的三个女孩少见多怪的嚷嚷着,周围同车的人被她们欢乐的气氛感染,忽然觉得蓝天白云,草地梯田也一下子美好了起来,尽管有些人并不是第一次来。

  终于来到大理,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风花雪月四景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风了,虽然是夏季,凌厉的风刮起来硬是能带给人凄冷的感觉,还好她们看了攻略早有准备,待了足够多的衣服御寒。

  到了大理她们就租了辆出租车,司机是位白族大叔,敦厚而热情,开出的价格也很公道。大叔一听说她们来自北京,马上生出亲切之感,原来他也曾在北京待上一段时间,问他为什么不继续留在那里,他说:“吃不惯你们北京人吃的东西,记得有种食物叫炒饼,好好的大饼,非要切来炒着吃,这不是瞎搞吗?难吃得很。”听得三人呵呵直笑。

  大叔一路为她们介绍大理风光以及白族风情,向她们介绍白族的美食,说:“我们白族也有自己的批萨饼(随后赵晴她们才明白这就是北京后来风靡一时的掉渣烧饼。)好吃极了,比你们在北京吃的好吃的多,等会儿你们可以尝尝。”又告诉她们为什么当地民房上四角都是上挑的,说这代表着身份地位,什么地位挑多高都是有规定的,不然就算犯法,当然这是过去的事情了。

  在大叔的带领下她们还参观了白族风俗民居,漂亮的金花(白族对美女的称呼)热情地招待她们,也称呼她们为金花,大叔还好心的为她们解释,说现在不管女孩漂不漂亮都要称呼金花,以前称丑女为银花,现在不了,怕她们生气。引得赵晴三人脸上直冒黑线,如果不是有先前的相处,她们可以直接理解为:“你们虽然是丑女,我们也称呼金花了。”

  当时正值云南马帮历经五个月到达北京茶叶一条街马连道,五个月内从高原到平地,从南到北,颠簸在马背上历经温度、湿度的变化发酵而成的普洱茶茶砖被以天价拍卖。三人来到普洱茶的故乡,自然不能错过品茶的机会。

  三人来到大屋观看富有大理特色的民族三道茶歌舞表演,金花们载歌载舞,虽然不是太专业,但却表现出了大理白族的淳朴风情。

  第一道茶奉上了,是一小瓷杯普洱茶,又名曰“苦茶”。茶汤暗红,味道微苦,有点咖啡的味道。随后金花又为每人奉上了一个小盒装的大理蜜饯。里面有话梅和橄榄,甜腻腻的。

  看了会儿民族婚礼表演,第二道茶也端出来了。这是一杯混合了蜂蜜,杏仁,核桃的散发出芬芳的茶汤。毫无疑问,这肯定是“甜茶”了,陈雪是南方人,这个最合她口味,喝完了后还要向金花再要一杯,被其余两人阻止,不允许她在少数民族同胞面前丢脸。

  接着喝第三道茶,此茶中掺了胡麻,花椒等香料,喝下去觉得舌头麻麻的,口腔里有股凉凉的感觉,一直延伸到喉咙里,是为“回味茶”。

  热闹的表演结束了,表演的金花们随手解下自己的香囊,向客人们抛过来,人群一时沸腾了起来,人人哄抢,有一个朝着陈雪飞来,她激动地连忙跳起来抓住,不料一时没有抓稳落在地上,她正想捡起来,却被旁边一个四十来岁模样的男子一手抢过,抢来后那人一脸兴奋地看看香囊,再看看抛香囊的美丽金花,陈雪气急,却也不敢直接上去要回。

  苏瑜将一切看在眼里,站起来噔噔两步走到那男人面前,将香囊一把夺回,那男人先是一愣,正要发作,苏瑜却抢在他面前开口:“先生,这个香囊明明是抛向我朋友的,你抢的时候还把她手抓伤了。”回头指向陈雪,她果然正在抚弄被抓出一条痕迹的右手。苏瑜声音很大,将周围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众目睽睽之下,那男人似乎也不好意思再跟两个小女孩争执,咕哝一声就钻出了门。

  事后陈雪一边感激苏瑜一边后怕:“我们三个女生出门在外,也没个帮手,万一那人找我们麻烦怎么办,我这个香囊要不要都无所谓,犯不着冒险。”

  苏瑜却不以为然:“女生怎么了,女生出门在外就该被欺负吗?看那样子他抢来香囊也是为了意淫,这样的人就该受点教训,不能纵容。”

