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倾天阙
这是个乱世,是个尚武的时代,便是冲着这三个好处,多少贵族,乃至皇亲都将子弟往这里送。只是这孜军营挑选兵勇时要求极严,但有入者,定是有些功夫在身的。也是如此,这里上至将领,下到每一个兵勇自是有着于普通军营相别的傲气和清高,向来不服管教。
蔺琦墨虽是威名在外,为帅时震慑四国,但是他终究是一个异国人,凤瑛将这孜军营交由他调教。这些人自视出身高贵,又作为皇帝亲卫,实乃皇帝心腹,日后定将前途无量,青国的将领他们都未必会放在眼中,更何况蔺琦墨这样一个在他们眼中叛国求荣的异国人?能有现在这一幕,倒也在罄冉意料之中,并不觉得诧异。
“要开始打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赢!”
“怎会赢不了!方才那姓蔺的虽是独挑了三十个千总兵,可现在的十个可都是咱军中的将军,哪个武功不是一顶一的高!我看这姓蔺的这次要栽了!”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
各种议论声,唏嘘声不绝于耳,人人目光都凝滞在那点将高台上。罄冉望去,眉宇微蹙,为蔺琦墨捏了把汗。那台上十人,皆是军中高级将领,功夫可都不弱。白鹤便在其中,听闻他在青国军中也算是排的上号的将领。
罄冉凝眸,转瞬间台上已人影纷错战在了一起,早已是一片刀影剑网。
蔺琦墨手中寒剑横空出世,白衣腾矫,身姿潇洒,剑舞游龙,罄冉凝望着那个从容游移在众将之间的身影,微微摇头。
这个混蛋,都到这时候了竟然还在装酷,用这般花哨却没什么威力的剑法,简直就是找死!他也不瞧瞧面对的都是些什么人!这十个将领出身尽皆高贵,纵他是凤瑛派来接掌孜军营的,这些人也不怕伤了他。
台上的蔺琦墨岂能不知这点,他知道面对的十人武功都不弱,尤其是白鹤,乃是青国年轻将领中的楚翘,不容小觑。
故而他才不急于迎敌,只用花哨的剑招,以极好的轻功避其锋芒,寻找反攻之机。如此在台下人看来,只见一个白影纵横在众将间,竟是那般从容不凡,众将领手忙脚乱,竟连他的衣边都摸不到,要知道高手并不多,在众多的兵士眼中花哨便是厉害。
而在台上十个将领眼中,蔺琦墨这样分明便是不将他们放在眼中,怒气上涌,手中兵器越发寒意暴起。这些人个个自视甚高,蔺琦墨观察片刻,已将每人功夫都摸了个底,瞅准他们个攻个路,根本不知晓配合联手,蔺琦墨唇角勾起,开始蓄积反击。
风吹过,卷起了漫天尘土,蔺琦墨手中剑气忽然袭出,天地间骤然便充满了凄凉萧杀之意。他反手刺出一剑,长啸一声,冲天飞起,寒剑也化做了一道飞虹,人与剑已合而为一。逼人的剑气,摧得尘土飞扬,众将的眼眸也都眯了起来。
蔺琦墨飞身而下,手中长剑旋舞着,转瞬间已和众人拆了几十招。瞅准白鹤等四个较为难缠的不及回防,他暴喝一声,连续击出七剑,一剑比一剑更快,一剑比一剑更凌厉。
剑光如漫天清霜,在台上弥漫开来,卷向东面四人,他们怎能抵挡,纷纷横刃相避,连连后退。
蔺琦墨已是纵身而上,连踢数脚,转瞬间那四个虎背熊腰的汉子竟如被折翼的蝶被抛下了点兵台,狠狠摔在了地上。
一时间偌大的旷野响起阵阵抽气声,接着便静了下来,仿似无人之地。罄冉见此,微微松了口气,蔺琦墨虽是年少,但却为帅多年,倒是她多虑了。
台上白鹤等人见此,顿时便对视一眼,谨慎了起来。然而蔺琦墨不待他们形成联盟,右手如同莲花般绽放,连换了数种手势,以各种剑式攻向他们,剑气在空中似划过长音,延绵不绝。
先前虽是见过蔺琦墨使剑,但是那多系玩闹,他从未使出全力。罄冉早便闻蔺琦墨擅剑,一把寒剑天下少有匹敌,现在得见,不免暗自称奇。
她还未见过有人能将剑招使得如此之快,剑招变动间连贯的毫无破绽,犹如一气长虹几乎分不出哪是第一剑,哪是第二剑,让人眼花的只觉一片青光铺陈蔓延,目眩神摇。于他对招,怕是在尚未适应时,已被击败。
蔺琦墨连续三剑逼退以长枪攻向他下盘的白鹤,随即并不相追,陡然偏转剑势,又是连续三剑,剑势不衰,如同飞瀑飞泉般卷向另外一人,变招之巧妙利落,那人不防登时狼狈后退,蔺琦墨飞身折起,以诡异的姿态顿时在空中一个跟头,以后脚腾起之力,以将那人踢下了台。
顿时旷野上已有惊叹声传出,此时台上已只剩下白鹤等三名将领。罄冉放了心,不再多看,转身向营房处走。缓步刚走出百步,便听身后传来一阵惊呼声,声震大地,接着便是静默。
罄冉回头去望,但见那高高的点兵台上,此刻只剩下两人,白鹤愕然站在台上,而蔺琦墨手中寒剑正抵在他的前胸一寸处。
不过短短片刻,竟已如此情景,怎能不让人惊愕,骇然。乌压压的旷野竟没有一丝声响,安静的连风吹甲衣的声音都能听到。
却见蔺琦墨洒然将剑归鞘,上前一步,气沉丹田,扬声道:“还有没有谁欲来赐教?”
连军中最高一级的统领都已败阵,谁还敢上前,瞭旷的原野,三万人竟鸦雀无声。
蔺琦墨双眸四望,忽而仰天而笑,收了笑意,他面色转冷,沉声道:“有哪个不服便放马过来,既认是个军人,便休要如骂街泼妇以口舌见长。军营有军营的规矩,军人只以拳头说事!我蔺琦墨是不是卖国求荣之辈,自有后世评点。身在军中就该有个男儿丈夫样,我蔺琦墨纵是异邦之辈,既功夫强过尔等,尔等便该好生习练!你们可以心中不服,可以暗中于我较劲,但是身在军营,便是同生共死,军人休做文人态,口蜜腹剑,巧言说事!滋事哄闹算什么大丈夫的行径?军人服从命令乃天职所在,孜军营名声在外,竟是如此无君无纪的乌合之众吗?!”
在军营中,用拳头往往是最直接,最见效的,蔺琦墨的一番话运气丹田,朗朗传出极远,便是这纯厚的内力便让人心服。
军人崇尚英雄,蔺琦墨纵是异族,此刻又背信弃义,然而这都不能抵消他曾经有过的功绩。
这个男人,在少年之时便以他传奇一般的神勇和智慧,领着一支残军出荷州,战泾阳,取钧关,救其叔父于滕城。一手组建了腾元铁骑,领军北战,辅佐其叔父慕王登基为帝。后又攻城掠地,扫荡麟东反军,一力促成麟战和盟,挥师北上顷刻灭燕。
这个年轻的男子,有着骇人听闻的战绩,纵使多少老将都望尘莫及,更何况这些未曾做过战,不曾立过功的孜军营兵勇。
他们虽是眼高于顶,虽是心有不服,然而此刻,在见识到蔺琦墨吓人的剑术后,均心有戚戚,不敢再言。
罄冉望向台上蔺琦墨,但见他白衣俊朗,却有着平日不多见的凌洌孤峻,身姿挺拔傲然台上,丰神绝世,星眸俾倪间有着唯有在沙场之上厮杀磨砺过,才能拥有的摄人气魄,豪情威势。
罄冉凝笑转身,心没来由的重重一跳。这个男人,倾心于她呢……
直至天黑,灯火连营,蔺琦墨巡视军营一圈,这才闲下,回到营帐。尚未走至帐前,远远便见帐中灯影卓越,幕帘上引出一个婉约的影子,柔和的线条,长长的睫毛。
蔺琦墨唇角扬笑,大步轻快,一把撩起帐帘,迈入而入。
罄冉正坐于案前细细的看着一张地图,听他进来也不抬头,只专注的看着。
蔺琦墨笑笑,兀自将满是尘土的外衫脱去,随手便仍在了塌上,净了手。这才走向罄冉在她身边落座,笑道。
“怎么?竟在看麟国的地形图?别费神了,好不容易得闲,让我好好抱抱。”
他说着推开那地图,便欲去搂罄冉。罄冉大惊,瞪了他一眼,已是站起,从袖中拿出一个瓷瓶,颇为严肃的道:“这可是军营,你这做统领的怎一点也不注意。我是来给你抹药的,休要再闹。”
蔺琦墨见她一本正经,一脸的大义凛然,但觉好笑,也果真朗笑出声。见罄冉蹙了眉,忙收敛了笑意,乖乖将上身衣衫褪去,露出精壮伟岸的上身来,轻眉道:“有媳妇真好,怪不得军中的臭小子们个个都想着能早日回家,娶上一房媳妇。”
罄冉听他虽说的玩笑话,可话语间不无感慨,望着他背上、腰上、肩头……满身遍布的紫青,一时心酸,没有应声。只拔出瓶塞,剜了药膏向他肩头一块青痕涂去,哪知刚触上他的肩膀,蔺琦墨便极为夸张的颤抖一下,尖叫连连,呼着疼痛。
一张俊面上,便似小儿摔了跤,楚楚可怜,闹的罄冉又是气恼,又是心疼,指尖动作也越发轻柔缓慢了起来。
细细的给他涂抹着,帐幕忽而被人大力掀开,白鹤愕然望着他们,愣了下忙歉意一笑,神情尴尬的放下幕帘。
罄冉面颊微红,匆匆忙给蔺琦墨背上涂了药,将瓷瓶往他怀中一扔,便向外走。手腕一紧,回头却正迎上他凑上的唇,在她面颊重重啄了一下,蔺琦墨才眨眨眼放开罄冉。
罄冉瞪他一眼,快步出了房,对侯在一旁的白鹤点头一笑,迈步而去。