  赵晴、陈雪二人对她的崇敬之情更是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苏瑜在三人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赵晴后来才得知,苏瑜这几年来不知在哪里学来一身跆拳道功夫,苏大侠名副其实了,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吧,只是她还是无法想象158cm高的苏瑜和人厮杀的样子。

  如今的大理城除了风花雪月和大理三塔,和小说中描绘的并没有太多重合的地方,山水风光很快就一览无余,大理因为有自己的经济产业,对旅游业的发展也并没有太多重视,因此一天下来,三个人觉得已经可以离开了,临走之前还在大叔的带领之下去染布作坊买了许多扎染的桌布、披肩,手工染就的布料看起来古意盎然。

  丽江给大家的感觉最好,她们决定不住丽江市区的酒店,而是在古城内找家客栈住下,因为是三个人,谁也不愿意落单,三人执意找到有三人间的客栈才算做罢。好在不算旺季,不仅客栈住宿便宜,街上的客流也不会太多,据说五一、十一的黄金周期间,四方街内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尽管如此,街上还是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

  将住处安排好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了,三人都感到了饥饿,决定上街觅食。漫步在街上,发现丽江城内小桥流水,户户垂杨,街上游人如织,各个临街的食肆、酒吧已经充斥着慕名而来的小资们。一时间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不是置身在山高林密的西南边陲,而是漫步在流光溢彩的秦淮河畔。

  街道上铺着古老的石板路,具体有多少年已经不得而知,只是被磨得发亮的石板含蓄的诉说着自己年代的久远。在丽江古城里,玉龙雪山的雪水流经每家每户,水质清澈透亮,街旁的就有被垂柳环绕的小河,河底是水泥板路,清清的水流过,不见杂质,也不见游鱼。不多时,两岸的灯笼就点起来了,红红的灯笼将人们的脸也映的红彤彤的,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河两岸的酒吧里已经有人开始对歌,只是看那些唱歌的人,怎么也不像本地居民,都是些和她们一样的游客,来到这纳西族聚居的古城,竟也都沾染上了少数民族的奔放和豪迈,没有音乐,没有伴奏,就扯着嗓子开唱了。

  三人看着有趣,也想领略一下丽江久负盛名的酒吧文化,便登上了一家酒吧的二楼,反正也要吃饭,在这里吃还有人表演加伴唱,不是有趣的多?

  酒吧室内的装饰也颇有地方色彩,柳条,藤蔓,民族手工织锦是它的主要摆设,里面还有很多徒步旅行者使用的大背囊,指南针,风格显的粗犷而时尚。时间尚早,酒吧里人还不算多,三人就选了二楼靠窗的台子,窗子是古老的木格窗,用传统的宣纸裱糊起来,打开时靠一根小棒子支撑,窗台挺大,可以趴在上面去眺望街景。

  这里并不是吃饭的地方,因此饭菜品种很单调且价格昂贵,但是这里的环境十分有趣,三人就决定先委屈一下口腹,感受感受这独特的氛围,因此只点了炒饭之类的简单吃一下。

  不多久后,酒吧就开始陆续上人了,中国人外国人,不分种族混坐在一起,同彼此的伙伴聊着天。她们旁边一桌子的人正和河对岸那家酒吧的客人较劲,对面有个女孩很能唱,嗓音清亮婉转,这边已经有落败的局势。

  这时旁边桌上一个小伙子忽然来到赵晴她们这一桌:“我们不能就此认输吧,救场如救火,各位美女帮帮忙,咱们给她们唱回去!”

  说的很具有煽动性,可惜她们三个哪个也无此特长,更没有大庭广众之下清唱的勇气。

  被人微笑着拒绝,小伙子不以为忤,反倒拿着饮料坐在赵晴她们这一桌攀谈起来,看看周围混坐的人不少,也不方便赶他,不过这家伙够吵的,三人不约而同的想。

  谁想不多一会儿又有几个年轻人围上来,大有喧宾夺主的意味,见她们每人一杯果汁,还有人要点酒精饮料送她们。位于包围中的三人有些慌乱,她们都是从小就寒窗苦读的可怜孩子,平日舞厅酒吧都无缘涉足,哪里见过这等阵仗,个个都不知该怎么办,还是苏瑜发挥了带头人作用,当机立断招来服务员结账,走人是也。

  三人离开酒吧几乎可以用落荒而逃来形容,走的时候还有人嚷嚷:“别走呀,还没开始唱歌呢。”“就是,时间还早呀”……

  跑到街上,看着彼此的狼狈样,三个人忍不住相视大笑,笑完之后又被街边琳琅满目的小店吸引住目光,逛街购物,无论在哪里对女人都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何况是三个女人一起。

  丽江的生活节凑很慢,三人在这里过的很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