对蔺琦墨,孜军营上至将领下到兵勇,并未真正服从。翌日蔺琦墨又于将领们比试了马术和箭术,第三日他挑出两千人的小队,单独训练阵型攻守,一个时辰后竟生生击败了白鹤等将领带领的六千兵勇,一时威慑全军。
再加上他在军营以身作则,不畏辛苦,早起晚归,训练得法,终令众将士折服,对他的军令再无左顾而言他。
在孜军营投入严谨训练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一年。谧城张灯结彩,异常热闹,百姓们都在期许着新的一年能够五谷丰登,能够平安太平,少受战火。
凤瑛在皇宫设下了宫宴,罄冉却未去参宴,却不知是心里还在计较那日的事,不愿过早面对凤瑛,还是真不愿和一干不相识的人庆祝新年。
蔺琦墨是必须要去的,因为他马上要带兵出征,这场宫宴他是第一次顶着众人目光和指点出现在青国庙堂。
罄冉有些担忧,却也知帮不上什么忙。他既已打定了主意,她便唯有默默支持,在他迷茫时在他脆弱时但求能给些安慰和温暖。
军营中的新年也很热闹,将士们饮酒欢歌,闹的极晚,满满的军营都飘荡着烤肉的香气,酒的醇清。
罄冉借用了军中营炉做了一桌简单的饭菜,备了清酒,燃上蜡烛,在帐中静候蔺琦墨。
蔺琦墨回来时已是夜半,两人一起用了饭,相依一夜,低言细语,彼此讲述着往事。看着新一年的太阳自天边缓缓升起,照耀整个大地,相视抿笑间已是有别于往年的飘零孤独,落了满心的安宁和轻暖。
上元节过后,青国的细作开始不断在麟京之中散布凤瑛有攻麟之意,一时间引得麟国朝中谣言纷纷,民心不安,人心浮动。
同时,青国各处却纷纷传来奏报,什么天现异状、火日当空、帝星北移、天诏现世、等等奇之又奇的景象层出不穷的显于青国,诸态皆表明青国举兵攻麟实乃天意所在,一时间百官纷纷上奏言战。
终于,凤瑛准众臣说请,顺从天命,颁召于永徽二年二月初二誓师谧城峒坤门,发兵东西两路大军,共计四十万,御驾亲征。
。
第三卷 第46章 御驾亲征
历来皇帝亲征,总会在朝堂上引起关于帝王安全的争论。然而凤瑛御驾亲征的国诏却并未在青国掀起什么反对的风浪,或许大臣们早已洞察,这个年轻的君王意欲亲自统一斐江南北分裂已久疆土的决心和大志。
亲自扩疆开土是历代帝王莫大的荣耀,凤瑛欲建立宏图伟业的决心和志向,早已是无人可挡。为这次的御驾亲征,他也早做下了完备的安排和部署。国诏颁下,大臣们纷纷上表歌功颂德,他们也都相信早已烂到骨髓的麟国,经不住青国精兵的虎狼一击。
永徽二年一月凤瑛颁下了改元诏书,改永徽二年,为建统元年,崭新的年号昭示着青国年轻帝王统一东南疆域的魄力。与此同时,青国大军已整装完毕,带着充足的粮草,分东西两路奔赴边关。
建统元年二月初二一晃便到,这日阳光异常灿烂,照在身上已经有了早春的暖意,映得峒坤门外三万孜军营将士的铠甲反射出粼粼寒光,耀得人双眼半眯。
凤瑛一身金甲,亲乘御马,在数千禁卫军的拱卫下来到峒坤门。看到凤瑛身影,顿时雷鸣般的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声势惊人。
凤瑛在高呼声中从容下马,步履稳健登上阅兵将台,他微微抬手,顿时军容肃整,再无一声,只闻四周招展的战旗猎猎作响。
嘹亮的号角声忽而响彻京都内外,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